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电针疗法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季丽平,陈炳,章国伟,刘海飞,葛童娜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采用头电针疗法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并发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脑卒中后并发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悬吊组、康复组,每组各33例,康复组给予患者单纯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悬吊组在康复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悬吊训练,联合组在悬吊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头电针疗法进行治疗。3组治疗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U-FMA评分、WMFT评分、BI评分方面,与康复组患者相比,悬吊组患者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 <0.05),且联合组患者的提高程度更为明显(P <0.01)。在上肢各关节活动度方面,联合组与悬吊阻患者的肩关节及肘关节活动度情况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P <0.05);而在腕关节活动度情况方面,与康复组相比,联合组有明显的提升(P <0.05),悬吊组未有明显改变(P> 0.05)。在中医证候疗效等方面比较,联合组在显效率较其他两组更高(P <0.05);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康复组相比,联合组与悬吊组明显提高(P <0.05或P <0.01)。结论采用头电针疗法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并发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KeyWords): 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头电针疗法;悬吊训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季丽平,陈炳,章国伟,刘海飞,葛童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陇德,王金环,彭赋,等.《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7,14(4):217-224.
- [2]汪军,裴建,崔晓,等.互动式头针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10):983-989.
- [3]孙媛媛,王舒,马津全,等.电针干预脑缺血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概况[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9):56-61.
- [4]兑振华.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中西医治疗进展[J].西部中医药,2016,29(9):146-148.
- [5]秦彦强,孙迎春,张亚娟,等.大接经从阳引阴针刺法对脑梗死肌张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2):189-193.
- [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4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48(4):246-257.
- [7]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南(2014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6):435-444.
- [8]张通.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4-103.
- [9]张伯礼,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05-323.
- [10]肖雷.焦氏头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8,38(5):597-600.
- [11]周维金,孙启良.瘫痪康复评定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49.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104.
- [13]张立峰,王丽岩,李凌雁,等.头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3):314-319.
- [14]刘瑞,高维娟,钱涛,等.黄芪注射液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Apaf-1表达[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29(5):872-877.
- [15]苗莉莉,田利华,杨振国,等.悬吊下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6,31(3):180-182.
- [16]春雨,洪坦娟.头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6):481-482.
- [17]刘清国,胡玲.经络腧穴学[M]. 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2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