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选穴规律Study on the Acupoint Selection Rules of Acupuncture on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Based on Data Mining
陈吟诗,徐振华
摘要(Abstract):
目的分析并总结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选穴规律。方法采用以"针刺"或"针灸"或"针"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主题词的检索方式,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中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文献,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腧穴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分析针灸处方用穴的特点和规律。结果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及经外奇穴为主,常用腧穴主要分布于眼周,交会穴、原穴和五腧穴等特定穴应用广泛,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腧穴间相关性最高的是合谷-太阳、合谷-风池,通过聚类分析得出4个有效聚类群:视区-三阴交、瞳子髎-丝竹空、球后-睛明-风池、太阳-合谷。结论现代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尤其重视合谷-太阳、合谷-风池与其他腧穴配伍,体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病位所在,主治所在"的选穴思想,采用远近配穴、上下配穴的取穴原则,重用特定穴。
关键词(KeyWords):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针刺;数据挖掘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3800)
作者(Author): 陈吟诗,徐振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葛坚,王宁利,黎晓新,等.眼科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62-363.
- [2]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 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4.
- [3]刘俞佐,李若溪.中西医诊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6):69-72.
- [4]祁清芬,颉瑞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西医治疗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5):92-95.
- [5]刘莉,何慧琴.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3,8(6):692-694.
- [6]彭清华.全国中医眼科学术经验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2-13.
- [7]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我国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5,51(5):323-326.
-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2.
- [9]曹小鹏,陈世军.复方樟柳碱治疗AION的微视野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9):1773-1774.
- [10]张坚,张乐.低分子肝素钠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功能的改善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5):78-79.
- [11]陶荣三,陈鹏,秦玉枝,等.中医药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12-13.
- [12]刘清国,胡玲.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9-205.
- [13]陈滢如,高海波,王亮,等.数据挖掘技术在针灸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3476-3479.
- [14]王玲玲,付桃芳,杜俊英,等.基于SPSS Clementine的关联规则分析在中医药数据挖掘中的应用优势和局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6,39(6):98-102.
- [15]龚著琳,陈瑛,苏懿,等.数据挖掘在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11):1420-1423.
- [16]陈盼碧,吴远华,张小珊.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9):34-35.
- [17]王世友,钱海良,杜若,等.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9):818-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