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电针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程蕾群,许三雄,陈翔峰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电针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电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后的偏瘫运动功能(Brunnstrom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脂质代谢和脑血管风险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Brunnstrom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丁苯酞联合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仅能调节其脂质代谢循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偏瘫功能恢复,还降低脑血管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KeyWords):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电针;丁苯酞注射液;日常生活能力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程蕾群,许三雄,陈翔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田丹枫,唐忠超,彭敏,等.司国民辨治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1):31-33.
- [2]俞小梅,王喜丰,张静,等.丁苯酞注射液及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7):2921-2924.
- [3]舒志刚,徐峻峰.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29(1):1-7.
-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病诊治指南与共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7-73.
- [5]张通.脑损伤后肢体痉挛的治疗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8-30.
- [6]肖艮.电针不同波形、频率搭配组合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101-103.
- [7]端木寅,王源,梁爽,等.丁苯酞脑缺血治疗作用的相关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3):126-129.
- [8]郑峥,陈兴泳,程琼,等.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322-326.
- [9]张欣.丁苯酞联合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16):2412-2415.
- [10]赵嘉培,黄丹霞,黄赛娥,等.电针“曲池”和“足三里”对脑缺血大鼠皮质突触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25(11):1099-1106.
- [11]刘珊珊.电针巧法联合康复治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 [12]田亮,杜小正,王金海,等.手针与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11):1121-1125.
- [13]万长明.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4(1):79-82.
- [14]王国印,侯倩.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3,8(8):1079-1080.
- [15]桂心,谢小红,黄晓霞,等.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及神经功能学评分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9):1771-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