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脑卒中上肢及手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苟成钢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中风针刀康复术对脑卒中后上肢及手部精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风针刀康复术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手指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MBI及手指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MBI及手指功能评分均提高(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31.57±1.793)分],MBI评分[(39.18±0.46)分]及手指功能评分[(27.82±1.74)分]较对照组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23.49±0.73)分],MBI[27.95±1.98)分]及手指功能评分[(20.09±1.012)分]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采用中风针刀康复术合并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部的精细协调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KeyWords): 脑卒中;中风针刀康复术;针刀治疗;上肢及手功能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苟成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梁大佳,吴小平,曹锡忠.手抓握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3):227-229.
- [2]朱琳,宋为群,张肉,等.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10(1):23.
- [3]黄如训,梁秀龄.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9-261.
- [4]燕铁斌.物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9-282.
- [5]吴绪平,张天民.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8-129.
- [6]刘维红.手部矫形器分指板对脑卒中早期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5):399.
- [7]朱汉章,柳百智.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18.
- [8]吴绪平,张天民.常见内科疾病针刀治疗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27.
- [9]陈莉.对中枢性瘫痪患者抗痉孪针灸处方的设计[J].中国针灸,2004,24(9):140-142.
- [10]于健君,胡永善,吴毅,等.社区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4):26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