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流程再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黄妙纯,郭永宁,蔡海荣,张为章,陈冬杰,赵子聪,刘淑玲,黄秋萍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流程再造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探索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12例为治疗组,按照流程再造护理程序护理,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就诊的给予流程再造前的急诊护理流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流程再造前和再造后两组的抽血时间、分诊评估时间、血液检查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家属决策时间、就诊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间、住院时间、90 min PCI率和护患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护士抽血时间、家属决策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就诊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间、血液检查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90 min内PCI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护患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急诊流程再造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前的等待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KeyWords):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流程再造;护理;就诊至PCI时间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黄妙纯,郭永宁,蔡海荣,张为章,陈冬杰,赵子聪,刘淑玲,黄秋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沈卫峰,张奇,张瑞岩.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析[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42(4):217-219.
- [2]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9-24.
- [3]袁晋青,宋莹.《2015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4):318-320.
- [4]张新梅,胡允兆,陈样新,等.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3,34(2):260-263.
- [5]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5,31(7):617-622.
- [6]隋辉,陈伟伟,王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要点介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13(7):627-629.
- [7]张力俨,张翠丽,富路.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1):64-66.
- [8]温沛,陈凤英.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6-47.
- [9]赵艳.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进展[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4):563-564.
- [10]王刚,王冬梅,丁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新进展[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4,2(1):26-29.
- [1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5):380-393.
- [12]陆剑嵘,韦芳,毛莉娟,等.绿色通道在急诊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7,22(21):22-23.
- [13]安德,李保,王敬萍,等.新型急诊绿色通道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术疗效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0):1150-1152.
- [14]霍勇,陈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人治疗策略的评价[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4-785.
- [15]胡芬,王桂兰.护患治疗性沟通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8,23(1):70-72.
- [16]马晓华.流程重建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与探讨[J].现代护理,2003,9(7):549-550.
- [17]张广清.流程再造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2,8(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