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针刺治疗突聋取穴规律研究Analyzing the Law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Sudden Deafness Based o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Records Cloud Platform(V2.3.8)
张璐;杨继国;刘源香;
摘要(Abstract):
目的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对针刺治疗突聋取穴规律进行分析,以期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近20年(2001年9月至2021年8月)针刺治疗突聋的文献,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到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通过该软件各种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有效文献179篇,涉及腧穴99个,总频次1 173次,前4位为翳风、听宫、听会、耳门。穴对前5位有翳风-听宫、翳风-听会、听会-听宫、耳门-听会、耳门-听宫。核心处方为翳风、听宫、听会、耳门等。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可知,突聋的治疗取穴以耳旁腧穴为主,在临床中需结合辨证灵活取穴。
关键词(KeyWords): 突聋;针刺;取穴规律;数据挖掘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4491);;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特色技术(2020-132);; 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计划项目(2019-0178)
作者(Authors): 张璐;杨继国;刘源香;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勇.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及听力水平的影响[J].中国校医,2021,35(2):101-102,108.
- [2]张婉容,蔡伟伟,梁健刚,等.针刺疗法对突聋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18(6):1060-1065.
- [3]胡潇红,宁荣霞.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康复现状[J].中国康复,2020,35(9):496-500.
- [4]余力生,杨仕明.突发性聋诊疗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4,29(2):117-119.
- [5]于阅尽.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165-166.
- [6]王福民,孙思涵,银子涵,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针刺治疗的选穴规律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10):3493-3498.
- [7]陈成辉,潘艳琳,苏丽平,等.失眠的治疗药物疗效与应用策略[J].海峡药学,2014,26(8):111-114.
- [8]胡魏.运用“随症采集法”实施暴聋中医护理方案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328-329.
- [9]叶美婷.影响突发性耳聋的相关因素及中医体质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
- [10]王士贞.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 [11]张晓彤,袁国莲,许珉,等.针刺“内听宫”穴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1):199-200.
- [12]针刺对噪音性耳聋动物的影响[J].吉林医科大学学报,1975,1(2):30-39,62-125.
- [13]戴俭宇,王颖,陈以国.移动电话辐射对小鼠耳蜗核中γ-氨基丁酸受体A、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2基因表达影响及针刺干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186-190.
- [14]罗慧艺.深刺听会穴结合电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
- [15]付平,陶晓燕.针刺耳门穴对听觉脑干诱发反应的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中国针灸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中国针灸学会,2011:3.
- [16]赵京生.论腧穴的基本作用:近治作用[J].中国针灸,2015,35(11):1196-1198.
- [17]闫新宇.基于古代文献的耳与脏腑经络关系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8.
- [18]刘诗若,樊旭.经络所通为养生之根本[J].山东中医杂志,2017,36(2):94-96.
- [19]陈楠.《灵枢·官针》篇刺法中的取穴配穴法浅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33):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