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概况及展望
杨胜辉
摘要(Abstract):
<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心衰则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及死因之一.西药治疗肺心病心衰因副作用较大而使其疗效受到一定影响,中医治疗本病则具有一定优势.兹就其近年来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以期有利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1 病因病机探讨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肺胀”、“支饮”、“心水”等颇相类似,其发生多是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结果.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最后病及于心;病机主要是痰浊、水饮与瘀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为本虚标实、正亏邪盛之证.本虚乃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水泛、痰阻等,涉及肺脾肾心.目前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已基本形成共识,但认识上各有侧重,如洪氏认为痰瘀伏肺是本症的基本病机;樊氏则谓气虚阳微为本,肺气郁闭、痰瘀内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李氏认为本质的重点乃心肾阳虚、痰瘀阻滞;朱氏强调痰热搏结、阻塞肺管、气道不利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杨氏认为本病以痰热壅肺、热瘀水停为主;张氏注重脾肾心阳虚水泛;而桑氏则认为肺络拘急、心脉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环节.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胜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新民.中药为主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63例.中国中医急症1993;2(4):158
- [2]肖天祥.四三二二汤合西药对症治疗肺心病中度和重度心衰30例.湖北中医杂志1994;16(4):31
- [3]楼献奎.本防己汤加味治疗肺心病心衰38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4):17
- [4]蔡灿林,等.洪广祥治肺心病心衰的经验.江西中医药1993;24(3):8
- [5]樊亚巍.涤痰祛瘀法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45例观察.中国中医急症1993;2(2):65
- [6]李正;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37例.陕西中医1993;14(11):485
- [7]朱光宗.清热利肺化痰逐瘀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浙江中医杂志1992;27(5):197
- [8]杨明均,等.清热宣肺行水法治疗肺心病伴心衰46例疗效分析.辽宁中医杂志1981;5(12):34
- [9]张燕萍.温阳利水法在肺心病心衰治疗中的应用及对酸碱平衡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2):109
- [10]桑海康.活血通络法治疗重症肺心病心衰探微.辽宁中医杂志1995;22(7):313
- [11]黄琦.辨证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56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14(5):15
- [12]吴春荣.肺心病心力衰竭57例疗效观察.河北中医1991;13(5):5
- [13]梁德任.肺心病呼衰和心衰的中医辨治初探,广东医学1990;(12):29
- [14]赵金禄,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76例.陕西中医1992;13(3):101
- [15]曹兴亚.活血化瘀、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5):589
- [16]朱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衰22例.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0(5):42
- [17]逯建存.扶正治疗肺心病心衰45例.新疆中医药1993;(2):26
- [18]朱戊嵩.大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肺心衰30例.湖南中医杂志1994;10(6):27
- [19]宗秀月,等.肾气丸合巯甲丙脯酸治疗肺心病心衰30例.辽宁中医杂志1994;21(12):548
- [20]李述文.葶苈五味汤治疗肺心病呼衰并心衰35例.山西中医1987;(5):13
- [21]汪再舫.益气强心汤治疗肺心病心衰36例小结.江苏中医1989;(12):5
- [22]马波.中医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52例,陕西中医1994;15(1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