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2019, v.28;No.256(08) 1339-134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的Meta分析
Meta-analysis of Xiyanping Injection on Influenza

许健,罗智浩,邱俊龙,王大伟,刘云涛,张忠德

摘要(Abstract):

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各大数据库中关于喜炎平治疗流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18年8月。筛选合格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以及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RCTs,包含了9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的总有效率显示,喜炎平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4,95%CI[1.17,10.14],P=0.03);喜炎平联合抗病毒药组与单纯抗病毒药组相比,在总有效率(OR=7.24,95%CI[2.68,19.53],P <0.0001),退热时间(MD=-1.17,95%CI[-1.89,-0.44],P=0.002),住院时间(MD=-1.95,95%CI[-2.77,-1.12],P <0.00001)方面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6,95%CI[0.45,4.09],P=0.58);而单纯喜炎平组与抗病毒药组相比,在总有效率(OR=1.48,95%CI[0.17,12.53],P=0.72),不良反应(OR=1.20,95%CI[0.06,22.76],P=0.9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退热时间(MD=-0.71,95%CI[-1.23,-0.19],P=0.007)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流感在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退热时间方面优于单纯抗病毒药物治疗,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能说明单纯喜炎平治疗流感在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单纯抗病毒药物治疗,但在缩短退热时间有优势。

关键词(KeyWords): 流行性感冒;喜炎平注射液;抗病毒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十三五”传染病专项课题子课题(2017ZX10305501-006)

作者(Author): 许健,罗智浩,邱俊龙,王大伟,刘云涛,张忠德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