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时间相关性研究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Zusanli on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in Healthy Young People and its Time Correlation
杨圣洁,潘佳丽,张宇,徐月新,卢岩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时间相关性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30例,运用EGEG-5D五导胃电图微机分析仪检测足三里穴针刺过程中不同时段(针刺前10 min、进针时、进针后5 min、进针后10 min、行针时、行针后5 min、行针后10 min、出针时、出针后5 min、出针后10 min)胃电波形频率和幅值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Ⅰ~Ⅳ导联中,各时段平均频率、平均幅值数值较针刺前大多有所降低,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相对升高,进针后10 min、行针后10 min与进针后5 min、行针后5 min相比数值降低(P<0.05),出针后5、10 min与针刺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以抑制作用更为明显;针刺过程中,即时效应、累积效应均有所体现,在针刺操作后10 min内累积效应持续存在;同时针刺对机体胃电活动的调节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关键词(KeyWords): 足三里穴;胃电;针刺效应;时间相关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011CB505206);; 山东省自然基金联合专项(ZR2012HL12);; 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441056)
作者(Author): 杨圣洁,潘佳丽,张宇,徐月新,卢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艳,刘诗.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7):705-709.
- [2]吴松,李佳,梁凤霞,等.针刺对胃肠电活动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1,31(5):477-480.
- [3]刘清国,胡玲.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08-120.
- [4]佚名.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第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8-29.
- [5]高树中,杨骏.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6-18.
- [6]杨小梅,许金森,郑淑霞,等.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偏态时胃肠电图影响的初步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4):1867-1870.
- [7]陈静,李威,王宽宇,等.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对大鼠盲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7):87-89.
- [8]英振昊,王晓燕,卢岩,等.电针足三里穴对FGID模型大鼠多脏器微循环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3):271-274.
- [9]艾坤,吴金峰,祁芳,等.电针“足三里”等下合穴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TNF-α及NF-κB等的影响(英文)[J].世界针灸杂志,2016,26(4):26-32.
- [10]陈文婷,傅国强,沈卫东,等.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3):658-661.
- [11]石君杰,黄玲芬.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对运动性疲劳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6-酮-前列腺素-(1α)、血栓素B-2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3,38(3):181-185.
- [12]陈日新.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与时效关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1(4):56-57.
- [13]郭义.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76-79.
- [14]胡轩铭.不同留针时间和进针次序调节大鼠胃运动差异的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 [15]席强.不同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家兔胃电节律紊乱的调整及其时效关系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中国针灸学会,2011:7.
- [16]徐翔,薛聆,王海军,等.电针腧穴“胃病方”不同留针时间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针刺治疗的时效关系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16(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