从“心胃同治”论治下壁缺血性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么传为,时敏,睢勇,虞君,王翠娟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从"心胃同治"论治下壁缺血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下壁缺血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饮加味。治疗2周后评估病情及临床疗效、心电图、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hs-CRP、SOD水平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改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从"心胃同治"论治下壁缺血性冠心病患者,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同时可以降低炎症因子hs-CRP水平、提高SOD水平,从而有效干预炎症反应在急性血管事件的进程,促进斑块稳定,改善心肌血供。
关键词(KeyWords): 心胃同治;下壁缺血;冠心病心绞痛;丹参饮加味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么传为,时敏,睢勇,虞君,王翠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颜红兵,主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M]. 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97.
-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2007[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3.
-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及治疗指南2007[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195-206.
- [4]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64.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2.
- [6]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 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35-144.
- [7]段富津.方剂学[M].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06.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 [9]颜红兵,主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M]. 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97.
- [10]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 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39.
- [11]么传为.冠心病介入前后的中医症行研究[J].中医学报,2010,1(1):97-98.
- [12]么传为.冠心病火邪热结证辨证规律的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8(24):1360-1361.
- [13]李然.丹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8,12(35):1944-1945.
- [14]陈惠.丹参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中医,2013,1(33):27-29.
- [15]李涛畅.丹参饮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7,5(34):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