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例感冒后咳嗽与体质辨析的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of 34 Cases of Post-infectious Cough and TCM Constitution
喻灿,李旭成,王凌,周林,张栋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普通感冒后发生感冒后持续咳嗽与哪些类型的体质相关并评价在病甚证阶段采用自评分方式评价体质类型的可靠性。方法 300例普通感冒患者在就诊时依据《中医体质辨识判定标准》采用自评分的方式进行体质评分和初步判定,经西医常规治疗后3周再次进行二次体质自评分,最终确诊为感冒后咳嗽的患者39例,在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后34例患者病情痊愈,5例因观察疗效欠佳超过观察时限被排除。34例患者痊愈后(健康状态)采用"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DS01-A"进行再次体质分析,判别体质类型,并与自评表作对比。结果与结论 1)在病甚证阶段采用自评分方式评价体质类型的可靠性较低。2)本地区发生感冒后咳嗽主要体质类型为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3)异禀质感冒后咳嗽的发生与患者生活工作环境密切相关,且治疗疗效较差。
关键词(KeyWords): 感冒后咳嗽;中医体质辨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武汉市卫生计划委员会临床医学科研项目(WZ15C13);; 武汉市中青年人才骨干项目-武卫生计生[2016-59]
作者(Author): 喻灿,李旭成,王凌,周林,张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
- [2]李智.感冒后咳嗽的治疗体会[J].中医杂志,2008,49(12):1141.
-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26-327.
- [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12.
- [5]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 [6]李英帅,杨寅.中医体质量表应用中的疑难问题解读[J].中医杂志,2015,56(10):844-846.
- [7]高文新,李毅.840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8):5.
- [8]喻楠,王建军.1844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5):396.
- [9]张琪,庞书勤.超重及肥胖成人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3,20(6):60-62.
- [10]吴玉娥.自我报告饮食习惯及烟酒偏嗜与中医体质的关系[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 [11]王前奔.论体质与证的关系[J].江苏中医药,1992,37(6):18.
- [12]宋红谱.体质分析与辨证论治[J].中医研究,1998,11(4):11.
- [13]杨卫红,杨亚平.痔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临床分析[J].中医学报,2011,26(4):497-498.
- [14]赵丽娜,陈亦琳,于冬冬.穴位埋线治疗超重或肥胖体质乳腺增生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1,26(10):1277-1278.
- [15]郑璐玉.痰湿体质人群炎症相关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 [16]李丽华,陈小风,杨铭昊,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质与免疫功能关系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6):535-538.
- [17]郑在根,王玉兴.溯源中医体质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应用[J].天津中医药,2010,27(6):523-524.
- [18]王睿林.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与中西医结合[J].天津中医药,2005,22(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