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2019, v.28;No.251(03) 468-47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研究
Observ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150 Cases of Viper Bite Treated by Standardized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张允申,方勇,杨万富,龚旭初,倪毓生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蝮蛇咬伤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抗蝮蛇毒血清、地塞米松、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抗菌药物、保肝降酶、营养心肌、维持水/电平衡等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再给予八风八邪穿刺、七叶一枝花酊外用、中药熏洗、内服季德胜蛇药片或蛇伤解毒汤等中医治疗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记录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症状积分及消失时间、局部症状积分、全身症状积分;对合并肝肾功能及心肌损害的重症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GOT)、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激酶(CK);计算两组治疗愈显率,记录最终痊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积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肢肿胀、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的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的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的积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前患者ALT、GOT、CK、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ALT、GOT、CK、BUN、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ALT、GOT、CK、BUN、Cr水平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试验组愈显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79.58%(P <0.05)。试验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方案在蝮蛇咬伤治疗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KeyWords): 蝮蛇咬伤;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效果评价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重点项目(ZD201510);; 江苏省南通市科学技术局社会发展项目(HS149154)

作者(Author): 张允申,方勇,杨万富,龚旭初,倪毓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