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 热毒平治疗内毒素性高热的临床研究

    谢朝良,汪静,古树林,肖鸣,杨华秀,任小华,夏伦卓,邓文龙

    本文将62例内毒素性高热患者,随机分为热毒平组40例,对照组22例.热毒平组用热毒平胶囊治疗,对照组用抗生素治疗,疗程均为3日.结果发现,不论在发热消退时间、血浆内毒素的消除及疾病转归方面热毒平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服用热毒平无毒副反应.文中对血浆内毒素的产生途径及危害性、内毒素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及本项研究病例选择依据、观察时限确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1995年01期 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肃肺活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姬郁林,丁培琳,张坤瑞,田青,阮期铭,吴凯,闫亚非,吴昌壁,王猷权

    根据肺心病气虚、气滞、血瘀、痰浊的主要病机,应用自拟复方中药汤剂肃肺活血汤,对慢性阻塞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组相对照(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并对7例治疗组的患者进行右心漂浮导管检查,观察肃肺活血汤对血流动力学的即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减低血粘度,降低mPAP,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_2)的作用,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0.001),血流动力学的即刻效应表明:该药能有效地减小肺血管阻力(PVR)(P<0.01),降低mPAP(p<0.05),增加心指数(CI)(p<0.05),以上结果提示:肃肺活血汤能够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低氧血症,缓解肺动脉高压,增强心脏收缩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1995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配合西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周锦

    1990~1993年笔者从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病人中随机抽样80例,分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而治疗组另加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中药,每日1剂,连服15日为1疗程.对两组治疗前后均作临床疗效观察,并作心脏X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动态监测.其结果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明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主,配合西药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1995年01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独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杨文义,桂金贵,邱云峰,刘桂琴

    应用独参注射液静脉注射配合常规方案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40例,与单用常规方案治疗的45例对照观察,显示独参注射液能缩短心力衰竭纠正时间,减少强心忒剂量,降低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O.05).

    1995年01期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仁汤加味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120例

    李忠惠,李雪岩,佟秀芬

    <正>笔者在长期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肾小球肾炎病因是湿热病邪,病位在肾,但湿热病邪迅速弥漫三焦,使气机受阻、水道阻塞而成水肿,治宜分消走泄,用三仁汤加石苇、白茅根为基础方治疗,临证加减获效速捷,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系统观察病例120例,男78例,女42例,年龄6~65岁,平均32.3岁.临床检验,尿蛋白定性(+++)47例,尿蛋白定性(++)44例,尿蛋白定性(+)29例;肉眼血尿49例,红细胞(+++)以上或镜下满视野66例,红细胞(++)40例,红细胞(+)14例;白细胞(++)79例,白细胞(+)41例;管型(+++)14例,管型(++)28例.管型(+)20例,管型高倍视野0~5个44例.单纯颜面浮肿24例,全身性浮肿96例,其中高度浮肿者36例,中度浮肿40例,胸闷气短90例,咳嗽、少量白沫痰67例,脘胀纳呆104例,恶心30例,血压偏高74例,体温升高20例,咽部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44例.舌红苔薄黄25例.薄白苔74例,白厚腻苔24例,全部病例具有小便短赤或短黄.诊断标准:发病急、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或高血压,排除反复浮肿史.

    1995年0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48例

    张存兴,吴厚翔,张亚诚

    <正>我院自1987年4月至1992年12月间对住院的236例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患者(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48例,占20%(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按1986年全国出血热会议的诊断分型标准和出血热急性肾衰的诊断标准.其中重型32例,危重型16例.男37例,女11例.年龄16~76岁.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60ml加入林格氏液静滴为基础治疗;用生大黄粉口眼,每次3~5g,1日3次或生大黄煎剂口服和灌肠,每次10~60g煎成100~500ml,1日l~3次.酌量使用速尿静注.部分病例并用654-2每日10~20mg静滴或静注;短期并用地塞米松每日10~20mg分次静注及肾区热敷等综合治疗.

    1995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37例

    黄力言,龙家衡

    <正>急性重症胰腺炎起病急,病情凶险.近4年来我们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7例,较单纯西药治疗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现将有关资料及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7例,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13~67岁,其中年龄20~49岁者占86.5%.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胃肠病学》急性胰腺炎重症型诊断标准.37例患者中,腹痛最短时间为3小时,最长为11天;中度发热22例,高热15例;并腹水者30例,胸水者1例,同时并有胸、腹水者6例,胸、腹水均为浅红色带血性或深黄色混浊渗出液.37例中并有胆总管结石者9例.本组病例均有腹胀,腹剧痛,拒按,发热,烦躁不安,便秘,尿赤,舌质红绛,苔黄厚而燥,脉洪或弦滑数.从中医角度分析为中焦热毒炽盛,阳明腑实之证.

    1995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胆俞穴按摩治疗胆绞痛186例

    王守才,边作歧,郭书堂

    本文报道以按、揉、推三法,施治于胆俞穴或其周围阿是穴,治疗胆绞痛186例.疼痛完全缓解122例(65.59%),疼痛明显减轻53例(28.49%),疼痛缓解不明显或无缓解11例(5.92%),总有效率94.08%.对具有腹膜炎症状及胆囊肿大者,禁用此法.

    1995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辨证分型与脂质代谢的关系

    熊旭东,周伟,许秀华

    本文将82例脑卒中患者辨证分为中经络组,中脏腑组,气虚血瘀型,阴虚阳亢型,与46例健康人进行血脂质测定分析.中经络组、中脏腑组TC、ApoB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 p<0.001),中经络组和中脏腑组间血脂质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气虚血瘀型、阴虚阳亢型TC、LDL-C、ApoB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和p<0.001),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气虚血瘀型TG、HDL-C、LDL-C、ApoB与阴虚阳亢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气虚血瘀型脂质代谢紊乱更为显著.

    1995年01期 15-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开闭复方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微循环的影响

    皮业庆,陈广文,尢家騄,罗正曜,万兰清,马超英,吴伟,江光明

    本实验观察了中药开闭复方对重症内毒素休克大鼠骨骼肌微循环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中药开闭复方能明显改善骨骼肌微循环,延长动物存活时间,提高存活率.本结果为临床应用中药开闭复方抢救重症感染性休克提供了实验依据.

    1995年01期 17-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养阴增液针的药理作用初探

    邢蜀林,李谷霞,黄建平

    养阴增液针源于古方,既保持了传统中医药.的理论及作用,又具有西药大输液之特点.试验证明有抗炎解热作用,家免大鼠长期给药无毒副反应,且能与40多种中西急救药物配伍使用.

    1995年0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梗塞发病与气象和时相的关系

    刘洪兰,蒋凯,王淑珍,杨斌

    本文根据天人相应学说研究了1182例脑梗塞发病与季节、气温、月廓盈亏的关系.发现冬春季发病高于夏秋季(P<0.01),与气温呈负相关;并与月廓盈亏有一定关系.参照月历逐日发病情况与月廓盈亏关系图看出,其发病犹如潮汐有一定周期变化.这一认识对脑梗塞的防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95年01期 2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小陷胸汤急症应用举隅

    刘振湖

    <正>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方由黄连、半夏、栝蒌组成.功能清热消痰开结,为痰热互结心下之小结胸病而设.笔者应用该方加味,治疗内科急症,收到良好效果,现举例如下.1 支气管哮喘傅某,男,31岁,1983年3月6日就诊.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近20年,2天前因感冒而诱发.刻下见:喘息不能平卧,喉中痰鸣,咳嗽吐白色粘痰,量多难咯,胸脘满闷,渴不欲饮,曾用抗生素等治疗疗效不显.诊见:舌暗红苔黄厚,脉滑数.辨证为:痰热互结,肺失肃降.治宜清热化痰开结,佐以降逆平喘.方用小陷胸汤加味:黄连12g,半夏10g,栝蒌30g,浙贝12g,桔梗12g,地龙15g.水煎服,日1剂.3剂后咳喘渐平,能平卧入眠,咯痰爽快,但量仍多.上方稍事加减,又服3剂而愈.

    1995年01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宫腔残留胞衣辨治体会

    张崇智

    <正>宫腔残留胞衣不下是产后、引产、刮宫常见病,若不及时将残留排出,流血过多,则易导致血虚气脱,危及生命.笔者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清除宫腔残留胞衣,效果甚佳.现小结如下.1 辨证施治1.1 寒凝血滞 寒邪侵袭,气血运行湿滞,瘀阻于内而致胞衣残留不下.妇科检查发现部分胎盘小叶植入,植入部分剥离困难,常见症状为:腹痛拒按,恶露涩少、黯红,面色青白,舌淡口和,脉沉或涩.治宜温经行滞,活血下胞.常用黑神散加减:熟地9g,黑大豆9g,当归9g,肉桂9g,干姜 5g,赤芍 9g,炙甘草 3g,蒲黄9g.1.2 阴虚血热 症因阴液耗伤,阴虚生内热,血被热灼,导致胞衣残留不出,恶露不净,血色鲜红,质稠粘,有臭味,伴见烦躁不寐,大便秘

    1995年0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清开灵注射液临床应用之我见

    毛连侠,王玉春,戴向阳

    <正>清开灵注射液是北京中医学院实验药厂生产的静脉用针剂,其性状为棕黄色或棕红色澄明液体.组方主要成分为牛黄、水牛角、黄芩、银花、栀子.牛黄苦甘凉,入心肝而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清热解毒;水牛角据《别录》记载“治时气寒热头痛”,《大明本草》:“煎汁,治热毒风及壮热”;栀子苦寒,入心肝肺胃经,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黄芩苦寒,入心肺胆大肠小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银花甘寒,入肺胃心脾,清热解毒.鉴于清开灵注射液在清热解毒方面的独特作用,故我院急诊科在临床上常用以治疗以邪热毒为病因的各种炎症病变,常收到良好效果.

    1995年0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吕同杰哮证论治经验

    包培蓉

    <正>全国名老中医吕同杰主任医师,业医40余年,对于哮证的辨治经验丰富,颇具特色,临床疗效显著,谨介绍如下.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对于哮证的辨治,历代医家多主张发作期祛邪治标;缓解期抉正固本.对于发作期之虚,与缓解期之实的病理改变则少有重视.张景岳云:“虚实者,有余不足也”(《景岳全书·传忠录·虚实篇》).吕老认为,气有盛衰,哮有虚实,实哮为气盛邪伏,痰宿于肺;虚哮则气虚痰贮,数脏并亏,发作期不同,缓解期有别.如汪蕴谷言:“其人强壮,……忽然壅气喘咳不得卧,……哮病居多,乃肺金一经受病……此属实喘也”.(《杂症会心录·卷上》)李用粹亦指出:“体弱质薄之人,……脉虚形减者,当调补其中,兼以清

    1995年0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自拟止泻汤治疗急性肠炎200例

    吕惠英,范安为

    <正>急性肠炎是夏季常见急症,笔者2年来用自拟止泻汤治疗2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45例,女55例;年龄16~70岁,平均43岁;病程1~2天165例,3天以上35例.暴饮暴食36例;不洁饮食76例,过食生冷之物88例,轻型腹泻<5次/日60例,中型腹泻5~10次/日120例,重型腹泻>10次/日无明显脱水电解质紊乱20例.中医辨证寒湿下注型88例,湿热下迫型76例,饮食内伤型36例.2 治疗方法车前子(纱布包煎)30g,苍术10g,玄胡15g,水煎250ml、分2次早晚口服.3 疗效标准及结果痊愈:治疗3天内大便次数及性状完全恢复正常,其它症状、体征消失.临床检验正常182例.有效:治疗

    1995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学文教授自拟“四参安心汤”治疗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举隅

    于为民

    <正>张学文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医、教、研工作40余载.熟谙经典,勤于临床.擅长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它一些疑难杂病.临证颇多效验.自拟“四参安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者,收效卓著.兹将随师临证所见典型病例.采摘如下.1 典型病案1.1 李某,男,10岁,学生,1993年5月30日初诊.患病毒性心肌炎1年余.病情反复,时发时止.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心肌供血不良.近1周,病情加重,遂邀张师诊治.症见:胸闷,心悸气短,出汗,纳差,乏力,大便干,舌质红,苔薄白,脉结代.证属气血不足,心经瘀热.治宜益

    1995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休克麻醉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的体会

    王玉华

    <正>我院对老年休克麻醉手术采用了双侧足三里、三阴交,配合小剂量的硬膜外麻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 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先打硬膜外麻醉,置放好硬膜外导管(暂不推药),令患者平卧,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电针刺激,频率200~600次/分,由弱到强,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等患者血压回升后,推入小剂量硬外膜麻药,配合镇静药入睡,手术开始一直针麻维持.足三里有明显的镇痛,麻醉作用及主治休克作用.而三阴交是足三阴之会脾经,中医认为“脾主肌肉”,故三阴交之穴有较明显的肌肉松弛作用.2 典型病例张某,男,80岁.患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弥漫性腹膜炎,行胆囊切除,总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采用针麻加小剂量硬膜外麻醉,(2%利多卡因5ml),配合麻醉基础用药,安定10mg,杜冷丁50mg,氟哌啶5mg.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双侧)诱导20分钟后,血压由11.7/7.8kPa升到13/9.1kPa.手术历时2小时30分,术中腹壁肌肉松弛尚好,镇痛完善,牵拉反应不大明显,术后顺利出院.3 体会针麻对于老年休克麻醉是可取的好方法之一,它不仅对机体没有副作用,而且可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1995年01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中医药治疗近况及展望

    许沛虎

    <正>脑血管病是老年人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43~65%,病死率为15~25%,而急性期的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文献报道亦较多,兹选择近5年来有代表性的文献综述如下.1 辨证施治祝氏分4型治疗经CT确诊的2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取得显著疗效:①气虚血瘀型用补阳还五汤;②阴虚风动型用桃红四物汤加丹参、钩藤等;③肝阳上亢型用桃红四物汤加丹参、天麻、石决明等;④痰浊壅盛型用至宝丹开窍,继用导痰汤加丹参、天麻等.何氏治疗本病分5型:肝阳暴张型;痰热蒙窍型;痰湿内闭型;阴虚风动型;气虚血瘀型.分别采用平肝潜阳、熄风醒神;清热化痰、开窍醒神;祛湿化痰、

    1995年01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治疗研究

    傅文录,苗怀亮

    <正>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急性尿毒症综合征.近10年来ARF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本文就近10年文献进行分析,以寻求其证治及方药规律.1 临床研究ARF的诱因虽多,但具有典型的3期经过,特别是少尿期,症情危重,是临床中研究的重点,且多以专方专病治疗研究为主.1.1 少尿期研究1.1.1 结肠灌注法 该法应用广泛,因少尿期患者常有呃逆呕恶,重则频繁呕吐.近年来临床重视结肠中药灌注,不仅克服呕逆,还可准确计算出入量,其疗效肯定,方法简便.其代表方剂

    1995年01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急性心肌梗塞的中医护理

    李云芝,郭美兰

    <正>急性心肌梗塞为心脏急症,属中医学真心痛、厥心痛和猝心痛范畴.结合护理实践总结如下.1 临床调护1.1 休息 真心痛心气已衰、活动气耗,复伤元气,故应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协助定时翻身,吃饭洗漱,大小便均在床上.根据病情康复情况逐步增加轻度活动.1.2 止痛 心痛者用下列措施止痛.针灸 体针:立即刺膻中透鸠尾、内关,中等刺激不留针,若疼痛不止刺神门、通里.耳针:取心、皮质下、交感、肾上腺等穴,点压1分钟,压上活心丹,用胶布固定;按摩:掐压内关、神门、心俞、厥阴俞,用拇指端内面掐揉,由轻到重,至酸麻胀痛难以忍受或心痛症状减轻或消失为度.

    1995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视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建设努力提高中医治疗急症水平

    张惠臣,黄衍寿

    <正>我院地处广州北郊,急诊任务繁忙.过去,由于医院急诊设施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急诊能力有限,使周围农村、厂矿企业等单位居民,遇到急、危、重病便送往市内的西医院抢救治疗,造成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的偏见.近1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形势促进了医院的发展.医院历届领导充分重视急诊科室的建设.努力为急诊提供良好的条件,先后建成2000多平方米的急诊楼.设急诊观察病床31张,不断加强急诊科的技术力量,配备了各种急救诊疗仪器,提高急诊应急能力和中医治疗水平.使我院急诊科成为广州地区急救指挥中心属下的一级急救中心站之一,并承担着广州北郊数10万人口的急救出车任务.

    1995年01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特发性耳聋18例

    杜晓红

    <正>特发性耳聋因其病因不明确,故治愈困难,致残率较高.笔者1983年至1994年间,以针刺治疗该病患者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8例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年半;单侧耳聋13例,双例耳聋5例;伴有耳鸣15例.2 治疗方法①主穴:风池、翳风、听宫、百会、外关、合谷.②随证配穴:风热邪毒乘虚上扰加液门、阳溪;肝阳上亢,肝胆郁热加上关、侠溪、四渎;痰浊瘀阻耳窍加腔空、和髎;痰瘀壅盛、上蒙清窍则点刺放血中冲、商阳.③操作:根据患者性别和体态胖瘦的不同,针刺深度有所差异.风池直

    1995年0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疸型肝炎

    谢启科

    <正>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瘀疸型肝炎10例,在降黄、缩短疗程方面收到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符合1990年上海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修订方案》的诊断标准.男7例,女3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3周,最长3月;均有皮肤、巩膜黄染及皮肤瘙痒,重度黄染4例,中度黄染3例,轻度黄染3例;6例大便颜色变浅,4例大便呈粘土色.多数精神、食欲一般,少数感腹胀,乏力.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在300μmol/L以上的3例,150~300μmol/L的4例,80~150μmol/L的3例.GPT轻中度增高.TTT正常或轻度增高,碱性磷酸酶均增高,3例胆固醇增高,余正常.

    1995年01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重剂参附汤抢救急性心力衰竭2例

    王骧腾,刘洪兰,王晓明,蒋凯

    <正>例1:宋某,女,57岁,既往有喘闷病史多年,1987年8月15日,因劳累,突然犯病,顿时喘促气粗,大汗淋漓.面唇发绀,神识模糊,四肢厥冷,脉不应指,Bp为0,心音低钝,HR132次/分,呈奔马律,R38次/分,两肺可闻及哮鸣音.EKG示:窦性心动过速,肺型P波,前侧壁心肌缺血.临床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即予紧急抢救措施,高流量吸氧,多巴胺,西地兰,氟美松,碳酸氢钠等静滴.1小时后,神志转清,喘促略平,脉搏可及,微细而数,BP10/8kPa,仍汗出肢厥发绀.2小时后,Bp8/6.2kPa,病势趋重,遂拟启重剂参附汤救治.取制附子100g,红参50g,加水适量,文火浓煎2小

    1995年01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电针治疗肾绞痛123例

    饶光涛

    <正>笔者采用电针治疗肾绞痛1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23例中,男性112例,女性11例;年龄在20岁以下者3例,20~40岁者70例,40岁以上者39例.左侧肾绞痛者64例,右侧肾绞痛者59例.2 诊断依据(1)急性阵发性腰腹绞痛并沿一侧输尿管向膀胱及会阴部放射;(2)尿频,尿急,排尿中断;(3)尿中有红细胞;(4)X光腹部平片或B超证实肾及输尿管结石征象.3 治疗方法针刺取穴 主穴:痞根、阿是穴、膀胱俞、中极;配穴:腰痛加肾俞,小便艰涩加中封,血尿加血海,恶心呕吐加内关.先刺委中出血,嘱患者直立,脚尖用力,充分暴露腘窝,消毒后用三棱针刺血;后取侧卧位,取各穴行泻法.针中极时,针感须向尿道根部放射.针阴棱泉针感向上传导至会阴部.主穴得气后加用电针,采用连续波

    1995年0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寒厥治验1则

    韦能定

    <正>张某,男,48岁,1978年9月26日会诊.输精管结扎术后头昏闷,微咳,手术结节肿痛(如葫豆大).某医先后以五味消毒饮、银翘散、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知柏地黄汤等配合青霉素肌注治疗无效,病情日渐加重.今晨昏仆在地,不省人事,故邀会诊.诊见神识昏蒙,颜面红赤,四肢厥冷,时呕清水,大便稀溏,日2~3次,尿淡黄量多,齿、苔黑滑,舌红紫胖嫩,脉浮大数无力(136次/分),稍按则无.诊为寒厥.证属中虚寒极,阴盛阳浮.有欲脱之势.急拟温中散寒,破阴回阳,化湿降浊,益气固脱.处方:川明参60g,附子(洗盐切片,先煎30分钟)、龙骨、干姜各20g,广藿香、法半夏、桂枝各12g,砂仁(后下)、白蔻(后下)各10g,茯苓、焦术各18g.初前取浓汁200ml,少量频饮,1小时服尽;2、3煎分别取汁150、100ml,各2/小时服尽.尽剂,昏闷止,神识清,四肢略温,面色暗滞无华,头身重病.胃院冷痛,齿、苔黑滑稍退,脉沉细无力.上方去龙骨,加吴萸10g,灵仙18g,

    1995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木叶治疗急性结膜炎

    张健臣

    <正>笔者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家传秘方(?)木叶治疗急性结膜炎,其治疗方法:用(?)木叶鲜品30~60m(干品15~30m)加水500~1000ml,武火煎取浓汁,放置小面盆内,患者低头张开患眼乘热于药液上熏蒸药气,头上蒙盖一块布或塑料罩(尽量防止药气外溢),并用一空心笔套或饮料吸管插入药液内,不停吹气,使药液加快气化,3~5分钟后,药液面上有粘丝状分沁物飘浮着,患眼即感舒适,涩痒异物感顿时消失.一般1次见效,重症2次痊愈.(?)木叶系金缕梅科植物(?)木的叶[LoropetalumChinense(R.Br.)Oliv]《中国药典》1977年版载本品.分布我国长江中、下游各省,药源广泛,是一种价廉效佳的中草药,值得推广.(?)木叶味甘苦,性凉,具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的功效:主治烧、烫、外伤出血、崩漏等症.主要含黄酮类、鞣质和没食子酸;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菌等作用.治疗本病的药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995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疑难危重病治验3则

    石广武,苏凤,石有山

    <正>1 李某,女,24岁.初诊于1972年9月24日.该患3月前在田间劳动后,在树下睡觉,醒后觉周身不适,恶寒发热,头痛恶心,自服安乃近而好转.此后经常口干渴,频频饮水,逐日加甚,食欲减退,身体渐瘦乏力,经多方治疗不见好转,近1月来每日饮水达两桶(80,000ml)之多,小便频数,尿色清沏如水,每日尿量与饮水量相近、大便干,2日1次.既往健康,月经正常,父母兄妹无此病.查体:血压10/10.7kPa,脉搏90次/分,体温36℃,发育正常,消瘦,皮肤弹性欠佳,口唇红干,舌质红苔黄干,颈软,甲状腺不肿大,心肺肝脾及神经系统均止常,脉滑数.血常规、尿常规化验均正常,尿糖阴性,尿比重1.002~1.004,空腹血糖100mg%.证由劳累后睡于田间,风寒之邪乘虚侵表,由于失治邪郁日久,入里化热,水为火迫而致,兼有热盛津伤之象.治拟清热生津,方用白虎汤化裁:石膏150g,知母50g,甘草10g,银花50g,粳米50g,水煎服日1剂.并嘱饮米汤.3

    1995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滋补脾肾法治疗石淋

    沈永顺

    <正>笔者在多年的临证中,遇有久服排石汤未效而耗损阴津的病人,则改用滋补脾肾,佐以通淋利尿之法,常获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择例报告如下.1 陈某,男42岁,工人,患肾结石自服排石汤1年余,但未见结石排出.近周来口干咽燥,头晕心烦,伴阵发性腰痛而来院急诊,经X线摄片检查:左肾下盏、输尿管上段有结石2枚,大小为0.8 × 0.3cm及0.5×0.4cm.观其面色无华,舌光红少苔,脉细弦.予以解痉止痛,鼓励大量饮温开水,急投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20g,淮山药30g,党参30g,女贞子15g,获苓20g,泽泻20g,知母15g,滑石20g,石苇20g,5剂.服药后诸症大减,续用六味地黄汤加金钱草、鸡内金、淮牛膝调治1月,于服药后第28天先后排出结石2枚.X线摄片结石阴影消失.

    1995年0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味药治疗急症拾零

    刘昭坤

    <正>《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处理急症,要在认症识病,分清缓急,抓住病机的前提下,坚定果断地及时选用疗效确凿的单味药物(不否定其它措施),这对截断病势,挽救危急,确能收到桴鼓之效.今举验案3则,以示其用.

    1995年0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