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2023, v.32;No.297(01) 11-14+2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辣蓼治疗胃溃疡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Mechanism of Polygonum Hydropiper L.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朱菲菲,赵雅媚,陈邦培,牛海艳,任守忠

摘要(Abstract):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辣蓼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挖掘,筛选辣蓼治疗胃溃疡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OMIM、DisGeNet获取胃溃疡的作用靶点;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导入Venny2.1进行映射取交集,获取辣蓼和胃溃疡交集靶点;通过STRING获取交集靶点的PPI关系,使用Cytoscape3.7.2构建PPI相互作用网络,以大于degree值中位数2倍为标准,筛选关键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和微生信(http://www.bioinformatics.com.cn/)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3.7.2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分析。结果 辣蓼的活性成分有16个,交集靶点有152个;PPI网络中的关键靶点共有29个。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表明,辣蓼中的槲皮素、芦丁、黄芩苷等成分是治疗胃溃疡的有效物质基础,可能通过作用于关键靶点来参与调控PI3K/Akt、低氧诱导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7、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Chemical carcinogenesis-reactive oxygen species等通路,达到治疗胃溃疡的作用。结论 辣蓼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来发挥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本文可为辣蓼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KeyWords): 胃溃疡;辣蓼;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81760788)

作者(Author): 朱菲菲,赵雅媚,陈邦培,牛海艳,任守忠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