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后备急方》中疫病用药的数据挖掘研究Discussion on the Me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eating Epidemic Diseases in Zhouhou Beiji Fang Based on Data Mining
王晓鹏;林孟柯;梁立新;孙冉冉;丁雪霏;陈腾飞;刘清泉;肖阳春;
摘要(Abstract):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肘后备急方》中治疗疫病的用药特色。方法 从晋代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取治疗疫病的方药,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中的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挖掘出常用药、对药、角药及核心组合。结果 本研究纳入处方100个,涉及中药109味。分析发现用药频次排名前10的中药分别为:甘草、干姜、淡豆豉、附子、黄连、桂枝、常山、大黄、麻黄、黄芩。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辛为主。药物多归肺胃脾经。常用对药为干姜-附子,常用角药为干姜-附子-细辛。聚类分析将K值设定为3时,方剂个数最多的类方核心组合为淡豆豉-甘草-黄连-常山-栀子,将K值设定为5时,为淡豆豉-甘草-栀子-麻黄-升麻-葛根。结论《肘后备急方》治疗疫病以汗、补、清、温、下法为主,反映了扶正与祛邪兼顾的治疗原则,对传染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肘后备急方》;疫病;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重大专项(2017ZX10305501)
作者(Authors): 王晓鹏;林孟柯;梁立新;孙冉冉;丁雪霏;陈腾飞;刘清泉;肖阳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范永升,谢冠群.从中医疫病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4):313-315,323.
- [2]葛洪.肘后备急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 [3]宋乃光,刘景源.中医疫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 [4]陈永灿.葛洪及其《肘后备急方》[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2):918-919.
- [5]周刚顺.谈《肘后备急方》对传染病学的贡献[J].湖北中医杂志,1987,9(3):54.
- [6]姜丕政,张志斌.《肘后备急方》中的传染病认识[J].中华医史杂志,2005,35(4):34.
- [7]潘赐明,汪康,曹蓓苓,等.基于“给邪以出路”探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思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1(3):390-393.
- [8]黄颖,武乾,石晓路,等.附子、干姜配伍机制现代研究概述[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9):1884-1886.
- [9]翟金海,花海兵,陈兰.浅谈栀子豉汤[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5):107-108.
- [10]曹康迪,胡帅航,王烁,等.栀子豉汤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1-6[2022-04-1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46.R.20211203.1613.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