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2020, v.29;No.269(09) 1595-159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白芍总苷预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线粒体病变的影响
Effects of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Pretreatment on Mitochondrial Lesions in Hippocampus of the Rats with Ischemic Brain Injury

张益明,阎勇,贺新征,李红霞,杨磊,陈霞

摘要(Abstract):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预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线粒体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阻断大脑右侧中动脉的方法复制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GP低[50 mg/(kg·d)]、中[100 mg/(kg·d)]、高[200 mg/(kg·d)]剂量预处理组和尼莫地平1 mg/(kg·d)预处理组,术前7 d开始灌胃给药。术后24 h取海马组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海马区线粒体超微结构;比色法测定海马区线粒体肿胀程度,荧光偏振度法测定线粒体膜流动性,测定膜总磷脂含量、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度、膜电位(△ψm),改良Clark氧电极法测定呼吸酶活性,测定ATP含量、原子化学发光法测定游离Ca~(2+)浓度。结果经TGP中、高剂量或尼莫地平预处理7 d能够明显抑制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线粒体超微结构病变,缓解线粒体肿胀,抑制膜流动性和膜总磷脂含量降低,抑制MPTP开放和△ψm降低,抑制呼吸酶NADH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降低,抑制ATP含量降低和游离Ca~(2+)浓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TGP预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线粒体超微结构病变及功能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GP维持△ψm和MPTP开放度正常有关。

关键词(KeyWords): 缺血性脑损伤;白芍总苷;海马;线粒体;呼吸酶;大鼠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浙江省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610415)

作者(Author): 张益明,阎勇,贺新征,李红霞,杨磊,陈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