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2020, v.29;No.262(02) 226-22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基于网络药理学挖掘从“肝”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Ulcerative Colitis Treatment through Liver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张少军,陈龑,高洪娣,应光耀,闵丽

摘要(Abstract):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从"肝"论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医E百数据库检索UC相关方剂,选择UC治疗的常用从"肝"论治代表药物。利用DisGeNET数据库进行UC的疾病靶标预测;利用中药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工具(BATMAN-TCM)对药物进行活性成分与预测疾病靶标分子对接印证,建立"药效成分-靶标蛋白"对应关系;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网络模型;利用韦恩图(Venny2.1)进一步分析代表药物干预UC的靶点异同。结果根据数据库检索,经用药频次统计后,以柴胡、白芍为UC从"肝"论治的代表药物,共筛选出活性成分48个,共涉及UC相关的29个靶点,通过分析,其中柴胡治疗UC的靶标为100%,柴胡与白芍共有靶标占24.1%,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某些协同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柴胡与白芍两味代表中药成分靶标的生物学分析,初步得出从"肝"论治在UC治疗中的多靶点治疗网络效应,挖掘了UC从"肝"论治的潜在机制。

关键词(KeyWords): 溃疡性结肠炎;柴胡;白芍;网络药理学;从“肝”论治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4);; 上海市嘉定区医学重点专科项目(JDYXZDZK-7)

作者(Author): 张少军,陈龑,高洪娣,应光耀,闵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