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苏莉,李晓昱,李林海
摘要(Abstract):
<正>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人口致残和死亡原因的第1位,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70%为缺血性脑卒中[1]。认知功能是高级脑功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对感觉输入信息的获取、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执行功能,
关键词(KeyWords): 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针灸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苏莉,李晓昱,李林海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
- [2]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448,452.
- [3]赖新生,黄泳.百会、水沟、神门影响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J].针刺研究,2006,31(1):54-57.
- [4]周晓平,陈尚杰,何锦添,等.调神通络针刺法对轻度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8,8(6):74-76.
- [5]于晓刚,孙珊玲,程艳红.以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2):1171-1173.
- [6]黄凡,刘悦,周飞雄,等.针刺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8,29(11):1918-1920.
- [7]李国辉,赖莹莹.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124-125.
- [8]许健鹏,肖淑杰.头部围针加体针治疗偏瘫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0);4-5.
- [9]吴红新.头针加电刺激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1,5(8):1160-1161.
- [10]谢冬玲,朱丽芳,刘惠宇,等.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9):834-835.
- [11]徐世芬,庄礼兴,贾超,等.“靳三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9,29(9):689-694.
- [12]柳华,王毅,任惠,等.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DL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5):444-448.
- [13]李志.眼针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障碍[J].中国针灸,2009,29(10):791-793.
- [14]李滋平.舌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7):29-30.
- [15]侯小兵,张允岭,刘明,等.针刺对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功能磁共振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2):122-125.
- [16]袁思斯,张树怡.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eta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35(9):47-48.
- [17]许贤豪.神经心理量表检测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0,17.
- [18]张善纲.脑损伤认知障碍康复评定的进展[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4,24(4):183-185.
- [19]李知莲.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评定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7,34(2):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