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2018, v.27;No.246(10) 1709-171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二麻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Effect of Erma Decoction on Blood Pressure and Vasoactive Substanc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闫玉冰,王磊,杨博鸿,柴欣楼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二麻汤对高血压大鼠模型血压的控制情况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对照组为10只WKY大鼠,并筛出血压符合高血压标准的4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二麻汤高剂量组(二麻汤1组)、二麻汤低剂量组(二麻汤2组),均为10只。每只大鼠从14周龄时起灌胃给药,每日1次,用量相当于成人剂量的6倍,连续灌胃5周。每周监测大鼠体质量,同时动态收集大鼠收缩压和易激惹程度评分,5周后取材,运用ELISA检测大鼠用药5周以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二麻汤1组、二麻汤2组对收缩压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其中,二麻汤1组的降压效果优于二麻汤2组,两组随给药时间的延长,旋转耐受时间明显延长、易激惹程度明显下降(P<0.05),而阳性组并无显著变化(P>0.05),进行二麻汤干预5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二麻汤1组血清ANGⅡ浓度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血清NE、ET、TXB2浓度均低于模型组(P<0.05),CGRP浓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NO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麻汤对自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降压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中ANGⅡ、NE、ET含量,增加血清中CGRP含量相关,且存在量效关系。

关键词(KeyWords): 自发性高血压;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8ZX09201008-001-021)

作者(Author): 闫玉冰,王磊,杨博鸿,柴欣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