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2019, v.28;No.249(01) 57-5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针刺联合补脾益肾汤治疗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Analysi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upi Yishen Decoction on Vertebral-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 Vertigo

于正,江淑红,祝明浩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脾益肾汤对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脾肾虚损证)患者血脂、中医证候积分和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刺联合补脾益肾汤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头晕、目眩、肢冷、腰痛、泄泻等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基底动脉(BA)和双侧椎动脉(V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2.92%(P <0.05)。观察组的头晕、目眩、肢冷、腰痛、泄泻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TC、TAG和LDL-C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BA和V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流速和搏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联合补脾益肾汤对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脂指标,降低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关键词(KeyWords): 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眩晕;针刺;补脾益肾汤;中医证候积分;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卫计委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项目(2015047);;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ZDZK-109);; 青岛市卫计委科研指导计划项目(2013-zyw036)

作者(Author): 于正,江淑红,祝明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