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2018, v.27;No.242(06) 974-97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针灸对1-氯-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影响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Induced by 1-Chloro-2,4-Dinitrofluorobenzene in Mice

余玲玲,肖明,黄薏,李静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针灸对小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CD)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非经络针刺组、经络针灸组、咪康唑组、经络针灸+咪康唑组,每组12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7(IL-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检测各组小鼠背部皮肤肿胀程度以及脏器指数;HE染色检测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皮炎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皮肤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模型组皮肤组织间隙水肿,且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非经络针刺组和咪康唑组皮肤组织没有明显变化,经络针灸组和经络针灸+咪康唑组皮肤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减轻;经络针灸组血清中IL-2、IL-4、IL-7、TNF-α的含量,皮肤肿胀程度、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以及皮肤中TLR4、NF-κ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与非经络针刺组(P<0.05);经络针灸+咪康唑组血清中IL-2、IL-4、IL-7、TNF-α的含量,皮肤肿胀程度、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以及TLR4、NF-κ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咪康唑组(P<0.05);经络针灸+咪康唑组血清中IL-2、IL-4、IL-7、TNF-α的含量,皮肤肿胀程度、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以及TLR4、NF-κB表达水平与经络针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对ACD小鼠具有改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TLR4/NF-k B信号通路的活性实现的,为ACD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针灸;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5ZR1504613)

作者(Author): 余玲玲,肖明,黄薏,李静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