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主神明”学说及其心理学意义解析
贾妮
摘要(Abstract):
<正>科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对于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方法,才使其称为一门实证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但是作为心理现象被研究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中医学是以医学为主体,运用中国古老哲学的思辨方法,交融多学科研究领域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人体生命科学。
关键词(KeyWords): 心主神明;心理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贾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心天.大脑两半球的协同活动——右半球切除十四年后某些高级机能的观察[J].心理学报,1981,13(2):217.
- [2]孙淑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33(6):369-370.
- [3]刘德山,张继东,王杰.心气虚证患者中枢神经机能的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5,11(4):25-26.
- [4]胡仁明,汤正义,宋怀东,等.内皮素和心钠素调节下丘脑细胞G1期至S期[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0,1(1):1-4.
- [5]邓铁涛.心主神明论的科学性[J].新中医,2003,35(3):15-16.
- [6]周如倩.心主神明与认知——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启示[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07A):1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