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檀战山,李翠
摘要(Abstract):
<正>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中药抗A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加深。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调脂作用 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AS的发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基础试验均证实抗AS的中药都具有调脂作用。何首乌和何首乌藤及其提取物、山楂及其提取物、川芎、酸枣果肉均能降低高血脂动物的血浆TC、TG、β-脂蛋白,也能降低主动脉中的Ch和肝脏TG,使实验性AS兔的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及脂质蓄积明显减
关键词(KeyWords): 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综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檀战山,李翠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黄树莲.首乌藤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1991,22(3) :117
- 2 王巍.鸡血藤、鬼箭羽和土鳖虫调脂作用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1991,16(5) :27
- 3 李艳梅,陈可冀.血府逐瘀丸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瘀征象及危险因素的影响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2) :71
- 4 潘建新,徐向毅,顾明,等.消瘀片对鹌鹑食饵性高脂血症的影响[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11) :1146
- 5 姜传仓,蔡海江.丹参对LDL受体mRNA及apoA-I mRNA水平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14(4) :522
- 6 钟毅,朱秉匡.益寿调脂片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0) :616
- 7 陈立新.黄芪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和氧自由基的影响及强心机制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3) :141
- 8 黄正良,崔祝梅,任远,等.红芪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中草药[J].1992,23(9) :469
- 9 傅乃武,郭蓉,刘福成,等.诃子鞣质和五倍子鞣质酸抑制体内亚硝酸生成和对抗活性氧作用[J].中草药,1992,23(11) :585
- 10 樊光辉,肖剑青.川芎嗪对冠心病患血脂过氧化物等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 :26
- 11 关利新.人参茎叶皂甙对大鼠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的影响[J].中国药理与毒理学杂志,1990,4(4) :327
- 12 吕宝经,荣烨之.生脉散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2) :712
- 13 郭铮.漏芦脱皮甾酮和维生素E对培养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88,4(5) :293
- 14 李艳梅,王呈中.血府逐瘀液对PLT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5) :289
- 15 路又璐,秦建中.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 :9
- 16 李自成,李庚山.大蒜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0) :614
- 17 于蓓,陈可冀.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43例冠心病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0) :585
- 18 尹春林,徐成斌.芦荟大黄素对动脉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7) :420
- 19 周亚伟,陈可冀.藿酮胶囊诱导人体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1) :680
- 20 孙宝华,张婉蓉.丹参对缺氧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促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胶原合成的影响[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5,24(1) :5
- 21 王文俊,吴咸中.中药有效成分对IL-2及TNF-2分泌的影响[J],天津中医,1995,12(2) :23
- 22 宋芝娟,梁念慈.当归对猪血小板膜脂酰肌醇磷酸化的抑制作用[J].中草药,1992,23(3) :138
- 23 郑丽丽,阎西艳.赤芍对高脂血兔胞浆游离Ca2+、RBC膜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5) :295
- 24 王序,韩桂秋,Huang LY,等.现代生物分析法对常用中药的筛选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18(1)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