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方法与安全转运分析
李锋,赖丽娜,黎毅坚,霍华锋,黄水伟,严欣健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模式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急诊内科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院前急救及转运的50例急性左心衰竭病例总结经验。结果 45例安全转运;3例途中病情发生变化,家中死亡2例。结论急性左心衰竭病情进展迅速,对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出诊的医务人员应具备扎实全面的基础医学知识、急救技能、高尚的医德情操及临场应变能力,转运前必须快速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并签署转运知情同意书,途中密切观察病情,确保转运安全。
关键词(KeyWords): 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安全转运;急救体系;参附注射液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锋,赖丽娜,黎毅坚,霍华锋,黄水伟,严欣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3-10.
- [2]廖振宇.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与转运流程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7):1577-1578.
- [3]潘有平.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与转运108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1,33(6):768-769.
- [4]黄海晏.急性左心衰竭两种院前急救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36(4):51-52.
- [5]薛文成.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2):137-138.
- [6]于金珍,张玉岭,田春丽,等.小剂量吗啡在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2):99-101.
- [7]张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4):147-148.
- [8]黄穗霞,杨贞文,曾育辉.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模式应用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4):2688-2689.
- [9]张志林,温玉梅.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6,36(3):252-255.
- [10]宋碧辉,余江恒.参附注射液对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浆BNP的干预及其意义[J].四川中医,2014,32(9):142-144.
- [11]何静.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120急救转运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6,35(30):90-91.
- [12]朱虹,王雪梅,张淑霞,等.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院前急救32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17(6):409-410.
- [13]许湘,杜斌,蔡榕.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9):75-76.
- [14]顾璇.论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的国家层面立法[J].医学与法学,2014,6(3):36.
- [15]刘鑫,王梦娟.我国院前急救立法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