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2011, v.20;No.153(01) 52-53+7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北京地区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周琦,尚菊菊,王玲,田静峰,刘红旭

摘要(Abstract):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对北京地区16家中医医院AMI患者进行注册登记,记录AMI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征。结果 16家中医医院注册患者共计1390例,平均发病年龄66.46岁;其中男性患者为(63.78±13.16)岁,女性患者为(71.07±9.22)岁。AMI中吸烟患者占所有入选病例的35.04%,既往有冠心病史患者占39.78%,伴发高血压患者占56.62%,伴血脂异常患者占11.73%,伴糖尿病者占24.24%;首次AMI占总比例的85.30%,二次AMI占10.20%。ST段抬高型AMI患者956例,Q波AMI患者共857例。共有456名AMI患者入院时发生了心律失常,按AMI的KILLIP分级,Ⅰ级患者698例,Ⅱ级患者414例,Ⅲ级患者140例,Ⅳ级患者63例,另有75例KILLIP分级不详。证素分布虚证以气虚占比例最多,实证以血瘀所占比例最多。1124例有完整中医诊断的AMI患者中共出现证型74个,比例占在5%以上的证型只有4个:气虚血瘀证、痰瘀互阻证、气虚兼痰瘀互阻证、气阴两虚兼痰瘀互阻证。分类证型中虚实夹杂为常见表现形式,共计718例,占63.88%。结论中医医院的AMI住院患者老龄化趋势明显;中医医院患者伴随疾病多、并发症多、病情重。中医证素诊断以气虚、血瘀最多,虚实夹杂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临床证候诊断亟待规范化。

关键词(KeyWords): 中医医院;心肌梗死;临床特征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医学卫生科技联合攻关项目(2003-I-04);; 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学科51510项目(JJ-2006-56,JJ2007-031)

作者(Author): 周琦,尚菊菊,王玲,田静峰,刘红旭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