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博瑜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针对重型肝炎血分瘀热火毒炽盛的病机,采用清肝解毒针(由水牛角、赤芍、丹皮、生地等组成,治疗重型肝炎38例,存活率为61.16%(24/38),单用综合治疗的对照组存活率为40%(14/35),p<0.05.治疗组用药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胆碱酯酶都有显著改善,表明该药对肝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能改善由于肝功能损害而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
1996年02期 5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黄庆山
为探索提高治疗突聋疗效的途径,我们应用川穹唪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40例,总有效率85.0%.同时,应用尿激酶治疗40例,总有效率6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疗法明显优于尿激酶治疗,具有降低突聋患者血液流变学作用.有疗效高,听力恢复快,耳鸣、眩晕症状消退显著等特点.
1996年02期 54-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宗铭,陈怀珍,伍丽华
肺心病急发期8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寒痰阻肺、痰热壅肺、气虚痰湿、水邪凌心、痰蒙清窍、肝风内动及阴阳欲脱7型,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肺肾气虚、痰瘀互结.选用补气化痰祛瘀的肺心平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总有效率为90%,较对照组60.7%有明显差异(p<0.01),同时血气分析、血流变学及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1996年02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南
<正>中毒性肠麻痹来势急迫,施治较为棘手.近年来我们应用自配中药肚脐膏治疗该病,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1988年1月~1993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患儿,共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3岁,平均年龄1岁4个月.2 治疗方法 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运用肚脐膏治疗.肚脐膏组成:冰片0.2~1g,或樟脑3g纱布包置于肚脐;另取葱白30g,田螺30g,淡豆豉30g,鲜车前草30g共捣烂,外敷肚脐,每日1次.
1996年0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耀州,王德明,马丽苹
运用辛开苦降法组方治疗胃脘痛68例,随机以胃必治胃片为对照治疗39例,临床显效率分别为69.12%,28.21%,(p<0.01),对服药达8周以上的患者进行胃镜清理复查发现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58%,69.23%(p<0.05).
1996年02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静美,黄庆山,任义先
<正>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为儿科常见病,其治疗较为困难,自1992年1月至1994年1月.我们采用川芎嗪超声雾化吸入治疗50例,获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均为明确诊断的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7.5±2.3岁(3~12岁);发病到就诊时间8±3.5天(1~15天).复发者38例,首次发病者12例;未经治疗者10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8±2.0岁(4~12岁);发病到就诊时间8.5±3.8天(1~16天).复发者37例,首次发病者13例;未经治疗者11例.以上两组资料基本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996年02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国强,陈海涛,陈南
<正>肾绞痛是尿结石患者的常见急症,多发于剧烈运动或劳动后,是结石移动嵌顿于输尿管,引起输尿管强烈蠕动与痉挛而发生的阵发性剧痛,其疼痛严重时,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甚至出现虚脱现象.本症的治疗,一般多采用阿托品或654-2解痉,配合杜冷丁等止痛,近年来,我们用中药制剂“立止痛”配合推按运经仪点穴,取得了较好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1996年02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仑
<正>1992~1994年笔者采用多穴位强刺激针刺治疗胆绞痛,取得较好镇痛效果,报告于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均系门诊急诊病人,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9岁.病程最长21年,最短20天.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8例,胆囊结石6例,胆绞痛发作均在6小时内接受治疗.1.2 治疗方法 本组24例胆绞痛发作时就诊,均采用多穴位强刺激针刺治疗,取穴:1组:章门、日月、胆囊穴,2组:肝俞、胆俞、阳陵泉.方法:先取1组穴位,进针后强刺激,用泻法,每隔5分钟捻针一次.如疼痛不能缓解,继取第2组穴位.手法同上,直至疼痛缓解.连续治疗3天为一疗程,以巩固疗效.
1996年02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家琳,李圣业
<正>顽固性呃逆是一组难治的症状,其病因复杂,中医认为是由胃气上逆动膈所致,如见于重病后期,则多为病势趋向危重的征象.近年来我们采用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难治性呃逆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本组33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12~64岁,平均年龄57岁.
1996年02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世鉴,江秋世,秦福进
<正>笔者自1989年以来,用非手术疗法治疗11例巨大型胃山楂石,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所治的11例胃山楂石(巨大型)发病前均有食山楂及高蛋白食物史.11例病人全部是经过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或胃镜检查,外科确诊准备作手术者.男9人,女2人;年龄18~62岁,平均40岁;发病时间2~10天,平均6天.食量20~40个;胃石大小均在10×12~12×16cm.单发者8例,多发者3例;合并胃溃疡者2例,胆囊炎者5例.服药最少3剂,最多12剂.
1996年02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尧榜
<正>近几年来我们应用“清瘟败毒饮”治疗外感热病64例.64例中累及八个病种,以感冒最多计50例.64例中有效5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1.25%,现将治疗情况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均为我单位门诊病人.1.2 病例选择 体温在38.5℃以上(排除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并伴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主.入院前多数未经治疗或已经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效者.
1996年02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尹淑香
<正>蛔厥症颇似现代医学的胆道蛔虫症,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笔者自1972年8月至1993年12月,采用自拟胆蛔合剂治疗该症120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120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儿.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4岁,其中7~14岁98例,占82%;农村86例,占72%,城市34例,占28%;疗程最短3天,最长8天,一般3~6天.合并胆道感染22例,占18%.全部病例均有突然发作的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呈钻顶样,剑突下或稍偏右有固定压痛,无肌紧张,痛时辗转不安,身出冷汗,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胆汁或蛔虫.本组病例均未采用特殊检查方法,仅根据以上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即可确诊.
1996年02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钦和,陈慧贞
<正>近年来,我们用补气阴、祛痰瘀法治疗52例冠心病,从心绞痛、心电图、甲皱微循环、血脂等方面观察均收到满意的疗效,比口服潘生丁等西药治疗23例冠心病,疗效更理想.1 临床资料两组治法的分组是采用不方便煮中药,或怕煮中药麻烦者,为西药治疗组,余则为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中,男性3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为61.7岁.西药治疗组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59.7岁.
1996年02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曹珉,吴果
<正>我院对抢救极低体重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试用独参汤加强全身支持作用,以改善极低体重儿喂养,减少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独参汤用于极低体重儿,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总结如下.
1996年02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阮期铭,李群英,李洪成,丁培琳,吴凯
<正>肝胃郁热型胃院痛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成都中医学院著名学者陈子恒教授和四川省公安厅清江医院陈继普老中医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研制的Ⅳ类纯中成药胃肠宁胶囊,我们运用该药治疗肝胃郁热型胃脘痛34例,并与用三九胃泰治疗的34例进行对比观察.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1996年02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龚传美,邵荣世,袁明东,朱元根,叶燕燕,徐青燕,贲卉
本文报道了在实时超声监视下体针、耳针结合治疗胆绞痛60例疗效观察与实验研究,结果:显效50例,占83.3%,好转10例,占16.7%,有效率100%.实验性总胆管结石症的家兔电针组,电针30分钟后,胆汁流量增加差值为1,58±0.79(p=0.05),Oddi氏括约肌张力显著降低,针后即时降低差值为4.00±1.32(P<0.01),30分钟后为6.08±1.85(P<0.01).说明针刺能够解除或缓解Oddi氏括约肌痉挛及胆道阻塞.
1996年02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邓晓玲
<正>笔者于1991年至1995年4年间,应用保心汤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2例,均以心电图确诊.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73岁.西医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6例,冠心病11例,风心病5例,肺心病6例,其他心律失常4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1年.
1996年02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玉初,郝淑珍,刘爱霞,尹东风,陈朝辉,高日新
本文报告应用中药速效救心丸治疗心绞痛105例.同时以硝酸甘油42例随机对照,发现心绞痛发作时即刻含药,5分钟内心痛缓解率与药后半小时,1小时心电图总有效率,前组分别为88.57%,38.1%,35.24%;对照组分别为88.1%与35.71%,16.67%,两组比较,除药后1小时心电图总有效率前组显著优于后组(p<0.05)外,余项皆无显著差异(p均>0.05).提示:速效救心丸与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疗效相近,但前者心电图示药效时相为长.该药应用中未见头晕,头痛等副作用.
1996年02期 7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邢向晖,曹晓岚
<正>我们自1994年9月~1995年3月应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急性感染性热病4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1 年龄与性别 43例全部为儿科门诊病例,男性24例,女性19例.1~3岁6例,4~7岁20例,8~12岁17例,平均年龄6.65岁.1.2 疾病种类 上呼吸道感染29例,急性扁桃体炎11例(其中化脓性扁桃体炎7例),急性支气管炎1例,细菌性痢疾2例.1.3 治疗前体漫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37℃~38例,38.1℃~39℃27例,39℃以上者9例,平均体温38.75℃.
1996年02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傅丹,宋晓霞
<正>基层医院内科急诊存在客观的局限性和困难,如设备奇缺、药品单一、转送病人困难等,而参麦注射液对多种急症疗效肯定,使用安全,药理作用多样,便于推广使用,体会如下.1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在内科急诊中十分常见,由于基层医院检查,监护技术不足,常备药品单一,临床治疗非常棘手.多年来,笔者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心律失常病人均有心累、气短乏力、失眠多梦或烦躁,脉细数或结代等症,属中医气阴两虚、虚热内扰,用参麦注射液益气养阴、祛热宁心,十分合拍.故常用参麦注射液30ml静滴,加服西药镇静剂而获良效.
1996年02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盛荣,陈斌斌
<正>吴光烈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系福建省著名老中医,全国首批500名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从医50余载,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擅长内科杂症,在妇科疾病方面也具有较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老师1989年5月~1993年5月运用自拟通经汤治疗病经120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中,20岁以下35例,20~29岁50例,30~35岁20例,35岁以上15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5岁;未婚45人,已婚45人;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为10年.
1996年02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子涵
<正>咳喘是内科常见急症重病.浙江省已故名老中医俞岳真行医60余年,对咳喘辨证治疗有独特见解,今整理于下,以供参考.1 辨虚实首重三审喘证“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治喘之要,必须抓住虚实两纲.欲明虚实,首重三审.1.1 审动静的变化喘有内伤、外感之异,外感实喘,其喘在肺,动亦喘,静亦喘,外邪壅肺,肺失宣降,其喘不因动静而变.惟虚喘之源在肾,静则阴凝,气尚可纳,动则气升,阴弱不摄,遂吸遂喘.故动辄喘促,是下元之虚,肾气不纳之据.
1996年02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人熙,宋大昭,魏丽芸
<正>截至1994年底,我们应用自拟伤寒解毒饮治疗伤寒、副伤寒患者160例,疗效颇佳.现将我们的治疗情况及体会报告于下.1 临床资料 160例伤寒患者中,男106例,女54例;年龄16岁以上132例,6~10岁28例;其中伤寒31例,副伤寒129例;平均于发病3~6天内就诊.所有病例均以发热为主症,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寒、全身不适及消化系统症状.31例伤寒患者中,出现谵妄神昏者3例,表情淡漠,听力下降者17例,出现玫瑰疹者4例,肝脾肿大者22例,全部有伤寒舌、相对缓脉和右下腹压痛;副伤寒129例中,肝脾肿大者仅38例,但伤寒舌、相对缓脉以及右下腹压痛均有表现.白细胞计数均在3.0×10~9/L~5.0×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多减少,伤寒杆菌血培养阳性者为40%,肥达氏反应阳性率为85%.
1996年02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永,刘芳
<正>刘桂营副主任中医师,六十年代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班,从事临床工作30年,在治疗急重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录其验案数则以供同道参考.1 怠黄(暴发型肝炎)李某,男,36岁,1975年5月20日诊.患者于5天前酒后自觉全身不适,纳谷减少,未予治疗.3天前突然高热达40.2℃,伴鼻衄,继之神识不清而急来我院就诊.
1996年02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梅生,张媛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在原发性多脏器损害的基础上并发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血压、肺浸润、心力衰竭、肾衰或继发感染等使患者致死.因此,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对于延长SLE患者的寿命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医药治疗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1 辨证论治根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本病可分为热毒炽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气血两虚型.1.1 热毒炽盛型(相当于SLE急性和亚急性期,起病急骤,高热不退,肌痛乏力,颜面红斑明显,同时伴多脏器受累,或病程反复迁延,时轻时重.实验室检查:以肝肾损害尤为显著,血沉增快,ANA(+),血清补体下降,LE细胞(+),全血减少,血清球蛋白γ球蛋白,a_2糖蛋白增高,IgA增高,肾功能BUN高.
1996年02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成羿,沈泽敏
<正>通下法运用于骨伤蓄瘀急症患者,以其通便泻浊,荡涤瘀血,每能力挽狂澜;同时对机体起着整体调节作用,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促进骨折愈合.本文就躯体不同部位损伤患者,应用通下法治疗的作用机理、适应症、方药和禁忌症等内容作一初探.1 头部外伤者,导浊阴下行脑为精明之府,喜清静而忌邪扰.若因打击、坠落、跌打等伤及头部,浊阴之邪内留,上扰清阳,必使神明紊乱;症见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甚者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呼吸急促、昏迷不醒等,可急用《救伤秘旨》顺风散加减,用大黄、生地、桃仁、红花化瘀降浊,黄连、吴萸等和胃止呕,共成化瘀降浊、止呕醒脑之剂.通下之法用于头部外伤者,其功在于降浊,浊阴下降则神明无扰,神志自清.对此,历代医家多有共识,如《伤科补要》之夺命丹,《伤科汇篡》之苏气散,《金鉴》之黎洞丸及《三因方》之鸡鸣散均以泻下之峻药——大黄为主药之一,与破瘀化滞,通气开窍之品合用,共奏祛瘀降浊,醒脑开窍之功.
1996年02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松杰
<正>中医诊治疾病采取中西医双重诊断,中医急症辨治更具重要意义,兹探讨于后.1 中为西用,直接辨病治疗,创造专病专药中医直接辨病治疗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疗效可靠.如焦东海用单味生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被国内同道屡屡验证.焦氏还指出,应除外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引起者.单味甘草汤治疗血小板减少住紫癜22例,疗程10~52天,总有效率为81.8%.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13例,治愈6例,好转5例,一般服药45天即出现显著效果.“三品一条枪”治疗早期宫颈癌、宫颈间变,认为具有经济、方便、安全,避免手术痛苦等优点.
1996年02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锋,吴威中,胡立明,徐东琴
本文对比观察了单纯胆管减压内引流(减压)、减压+氨苄青霉素、减压+“活血清解灵”对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大鼠死亡率的影响.为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我们来用生物学测定方法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TNFa、IL-1、IL-6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以~(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为示踪物观察不同疗法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结果显示,ACST大鼠死亡率高达76%,减压组和氨苄组的死亡率相近(37.3%,36.8%),中药组的死亡率最低(25%).不同治疗方法对死亡率的影响与其对肠道细菌移位和巨噬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呈平行关系.
1996年02期 86-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菊英
<正>1993年4月至9月,我院共收治蝮蛇咬伤病人192例.经过以中医中药为主的综合救治和正确的中医辨证施护相结合,结果全部治愈,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2例患者中,男112例,女80例,年龄5岁到73岁,平均38岁.就诊时间为咬伤后2小时到13天(在当地蛇医治疗,因溃烂而送来我院),平均4.9小时.住院最短3天,最长26天,平均8.5天,全部病例被咬伤处均有不同程度肿胀疼痛,肿势蔓延.181例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复视,眼睑下垂,25例并发肾损害(其中1例急性肾衰);2例下肢溃烂;15例有心肌损害.
1996年02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维红
<正>我科1983年至1994年2月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肝脓肿6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2例中,男56例,女6例,年龄16~64岁,病程6天~5年,阿米巴肝脓肿16例,细菌性肝脓肿24例,混合性肝脓肿22例,血WBC>10.O×10~9/L31例,SGPT44~245~u之间16例.2 护理措施2.1 情志护理 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舒畅,不宜抑郁恼怒,肝气抑郁者宣心情舒畅乐观,消除诱发因素.
1996年02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子茂
<正>中风之后留下的后遗症,多为偏瘫失语等,严重者可致功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给本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一些中风病人,可再度复中而危及生命.鉴于一般中西医常法治疗此病效果均差的状况,笔者潜心研究多年,挖掘古方地黄饮子辨证施治20例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为60.3岁.后遗症时间最长9个月,最短6个月,肌力2~3级,生活不能自理单纯性偏瘫者9例,合并失语者11例.均经CT扫描证实是“脑梗塞”.接受治疗后,服药最多100余剂,最少60剂,平均80余剂.
1996年02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钢
<正>笔者运用中医肝藏血理论,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血证,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1 方药组成与加减1.1 方药:柴胡15g,黄芩10g,法半夏12g,党参12g,郁金15g,白芍15g,桃仁10g,红花10g,侧柏炭15g,茜草炭15g.1.2 加减:火热盛重用黄芩;痰湿盛重用半夏;气虚甚重用党参或用人参;气郁重用郁金;胁痛加川楝炭、延胡;上部出血加牛膝.2 典型病例2.1 鼻衄 刘某,女,37岁.1989年8月13日初诊.患者6天前开始出现双侧鼻孔出血,左侧甚.经本市某医大附院五官科检查无异常,上药棉止血,取下即出血,每日如此,前来求治于中医.
1996年02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雄
<正>雷公藤中毒为内科急症重症之一,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如处理不当,死亡率较高.我科自1984年以来,以中药为主抢救雷公藤中毒60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4~10岁7例,11~20岁5例,21~30岁17例,31~40岁23例,40岁以上8例(15岁以下少儿均属误服);病程(服药至就诊时间):12小时以内35例,12~24小时15例,24~48小时8 例,48小时以上2例;就诊前治疗情况:经治(经患者当地医院洗胃、导泻等处理)19例,未治(未经任何治疗即来我院就诊)41例.
1996年02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金竹,刘兴远
<正>1985年以来,我们共收治了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05例,其中采用自拟活血理胰消炎汤治疗35例.为了观察疗效,随机设A、B两个对照组,各治疗3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5例中,男62例,女43例,年龄16~73岁,平均39岁.发病诱因:脂肪餐36例,暴饮暴食39例,饮酒3例,诱因不明27例.发病至入院时间最长者6天,大多数在24小时以内;体温在38℃以上者96例,脉搏在110次/分以上者83例,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者103例.血清淀粉酶(Wis/QW法)>64μ74例,尿淀粉酶>128μ87例,腹水淀粉酶>128μ39例;血钙:本文病例
1996年02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可文
<正>泌尿系结石所致绞痛临床常见,患者虽经肌注解痉止痛药,仍不能控制,且有口干等明显副作用,需改用度冷丁、吗啡等止痛.对此,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本病共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20例均为住院病人,经B超或X线片检查诊断为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18~40岁.绞痛发作时均经肌注654-2 10mg或阿托品1mg皮下注射0.5~1小时后未能控制绞痛,采用针刺治疗.
1996年02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拯民
<正>笔者在妇科临床实践中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消痈兼护阴扶正等法,治疗妇科手术及产后重症感染数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 内痈(卵巢脓肿)施某,女,38岁,1994年8月20日初诊诉:近二年来右侧小腹疼痛反复发作并兼有黄带伴恶臭,发病前均由胃痛开始,并呕吐胆汁样黄绿水,疼痛继而窜至腹部由上向下腹发展,逐渐加重,小腹有下坠感,痛甚时头痛头晕呈休克状,随即体温逐渐上升至40℃左右.1994年10月下旬又因急性发作而出现休克急诊入院.体温39.5℃,血压7.6/5.0kPa,白细胞29×10~9/L,中性0.78,首诊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剖腹探查,发现为卵巢脓肿,经清除脓液,抗生素控制治疗2周后出院.月
1996年02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德文,陈马养,陈娟
<正>方法:桃仁承气汤加牛膝,3碗水煎成1碗,日1剂,重症日2剂.药渣用布包,趁热湿敷患处,不用其他治疗方法.
1996年02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洪天启
<正>方法:(1)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白芍、归尾、牛膝各10g.气虚加黄芪30~75g,阳虚加淫羊藿、杜仲、巴戟天各10g,阴虚阳亢,桂枝减半,加生地、玄参、钩藤各15g,石决明15~30g,湿盛加半夏、胆南星、天麻各6g,语言謇涩加石菖蒲、远志、郁金各10g.水煎日1剂.(2)部分病例加针灸或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疗程30~50天.
1996年02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云
<正>方法:经前1~3天开始服归炭饴,该方由陈素庵“黑蒲黄散”和张锡纯“安冲汤”化裁而成:当归炭60g,贯仲炭,海螵蛸各30g,地榆炭、生熟地、茜草各15g,蒲黄炭、血余炭、白芍、丹皮、阿胶(化)各10g,三七粉6g(分二次吞),可随症加减,日1剂,共服6剂,不同时用西药,不刮宫,血止后改归脾汤加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复盆子等,若为子宫肌瘤用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出入.治疗3个周期为1疗程,疗程1~2个.
1996年02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长禄
<正>方法:刺双侧中封,取龙虎交战手法,左转9数,右转6数,反复施行,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留针时可间断刺激,日1次或2次.
1996年02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章进
<正>方法:以巴豆15g,蝉蜕10g,银花10g,广木香10g,钩藤15g,威灵仙15g,醋15g,生姜25g,茶叶10g,水500ml,煮沸后药液滤入口径约6cm左右器皿中.在器皿口适当距离处熏患侧手掌心(口眼向左歪斜者熏右手,反之熏左手),致掌心潮红湿润、患者能耐受力度.每次20~30分钟,每日3次.第2、3次应将上次药液倒回原药中,加适量水煮沸后用,10天1疗程.
1996年02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富生,李敏,乔铁成
<正>方法:1.鱼腥草30g,大黄10~15g,蚤休10g,丹皮10g,连翘30g,黄苓15g,蒲公英30g,薏苡仁30g,赤芍10g,桃仁10g,半夏10g,藿香10g.阑尾周围脓肿加穿山甲
1996年02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永桢
<正>方法:萆薢分清饮、桃红饮化裁:粉萆薢15g,菖蒲10g,黄柏10g,连皮苓20g,生麻黄10g,生石膏40g,粉丹皮10g,丹参10g,红花10g,牛膝10g,威灵仙15g,虎杖30g.有痛风石加海金沙15g、海风藤15g,人中白15g,治疗21天左右.
1996年02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维华
<正>方法:自拟化瘀止痛散:全蝎、蜈蚣、僵蚕、土鳖虫、白术、砂仁、鸡内金各10g,川芎14g,川牛膝6g,分别研细末,过100目筛,拌均匀后装入胶囊,每粒0.75克.每眼4粒,日3次,开水送服,10日—疗程,服2~3疗程.治疗期不用
1996年02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印光,王兴权,周健
<正>方法:银花20g,荆芥9g,黄岑、连翘、射干各12g,板蓝根15g,玄参、生地各18g,桔梗,僵蚕,生大黄6g.头煎加水400ml,煎煮10分钟,取计200ml,二煎加水300ml,煎煮15分钟,取汁150ml,两次药液混合后分二次服,徐徐咽下.儿童和年老体弱者酌情减量.禁辛辣刺激和肥甘炙(?)烟酒.
1996年02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本鄂
<正>治法:中药以白虎汤加减:生石膏100g,知母、生地各10~15g,大黄15~30g,板蓝根,石菖蒲、僵蚕各15g,水煎成400ml,过滤后装入输液瓶中,低温(3℃~4℃)保存.每次200ml作高位保留灌肠,日2次,至体温降至正常止.急性期兼使用甘露醇、地塞米松、东莨菪碱等药物.
1996年02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