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平喘方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肾阳虚证)的疗效观察
张慧;陈国忠;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补肺平喘方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肺肾阳虚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肺平喘方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血气分析指标、血生化指标及异常血常规指标的改善状况,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7 d及2周后咳嗽、咯痰、喘息、气短等症状积分,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指标,血清SAA、hs-CRP、PCT水平,血中性粒细胞(NEUT)、白细胞计数(WBC)指标均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相同时间点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3、7 d及2周后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指标均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相同时间点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肺平喘方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能够降低AECOPD(肺肾阳虚证)患者体内炎性指标,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关键词(KeyWord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肾阳虚证;补肺平喘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炎性指标;血气分析指标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张慧;陈国忠;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金红,邢宏志.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0):2244-2247.
- [2]刘炎,戴莉莉,秦斌斌,等.疏血通注射液对AECOPD患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网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165-169.
- [3]景璇,郭洁,赵小静,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6,11(7):1384-1388.
- [4]夏建鸿,牛丽丽,潘东续,等.血必净联合清肺养阴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性反应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3):2537-2540,2583.
- [5]彭利,王俊峰.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研究进展[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0,43(1):77-81.
- [6]陈亚红. 2019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全球策略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1(1):1-14.
- [7]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71-73.
-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92.
- [9]王勇生,杨万春.血清CRP、PA、NLCR与FIB对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9):1238-1241.
- [10]穆林,向旭东.细菌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的作用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22(4):308-311.
- [11]刘林林,栾英,肖凌,等.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PCT、hs-CRP、血气指标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9):1180-1183,1188.
- [12]杨江明,罗群燕,管敏昌,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29(8):963-965.
- [13]姜雪,孙森凤,王悦.麻黄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17,31(5):28-31.
- [14]邓晓红,黄建华,董竞成.附子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0(1):121-124.
- [15]马屏南.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0):159-160.
- [16]朱华,秦丽,杜沛霖,等.桂枝药理活性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22):61-65.
- [17]侯阿娇,郭新月,满文静,等.款冬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9,36(1):107-112.
- [18]左军,尹柏坤,胡晓阳.桔梗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1):113-116.
- [19]白文宇,王厚恩,王冰瑶,等.五味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9,41(9):2177-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