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李金辉
摘要(Abstract):
<正>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目前,多数认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风盛痰阻、气道挛急是支气管哮喘主要病机,风盛是其主要因素,痰壅气道、肺管不利是其病理结果。亦有人认为,风邪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而痰饮并不是主要因素,其病因病机当属外感失治,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气道挛急。此外,有人认为,本病因于先天禀赋不足,阴精亏虚,脾虚痰蕴,痰瘀伏肺,肺失治节,痰浊搏结于肺,遇新邪引动而触发。 2 辨证论治 2.1 分型论治 潘氏等将顽哮分为3型:痰热郁阻气道,以清肺化痰为本,佐以温散之法;肺虚夹杂伏痰化热,以温补肺脾
关键词(KeyWords): 支气管哮喘;中医药治疗;综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金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罗文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J].中华结核及呼吸杂志,1995,18(3) :131
- 2 张虹.拔罐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 2000,17(2) :11
- 3 徐立然,华琼,王琳,等.蝉贝咳喘平治疗支气管哮喘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9) :649
- 4 罗社文,晁恩祥.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经验[J].中医杂志,2002,43:(1] 74
- 5 邵长宁,杜求诚,许建中,等.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 :197
- 6 张金磊.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治疗[J].中医杂志,1998,39(2) :99
- 7 闫兆君,陈鲁.镇肝息风汤治疗小儿哮喘[J].中国中医急症,2001,10(3) :198
- 8 潘俊辉,邱志楠.治疗顽哮经验[J].中医杂志,2000,4l(11) :652
- 9 朱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哮喘4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1,10(1) :4
- 10 刘洁.自拟定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38例[J].山西中医,1995,11(6) :11
- 11 胡国俊.支气管哮喘夏季发作辨治体会[J].中医杂志,1999,40(6) :331
- 12 王家琳,朱先华,冯翠华.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2,11(2) :154
- 13 符晓,王大海,龚兴宏,等.补肾温肺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9) :699
- 14 吴兴和.四虫祛风固本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64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1,42(8) :476
- 15 孔令芬,郭鲁红,郑秀英,等.益气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小儿哮喘及对血中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9) :667
- 16 方灵云.清气化痰汤治疗痰热型哮喘[J].中国中医急症,2001,10(3) :141
- 17 王志赐.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1,23(5) :347
- 18 许得盛,沈自尹,王文健,等.补肾健脾法在防治重症哮喘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0) :584
- 19 林增寿,张虹,王德惠,等.杏贝冲剂对哮喘豚鼠磷脂酶A_2的影响[J].天津中医,2002,19(6) :13
- 20 袁效涵,宁选,刘方州,等.厚朴麻黄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9) :517
- 21 任勤.小儿寒喘合剂对哮喘豚鼠模型IL-4、 IL-5、 TXB_2、 6-KPEF_(1α)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2,11(5) :377
- 22 高素军,余洋,陈陶后.海石合剂对实验性哮喘豚鼠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2,11(5)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