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2015, v.24;No.210(10) 1868-186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同病异治法在重症肺炎中的灵活应用

李洁,宁秋萍,范铁兵,李春,周姿余,杨志旭

摘要(Abstract):

<正>同病异治法是指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病情、病机、正邪消长的变化,在治疗同一病证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1]。"同病异治"源于《内经》并率先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出"同病异治"的概念,指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2]。《素问·病能》将同病异治法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了具体运用,如"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

关键词(KeyWords): 同病异治法;重症肺炎;临床经验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第3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148号)

作者(Author): 李洁,宁秋萍,范铁兵,李春,周姿余,杨志旭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