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2015, v.24;No.212(12) 2082-208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通脉降浊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质代谢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The Effects of Tongmai Jiangzhuo Particles on Lipid Metabolism and Related Inflammatory Cytokine Expression in Rabbits with Atherosclerosis

宋筱靓,王帅,王凤荣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通脉降浊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脂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其防治AS性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5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脂康组、通脉降浊组(TMM)及高剂量组(TMH),每组9只。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家兔10周建立AS模型,空白组基础饲料喂饲;血脂康组给予血脂康0.1 g/(kg·d);通脉降浊组以及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通脉降浊的供试品,剂量分别为3.51 g/(kg·d)[12 g生药/(kg·d)]以及10.5 g/(kg·d)[(36 g生药/(kg·d)],连续10周,取主动脉进行病理观察,检测各组家兔血脂情况及炎症浸润情况,检测家兔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NF-κB mRNA表达。结果主动脉病理结果显示,通脉降浊组和血脂康组家兔主动脉内斑块面积及厚度较模型组小,泡沫细胞数量及炎症细胞浸润较少,随着通脉降浊剂量增高,病理改变程度减轻。血脂结果显示,通脉降浊颗粒两组均具有显著的降低血清TG的作用(P<0.05),通脉降浊高剂量组对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通脉降浊组对HDL的影响无意义。血脂康组、通脉降浊两组在ICAM-1、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方面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通脉降浊颗粒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作用,并通过抑制家兔主动脉ICAM-1、NF-κB的表达,起到延缓AS斑块的形成及炎症细胞的浸润的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动脉粥样硬化;通脉降浊颗粒;脂质代谢;炎症反应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辽宁省卫生计生委项目—辽宁省省直医院改革重点临床科室诊疗能力建设项目(LNCC-C01-2015)

作者(Author): 宋筱靓,王帅,王凤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