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2023, v.32;No.300(04) 597-600+60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电针单穴与腧穴配伍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功能的影响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f Single Acupoint and Acupoint Combination on Colon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Model

刘婷婷;陈少宗;晁毓桥;杨凯伟;于燕南;王正文;

摘要(Abstract):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电针单穴(上巨虚)和腧穴配伍(天枢+上巨虚)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模型大鼠结肠功能调整作用的差异性,初步探讨天枢配伍上巨虚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90只,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80只),造模组大鼠采用慢性和急性应激相结合方法连续干预10 d制备IBS-C模型;造模结束后,造模组大鼠通过腹壁撤回反射(AWR)半定量评分结合应激后大便颗粒数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此筛选制备成功的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上巨虚组(10只)、腧穴配伍组(10只);2个治疗组连续电针干预治疗14 d,对各组大鼠记录结肠痛敏阈值以及结肠肌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乙酰胆碱(ACh)含量;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近端结肠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痛敏阈值降低(P <0.000 1)、结肠慢波频率以及振幅均升高(P <0.001或P <0.01)、血清ACh含量以及近端结肠ChAT蛋白含量均降低(P <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干预治疗后,结肠痛敏阈值升高(P <0.000 1)、结肠慢波频率以及振幅降低(P <0.05或P <0.01)、血清Ach含量以及近端结肠ChAT蛋白含量均升高(P <0.01或P <0.05)。结论 电针单穴(上巨虚)和腧穴配伍(天枢+上巨虚)均能有效降低IBS-C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和调节结肠动力作用,但天枢配伍上巨虚并未显示明显腧穴配伍的优势和协同作用,针灸干预治疗IBS-C的腧穴配伍组方规律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KeyWords):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电针;结肠功能;腧穴配伍;大鼠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1210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ZR2020ZD17);;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基金(2018-220315)

作者(Authors): 刘婷婷;陈少宗;晁毓桥;杨凯伟;于燕南;王正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