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2015, v.24;No.210(10) 1710-171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从黏附分子层面探究心痛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痰瘀互结气郁证的机制
Discussion on 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 by Detecting the Level of Adhesion Molecules in AMI Patients

范金茹,汪艳娟,陈彤,蒋磊,罗琼,王建湘,廖建萍,刘小瑗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心痛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疗效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AMI痰瘀互结气郁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心痛方。两组疗程均为28 d。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均下降(P<0.01)。实验组积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CAM-1、VCAM-1水平均下降(P<0.01)。实验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痛方治疗AMI痰瘀互结气郁证疗效确切,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CAM-1、VCAM-1而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心肌损伤。

关键词(KeyWords): 黏附分子;心痛方;急性心肌梗死;痰瘀互结气郁证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2013sk3094)

作者(Author): 范金茹,汪艳娟,陈彤,蒋磊,罗琼,王建湘,廖建萍,刘小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