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 中风病研究进展述评

    王永炎,刘炳林

    本文从理论、临床、实验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研制、预防、康复、护理诸方面,对中风病中医药研究概况进行了全面述评.指出近10年来所取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中风病证名称统一及病位、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研究;中风病症、舌、脉等症状学观察及辨治规律的探讨,并相应制订出全国统一的诊疗标准;在治疗方法上,人们开始重视综合运用中医药各种治疗措施;在预防工作中,致力于中风先兆证流行病学调查;在康复方面,中风痴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中风病实验研究逐步深入,且增加了投入.认为辨证论治规范化和治法方药多样化是目前中风病治疗的主要趋势,而中风病新药的研制开发也成为热点.为了深化研究,本文进而提出,重视预防及轻型病例的研究,加强急性期救治,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各项诊疗标准及规范,加强中药新药的开发研制,重视康复治疗的研究是今后中风病研究的总趋势.

    1995年02期 5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2198 ] |[引用频次:295 ] |[阅读次数:0 ]
  • 运用化痰通络汤、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中经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张云岭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中风中经络的研究得到了重视,积极治疗中风中经轻证,对降低病残率,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按照理法方药统一的原则,拟化痰通络汤、化痰通腑汤,开展对缺血性中风中经证的研究,用统一的标准,可靠的数据说明传统方药的疗效.指出应抓住其中经络中脏腑的传变规律,积极治疗中经轻证,以提高治愈率.在所选取的中经证62例中,总有效率达85.4%,明显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p<0.0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二方均具有不同程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体内纤溶活性,缩短体外血栓长度,减轻血栓重量的作用,为本方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了依据.

    1995年02期 55-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逐瘀化痰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陈绍宏,张晓云,刘永家,罗燕

    本文作者在继承中医理论和总结历代医家治疗中风病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出具有逐瘀化痰、通腑降逆、复元固本功效的中药复方制剂逐瘀化痰口服液,用以治疗急性脑出血,该制剂毒理实验证明安全,未发现毒副作用.通过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影响的实验及对家兔实验性脑水肿、脑血肿的实验研究表明:该制剂具有降低脑出血患者颅内高压,及对动物模型具有明显的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促进血肿吸收等作用.对147例经CT确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中药治疗组75例总有效率为86.67%,病死率为10.67%;西药对照组有效率为48.61%,病死率为26.3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中医药治疗急性脑出血这一急危重症具有广阔的前景.

    1995年02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121 ] |[阅读次数:0 ]
  • 中风病急性期的中医药辨证治疗——附1637例临床观察

    任继学,任玺洁,王中男,金曦,张晋秋,魏菲,赵建军

    <正>中风是严重危胁中老年人生命或健康的急危重症,在我国的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占第一位.由于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因而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医学界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于1983年7月至1993年12月,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1637例中风病人治疗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637例,其中男性1245例,女性389例,男女构成比为3:1.年龄分布:40岁以下者167例,40~50岁者475例,51~60岁者510例,61~70岁者273例,71岁以上者212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54.22岁.急性起病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144小时,平均70.4小时.

    1995年02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82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汝兴,缪皓霞

    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脑梗塞36例,设对照组36例.病例均由CT证实,并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入院时的症状、体征、病史等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方法为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益气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为主的汤药,疗程均为1个月.经比较,治疗组病例的疗效,血液流变学及有关抑制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素等指标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本文还从中西医角度对益气活血通终法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医治疗机制主要在于有力的益气活血以达到“气旺血行”,使血脉阻滞再通.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实验室检测的结果证实,本疗法可使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前列环素(6—keto—PGF_1α)提高而致纤溶酶原抑制剂(PAI)、血栓素(TXB_2)以及血管内皮素(ET)下降,这一变化对扩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防治血栓形成都是十分有利的.

    1995年02期 65-6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急性中风中经络70例临床观察

    邢贵方

    <正>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急性中风中经络7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70例患者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最小的38岁,最大的70岁,其中38~49岁10例,50~59岁25例.60~70岁35例.第2次复发者2例,第3次复发者1冽.左侧半身不遂者30例,右侧半身不遂者4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上下肢麻木,或患侧背部、胁肋部麻紧,伴有语言蹇涩25例、口角歪斜35例.病程3~7天.2 治疗方法2.1 取穴 第1组:百会、风池、大椎、身柱、至阳、中枢、命门、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髀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双侧);第2组:肩髎、臂臑、手三里、阳池、后溪、环跳、风市、膝阳关、阳交、承山、昆仑(患侧).随症配穴;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舌强语蹇加谦泉、通里;手肿加八邪、阳谷;脚肿加人风、金门、束骨、通谷;肝阳上亢加太冲、侠溪;痰热瘀阻加天突、丰隆、鱼际;阴虚加太溪;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

    1995年02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醒脑健神丹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实验研究

    庞鹤,王晓梅,王硕仁,钱家骏,齐治家

    醒脑健神丹、清开灵并用为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复方.本实验通过对Ⅶ型胶原酶诱发的大鼠脑出血模型血浆VWF、血小板聚集功能、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膜胆固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性的研究,结果说明此方药可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提高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通过调节止血和纤溶,起到止血不留瘀,破瘀不伤血之功效.脑出血病人多数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实验表明本复方可降低红细胞膜胆固醇,改善红细胞变形性,恢复正常血液粘度,达到活血破瘀之功效.脑出血急性期主要病理变化为出血引起的脑局部组织的水肿、缺氧,中医认为痰瘀互阻,瘀则生水,这种痰瘀正是缘由风阳暴张,风火相煽,血随气逆的结果.因此,清热化瘀、活血止血、破瘀通络药齐用可达到消炎、消肿,改善血循环.使气血周流.清阳之气得舒,醒神开窍之目的.

    1995年02期 69-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为主治疗心律失常40例

    池晓玲,阙晓惠

    <正>近3年,我们应用自拟升率汤为主治疗40例心律失常,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年龄17~68岁;男性31例,女性19例.均符合慢速型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其中窦性心动过缓10例,Ⅱ°窦房传导阻滞7例,Ⅱ°Ⅲ°房室传导阻滞12例,房室交界性心律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症状与体征:头晕乏力,心悸不安,或胸闷气短,或面色苍白,或形寒肢冷,或双下肢浮肿,心率50次以下/分,或心律不齐;舌质淡白或紫暗,苔薄白,脉缓或结代;心电图异常.2 治疗方法及方药组成采用自拟升率汤为主治疗,方药组成:制附片15g,干姜8g,丹参20g,黄芪25g,当归10g,炙麻黄8g,细辛5g,川芎9g,炙甘草10g.日2次口服.治疗中随着心率提高及舌脉的改变,附片剂量递减,或易为桂枝,必要时配合静脉点滴生脉针,个别患者肌注阿托品.3 疗效判定

    1995年02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风病高危因素及相关症状学研究——中风病与高血压因机证治的关系

    金章安,张立平,白瑜生,郑慧

    本课题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200例中风和400例对照观察,发现在中风发病学上,高血压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二者在病机上同出一辙,在证候学上高血压的临床证候可演变为中风先兆兼见证候.高血压与老年人胸痹心痛、心悸怔忡、消渴等相兼为病,在中风发病上具有协同作用,从而有更大的危险性.研究结果还表明,中风病还与体质、情志、饮食、劳逸、环境气候、烟酒等有关.因此认为,积极控制高血压,对防治中风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5年02期 72-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中风急症证候分析

    王玉来,郑慧,刘文娜

    按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200例中风病人,进行了系统调查与辨证,提示中风病的临床证候表现形式,以两个基本证候相组合者为最多,基本证候单独出现者次之,3个基本证候相组合者再次之,4个基本证候和5个基本证候相组合者较少,6个基本证候相组合者尚未见到.本组资料提示,中风病最多见的临床证候依次是:痰瘀组合证,血瘀证,痰证和痰、气虚组合证.本组资料还提示,急性中风以虚实夹杂证最多,占一半以上,实证次之,占42%,单纯虚证最少,仅占2%.就基本证候与中风急症的关系而言,以痰证和瘀证最为密切,其在中风急症中单独发生参与出现率分别为60%和53.5%;而气虚和阴虚阳亢证在中风急症中单独发生和参与出现率较低,分别为28.5%和11%.火热证和风证在中风急症中也有较大比重,其单独发生和参与出现率分别为37%和30%.

    1995年02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92 ] |[阅读次数:0 ]
  • 建立中风证候模型的思路与方法

    申锦林

    日前中风之实验研究所复制动物模型都是借用西医学之疾病模型,虽有益于验证疗效,阐明药效,然有悖于医学理论思维,不利于对其本质的探讨.当务之急须建立具有中医特色又能与西医学有某些接轨处的中风证候模型.其根本途径是坚持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加强对中风“证”的本质研究,吸取西医学造模的合理因素,正确选取与证型具有相关性的宏观及微观指标,注重证候的治疗反证效应.

    1995年02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DME方法在中风病高危因素观察中的运用

    申春悌

    本文阐述了DME方法在中风病高危因素观察中的具体运用程序,指出中风高危因素的含义为:①指导致疾病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含风、寒、暑、湿、燥、火和喜、怒、忧、思、悲、恐、惊);②指引起病人发生病理变化、病证表现的发病因素或因子.本文研究对象为后者,即“审证求因”,通过对症状、体征等疾病现象或表现来辨识危险因素,其形式为证的“临界状态”,是由各种症状(症候群)、体征(舌、苔、脉)组成的亚临界证和临界证.文中进一步阐述了对中风病高危因素的研究程序为:首先从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中获得中风高危因素的资料,以供提出中风病高危因素假说;再根据假设危险因素作临床回顾性对照研究,得出中风病高危因素观察的结果;最后进行人体前瞻性队列研究,确定中风病的高危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验证高危因素.文中还对中风病高危因素的“临界证”作了初步的归纳.

    1995年02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风病证候的初步研究

    王顺道,司志国,黄宜兴,杜梦华,解庆凡,张秀娟,王一贤,贾滋欣,刘宗学,胡沛林

    应用电子计算机中风病证候诊断软件,对210例始发态中风病人进行了以下调查:发病后首次调查证候分布和动态变化;证候组合形式及动态变化;证候组合规律及动态变化;初发状态中医证候与CT或MRI检查的病种、病灶位置、病变范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风病的证候表现及组合形式是多方面的,证候是动态变化的;初发病时,以风证为主,占86.16%;发病1~2周时,以痰湿证、血瘀证为多,出院前以血瘀证、气虚证为多;并发现不同病灶部位的中医证候学改变亦有差异.为中风病的研究提供了较科学的依据.

    1995年02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367 ] |[引用频次:163 ] |[阅读次数:0 ]
  • 金元以前有关中风危险因素认识的探讨

    徐立

    本文探讨了金元以前(含金元)主要医籍中有关中风危险因素的认识,指出唐宋及其以前的医家普遍认为风邪外袭是引起中风的直接原因,而心、肝、肾、脾胃等脏腑失和,荣卫不足,气血亏虚是其内在基础.金元时期的医家对中风病因的认识有了重大转折和突破,从外风所中转为内因所致.五志过极,心火暴甚,本气自虚,血虚有痰等都是引起中风的原因.此外,剧烈的情志变化,饮食不节,尤其是嗜食肥甘,过量饮酒,以及劳役过度,年高体胖,房事不节等也均是引发中风的危险因素,而时令气候,地域环境等自然因素对中风的发病也有一定影响.本文还探讨了金元以前的医家对中风先兆的认识,总结了其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肌肉蠕动,偏身出汗,肌肤不仁,眼(目闰)口(口呙),胫上忽发酸重顽痹,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心腹中大热,手足或麻或痛,心中愦乱,神思不怡或手足麻,手足急麻,体脚缓弱.其治疗可用针灸及小续命汤、附子散、八风散、愈风汤、天麻丸、木香保命丹等.本文还指出预防邪风,调养精神,调节情志,调摄饮食,控制体重,节制房事等都是早期预防中风的重要措施.

    1995年02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全国急症协作组94年度组长例会纪要

    <正>全国中医急症协作组94年度组长例会于1995年2月27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中医药管局医政司司长陈佑邦,医政司城市处处长潘筱琴及各急症协作组组长.陈佑邦司长首先在会上讲话,他说:急症工作抓了10年,很有成效.各协作组在组织机构建设,人材培养,药品开发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急症工作在整个中医工作中仍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如果不能提高中医急症水平,增强中医院的应急、应变能力,中医院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就不能很好地生存、发展.他认为中医急症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材问题,目前中医急症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多.其次是药品问题,中医急症治疗手段单一,虽有15种急症科(室)必备药,但真正具有高效、速效的急救药品极少.95年急症协作组的工作:第一要继续完善组织体系,建立急症协作网络;第二要搞单病种研究,一个组选若干病种,组织深入地协作攻关,一个病一个病地突破;第三要培养科学头

    1995年02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小中风——缺血性中风先兆证防治的研究

    张鹤年,王永炎

    缺血性中风病在发病前往往有诱因及先兆证可寻.从264例中风病例的调查分析中,观察到气候骤变、情绪波动、饮食嗜好是发病的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并从34例与中风发病有联系的因素和症候中,经概率法回归分析,提出19项相关因素进行临床监测.另外,针对408例患者,按不同的症候群进行辨证施治.中药分别以平肝潜阳、化痰通滞和益肾化瘀为主.经治疗后中风先兆证候消失,中风危险率JF值降低,5年内无1例发生脑卒中.而西药对照组以小剂量阿斯匹林为主进行防治,在108例中,有9例发生脑血栓形成.从而可以看出中医药的预防缺血性中风、治疗中风先兆证方面具有独到的效果.

    1995年02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377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