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籍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的腧穴处方规律Analysis of acupoint prescription rule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apoplectic aphasia in ancient books by data mining
刘文文,陈楚云,李丽霞
摘要(Abstract):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的处方规律和配伍特点。方法收集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古代文献,进行人工录入并校对,建立标准库与古籍库,选取其中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相关条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原则,对所选腧穴、经络进行统计分析,探索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的腧穴、经络运用规律及配伍特点。结果共筛选出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的腧穴处方相关条文63条,共使用穴位达45个,总频次达308次,腧穴频次在10以上的有百会、哑门、足三里、肩井、合谷、风池、曲池、间使、关冲;配伍结果显示,排在前三的为百会→肩井、足三里、百会→风池、曲池、足三里→风池;所选穴位以头面部位为主。所有腧穴共涉及13条经络,足少阳胆经、督脉经络上的腧穴使用个数、频次排名靠前,用穴个数、频次之和均超过总数的2/3。共使用特定穴32个,占总腧穴71.11%。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腧穴处方遵循局部取穴、辨证取穴、循经远取相结合,所选腧穴以阳经腧穴为主;重视特定穴的使用;配伍方法有:本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阴经与阳经配穴法、前后配穴法、近远配穴法、阴经与奇经配穴法、五输穴与原穴配穴法、五输穴与络穴配穴法、五输穴与交会穴配穴法等。
关键词(KeyWords): 古籍;中风后失语;数据挖掘;处方规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7A030303004);; 广东省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08020002)
作者(Author): 刘文文,陈楚云,李丽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吕雨梅.脑血管疾病所致运动性失语康复训练的常用方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2):75-76.
- [2]许振亚,陈景礼.心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11
- [3]赵嫦莹,童钟,黄春荣,等.针灸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8):9-11.
- [4]向诗余,张昆.头针结合舌三针治疗中风后失语4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16-2017.
- [5]杨丹,韩宝杰.针刺头针言语一区与言语三区治疗中风后失语35例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10):33-34.
- [6]王雪苔.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之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590.
- [7]程宝书.新编针灸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5-1176.
- [8]贺宪民,吴骋,于长春,等.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24(11):1250-1252.
- [9]张永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2(3):30-31.
- [10]秦文哲,陈进,董力.大数据背景下医学数据挖掘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6,23(1):55-60.
- [11]李胜,傅立新,黄小冬.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选穴规律探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