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滨教授“方证论治”思想辨治胸痹的学术经验
韩智宇;王贺;曲云青;郭子怡;周亚滨;
摘要(Abstract):
通过整理并总结周亚滨教授医案,发现临证时既要注重疾病由浅入深的动态演变,尚要关乎病者体质禀赋、邪气之盛衰、正气之强弱、病势之缓急,处方遣药宜变化灵活,师古而不泥古,紧契其病机;和法、温法、消法、补法为周师常用治法,针对少阳枢机不利痰气交阻证,多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之,收效良好。
关键词(KeyWords): 胸痹心痛;方证论治;名医经验;周亚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9BS04)
作者(Authors): 韩智宇;王贺;曲云青;郭子怡;周亚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付桥桥,王希胜,谷浩荣.关于《伤寒杂病论》“方证论治”内涵的认识[J].中医杂志,2019,60(10):893-894,897.
- [2]朱邦贤.“方证相对”是中医辨证论治法则之魂[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8):52-54.
- [3]冯世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 [4]张兰凤,王永炎,王阶.方证对应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8-10.
- [5]佚名.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02.
- [6]佚名.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6.
- [7]蔡竣杰.胸痹心痛证治文献整理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 [8]陈纪藩.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 [9]陈慧娟,袁开惠.《黄帝内经》阴阳脉析仪[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11):1453-1454,1456.
- [10]林慧光.陈修园医学全书:金匮要略浅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 [11]陈纪藩.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 [12]吴谦.御纂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 [13]陶弘景.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 [14]周岩.本草思辨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社,1960.
- [15]费占洋.理中汤方证和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 [16]张志聪.本草崇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