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孝慈,尤家锦,薛桂华
本文首先阐述20多年前我们是如何发现急性感染性二衰重叠的,进而又探讨为什么过去临床长期普遍容易将白喉周衰误诊误治为中毒性心肌炎的原因,并总结死亡教训,说明内科、儿科等均有必要及早重视急性感染性二衰重叠新理念的重要意义。通过首创中西医结合的“三合一”防治疗法,(1)大胆彻底地修正了119年来国际白喉传统治则,不仅使1978年以后的171例白喉全部治愈,且对比过去入院后再并发心肌炎的发生率,亦明显下降,心肌炎加重而转型的例数明显减少,治愈心肌炎的天数明显缩短,从此结束了南京市传染病医院白喉死亡的院史;(2)实践还证明预防发生二衰重叠的一套治则,可用来避免其他原因引起的感染性休克的死亡及避免周衰后又并发中毒性心肌炎;(3)本文将猪苓汤加减方在研究其治厥机理中所进行的系列多项动物实验基础研究结果,结合现代医学“聚负离子基”结构学说原理,首次总结提出:猪苓汤方中阿胶的多项自我双向调节、动态平衡机理,在抢救二衰重叠时所起的整体性生理性药理机制的独特生命科学意义。因而,本文中、西医两种防治新概念的实践创新,以及两种创新理论的结合,表明不仅通过修正与补充白喉国际传统治则,白喉死亡是可以避免之外,且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二衰重叠、周衰、中毒性心肌炎的治愈率亦可得到明
2003年05期 387-389+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林棉,杨凤仙,黄振炎,黄琳,李燕林,方灿途,刘茵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月2日~2月28日收治临床诊断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20例(其中属重症14例),中医以卫气营血及脏腑辨证治疗,西医以综合治疗(使用激素、治疗并发症及抗感染、机械通气、免疫支持等)。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肺部病灶开始吸收时间平均(9.55±7.10)d,住院天数平均(17.3±11.90)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疗效满意。
2003年05期 390-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 王建湘,王行宽,尹树忠
目的观察心痛灵Ⅱ号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心痛灵Ⅱ号组、心痛灵Ⅰ号组、消心痛组,每组30例,分别予心痛灵Ⅱ号、心痛灵Ⅰ号和消心痛;测定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LDL-C、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结果治疗后心痛灵Ⅱ号组、心痛灵Ⅰ号组TC、TG、LDL-C值下降,HDL-C、HDL-C/LDL-C值升高,而心痛灵Ⅱ号组在升高HDL-C,降低LDL-C方面明显优于心痛灵Ⅰ号组,消心痛组则无明显改变;治疗后各组均血浆ET降低、血清NO水平升高,ET/NO平衡改善。结论心痛灵Ⅱ号能调节血脂代谢及ET/NO平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提示其为一种内皮细胞保护剂。
2003年05期 392-393+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69 ] - 李运伦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合剂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养心通脉合剂。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ET、NO、CEC和CD62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及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及调整ET、CEC、CD62p、NO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养心通脉合剂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管内皮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2003年05期 394-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2 ] - 江兵权2003年05期 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李勇,戴瑞鸿,范维琥
目的观察心元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行第1阶段(观察期,尽量停抗心绞痛药物,不限制硝酸甘油片的用量)和第2阶段(口服心元胶囊)治疗。结果心电图及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情况并血脂水平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心元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
2003年05期 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2 ] - 陈宝生,冯丽伟
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联合心律平治疗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炎后所致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用香丹注射液静滴,加用心律平口服;对照组80例仅予心律平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有效率为84%,对照组有效率为61.2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香丹注射液联合心律平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2003年05期 397-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刘秀梅,栾淑萍,孙秀霞2003年05期 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贺福田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疗效及Boston积分、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Boston积分及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滴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者。由党参、黄芪组成,可益肺健脾、补气养血,能保护和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加冠状动脉灌注量,抗血小板凝聚,从而具有消除心衰诱因、改善症状、减轻水肿、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功效,与西医常规治疗相结合,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观察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药,但由于样本
2003年05期 399-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95 ] - 蒋加明,冀萍,刘斌,王树京,方青,徐伟
目的观察护心口服液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溶栓及西药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心口服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弓背形ST段抬高持续时间、Q-T间期离散度、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二尖瓣血流快速充盈期最大峰值流速与二尖瓣血流左房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的比值显著升高。结论护心口服液可有效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
2003年05期 400-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1 ] - 董庆童
目的观察中药肺心安合剂对肺心病血气分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9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肺心安合剂;观察两组疗效并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平均压和心输出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其血气分析和心功能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肺心安合剂治疗肺心病疗效肯定,并可减少利尿剂和洋地黄类强心西药的不良反应。
2003年05期 402-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2 ] - 王燕2003年05期 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何欣,吴清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过程中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在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或尿激酶静滴溶栓的同时加用川芎嗪注射液。结果治疗18例中显效12例,有效6例,均未见出血病灶。结论川芎嗪注射液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疗效显著,费用低廉,便于临床普及。
2003年05期 404-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5 ] - 凌方明,卢桂梅,陈景亮,龙允杰,高敏
目的观察脑毒清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脑毒清颗粒和安脑丸,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及显著进步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近似,但对伴有腑实证候者疗效优于安脑丸。结论脑毒清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2003年05期 405-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9 ] - 曹珏,刘婉嫣,张桂红2003年05期 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1 ]
- 王泽颖,王法德,田立,张伦忠,尹秀敏
目的观察中风3号胶囊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口服中风3号胶囊和偏瘫复原丸。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上优于对照组,且在症状、血脂、血液流变性的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风3号胶囊对脑梗死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003年05期 407-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7 ] - 梁海蓉,焦新光2003年05期 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6 ]
- 张红星
目的探讨头针治疗中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观测头针对中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影响。结果经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有明显改善。结论头针治疗可以通过调整血液流变性及血脂代谢而达到治疗目的。
2003年05期 409-410+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105 ] - 康义华,朱学明2003年05期 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8 ]
- 张晓燕,杨万里,常学辉,涂晋文
目的观察活血化痰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活血化痰方,对照组加用补阳还五汤。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痰方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作用机制与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关。
2003年05期 41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5 ] - 叶秀英,王明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以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在此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味。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对血液流变性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满意。
2003年05期 412-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6 ] - 李锡彪2003年05期 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4 ]
- 于晟,肖永良,解好群,胡军,薛晓冬,张示范,吴名延,李玉环
目的研究高原军训中复方红景天对成人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由低海拔地区进驻高原的青年军人360人分为防治组(120人,服复方红景天)和对照组(240人,服安慰剂),在进驻高原不同梯度(2900、3700、4400m)后检测SaO2。结果在3700和4400m,防治组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急性高原反应和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发病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服复方红景天可提高SaO2,降低急性高原反应和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率,适用于部队群体进驻高原的预防。
2003年05期 414-415+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4 ] - 余丹凤,张庚,胡马洪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味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抑制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本院ICU75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大承气汤加味鼻饲,对照组予吗丁啉悬液鼻饲,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胃肠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大承气汤加味可促使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并能减少其肺部感染的发生。
2003年05期 416-417+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2 ] - 周萍,陈尊玲2003年05期 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黄霖,杨辉,叶振宇,潘朝明,罗崇谦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降糖胶囊与西药美吡达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105例2型糖尿病病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口服活血降糖胶囊)、西药组(口服美吡达)及中西药结合组(口服活血降糖胶囊及美吡达),各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中西药结合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血脂、血糖的改善情况均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结论活血降糖胶囊合美吡达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理想的疗效,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治疗。
2003年05期 418-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1 ] - 冯平,李萍,曾海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病神经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伴有明显头晕、肢体麻木等神经症状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分别予通心络胶囊和维生素B1口服,两组降压、降脂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头晕、目眩等各种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尤以肢体麻木改善为著。结论通心络胶囊改善高血压病神经症状疗效明显。
2003年05期 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1 ] - 寇胜玲,薄丽亚,李自朋,王建清
目的观察元麝止痛液外用缓解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元麝止痛液外涂于癌痛相应的体表部位,对照组选用1%扶他林乳胶剂外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元麝止痛液制备方便,疗效确切,且无成瘾性,是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药物之一。
2003年05期 42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23 ] - 陈可静
目的观察加味三拗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加味三拗汤,对照组予西药;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复常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复常时间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三拗汤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
2003年05期 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1 ] - 高卫,李文先
目的观察导气针法治疗肾绞痛的即时止痛效果。方法对肾绞痛患者86例以导气针法针刺“肾绞痛六穴”(双侧委阳、肾俞、膀胱俞)。结果86例全部有效,其中即效77例(89.53%)。结论导气针法治疗肾绞痛疗效显著。
2003年05期 423-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4 ] - 程祖耀,陈建华,庄连奎,陈小兰
目的探讨重症蝮蛇咬伤的治疗方法。方法57例重症蝮蛇咬伤患者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57例中治愈56例(98.25%),死亡1例(1.75%)。结论蝮蛇咬伤后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救治,重症蝮蛇咬伤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2003年05期 424-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7 ] - 吕建国2003年05期 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7 ]
- 王晓晨,李伟民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AT)误咽的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中药及氢化考的松、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雾化吸入治疗SAT误咽效果良好。大青叶、板蓝根、薄荷具有清热解毒、抗腮腺炎病毒及腺病毒作用,利咽喉使毒邪外泻,身热消退;山豆根、鱼腥草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使吞咽正常;丹参、延胡索能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使痛减、硬消。诸药合用,以清咽利喉、消肿止痛、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使本病得愈,且不复发。治疗结果亦表明,应用本方药的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使用西药的对照组。需要指出的是:(1)为确保疗效,雾化吸入时间应在20min左右,以保证药物能较长时间作用于病位;(2)中药药液不宜内服,以避免患者将药液误咽入气管;(3)中药药液必须过滤后才能使用,以避免药渣等堵塞雾化吸入器或损伤咽喉。(收稿日期2003-02-15)(上接第426页)
2003年05期 426-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徐伟建,黄祎,屈松柏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者的疗效。方法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生脉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钾镁极化液静滴。两组均治疗14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气阴两虚证候积分及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加生脉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者。
2003年05期 427-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3 ] - 徐新荣2003年05期 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1 ]
- 李存洲,朱贵祥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泵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并予多巴酚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心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AMI泵衰竭疗效可靠。
2003年05期 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0 ] - 蒋文钧2003年05期 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8 ]
- 顾健霞,戴小华,周宜轩,汪玲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心肌缺血(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胸闷、心绞痛、舌质紫暗等症状、体征及对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消心痛日消耗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心肌缺血(血瘀证)有较好疗效。
2003年05期 43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5 ] - 刘洪,张弛,李惠华,李洪成,傅远忠
目的观察穿琥宁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气道炎症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穿琥宁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结果治疗组IL-8、TNF-α、MPO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穿琥宁注射液能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清除气道炎性介质,阻止气道炎症的发展,与西药合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2003年05期 433-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10 ] - 吴秀伟2003年05期 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李逢春,范滨,郝伟,任晓芳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清开灵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血气分析结果、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上述观察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清开灵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呼吸衰竭疗效更佳。
2003年05期 435-436+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1 ] - 吴国彧2003年05期 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马宏博,姜良铎
中医学认为感染性休克的病机是邪盛正虚欲脱,气机逆乱,阴阳不相顺接;而毒邪互结是其发病的关键。导师姜良铎提出排毒解毒与扶正相结合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思路,并以西洋参、大黄组成扶正排毒注射液,用于辨证属邪毒炽盛、气阴耗伤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取得良效。该思路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及中医治疗危重病症的特色。
2003年05期 437-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8 ] - 郑红斌,陈咸2003年05期 439-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31 ]
- 李涛2003年05期 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李可法2003年05期 441-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06 ]
- 李化均2003年05期 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0 ]
- 李青,詹青,琚坚2003年05期 44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杨怡,王建国2003年05期 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王世钦2003年05期 445-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张国梁2003年05期 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平卸奶2003年05期 447-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王仕汉2003年05期 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8 ]
- 王左,李文涛
目的观察还元注射液对凝血酶所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凝血酶组及中药组(予还元注射液),24h后通过MTT比色分析及测定培养液内乳酸脱氢酶(LDH),比较细胞损伤程度。结果与凝血酶组相比,中药组MTT比色分析结果显著升高,培养液内LDH值显著降低。结论还元注射液有减轻凝血酶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
2003年05期 449-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3 ] - 张世友2003年05期 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王银山,喻正科,陈立峰,周兵,曾普华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润肠中药便可通对失血性休克大鼠T淋巴细胞及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休克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和观察组,以右侧颈动脉插管放血制作休克模型,空白对照组插管不放血,观察组在造模前3h及造模后6h、12h给便可通灌胃,休克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24h无菌条件下下腔静脉放血处死,检测相应指标。结果观察组CD3+、CD4+T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休克模型组,各组CD8+变化不大。休克模型组CD4+/CD8+值低于正常范围,观察组有45%在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休克模型组血清IL-6、IL-10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观察组与休克模型组相比,IL-6和IL-10水平明显下降。结论滋阴活血润肠中药便可通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具有明显的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
2003年05期 451-452+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0 ] - 李学斌
目的通过观察利肝宁对猪血清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胶原含量的影响,阐明本药治疗慢性肝病的机理。方法猪血清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利肝宁灌胃治疗,并用鳖甲煎丸、秋水仙碱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对HA、PCⅢ、IV-C、LN的影响。结果治疗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HA、PCⅢ、IV-C、LN的作用,而以利肝宁组效果最好。结论利肝宁能够促进胶原降解,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2003年05期 453-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24 ] - 王立照,陈帼媛2003年05期 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李克玲,王谦,黄启福,蒋玉凤,严京,贾旭,李伯光,陈永红,杨丽萍,张宇忠,王文荣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多发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按文献方法复制多发性脑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血塞通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各组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的情况。结果血塞通注射液能改善多发性脑梗死大鼠的脑水肿,促进脑软化灶的胶质细胞反应,加速软化灶的吸收和机化,对海马神经元继发性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大鼠多发性脑梗死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2003年05期 455-456+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48 ] - 方波2003年05期 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魏嵋,李万萍,邬于川,李亮,李华
目的探讨中药肝毒消颗粒对急性肝损伤大鼠内毒素血症的防护作用。方法用硫代乙酰胺腹腔注射建立暴发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以乙肝宁冲剂作为阳性对照,对比观察肝毒清颗粒大、中、小剂量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血浆内毒素、细胞因子及肝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肝毒清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及乙肝宁阳性组在保护肝功能、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血清TNF-α、IL-6水平以及改善肝脏病理损伤程度方面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在降低ALT、AST及血浆内毒素水平方面以肝毒清颗粒大剂量组为优,在降低血清TNF-α、IL-6方面肝毒清颗粒大剂量组与乙肝宁冲剂效果相当。结论肝毒清颗粒有较好的改善肝功能,防治内毒素血症的功效;降低血浆内毒素和血清TNF-α、IL-6水平是其主要机制之一。
2003年05期 457-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4 ] - 季晓云2003年05期 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王东生,信红亚,陈方平2003年05期 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9 ]
- 卓廉士,杨国汉
该文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有关“急症”的内容进行探讨,发现孙氏所称的“急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急症”以预防为主,狭义则须紧急处治;“急症”多由风、寒邪气迅疾壅塞气机,致脏腑气血阴阳逆乱;对于急暴之疾,艾灸能发挥“针汤散皆所不及”的疗效。本文还对孙氏处治紧急情况和预防“急症”的方法作了评述。
2003年05期 460-461+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8 ] - 刘雪峰,刘青2003年05期 462-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06 ]
- 林宏,尹庆卫,王景学,于蕴奇,齐成华2003年05期 464-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1 ]
- 马显振2003年05期 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李梅荣,王春生2003年05期 46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1 ]
- 吴志学,郭伟,陈玉2003年05期 467-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张双斌2003年05期 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3 ]
- 杨元英2003年05期 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 张静华2003年05期 468-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
- 倪俊2003年05期 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魏田柱2003年05期 469-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刘俐2003年05期 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8 ]
- 胡德豹2003年05期 470-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8 ]
- 王瑞霞2003年05期 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1 ]
- 谢珍2003年05期 471-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罗晓梅2003年05期 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9 ]
- 杜文孝2003年05期 472-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2 ]
- 于继华,陈有光2003年05期 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2 ]
- 马保华,周彤2003年05期 473-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0 ]
- 姚小秋,严峻,罗康如,李华兵,盛龑,王江华,陈晓谦,曹子龙2003年05期 474-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7 ]
- 赵树廷,吴海星2003年05期 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1 ]
- 齐蜀川2003年05期 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李永堂,周志华2003年05期 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5 ]
- 高国绪2003年05期 47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5 ]
- 秦东风2003年05期 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李福泽2003年05期 478-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张玉,胡皓2003年05期 479-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6 ]
- 马维成,张国建2003年05期 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2 ]
- 王树卯2003年05期 480-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冯曙光2003年05期 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温昌霖,徐兴森,谢丙2003年05期 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王景红,张彦丽2003年05期 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2 ]
- 肖华强2003年05期 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6 ]
- 许开桂,常燕敏,张莲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及其生存质量,是新生儿期重要疾病之一。本文强调对HIE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了解血糖、血压、体温等变化并积极正确处理,加强呼吸道护理,控制惊厥,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措施对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03年05期 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唐玲2003年05期 483-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徐满芳2003年05期 484-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郑峰2003年05期 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袁曙云2003年05期 485-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陈萍2003年05期 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3 ]
- 张芹2003年05期 486-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董梅德2003年05期 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