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孝慈,尤家锦,薛桂华
<正> 本文接上篇继续探讨中医药在OLTF急救中的价值。 3 关于渗出性水肿对OLTF危害的新认识及其防治的新措施 目前,外源扩容仍是医生凭主观判断,缺多少补多少地补充,但有时单纯外源扩容并非绝对完美无缺。因抢救休克时,血管往往“边扩边漏”,即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强,严重时引起弥漫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Diffuse Capillary Leak Syndrome),使血压上升不稳;液体滴速稍快,又容易发生心衰、急性肺水肿(这是因客观上危重患者机体自我调整能力与承受能力均下降,
2003年06期 489-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志峰,刘小凡,孟晓露
<正>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具有长期性、周期性(或反复性)的特点,为一难治性疾病。我们近年采用中药穴位外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2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均系我院门诊患儿,均有咳嗽、喘息、喉中痰鸣等,均符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1998年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男性19例,女性3例;年龄3~14岁。对照组24例,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3~14岁。
2003年06期 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贾彦焘,王耀光,张军平,马融,汤毅,来丽萍,张春红,尹新中,孟智宏
通过对40例患者证候的观察及分析,发现SARS的主要病机是热毒、瘀血、气阴两伤;临床应围绕这3个病机要点,分清轻重缓急,予以恰当治疗。
2003年06期 492-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立群
<正> 笔者近年采用中药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2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9例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症见心悸不宁,动则尤甚,气短乏力,头晕心烦,胸闷胸痛,夜寐不安,脉促、结、代、细数或涩细数(HR≥60次/min),舌淡暗或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或少苔;辨证属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治疗前3d内未服用抗心律失常类药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60~81岁,平均69.12岁;病程2~
2003年06期 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戈午
总结中医药防治SARS的经验,提出应重视疫气致病的特点、重视瘟疫的流行因素、重视增强正气、重视避邪、重视治未病,认为中医药可在SARS的防治中发挥较大作用。
2003年06期 494-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玉萍
<正> 咳嗽是肺系疾病最常见、同时又是很顽固的症状,笔者认为,临床上咳嗽难以控制往往是医者忽视几个问题所致。试浅述如下。 1 辨病位 导致咳嗽的原因主要为呼吸道疾病,其次与鼻腔疾病、胃-食道返流有关。病位不同,其咳嗽性质也各异,如不分清病位则难以准确用药。如鼻塞、流涕多、晨起咯黄痰明显而咳嗽不明显,或伴有咽痛者,当考虑鼻部疾病,治当清宣肺热、利鼻通窍,选药如黄芩、杏仁、辛荑花、苍耳子等。病位在咽喉的咳嗽往往被误诊为感冒或肺部感染,尤其是不伴有咽痛、无发热者,更易
2003年06期 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凌方明,卢桂梅,陈景亮,龙允杰,高敏
目的 观察脑毒清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脑毒清颗粒及安脑丸。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以治疗组为佳。结论 脑毒清颗粒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性,从而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2003年06期 496-4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天喜,刘衡岩,王飚,王京文,焦强
<正> 1 临床资料 我们近年收治18例交通事故所致的颅脑外伤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20~73岁;脑震荡15例(伴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各1例),脑挫裂伤3例(伴糖尿病1例);昏迷时间7~21h;作颅脑CT者均示脑组织点、片状出血,1例合并有硬膜外血肿(3cm×0.8cm)。 2 方法及结果 在西医对症处置的基础上服用平肝潜阳及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中药后,15例脑震荡患者在3~5d内症状消失(其中伴有呕吐者症状在7d内消失);3例脑挫裂伤患者3d内发热消失,5d左右出血点吸收,10d内症状基本消除。
2003年06期 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国华,陈炯华,符为民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活血化瘀中药口服或鼻饲。结果 治疗组总疗效、脑血肿吸收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证类间疗效相近。结论 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有良好疗效。
2003年06期 498-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于建华,闫庆旭
<正> 笔者1994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心病急性期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2次肺心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均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均有不同程度的紫绀、心悸、胸闷及气喘、少尿、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等表现。 1.2 治疗方法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应用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强心利尿药控制心力衰竭、持续低流量给氧、应用呼吸兴奋剂、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同时加用中药自拟
2003年06期 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祝向红,鄢准兵,郭聂涛,林棉,杨进,李乐愚,何雪芬
目的 为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2001~2002年77例脑出血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比较接受中西医综合治疗者(综合组)、单纯中西医内科治疗者(非综合组)、单纯西医及手术治疗者(西医组)的疗效。结果 综合组疗效相对最佳;西医组疗效不如上述两组,由于病情偏重,其与综合组和非综合组无可比性;同时发现肝阳暴亢、风痰阻络是该阶段患者中的常见中医证类。结论 中西医综合治疗对脑出血疗效的提高有一定意义。
2003年06期 500-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全胜,翟金盛,任苏虹,林勇,包知达,张立
<正> 我们近年采用中药新癀片治疗老年肺癌癌性发热患者46例,并与消炎痛栓治疗者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均为我院1998年6月~2003年2月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性44例,女性2例;年龄60~82岁,平均74.10岁。对照组20例,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62~80岁,平均73.21岁。两组一般情况相近(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经临床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年龄60岁以上;(2)排除感染等疾病所致的发热;(3)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均在正常值范围内;(4)发热时间有规律(多在下午
2003年06期 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汪建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心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后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患者47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予常规心肺复苏,B、C两组分别在A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山莨菪碱和葛根素,观察各组复苏后临床神经功能综合评分(NFC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I)和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结果 在心肺复苏后第5d,C组NFCS高于A、B组;在复苏后第12、24周,C组NFI明显低于A、B两组、MBI明显高于A、B组。结论 在常规心肺复苏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2003年06期 502-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振英
<正> 笔者自1999年7月以来应用柴胡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高热26例,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8/12~1岁8例,1~+~2岁7例,2~+~4岁11例;病程3~12h者12例,12h以上者14例。体温均在38.5℃以上。 1.2 治疗方法 患儿取侧卧位,用20ml注射器抽吸柴胡注射液2~4ml后再抽吸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使总量达15~20ml,接消毒导尿管,涂少许液体石蜡,插入肛门约4~5cm后,缓慢注入药液。柴胡注射液每次用量:8/12~1岁者2ml,1~+~2岁者3ml,2~+~4岁者4ml。灌毕使患儿保持侧卧位或平卧位,使药液有效保留在肛肠内(30min)。2h内体温未降至38℃以下者可重复使用1次。
2003年06期 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志华,李永堂,吴洲红
目的 观察针刺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化痰组、祛瘀组、化痰祛瘀组和传统针刺组,各组分别予相应的针刺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HDL、LDL和LPO的变化。结果 各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以化痰祛瘀组改善情况最好,化痰组次之。结论 血脂过高与中医学之痰浊有一定相关性;化痰祛瘀针刺法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疗效较好。
2003年06期 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李青,詹文涛,赵怀璧,李启芬,陈安宝,杨琼,危群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临床研究:将52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处理,中西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络泰注射用血塞通(三七总皂苷),同时以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中西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3d以及正常对照组体检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变化。(2)动物实验: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A组输入与B、C两组等量的生理盐水,B组胃管灌入敌敌畏乳剂,C组在灌入敌敌畏乳剂前30min静脉给予络泰注射用血塞通;观察各组动物ALT、LDH、CPK实验前后的变化,并于实验8h后取心脏作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1)临床研究:中西药治疗组治疗3d后疗效及心肌酶谱的改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2)动物实验:B组ALT、LDH、CPK较A、C组升高,心脏损伤程度亦大于C组。结论 三七总皂苷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003年06期 505-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琳,王清海,李典鸿,陈宁,杨思华
目的 观察中药加味参附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加味参附颗粒(治疗组)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者(对照组)比较,观察患者的心功能、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在改善症状、体征及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参附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心功能,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疗效满意。
2003年06期 507-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亮贵
<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107只肩)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51例;年龄37~57岁,平均47岁;肩周炎发于左肩32例、右肩13例、双肩31例;病程1周至2年。 1.2 治疗方法 确定患肩压痛点后用2%利多卡因与强醋酸泼尼松龙作局部麻醉封闭,30min后患者感疼痛明显缓解,则辅助其进行针对性的运动功能锻炼,帮助粘连组织松解,并服自拟解凝汤(姜黄、葛根、丹参、法半夏、桑枝、伸筋草、鸡血藤、当归、路路通),要求坚持每日进行功能锻炼,共治疗15~30d。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痊愈:肩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正常。显效:肩周疼痛明显减轻,劳累或气候变化时仍有发作,肩关节功能基
2003年06期 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守光
目的 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香丹及血活素注射液对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香丹及血活素注射液静滴。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香丹及血活素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可靠。
2003年06期 509-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邓晓舫
<正> 1 肾小球肾炎 陈某,男性,15岁。浮肿、尿少8个月,经当地医院以慢性肾炎治疗月余,未见好转。后又用大剂量强的松、潘生丁、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6个月余,仍明显浮肿,尿少;腹水征阳性;血非蛋白氮71.5mmol/L,血沉25mm/h,血清白蛋白28g/L;尿蛋白(+++),红细胞(++),透明管型(+),颗粒管型(++);食欲、精神日益减退。症见精神萎靡,全身浮肿,满月脸,面色灰暗无泽,腹膨隆,舌质暗红,脉沉细而涩。此为水病及血,瘀血阻滞,水气运行不畅,泛溢成肿。治宜活血化瘀、通调水道。予大黄廑虫丸2.5g,每日3次;另予猪苓20g,茯苓20g,防风20g,益母草
2003年06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姬生勤
目的 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通脉饮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心通脉饮。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总疗效及对心绞痛相关情况、心电图、心功能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通脉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提高疗效。
2003年06期 51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敏
<正> 笔者2000年8月~2002年6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原发性痛风41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1例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部分,其中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58~81岁,平均68.52岁;病程4~38月,平均13.61月;合并高血脂症15例,高血压病13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4例;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24例,瘀热阻滞9例,痰湿阻滞5例,肝肾阴虚证3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内服当归拈痛汤:当归、黄芩、羌活、防风、升麻、苦参、苍术、党参、木瓜、茵陈蒿各10~15g,葛
2003年06期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易莉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常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和扩血管药,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和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血液流变性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常规的西医治疗,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2003年06期 513-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晓春,茆丽华
目的 观察肾衰Ⅱ号胶囊对肾综合征出血热重度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血液透析、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支持疗法、对症处理等,治疗组加服肾衰Ⅱ号胶囊。结果 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3例;两组治疗后少尿持续时间、血透平均次数、尿蛋白转阴时间、血BUN与Cr降至正常时间等比较,均以治疗组为佳。结论 肾衰Ⅱ号胶囊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重度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满意。
2003年06期 51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庆童
目的 观察益肾泻下通瘀合剂配合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10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益肾泻下通瘀合剂配合血液透析,对照组单纯予血液透析;两组一般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肾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益肾泻下通瘀合剂配合血液透析治疗HFRS合并ARF疗效优于单纯血液透析疗法。
2003年06期 515-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丽敏,张凤华,李黎
<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5~52岁;病程3个月至5年;临床表现以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等为主,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头颅CT扫描显示散在高、低密度病灶;囊虫血清学抗原阳性68例,抗体阳性78例。 1.2 治疗方法 予自拟济煎汤:白术、茯神、远志、全蝎、僵蚕、制附子、钩藤、石菖蒲、制半夏、制南星、天花粉、柏子仁、党参、神曲、麦冬、雷丸。武火急煎3次取汁450ml,早、晚温服。若头痛、
2003年06期 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炳胜,张秀丽,王涛,张海,王丽端,丁瑞亮,李成云
目的 通过监测恶性肿瘤患者行放疗时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以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62例患者均接受放疗,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放疗过程中服用益气活血中药,对照组单纯接受放疗;观察两组放疗前后FIB水平变化并与非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放疗前FIB高于正常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放疗后癌肿未转移者FIB水平降至正常,但治疗组降低程度更好;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发生癌肿转移者FIB水平高于放疗前。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FIB可作为判断恶性肿瘤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2003年06期 517-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仇光平,黄霞,黄云
<正> 我们近年来应用自拟祛瘀止陷煎局部溻洗并口服补中益气丸治疗嵌顿性直肠脱垂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为我院急症观察病房或门诊病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老年组9例,年龄62~76岁;儿童组21例,年龄2~8岁;病程1.5~13年;直肠Ⅲ度脱垂(直肠全层脱垂)23例,Ⅲ度脱垂(直肠全层及肛管脱垂,或兼有乙状结肠部分脱出)7例。临床表现为排便或咳嗽等导致腹压增高时直肠脱出,引起肛门部坠胀、疼痛,脱出直肠不能自行回纳;可排出血性粘液而无大便;时间过久可出现腹痛及脱出直肠段坏死。 1.2 治疗方法 以外治为主,内服药为辅。(1)外治:予自拟祛
2003年06期 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汉林,马建伟,陈宝,董静,屈守伟
目的 观察芩蒿退热口服热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外感高热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退热速度快。结论 芩蒿退热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高热作用。
2003年06期 519-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肖华强,唐昱,刘建
目的 比较三维正脊法与传统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三维正脊法辅以正骨解痉法及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方法。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所需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三维正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
2003年06期 520-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志华,俞蔚影,吴洲红,吴伯庠,戴晓英
目的 观察超激光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选穴相同,分别予超激光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即时疗效及治疗后6个月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以实验组为优。结论 超激光对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优于针刺疗法。
2003年06期 522-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杨素梅,包树智,黄永凯,宋宝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2例确诊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抗过敏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2003年06期 523-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方建志
<正> 笔者多年来以自拟活血通络方治疗血瘀痹证60例,收到较好疗效。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男性23例,女性42例;年龄14~72岁;病程3个月至18年;类风湿性关节炎17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慢性风湿性关节炎45例。中医诊为痹证,辨证均属血瘀。 1.2 治疗方法 予活血通络方治疗,基本方为全蝎5g,蜈蚣2条,白花蛇10g(或乌梢蛇20g),丹参20g,威灵仙15g,秦艽10g,白芍20g,甘草5g。上肢痛加羌活10g,桑枝30g;下肢痛加独活10g,木瓜30g,薏苡仁30g;腰痛加狗脊20g,骨碎补20g,杜仲
2003年06期 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颖,杨静
目的 观察针刺减轻宫缩痛、缩短产程及减少产后出血量的疗效。方法 将50例足月、单胎、正常初产妇(无头盆不称,无产科和内科合并症,无产道异常)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针刺,对照组不用针刺。结果 治疗组宫缩痛减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少,其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应用于分娩过程中可收到良好效果。
2003年06期 525-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税纪南
目的 观察四物颗粒对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剖宫产术后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四物颗粒口服及青霉素静滴,对照组单用青霉素静滴。结果 经治7d后,治疗组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及感染发生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四物颗粒对剖宫产术后的恢复有良好促进作用。
2003年06期 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毛静远,王恒和,王强,张其梅,张运,李红,常延平,吴慧轩,郑颖,张宇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内源性洋地黄物质(EDLS)水平的影响,以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地戈辛血药浓度和药动学参数影响的可能途径。方法 将患者40例随机分为甲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和乙、丙、丁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生脉注射液20、40、60ml静滴),每组1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患者EDLS水平的变化。结果 生脉注射液在改善心功能和升高EDLS水平方面有量-效关系;其不同剂量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有呈现量-效关系的趋势;EDLS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能具有刺激CHF患者体内EDLS分泌和释放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有关。
2003年06期 527-5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尹克春,梅广源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对145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生脉注射液对主要症状的改善程度较好,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34%;按心电图疗效统计总有效率为91.72%。结论 生脉注射液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控制心律失常。
2003年06期 529-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孔宪菊,苏秀真,王玉啄
<正> 我院2000年8月~2002年4月应用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9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96例中男性46例,女性50例;年龄2~12岁;体温38℃以下者57例,体温38℃~40℃26例,体温未升高者13例。均全身不适、厌食、咽痛,有明显的一侧或双侧扁桃体肿大;扁桃体I°肿大58例,Ⅱ°肿大29例,Ⅲ°肿大9例;扁桃体可见有脓性分泌物,咽部明显充血。
2003年06期 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尊玲,窦连珍
<正> 笔者1997年以来采用中药外敷治疗骨质增生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性18例,女性42例;年龄43~75岁;病程2d至1年;腰骶部关节疼痛16例,膝关节疼痛40例,足跟部疼痛4例;X线摄片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1.2 治疗方法 处方:防风、桂枝、白芷、木瓜、伸筋草、透骨草、骨碎补、当归、红花、葛根、青盐、花椒、续断、羌活、独活、芙蓉叶、金果兰各15g,制川乌、制草乌各9g。上药隔水蒸1h后,用纱
2003年06期 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志强,洪涛,赖颢,陈昊,宋凯
目的 了解参附注射液在二尖瓣替换术后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45例行二尖瓣替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抗心力衰竭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参附注射液静滴。结果 两组术后情况均较满意,但治疗组术后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二尖瓣替换术后心功能不全有一定防治作用。
2003年06期 531-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邱振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异舒吉注射液静滴,治疗组予血塞通注射液静滴,两组其他对症处理相同。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绞痛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性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疗效、心绞痛缓解和消失时间、心电图变化以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疗效。
2003年06期 53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国峰,黄穗平,余绍源
<正> 1 资料 患者,男性,31岁,于2003年4月7日晨起因刷牙引起恶心、干呕,随后出现左上腹部隐痛,向腰背部放射,无恶寒发热,无腹泻,未经治疗,至进食晚餐后疼痛自行解除;4月8日13:00进食少许稀粥后再次出现上腹部疼痛,并逐渐加重,于16:00来本院急诊就诊。患者1988年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992年患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时T 36.4℃,P100次/min,R 20次/min,Bp 93/60mmHg;急性痛苦病容,睑结膜稍
2003年06期 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平,曾海,李萍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2周。结果 治疗组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减停率、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
2003年06期 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南夷,李岳夷,龙新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中医病机的演变规律。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7例,分别于3个时间窗,即发病后12h内(超急性期)、发病后第3d至1周内(急性期)和发病超过3月后(陈旧性)采集临床资料,了解不同时间窗的病机构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病机以标实为主,多属寒凝痰阻;急性期除气虚痰瘀外,阴虚内热是此期特点;陈旧性心肌梗死以本虚为主,多气虚血瘀夹痰,脾肾不足水气内停亦较常见。结论 时间窗不同,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机亦不相同。
2003年06期 535-536+5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范金茹,王行宽
<正> 胸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古今医者对其论述颇多。笔者温习经典,查阅今文,验于临床,再谈胸痹的命名、病位、病性、病机及治疗,以就正于方家。 1 命名 “胸痹”一词始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然对其内涵并无明确启示。迨至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始指出:“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并指出其病机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然据其所述脉证与病机,与现代医学所称“冠心病”却不尽吻合。若冠心病患者,不合并慢性
2003年06期 537-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509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信玉琼
<正> 高血压病可归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其起病隐匿,不易引起患者的充分重视,中后期可致心脑血管疾病、肾损害等,故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本病的介绍如下。 1 辨证论治 1.1 阴虚阳亢证 肝为刚脏,赖肾水以滋养。若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则导致肝阳上亢。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多梦,面色如醉,烦躁易怒,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而细。治宜滋水涵木,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生地、
2003年06期 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小星,赵锋利,赵永华,陈镜合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NO)与危重症患者病情及中医辨证的关系。方法 选取发病后12h内收入我院ICU患者50例,根据病情转归分为好转组(35例)与恶化组(15例),并另设正常组(10例);检测好转组、恶化组治疗前后NO的变化,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好转组、恶化组治疗前NO均高于正常组;而NO水平以热毒内陷证和阴竭阳脱证较高。结论 本研究证实危重症患者均存在着严重的NO水平异常,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NO水平可作为危重症患者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
2003年06期 539-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建华
<正> 有毒中药是指具有一定毒性成分、副作用大、应用不当容易产生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一类药物。《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了常用有毒中药60余味,且规定了用法、用量。关于有毒中药的安全使用,笔者认为,必须熟知减缓或降低其毒性的基本方法,并掌握其使用法度。 1 降低中药毒性的基本方法 1.1 炮制以减毒如甘逆、大戟需醋制,马钱子需沙烫,巴豆、续随子需去油取霜,斑蝥需米炒,砒石需煅制等等。这些有毒之品采用炮制处理后,毒性已降低,基本上达到临床用药要求。 1.2 配伍以制毒 如仲景小半夏汤,方中半夏味辛烈,易刺激
2003年06期 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远芳
目的 了解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中医辨证与ICU早期死亡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 应用APACHEⅡ评分对32例进入ICU后早期(48h)死亡的患者作评分,并进行中医辨证。结果 32例患者APACHEⅡ评分为25~35分,平均(29.45±1.72)分;中医辨证以热毒内陷和气阴耗竭证多见。结论 在临床上采取APACHEⅡ评分和中医辨证两种方式对ICU患者进行评估,有助于较准确地判断预后。
2003年06期 54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立新,曲俊
<正>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为临床常见病,以发病时间长、缠绵难愈为特点。笔者采用抽液冲洗、针刀松解、中药内服、推拿按摩、功能锻炼等分期择法综合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性43例,女性27例;年龄25~46岁;病程6个月至3年。均有明显外伤或劳损史,除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外,X线片均显示髌韧带反S形消失、变直或向外膨隆,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及骨折征象,浮髌试验(+);排除风湿类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膝关节积液。 1.2 治疗方法 (1)急性期(积液期),①抽液冲洗:严格无菌条件下抽出关节腔内积液(穿刺点在髌骨两侧中点关节间隙),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立即注入利多卡因5ml、强的松龙50mg、庆大霉素8万u、维生素B_(12) 0.5mg等,7d 1次,最多不超过3次;②针刀治疗:积液抽出后立即进行针刀治疗,患者仰卧,屈膝90°,足平放于治疗床上,从髌韧带两侧中点各选一点,小针刀刀
2003年06期 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卫平,王灿晖
<正> 重型肝炎病情重、预后差,发病机理错综复杂,治疗十分棘手。因此,如何提高其临床疗效,一直是临床工作者的关注点。近年来我们运用凉血化瘀法治疗重型肝炎,取得较好效果。笔者认为,应用凉血化瘀法治疗重型肝炎,把握以下几点基本原则,将有利于提高对重型肝炎的防治效果。 1 准确辨证是治疗取效的前提 热瘀相搏是重型肝炎的基本病机,因此运用凉血化瘀法必须准确识别热瘀相搏的证候,这是正确运用
2003年06期 54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春发,彭慕斌
<正> 1 阑尾周围脓肿 陈某,男性,55岁。4年前患急性阑尾炎,经保守治疗痊愈,以后饮食稍有不慎即发作。本次右下腹痛复发3d,静滴青霉素、甲硝唑等不效,因其不愿手术,于2000年3月5日求治中医。刻诊:右少腹阵痛隐隐,活动时加重,踡右腿侧卧则腹痛减轻,腹软,右下腹可扪及鸡蛋大小包块,拒按,肌肤不泽,身不发热,畏寒肢冷,语声低怯,精神疲惫,面色苍白,脘痞纳少,每日排溏便2~3次、无脓血,小便清白,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边有瘀斑,苔薄白。此乃气虚阳微、瘀血凝聚之肠痈。法当益气温阳,活血消癥。拟惹苡附子败酱散合理冲汤加减:薏苡仁50g,制附子8g(先
2003年06期 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丽红,周红光,吴勉华
<正> 导师周仲瑛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业医近60载,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见长。笔者在随师学习过程中,曾观察到周师治疗多种类型的内伤发热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经验归纳总结如下。 1 经验简介 1.1 细询病史,审证求机 内伤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在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亦可表现为高热。周师认为,诸种内伤病因,如久病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及外伤出血均可致内伤发热,其性质总不外虚、实两类。由气郁化火、湿热壅滞及瘀血阻滞
2003年06期 545-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4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谢昱
<正> 家父谢任甫老中医业医40余年,精于医理,勤于临床,尤其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症。兹整理百日咳验案如下。 1 资料 1.1 病例 吕某,男性,2 3/12岁,1994年4月26日初诊。患儿父亲代诉:咳嗽20d余,加重半月。近则每次连续剧咳数十声,咳后发出吸气性鸡鸣声。咳时面红流泪,俯首弯腰,满身大汗。经某医院诊断为百日咳,治疗多次,每夜服镇静剂亦无法镇咳,故转求中医诊治。刻下咳声连续不断,面红流泪,舌干燥无津,脉细数。此为痰浊瘀血阻滞上焦之顿咳,治拟清肺化痰、活
2003年06期 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延昌
<正> 李汉生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为当地名老中医,临证54年,治疗急难杂症颇有心得,笔者有幸随师应诊,收益匪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结核性胸膜炎 悬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结核性胸膜炎。李师认为,此病位于躯壳之内、脏腑之外,呼吸大气难到之处;其为水谷之精未能四布,停积不行,由胃旁流于胁,始先不觉,日积月累,转为混浊,遂成悬饮。若年老肾衰,火不制水,水泛为痰,则肺络受阻。治宜通阳泻浊,培土生金。如崔某,男性,72岁。因思虑愤郁,困乏而暴饮及暴食生冷,身体不支,高枕侧卧,胁痛喘促,动辄益剧。西医胸穿
2003年06期 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茂农,胥方元,严晓梁,吉德平
目的 探讨肺心合剂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将6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T组、硝苯吡啶(Nif)组及肺心合剂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14d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用药8d。采用改良右心导管术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以非平衡法测定静脉血浆ET-1水平;处死大鼠后,称量肺湿重(wW)、右心室自由壁(RV)重和左心室及室间隔(LV+S)重,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LV+S)。结果 肺心合剂各剂量组及Nif组大鼠的MPAP、wW、RV/LV+S及血浆ET-1水平均明显降低,以肺心合剂高剂量组效果最好。结论 肺心合剂能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ET-1水平有关。
2003年06期 549-5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业彬,程晓昱,张皖东,姚淮芳,汪健
目的 研究复方真武冲剂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家兔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复制家兔心力衰竭模型。实验家兔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真武冲剂中剂量组、复方真武冲剂低剂量组、西地兰组和参麦注射液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和醛固酮(ALD)。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血浆AngⅡ、ET和ALD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真武冲剂中、低剂量组家兔血浆AngⅡ、ET和ALD均下降。结论 复方真武冲剂能抑制心力衰竭家兔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
2003年06期 551-5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孔立,江涛,卢笑晖,辛义周
目的 探讨调气息风汤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机理。方法 制作缺血性中风家兔模型,观察调气息风汤(实验组)对颅内压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并与甘露醇组(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颅内压均降低,对照组在起效时间、颅内压降低速度方面优于实验组,实验组在平稳降低并维持颅内压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脑组织含水量均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调气息风汤能降低缺血性中风家兔颅内压和脑组织含水量。
2003年06期 553-5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桂明,林伯忠
<正> 笔者1998年8月~2001年8月以痛风宁胶囊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124例,并与西药治疗者62例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6例均系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4例,男性110例,女性14例;年龄20~68岁,平均60.21岁;病程2~18年,平均9.51年。对照组62例,男性56例,女性6例;年龄20~67岁,平均61.54岁;病程2~19年,平均10.04年。治疗组辨证属寒湿者93例、湿热者31例,对照组分别为42例、20例。两组上述资料基本一致(P>0.05)。
2003年06期 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向希雄,王朝阳,倪珠英,张穗,王小鹿,鲁艳芳,刘昌玉,刘小鹰
目的 探讨四合一口服液对小儿痰热壅肺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四合一口服液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防治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作用。结果 四合一口服液能提高实验性小鼠特异及非特异免疫功能,诱生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2,并有抑制病毒、肺炎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等呼吸道病原体的作用,对油酸所致兔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部病理改变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BALB/C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 四合一口服液能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诱生干扰素,对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可防治呼吸窘迫综合征,这可能是其治疗小儿痰热壅肺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2003年06期 555-5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新刚,刘敬花
<正>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疱疹消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12~72岁;病程2~7d;32例患者均有典型带状疱疹表现,疱疹发于胸背部15例、腹部7例、四肢10例。 1.2 治疗方法 疱疹消药物组成为雄黄10g,白芷10g,冰片
2003年06期 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晓慧,孙国杰
目的 观察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脑缺血+针刺组,造模后,脑缺血+针刺组大鼠接受针刺治疗。24h后处死取脑作观察。结果 脑缺血+针刺组P53蛋白染色阳性细胞数低于脑缺血组。结论 针刺可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提高P53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
2003年06期 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王东生,袁肇凯,陈方平
<正> 《素问·玉机真脏论》谓:“试以形气色脉之顺者言之,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春胃微弦日平,弦多胃少日肝病,但弦无胃日死;夏胃微钩日平,钩多胃少日心病,但钩无胃日死”。这里所说的“弱以滑”,不是后世所说的弱脉,也不是沉脉,而是指血管有弹性,作用力柔和,血流在指下通过时流利顺畅;其表示供血量与需血量的适应性平衡,是流量适中、供血良好之征象。这种平衡于一年四季中有微妙的变动,因而出现四时不同的“胃脉”,但万变不离其宗——柔软和缓。试述如下。 1 春胃微弦 “春胃微弦”,表现为血管软弱招招如揭长杆末梢,既有一定硬度又有一定弹性,且有一定外周阻力,说明血液流量适中,且外周阻力与血液流量相协调。“弦多胃少”的肝病脉,盈实而滑,是血
2003年06期 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志红,赵远
目的 为保证四逆汤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对四逆汤中总乌头碱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以总乌头碱为指标,采用离子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总乌头碱含量为0.23mg/ml,n=5,RSD=1.73%,平均回收率为98.20%。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四逆汤的内在质量。
2003年06期 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淑芳,熊旭东
<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肺性脑病等,属于内科急危重病之一。近年来,人们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痰浊内生 林氏、于氏等认为,痰浊贯穿于肺心病的始终。痰浊是肺心病的病理产物,也是影响肺心病发展变化的病理因素;痰浊的形成与肺、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痰饮内生,随气行而无处不至,痰阻于肺,气道不利,则咳嗽、痰多;若素体阳虚则痰从寒化成寒痰证;若阴虚体质或阳亢,或寒邪入里化热,或感热邪,则痰从热化而成痰热证。 1.2 瘀血阻滞 黄氏认为,瘀血是影响肺心病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病理因素,气虚、痰浊及饮食失节、起居失常日久均能致
2003年06期 560-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金辉
<正>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目前,多数认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风盛痰阻、气道挛急是支气管哮喘主要病机,风盛是其主要因素,痰壅气道、肺管不利是其病理结果。亦有人认为,风邪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而痰饮并不是主要因素,其病因病机当属外感失治,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气道挛急。此外,有人认为,本病因于先天禀赋不足,阴精亏虚,脾虚痰蕴,痰瘀伏肺,肺失治节,痰浊搏结于肺,遇新邪引动而触发。 2 辨证论治 2.1 分型论治 潘氏等将顽哮分为3型:痰热郁阻气道,以清肺化痰为本,佐以温散之法;肺虚夹杂伏痰化热,以温补肺脾
2003年06期 562-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妮娜
<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已婚32例,未婚10例,幼女4例;年龄6~68岁;病程3d至22年;合并泌尿系感染6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刺激外阴痒痛,有时伴有血性分泌物或合并尿频、尿急、尿痛。妇科检查:小阴唇内外充血,重者可见散在红色斑点,阴道后穹窿有大量黄色泡沫或脓性分泌物。 1.2 治疗方法 予苦参30g,蛇床子30g,百部10g,川椒10g,大枫子10g,白矾10g,白头翁30g。上药水煎取汁500ml装瓶高压消毒备用。每晚睡前取100ml,置于洁净浴盆内兑沸水100ml,先用蒸汽熏外阴,待温度适宜时坐浴,使药液充分接触外阴部。每次20~30min,每日2次,7d为1疗程。
2003年06期 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维宏,李晓龙
<正> 我们近年应用参麦注射液和酚妥拉明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54~82岁,平均63.51岁;急性心肌梗死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风心病3例,高心病6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2例,冠心病合并支气管扩张咯血1例。临床表现为端坐呼吸,大汗,咳嗽,两肺可闻及湿罗音或/和哮鸣音,HR 100次/min以上。 1.2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取坐位,双腿下垂,立即给
2003年06期 564-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珏,刘婉嫣,张桂红
<正> 我们1999年6月~2002年1月以红花注射液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8~78岁,平均62.34岁;病程3d至16年,平均7.02年;合并糖尿病者8例,高血压病16例。对照组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7~79岁,平均62.42岁;病程2d至20年,平均6.54年;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压病15例。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硝酸甘油5mg加入5%葡萄糖注
2003年06期 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温玉峰
<正> 我院1999~2002年应用自制通栓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1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脑动脉硬化者222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例,其中男性160例,女性62例;年龄45~8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与对照组8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脑动脉硬化常规治疗基础上加
2003年06期 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参
<正>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笔者2001年4月~2003年4月采用自拟解热合剂治疗外感发热患者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我院内、儿科急诊、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1 6/12~65岁;病程2h至4d;体温38.5℃~40.2℃;上呼吸道感染43例,急性扁桃体炎26例,急性支气管炎11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外感高热证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予解热合剂(组方为金银花15g,黄芩15g,
2003年06期 565-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毛智荣
<正> 笔者1993年10月以来用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63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39例中男性357例,女性282例;年龄13~82岁;绝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肾区或腹部不适、疼痛或剧痛,甚则肾绞痛,小便频数或淋漓不净,甚则点滴不通;肾结石559例(其中双侧肾309例),肾兼输尿管结石95例,输尿管结石74例,膀胱结石6例,输尿管结石伴肾盂积水169例,碎石后6例。B超检查示肾盂及输尿管扩张,液性暗区范围1.0~4.0cm,输尿管内径0.5~1.4cm;肾内结石位于上盏、中盏279例,下盏138例,上、中、下盏均有结石142
2003年06期 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茂文
<正> 笔者近年来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例中男性3例,女性15例;年龄18~64岁:病史3d至3年;临床表现为突发眩晕为主,常伴有耳鸣、耳聋及恶心、呕吐等,以眩晕、呕吐为主者15例,耳鸣者1例,舌红白腻者2例,苔黄厚者1例,脉弦细者6例,脉弦滑者12例。均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部分确诊。本组病例均有用西药治疗史,其中服用谷维素、烟酸、安定类16例,眩晕停类2例,但疗效不佳。
2003年06期 56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芳洲,邓克新
<正> 笔者1993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广泛性急性出血性胃炎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均为内科住院病例,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15~52岁;29例因于饮烈性酒、服水杨酸盐类药,6例因进粗糙食物所致;以突然反复呕血、排柏油样大便为其特点;其中18例入院时血红蛋白仅41~45g/L;一般在发病5~8h后来诊。患者在入院后立即行纤维胃镜检查。 1.2 治疗方法 患者在纤维胃镜检查时,一旦确诊为广泛性急性出血性胃炎,立即给冰生理盐水20ml加立止血1000u
2003年06期 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康义华,刘杰,王久明
<正> 我们近年应用自拟中药高位保留灌肠,以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肠功能的恢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8例,男性123例,女性55例;年龄12~66岁;肠梗阻松解术18例,阑尾切除术63例,腹部创伤探查术45例,胃大部切除术及肠切除术16例,胆囊切除术15例,嵌顿疝修补术21例。对照组118例,男性77例,女性41例;年龄10~69岁;肠梗阻松解术7例,阑尾切除术49例,腹部创伤探查术33例,胃大部
2003年06期 567-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段冬寿,韩亚梅,黄雪娇
<正> 我们1999年4月~2002年4月应用八正散加味治疗急性尿路感染血尿4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龄13~64岁;病程10~20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氟哌酸0.2g口服,每日3~4次。治疗组予八正散加味:车前草10g,木通10g,萹蓄10g,大黄5g,栀子10g,滑石7g,灯芯草5g,瞿麦10g,甘草梢10g,紫
2003年06期 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谢珍
<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年龄20~45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对照组50例,年龄21~38岁;病程1~9年。诊断符合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相关部分。 1.2 治疗方法 (1)治疗组:予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黄柏各30g,桂枝15g,炮穿山甲12g,丹皮、川芎、三棱、莪术各10g,当归20g,制香附、白芍各10g。将上述药物煎煮2次,过滤去渣,并浓缩成200ml备用,待温度适中时排尽大便后
2003年06期 568-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培谦
<正> 笔者1998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背背法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例,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20~65岁,平均32岁;病程2h至4年,其中1个月内者62例。均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反复发作,常伴有骶、臀部疼痛和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或股神经痛,咳嗽、喷嚏、用力排便及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均可使疼痛加重,屈髋、屈
2003年06期 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玉梅
<正> 我们自2000年8月以来采用中药灌肠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获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年龄24~47岁,平均36.12岁;入院时体温37℃~38.9℃,平均38.20℃;合并有盆腔炎性包块者10例,包块大小平均(6.20×5.30)cm。对照组25例,年龄21~51岁,平均35.90岁;入院时体温37.2℃~39℃,平均38.61℃;合并有盆腔炎性包块者8例,包块大小平均(5.98×5.21)cm。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2003年06期 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郁华,赵淳
<正> 1 资料 患者许某,男性,65岁。既往有高血压史、消化性溃疡出血史,近期常出现胃脘痛。2002年6月28日15:00突感胸腹部剧烈压榨性疼痛,向左肩背部放射,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全身乏力,呼吸困难,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无晕厥及意识障碍。家属及时送至我院急诊中心。查体:体温36.5℃,脉搏未扪及,呼吸26次/min,血压未测出,一般情况极差,神清,面色青灰,表情痛苦,焦虑,烦躁不安,皮肤湿冷,唇甲轻度紫绀,胸骨部位皮肤指压试验(+),四肢厥冷。颈静脉无过度充盈,心界稍向左下扩大,HR 52次/min、律齐,心尖区
2003年06期 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英,杨彦斌,谢郁华,赵淳
<正> 1 资料 解某,男性,42岁。患者因不堪疾病折磨,多次轻生自杀(吞服大量安定片),曾作头颅CT提示脑萎缩。2002年2月21日清晨8:00许家属发现患者卧于床上,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四肢冰冷,二便失禁,遂急送我院救治。查体:T 36.5℃,P 120次/min,R8次/min,Bp 60/40mmHg;深昏迷,呼之不应,压眶反射消失,呼吸微弱,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1mm,对光反射消失,口中无异味,面色青灰,皮肤湿冷,肢冷,双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于湿罗音,心界不大,HR120次/min、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心音弱,腹
2003年06期 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勤,张玉星,陈麟
<正> 哮喘发病因素错综复杂,既与患者的体质-遗传和特应性 有关,亦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目前哮喘急性期治疗应中西医结合以缩短病程,缓解期以中药为主,经过一个时期的缓解期治疗,许多患者可长期缓解。 哮喘缓解期治疗首先要避开诱因,如烟雾、花粉、屋尘、棉絮、动物毛屑、羽毛、农药、油漆、煤气等异味,避免到人群密集、空气混浊之处。平素适当锻炼身体,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注意气候、湿度等环境因素,因哮喘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故对气温的变化特别敏感。因而当气候转变时应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因感冒而诱发哮喘。食疗方面可常食枇杷、梨、核桃等养肺之品。 中医学认为,哮喘发作期治肺可缓其急,缓解期治肺可清其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补脾可截生痰之源,又可培土生金;“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哮喘日久必伤
2003年06期 572-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兰
<正> 在综合性医院中常有一些患者经西医治疗无效或并发症较多,使治疗无法进行而请中医会诊。在此种情况下如何保证使中西药药效协同并充分发挥中药的优势尤为重要。笔者结合病例介绍体会如下。 1 会诊昏迷患者 昏迷多为危重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所致,常出现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而见呕血、黑便,亦有便秘者。此时用清热凉血止血药可收敛、止血、生肌,有保护胃粘膜、减轻炎症、改善微循环、加速粘膜修复等作用,可选黄连、三七、白及、乌
2003年06期 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志豪
<正> 肾病综合征属中医学“水肿”范畴,由脾肾功能失调、阳气虚弱、水湿妄行而致。本病以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胆固醇与类脂质浓度增高为主要特征。笔者根据多年临证经验将此病分为三证论治。 1 脾阳虚弱,水湿滞留 症见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浮肿轻、但持续较久,纳呆,恶心,便溏,舌淡,脉濡细。治宜健脾补气利水,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2003年06期 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才萍
<正> 1 中风(高血压脑出血) 患者周某,男性,55岁,于2002年10月13日凌晨1:00人院。患者于1h前起床小便时,突然昏倒,左侧偏瘫,家属发现后即将其送入我院。入院时神志恍惚,呼之能应,小便失禁,嗜睡,
2003年06期 573-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科
<正> 1 颈椎病(神经根型) 王某,女性,47岁,1999年10月20日就诊。左颈肩痛伴手指麻木间断1年,左上肢剧痛加重3d。查体.Bp120/80mmHg,左C_(5~6)C_(6~7)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左臂丛牵拉试验(+),左肩功能正常;舌质红、苔黄。X线摄片示左C_(4~5)C_(5~6)椎间孔变小,椎间隙变窄,C_5、C_6、C_7椎体前缘增生,提示颈椎病。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取颈夹脊穴C_(4~5)C_(5~6)C_(6~7)及颈臂穴,皮肤常规消毒,空心针直刺颈夹脊穴约1寸深;颈臂穴直刺1寸避开颈动脉,使针感向手指放射,各穴注入自拟定痛2号(祖师麻注射液4ml、当归注射液2ml混合)1ml后再用艾条每穴灸5min,每日
2003年06期 574-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前琼
<正> 麝香丸药灸是我院用于急症抢救的一种独特的灸疗方法,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1 药物制备及使用方法 取麝香、樟脑、冰片等研粉制成0.5cm大小丸药,再用纱布包裹,置于酒精灯上炙烤。基础穴位为人中、神阙、涌泉、内关、足三里,先灸,采用雀啄灸。用治心血管、呼吸、消化、外科、妇科、儿科、泌尿系统诸症。各病症所灸次数和时间以患者症状缓解后即止,一般灸5min可见明显疗效,每日可灸1~2次。 2 临床应用 2.1 心脑血管系统急症 (1)冠心病心绞痛:基础穴加膻中、
2003年06期 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明文
<正> 1 痛风急性发作 治疗痛风的中西药较多,但笔者用刺血疗法治疗此病,其疼痛的缓解似乎更为迅速。因其疼痛的部位不同,故刺血常以阿是穴为主。 病例:赵某,男性,35岁,1996年10月29日就诊。因饮酒致左拇趾及其关节周围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半日。诊见患者跛行,表情痛苦,左拇趾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洪数;血尿酸测定明显高于正常值。诊为痛风。嘱患者卧位,用75%酒精消毒患处及
2003年06期 575-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智敏,郭志雄
<正> 1 上腔静脉综合征 陈某,男性,53岁,2001年10月13日入院。自述头面、上肢浮肿2周,加重伴气紧3d。入院当日CT示右上中央型肺癌,侵犯纵隔及上腔静脉。入院症见头面、双上肢浮肿,微咳少痰,喘促气紧,卧则加重,双上肢及颈部脉络怒张,大便干结,小便少,舌质黯红苔白,脉滑。拟行支气管镜等检查。故先予中药汤剂泻下逐饮、疏风解表以应其急,方选疏凿饮子加味:羌活、秦艽、泽泻、
2003年06期 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祝东友
<正> 1 癃闭 张某,女性,73岁,1995年12月10日初诊。5d前因故彻夜未眠,次日清晨排尿困难,渐至点滴不下,以尿潴留待查入院。查:T 36.80℃,P 91次/min,R 22次/min,Bp107/77mmHg;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肾功能正常;B超示双肾大小正常,未发现结石,膀胱高度充盈。每日需导尿3~4次,若4h不导尿则逐渐出现全身麻木、烦躁不安,导尿后即消失。症见排尿困难,点滴不下,无尿意,小腹胀痛,全身麻木,烦躁不安,夜不能眠,形体消瘦,神志尚清,大便5d未解。平素头晕,眠差多梦,口干苦不欲饮,舌质红,苔黄厚干糙无津,脉弦
2003年06期 576-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章铨荣
<正> 1 逐水消胀法 吴某,男性,26岁,2000年5月22日诊。患者因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已月余,近3d尿量减少,虽用速尿160mg静推、每日2次,24h尿量仍不足500ml。昨起腹部胀满欲裂,坐卧不安,呻吟不止,彻夜未眠,伴频繁恶心,难以进食,便秘5d。诊时见形销骨立,大肉已脱,精神萎顿,腹大隆起,脐眼外凸,腹皮光亮,清筋显现,苔白舌淡,脉细滑。此属臌胀重症,水湿内停,气机不利,三焦壅塞,冲气上逆。予甘遂、大戟、芫花各2g,研粉,米汤送服。药后约1h,腹胀突然加剧,片刻即排大便,2h左右排水液状大便约3000ml,当晚入睡,次日感腹胀顿减,精神转佳,能进食米粥(十枣汤出自《伤寒论》,原方中有大枣,而患者恶心频繁,恐甘味加重恶心,故改用米汤送服,以护养胃气)。
2003年06期 57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德金
<正> 1 晕针 谭某,女性,27岁。因患网球肘和踝关节陈旧性损伤于1997年7月16日上午前来求治。经诊察后,嘱患者端坐于沙发上,针刺其右侧阳陵泉、悬钟、丘墟、太冲,左侧曲池、肘髎、少海、外关诸穴,得气后留针约5min,患者突然诉头晕,随即头歪身倾,不省人事。观其面色灰暗,口唇紫绀,是为晕针。即刻起针,触摸脉搏不应,呼吸微弱、似有似无,遂立即抬高患者下肢,放低头部,用力按压水沟及左合谷穴片刻,见其毫无反应,遂拿捏左腋窝下之大筋极泉穴数下,并按压心前区5次,须臾,患者缓缓出现微弱呻吟;再用力按压左合谷穴,患者方苏醒。继而点燃艾条熏灸神阙穴,并不断吹气助燃,数分钟后患者呼吸平稳,汗出已收,面
2003年06期 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惠阳
<正> 1 腹部按摩方法 患者双腿屈曲,采取平卧位、左侧位、右侧位3种体位轮换,由下而上在腹部反复按摩,直至腹痛消失。也可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间歇进行,每次按摩30min,休息1~2h再次进行按摩。对于肥胖患者可以采用冲击法,通过腹腔内容物冲击胆囊。操作时,手法应柔软,防止腹壁脂肪坏死及腹腔内脏损伤。 2 典型病例 2.1 病例 钱某,男性,53岁,干部。夜间突感中上腹部疼痛,
2003年06期 578-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金成,范维,史晓燕
<正> 1 病例介绍 何某,男性,66岁,因右膝关节疼痛3年于2000年9月28日21:00服含木通60g、防己7g的药汁约100ml,23:00许出现剧烈呕吐,吐出胃液约1500ml,随后出现胸闷、纳呆、乏力等症,腹胀加重,腹部按摩3次,腹胀无缓解,伴头晕、干呕、大便难、背部紧缩感,于10月19日住本市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药物性肾病(肾功能不全Ⅲ期),行血液透析治疗后症状减轻,但血肌酐升至600;μmol/L,于11月1日转入我院求中药治疗。症见面色萎黄、乏力气短,无头晕、腹胀等,纳食及睡眠可,二便调,舌体胖大,质淡,苔薄白,脉弦滑。发病至今,小便量基本正常,全身无浮肿。
2003年06期 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吕秀莲,刘荣奎
<正> 急惊风是儿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发病率较高,尤其在3岁以下婴幼儿更常见。临床表现为神识昏蒙,四肢抽搐,两目上翻或斜视、凝视,牙关紧闭,口唇撮动或青紫,壮热,头后仰,项强直,喉中痰鸣等。病因多为外感热病、暑热、疫痢、肺炎等引起,本病发病急骤,传变迅速,因此,传变之前的急救措施十分重要。 1 方法与效果 选取患儿十宣穴,消毒后医者用左手食指固定于患儿指甲后,拇指自第二指骨稍用力反复上下推按,使郁血积聚于十宣穴,右手持三棱针,拇、食指捏住三棱针柄,中指指端紧靠针身下
2003年06期 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智聪,张晓蓉,吴红燕
目的 探讨在血浆置换术救治急性中毒过程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66例急性中毒患者应用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配以护理措施如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清除胃内毒物及皮肤粘膜毛发内毒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过敏反应发生情况并及时给予处理等。结果 66例经有效的血浆置换术及护理配合,抢救均获成功,痊愈出院。结论 对急性中毒患者施行血浆置换术时积极予以护理配合,可提高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2003年06期 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行秀
<正> 冠心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旁 路移植术,亦称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供氧,为冠心病患者解除了病痛,提高了生活质量。由于术后并发症大多数在早期(48h内)发生,所以术后早期严密的监测与良好的护理十分重要。现简述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1年4~6月我院共作CABG 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0~79岁,平均63.50岁。均于手术后转入ICU监护,无1例死亡。 2 术后监护 2.1 循环系统监护 患者入ICU后立即予床边心电监护,分
2003年06期 580-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凤册,侯淑云,蒲爱军
<正> 我们1999年10月~2002年8月以常规治疗方法加用鱼腥草注射液、α-糜蛋白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取得良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4例,两组资
2003年06期 581-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斗
<正> 脑出血病情重者患者大多昏迷,常有吞咽困难、瘫痪和感觉障碍,故科学的护理与预后密切相关。现浅述体会如下。 1 危重期的观察与护理 1.1 患者入住的抢救室或单间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室温在18℃~22℃之间,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由于患者需安静卧床4周以上,护士应勿使患者情志过极,减少探视
2003年06期 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爱荣
<正>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出血,由于血肿及周围组织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影响颅内血液及脑脊液循环,使脑水肿进一步加重,严重者可导致脑疝,表现凶险,病死率高,预后差。必须及时适量地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以缓解脑水肿症状,使患者度过急性期,进入恢复期。 1 临床资料 我院1999~2002年共收治脑出血患者34例,其中男性
2003年06期 582-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春玲
<正> 1 临床资料 2001年7月~2003年6月我院共收治头颈部放疗病例67例,男性40例,女性27例;包括鼻咽癌、鼻副窦癌、牙龈癌、舌癌、扁桃体癌、喉癌、唾液腺癌、脑转移癌等,放疗中出现的相关变化包括心理反应、全身反应、皮肤反应、粘膜反应等。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是护理的重点部分。67例患者中女性多表现为焦虑、不安和失眠,男性多反应为消沉、抑郁、甚至绝望;一般情况下,经济条件好及文化程度高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程度较重。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主动关心体贴患者,主动询问病情,
2003年06期 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冉茂芳
<正> 鼻咽癌是我县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其首选方法。放射治疗鼻咽癌,其治疗时间长、副反应大、费用高。如何使患者顺利完成全程治疗,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就有关体会述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放疗中心2001年7月~2003年6月共收治鼻咽癌患者48例,男性42例,女性6例;年龄24~72岁,中位年龄47岁。所有病例均为初治患者,全身情况按卡氏评分在70分以上;均无明显脏器转移,血常规及心、肝、肾功能正常,无放射治疗禁忌证。 2 护理方法 2.1 治疗前护理 主要是心理护理。绝大多数患者迫切希望
2003年06期 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韩乐菊
<正> 为使痔疮手术获得更好的疗效,减轻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和术后的痛苦,早日恢复健康,故护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现浅谈体会如下。 1 术前护理 患者面对陌生的医疗环境,往往会产生各种负面心理,如焦虑、畏惧术中出血、术后伤口疼痛以及预后不佳等原因而影响休息和食欲。为此,护理应以患者为中心,使其处于接受手术治疗
2003年06期 584-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容
<正> 由于中药多为动植物及矿物质,大多数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炮制,且多以复方形式应用,因此不良反应的发生很少。但中药确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应用中药治疗疾病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对此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1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由于中药本身的毒性,或未经相应的炮制或炮制不良,则必然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同时,患者年龄、体质的差异及中药制剂纯度因素以及医生用药欠斟酌、处方配伍失当、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合理、误用假劣伪品等,均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2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常见为过敏反应及中毒反应。患者常表现为全身或
2003年06期 585-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斐,陆云珠,王淑芬
<正> 静脉留置针在静脉内留置时间较长,既减轻了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又方便了护士的操作。但由于药液的长期输注及药物的化学性刺激,常可使血管变硬,甚至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肿痛的静脉炎症状,造成留置时间缩短,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我们自1999年7月开始采用局部75%酒精纱布湿敷的方法保护血管以预防静脉炎及延长静脉针留置时间,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湿敷组40例,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40~81
2003年06期 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春梅
<正>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是近年来外科治疗胆囊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其经胆囊造影术及B超显像检查确诊后利用微小腹腔镜仪器插入腹腔内以切除胆囊,该法具有对患者生理干扰少、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我院自1997年开展LC以来,已成功地实施了600余例,并通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制定了一套程序化、规范化的护理模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男性36例,女性62例;年龄23~72岁,平均45.64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58例,慢性胆囊炎28例,
2003年06期 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3年06期 587-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