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 从中山市首例SARS的诊治探讨其防治

    钟福帮,陈金兰

    本文通过对中山市首例SARS患者诊治方面的一些临床经验分析和体会,提示应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予以防治。

    2004年08期 483-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味白芥汤治疗肾积水75例

    邓定建

    <正> 肾积水是指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造成肾内压力升高、肾盏肾盂扩张,可致肾实质萎缩。临床上多有腰部胀痛伴叩击痛等特点,同时伴有引起肾积水的原发疾病的相关症状存在。本病症常见于输尿管结石、肾结核、多囊肾、肾肿瘤等疾病。笔者近年采用加味白芥汤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肾积水,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提高SARS初诊患者的护理质量

    陈淑珍,邓秋迎,黄丽

    <正> 急诊科是SARS患者进入医院的主要通道。作好SARS初诊患者的护理是医护人员面临的新课题。根据既往开展QC(质量管理)活动的体会,我院急诊科成立了“仁爱QC小组”,制订、改进初诊的61例SARS患者的护理措施,收效良好。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2004年08期 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创术并祛瘀开窍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黄良文,冯新送,谢裕华,戴先才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简称微创术)并祛瘀开窍法治疗高血压大脑基底节区中小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20~30ml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微创术并祛瘀开窍法治疗,与同期单纯西医非手术治疗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第4日和第7日血肿消失率、第10日意识转清醒率、第14日高度脑水肿率、第4周肌力恢复良好率及3个月后期良好率。结果 治疗组第4日、7日血肿消失率及第10日意识转清醒率、第4周肌力恢复良好率、3个月后期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第14日高度脑水肿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大脑基底节区中小量脑出血采用微创术并祛瘀开窍法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非手术治疗。

    2004年08期 486-4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压平胶囊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余晓阳,刘渝波

    目的 观察血压平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3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血压平胶囊,对照组服用罗布麻叶片。结果 治疗组降压效果与对照组相近,但对血脂、肾功能的改善及在控制血压的持久方面优于对照组;血压平胶囊对肝火亢盛证疗效尤佳。结论 血压平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肯定。

    2004年08期 48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救治雪山一枝蒿致中毒性休克1例

    仇光平,黄霞

    <正> 1 资料刘某,女性,31岁,2000年4月17日5∶10入院。因患腰腿疼痛饮用雪山一枝蒿干品约250g酒浸(约1000ml)外涂局部的药酒100ml,30min后出现恶心呕吐,即送当地医院洗胃。抢救中患者出现呼吸短促,继而呼吸困难,四肢抽搐,意识不清,遂急送我院呼吸内科。查体:T36.9℃,P62次/min,R20次/min,Bp110/52mmHg,意识丧失,按压眼眶有轻微反应,双侧瞳孔直径4.5m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呼吸表浅而不规则,闻及酒味,心音迟缓节律不整,两肺呼吸音粗伴痰鸣音,腹部

    2004年08期 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栓通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粘血症疗效观察

    张洁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高脂血症并高粘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高脂血症并高粘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藻酸双酯钠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疗程均1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性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高脂血症并高粘血症有显著疗效。

    2004年08期 490-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益肾通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李秋恒,孟凡一,王世钦,苏海燕

    目的 观察益肾通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益肾通心丸,对照组口服心可舒片。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肾通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

    2004年08期 491-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滋肾通腑方治疗癃闭42例

    顾伟民

    <正> 笔者近年采用自拟滋肾通腑方治疗癃闭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2例均为男性,年龄54~86岁;均有小便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下腹部胀满等症状;肛门指检前列腺有两侧叶增大,硬度中等、均匀;B超提示前列腺肥大;CT扫描及前列腺液检查排除前列腺肿瘤、感染性前列腺炎。1.2 治疗方法 予自拟滋肾通腑方:炒黄柏、炒知母、炒蒲黄(包煎)、枳壳、枳实、生大黄(后下)各10g,怀牛膝、丹参各15g,肉桂3g(后下),琥珀5g(后下)。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各服1次。10d为1疗程。

    2004年08期 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舒心通脉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变化的影响

    胡永学

    目的 观察舒心通脉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溶栓后立即服用舒心通脉汤,对照组仅予溶栓疗法。结果 治疗组心电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心通脉汤有利于AMI患者心电异常的恢复。

    2004年08期 493-4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肠粘连缓解汤治疗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50例

    刘晓刚,郭峰

    <正> 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APSBO)根据病史、症状及放射学检查多能确诊,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有效。笔者近年以肠粘连缓解汤治疗APSBO 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葛根素联合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常延平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肝素钠静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予葛根素及肝素钠入液静滴。结果 心绞痛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67%,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66.67%;患者心绞痛发作相关情况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肝素钠静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

    2004年08期 495-5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益心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刘春英

    目的 观察益心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中药益心饮,对照组予丹参滴丸,4周后观察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近,而心电图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则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心饮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异常心电图,且对中医症候的改善亦有良好作用。

    2004年08期 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离子导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刘玉启,周荣生,贾广义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导入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中药离子导入并配合颈椎牵引,对照组仅采用颈椎牵引。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X线颈椎摄片、CT扫描结果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离子导入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2004年08期 497-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穴位注射胸腺肽及维丁胶性钙治疗银屑病21例

    赵炳臻,乔玉玲

    <正> 银屑病为皮肤科顽疾,其病程长,治疗棘手,且易复发,给患者精神和身体带来较大痛苦。我们近年来采用药物穴位注射方法治疗顽固性银屑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川芎茶调口服液治疗风寒头痛临床观察

    张国英,杨敬

    目的 观察川芎茶调口服液治疗风寒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予川芎茶调口服液,对照组口服桂枝合剂。两组均治疗3d。结果 两组总疗效相近,其头痛、舌脉象的改善亦相近,使用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川芎茶调口服液治疗风寒头痛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2004年08期 499-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清毒愈热汤治疗内毒素性高热80例疗效观察

    解淑华,廖玉兰

    目的 观察清毒愈热汤治疗内毒素性高热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自拟清毒愈热汤,对照组子抗生素,疗程均为3d。结果 在高热消退时间及内毒素消除方面,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原发病种临床疗效比较亦以治疗组为优。结论 清毒愈热汤治疗内毒素性高热疗效满意。

    2004年08期 500-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105例

    王晓东

    <正> 笔者2000年8月以来应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105例,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5例中男性60例,女性45例;年龄45~80岁;急性心肌梗死15例,心绞痛及梗死后心绞痛60例,心律失常25例,心功能不全20例,高血压病46例。

    2004年08期 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退热微型灌肠剂治疗婴幼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胡和平,罗菲,张晶樱,周士伟,刘昌玉,刘素文

    目的 评价退热微型灌肠剂治疗婴幼儿外感发热的作用。方法 将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退热微型灌肠剂灌肠。结果 对照组用药3min吸1h退热幅度大于治疗组,而治疗组用药6、8h退热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相近,但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退热微型灌肠剂治疗婴幼儿外感发热疗效良好。

    2004年08期 502-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双虎通关汤治疗前列腺增生致急性尿潴留21例

    马军

    <正> 前列腺增生致急性尿潴留是临床常见急症。笔者近年采用中药双虎通关汤治疗该病症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1例均于慢性前列腺增生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尿潴留,行导尿术后留置导尿管1~3d;年龄60岁以上,其中5例为80岁以上;住院12例,门诊9例;均见小腹胀痛,腰膝酸软,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黄或白,脉弦滑尺部无力;癃闭前均有尿流变细,尿时余沥不尽,时有遗尿,夜尿频频。其中14例口干

    2004年08期 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益肾散治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肾衰竭早期疗效观察

    苏路侠,娄桂兰,张丽芳

    目的 观察益肾散治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AAN)肾衰竭早期的疗效。方法 以益肾散治疗AAN 25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舌、脉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25例中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00%;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随访1年,20例(80.00%)未进入肾衰竭期。结论 益肾散治疗AAN肾衰竭早期之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佳。

    2004年08期 504-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4例

    姜莉芸,耿嘉蔚

    <正> 笔者2003年2~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4例均为住院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10版)诊断标准。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24~65岁,多为24~35岁者;病程7h至2d。1.2 治疗方法均予禁食,胃肠持续减压,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指征。西药予洛赛克40mg入液静滴每日2次,利多

    2004年08期 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李恒山,杨玉霞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16例,并设西医对照组96例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排便时间平均13.72h,单纯性肠梗阻手术率5.36%,全组复发率4.31%;对照组排便时间平均23.41h,单纯性肠梗阻手术率35.48%,全组复发率30.21%。两组排便时间、单纯性肠梗阻手术率及全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

    2004年08期 506-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解粘止痛散敷脐治疗术后肠粘连腹痛56例

    钱小强

    <正> 肠粘连是腹腔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因此而发展成为粘连性肠梗阻。笔者近年采用自拟解粘止痛散敷脐治疗术后肠粘连腹痛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健脾益肾解毒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疗效观察

    李福平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解毒化瘀方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健脾益气、解毒化瘀中药,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强的松、甲硝唑等西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近,但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其停药后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益肾解毒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2004年08期 508-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清胃汤加减治疗化脓性颌下间隙蜂窝组织炎92例

    程伟,王吉英,闫秋霜

    <正> 化脓性颌下间隙蜂窝组织炎是口腔科常见病,其多为智齿冠周炎、化脓性根尖炎、牙周炎及上呼吸道感染后继发颌下淋巴结炎所致。笔者采用清胃汤加减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苓散加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周永霞,陈可静

    目的 观察四苓散加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患儿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四苓散加味。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四苓散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

    2004年08期 510-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8例

    涂远玲

    <正>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心功能(NYHA分级)为Ⅲ~Ⅳ级;病程1~15年;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38~78岁,平均62岁;原发病为冠心病17例,风心病10例,高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

    2004年08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王霞,谭勇,何祥光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将患儿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服用自拟中药方药。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其水肿消失及血压、蛋白尿和血尿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中药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效果满意。

    2004年08期 512-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50例

    魏萍,赵江,魏棠

    <正> 产后尿潴留指产后6~8h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致尿液不能排尽,为产后常见并发症。笔者1996年以来采用针刺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蝰蛇咬伤疗效分析

    杨海燕,黄梅,黄谊,李志国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蝰蛇咬伤的作用。方法 将患者70例随机分为西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予西医常规处理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两组综合疗效相近,但中西医结合组在升高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延长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血液透析次数、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疗程等方面优于西医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蝰蛇咬伤疗效满意。

    2004年08期 514-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骨康液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临床观察

    郑湘宏,黄霖

    目的 观察中药骨康液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予复位、固定后,观察组予以骨康液,对照组口服伤科接骨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及肿胀、疼痛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骨康液能较快改善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肿胀、疼痛症状,提高治愈率。

    2004年08期 516-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脉络宁与颅脑超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

    桂清民,陈以平,孔令文

    <正>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我们近年应用脉络宁注射液静滴,配合颅脑超声治疗本病40例,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治疗者20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维正脊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康贤通,黄清春,韦嵩,沈鹰,汪元,黄灿华

    目的 观察三维正脊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对122例患者采用三维正脊治疗仪瞬间成角、旋转牵引辅以手法、中药熏蒸及高压电位等治疗。结果 122例中优90例,良29例,一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18%。结论 三维正脊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2004年08期 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2例疗效观察

    黎汉光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静滴刺五加注射液,对照组60例静滴葡萄糖、氯化钾、普通胰岛素,两组均治疗14d;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其心绞痛及血脂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疗效。

    2004年08期 519-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异位妊娠25例

    李雁南,周秀荣

    <正>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9例均为我院1999年5月~2003年5月住院患者,均符合保守治疗条件。停经时间≤60d,B超证实宫腔内无孕囊,宫旁或输卵管有低回声区,输卵管浆膜尚未破裂或已破裂,但生命体征正常,无活动性出血。血β-HCG<5000u/L,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正常。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年龄20~40岁,平均28.5岁;停经38~60d,平均53.6d;血β-HCG 457~4700u/L,平均3368u/L。对照组24例,年龄22~36岁,平均26.5岁;停经时间39~58d,平均54.5d;血

    2004年08期 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醒脑静局部灌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刘远杰,王鹏,王传刚

    目的 观察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局部灌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及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加用醒脑静局部灌注,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注。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醒脑静局部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2004年08期 52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临床体会

    刘振湖

    <正> 高脂血症是指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超过正常范围及高密度脂蛋白(HDL)的降低。高脂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发的心脑血管事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近年来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重要环节。笔者1998年1月以来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暑温治疗的几个注意点

    董康,张玉帆

    暑温乃一急性热病,治疗应注意灵活运用辛凉;掌握时机,巧用三宝;多法并举,对待“风证”;始终重视养阴,顾及通阳;积极治疗后遗症;正确处理战汗,并及时处置并发症。此为取得疗效之保证。

    2004年08期 523-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

    吴宗元

    <正> 笔者近年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0例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2~78岁,平均63.55岁;病程15d至20年;冠心病12例,肺心病10例,风心病3例,高心病3例,心肌病2例;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16例,Ⅳ级8例。

    2004年08期 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田令群治疗泄泻经验

    崔春风

    <正> 田令群主任医师为重庆市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及教研工作,学验俱丰。余有幸随师左右,现就田师治疗泄泻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2004年08期 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昭定治疗小儿肺热咳喘临证经验拾萃

    陈芳,季之颖

    <正> 咳喘是小儿肺系疾病常见证候,辨证多属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痰热阻肺、痰湿阻肺、脾肺气虚等。小儿形气未充,卫外不固,而肺位最高,故肺易先感邪,使肺失宣降、清肃不行而发为咳喘。外邪袭肺常以风为先导,风性善变,其为阳邪,化热最速;加之小儿脾胃薄弱,日久易化生痰热,上贮于肺,故临床以肺热咳喘实证为多,症见咳嗽喘息,痰多粘稠,发热,舌红苔白厚。对肺热咳喘证的治疗,临床多选用麻杏石甘汤、二陈汤、清

    2004年08期 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彭景星治验两则

    彭慕斌

    <正> 家父彭景星系孝感地区名老中医,从医5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遇危急重症屡起沉疴。兹将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验案二则介绍于次,供同道参考。

    2004年08期 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的保护作用

    杨洁红,白海波,蔡宇,万海同

    目的 观察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造成大鼠大脑中动脉暂时性局灶性脑缺血,观察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脑梗死发生率、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 接受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的大鼠较之单纯造模者缺血灶体积明显减少。结论 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2004年08期 528-5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粘血症并高脂血症45例

    薛敏

    <正> 高粘血症及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以血流变血脂指标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以中老年人多见,一般表现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肾脏、颈椎等多种疾病,属于中医学“浊阻”、“痰湿”、“湿热”、“痰瘀”等范畴。笔者近年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症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参麦注射液对豚鼠缺氧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的影响

    张英俭,何明丰,黎练达,徐文冲,梁章荣,魏华,刘绍辉,徐劲松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SM)对缺氧型心搏骤停(CA)豚鼠模型心肺复苏(CPR)成功后自主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SM组和生理盐水(NS)组,腹腔注射SM、NS30min后,采用夹闭气管窒息法复制CA豚鼠模型,监测夹管前后豚鼠的心电图变化,并记录开始CPR至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自主循环维持时间。结果 两组CPR成功率相近;SM组循环恢复时间短于NS组,循环维持时间长于NS组。结论 SM可缩短缺氧型CA豚鼠型CPR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延长CPR成功后的循环持续时间,但对豚鼠CPR成功率无明显影响,说明SM对促进CA的自主循环恢复和提高恢复后自主循环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2004年08期 530-5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赵洪运,郁长松

    <正>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神经病变性溃疡,甚至引起坏疽。我们1997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芪注射液联合亚低温对鼠缺血性中风气虚证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徐亚林,李承晏,王鹏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亚低温对鼠缺血性中风气虚证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缺血性中风气虚证动物模型,观察黄芪注射液和亚低温干预对模型神经缺损征以及梗死灶的影响。结果 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大鼠梗死灶较亚低温组及黄芪组有减小。结论 黄芪注射液、亚低温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证均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起到更好的脑保护作用。

    2004年08期 532-5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服用洋金花过量致中毒1例

    张策平

    <正> 洋金花为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胃痛、腹痛以及惊风抽搐之要药。笔者曾抢救不慎服本药过量中毒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患者,男性,45岁,于2002年7月16日15∶00误将洋金花约100g作为佐菜调汤内服,30min后躁动难耐,家人急送入院抢救。查体:T37℃,P108次/min,Bp130/90mmHg,狂躁,意识模糊,呼吸急促,面色潮红,无汗,双侧瞳孔散大对称,光反射存

    2004年08期 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略论叶天士的阳化内风学说

    王新智

    本文阐述叶天士对肝风病因、病机、立法用药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叶氏在继承前人肝风病因、病机认识基础上提出的肝风病机为“身中阳气之动变”及创立的“阳化内风”理论,于当今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4年08期 534-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7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清晕化痰汤治疗美尼尔综合征42例

    任健民

    <正> 笔者近年于临床采用清晕化痰汤加减治疗美尼尔综合征42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2例中男性14例,女性28例;年龄28~62岁;病程1~5年;因劳累发作15例,因情志刺激发作19例,原因不明8例。中医诊断符合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病诊断标准,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车船,头重,胸闷泛恶,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西医诊断符合《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1992)相关标准。

    2004年08期 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锡纯运用山茱萸肉治疗脱证的经验

    李公文

    本文探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重用山茱萸肉治疗脱证的方法,且列病案以佐证,于当今临证有一定启示。

    2004年08期 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

    吴伟胜

    <正>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由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导致的肺泡渗出液中富含蛋白质的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可伴有肺间质纤维化。ARDS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作为连续的病理过程,其早期阶段为急性肺损伤(ALI),而ARDS则为重度ALI概念。ARDS晚期多诱发或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病情凶险,预后恶劣。近年来尽管国内外中西医学者

    2004年08期 537-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进展

    于建华,李乃荣,袁绿化

    <正> 原发性痛经为妇科常见病症,反复性大,治疗棘手。中医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临床效果好,且副作用小,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1 辨证治疗艾家才自拟痛经汤(当归、熟地、川芎、苍术、白芍、香附、五灵脂)辨证分五型治疗105例,即气滞血瘀偏气滞者重用香附;偏血瘀者重用五灵脂,酌用红花、桃仁;寒湿凝滞者加巴戟天、续断;湿热瘀阻熟地易生地,白芍易赤芍,加瞿麦、蔚蓄、栀子;气血虚弱者行经时加桂枝、生姜,经后用肉桂、炮姜;肝肾亏

    2004年08期 540-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7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13例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综合治疗体会

    赵月霞,刘桂霞,夏清艳

    <正>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发病突然,是以两眼先后发病、视力障碍及特有的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独特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为关键。本病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不肯定。我们近年采用全身与局部用药及俞穴针刺与封闭相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癀片保留灌肠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发热30例

    韩海珍

    <正> 中晚期恶性肿瘤发热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棘手问题。我们1998年1月~2002年6月采用新癀片保留灌肠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发热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54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吸收期14例

    温玉峰,师艳芳

    <正>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其致残率极高。目前对脑出血吸收期的治疗无明显有效的方法。我们近年来应用颅脑血肿微创清除术和大剂量川芎嗪静滴治疗脑出血血肿吸收期患者,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120例

    马国华

    <正> 笔者2001年5月~2003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均为女性,未发现“桔皮征”及同侧或双侧腋窝及锁骨淋巴结肿大,经红外线乳腺检测仪检查确诊为乳腺小叶增生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年龄19~48岁,平均35.88岁;病程2个月至8年;未婚10例,已婚110例(经产妇96例,未产妇14例);乳

    2004年08期 544-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阑尾炎27例

    章遐云

    <正> 笔者近年对化脓性阑尾炎采用中西医结合加脓肿穿刺冲洗方法进行治疗,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7例为我院1996~1999年门诊及住院患者,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13~43岁,平均2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48~120h。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高热,伴恶心、呕吐、吐胃内容物,便稀薄,渗出性腹膜炎刺激征,麻痹性肠梗阻,右下腹部触及包块。在未出现明显手术指征的情况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加脓肿穿刺冲洗。

    2004年08期 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20例乳腺增生症中医治疗体会

    陈华琴

    <正> 我们2001~2003年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乳腺增生症120例,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未婚14例,已婚106例;年龄16~52岁;病程3个月至4年;乳腺增生发于单侧乳房32例,双侧乳房88例;辨证属肝郁痰凝(乳房肿块胀痛或刺痛,经前肿块胀大,疼痛加重,经净肿块随之缩小,疼痛减弱,伴心烦易怒,情绪急躁或抑郁,月经不调或痛经,

    2004年08期 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药自拟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0例

    贾曦,姚桂莲,钟吟娟

    <正> 功能性子宫出血由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患者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多、出血时间延长,甚至合并大出血,常导致中度或重度贫血,为妇科常见的急重疑难病症。笔者近年采用中药自拟方从清热凉血、益气固肾、化瘀缩宫、收敛止血着手治之,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545-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药联用治疗癌痛84例体会

    屈岭,陈翠美

    <正> 笔者2003年4~1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癌症患者晚期疼痛,并与单纯使用西药者对比。现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胃脘痛临证五法

    王福兰

    <正> 胃脘痛是内科临床常见、多发病症,部分患者发病较急,以腹部胀满、疼痛、上逆为其三大主症,其症有寒热之别,又有虚实之分。我们近2年来以通降五法治疗胃脘痛患者134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2004年08期 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脑炎2例

    范喜军,张玉柱

    <正> 1 病例刘某,男性,48岁,2001年11月14日入院。头痛、高热、呕

    2004年08期 547-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念君止血方治疗肝硬化并发大出血

    冀慧鹏,裴宏彬,李光辉

    <正>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晚期多以肝功能受损与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且来势凶险,病情多急重,为肝硬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偶得《中国名老医药科技专家学术经验集》一书载之江西周炳文主任医师一经验方——念君止血方,施于临床治疗数例肝硬化并发大出血患者,效果颇佳。兹介绍两则如下。

    2004年08期 548-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愈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缓解骨髓象)1例

    赵祚忠,佘翠萍,王焕志

    <正> 1 资料范某,男性,6岁,2003年8月28日因面黄乏力、全身疼痛、低热,至某医院检查示外周血WBC 2.7×10~9/L,RBC 2.1×10~(12)/L,Hb 62g/L,PLT 8×10~9/L。疑诊为血液病,建议到上级医院复查。当日转至郑州市儿童医院,入院时患儿体温40℃,全身

    2004年08期 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风急性期的辨证施护

    李秀华

    <正> 我们自2000年以来采用辨证施护并加强一般护理的方法护理中风急性期辨证属痰热腑实患者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4例中风急性期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例,中医辨属痰热腑实证。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2例,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38~78岁,平均54岁;动脉硬化性脑梗死21例,高血压脑出血31例。对照组52例,男性31例,女性21岁;年龄36~76岁,平均53岁;动脉硬化性脑梗死22例,高血压脑出血30例。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2004年08期 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风病的辨证施护

    李向华

    <正> 中风急性期后,患者多留有轻重不同的后遗症,而且有再中的可能。正确的辨证施护,对中风的疗效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们对本病辨证施护的体会介绍如下。1 辨证1.1 中经络 患者无昏迷或有短暂意识不清,出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失语、半身麻木等症。

    2004年08期 550-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指导

    王洋,张萍,王红霞

    <正> 脑卒中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为改善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应为其提供系统、正规的康复训练。现浅介如下。1 早期康复指导一般认为,在发病24h内进行康复功能治疗效果最佳,在发病1~3个月时可达最大程度的恢复。1.1 保持良好卧姿,采用正确抗痉挛体位。仰卧时患肩、肘下垫薄枕,肘伸直,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伸展。患侧臀下垫薄枕,便于髋关节内旋、内收,膝关节下垫软枕使稍弯曲,丁字鞋保持踝关节90°中立位,防止足下垂。

    2004年08期 551-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氧液治疗颅脑损伤的观察和护理

    朱志玲

    <正> 高氧液为一种含高浓度溶解氧且具有高氧分压(80~100kPa)的液体,该液体通过静脉输入人体后,可向组织细胞直接供氧,是一种新型给氧治疗方法。我们近年对35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高氧液静脉输注给氧,发现其在纠正脑缺氧、促进昏迷患者清醒、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方面效果显著。现将有关情况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2004年08期 552-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饮食护理

    孟爱果

    <正> 我院近年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加用中药并给予饮食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其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5例中男性64例,女性21例;年龄30~67岁,平均52.55岁;患者均有腹痛、腹胀、厌食、消瘦、乏力等症状,治疗前56例经CT、MRI确诊证实有不同程度肝硬化存在。1.2 治疗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前端插至肝癌的供血动脉,沿导管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术后常规抗感染补液2~4d,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保肝、止

    2004年08期 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乳腺炎的辨证施护

    高桂芳,李娟

    <正>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往往在产后第3、4周发病,临床表现为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伴有全身发热,溃后脓出稠厚,患侧腋淋巴结肿大。本病有郁乳期、成脓期、溃脓期之分,因而分期辨证施护对于乳腺炎的治疗有明显效果。乳房与肝胃二经关系密切,与冲任二脉、肾经亦有一定联系

    2004年08期 553-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1例老年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糖尿病的护理

    华艳贞

    <正> 1 病例介绍患者李某,男性,61岁,于2003年2月19日凌晨因外伤致右小腿出血疼痛2h急诊入院。查:T 36.7℃,P 72次/min,R 19次/min,Bp 100/60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体型消瘦,右小腿上段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可触及骨擦感,右胫前可见皮肤裂伤2cm,伤口可见鲜血渗出,肢端血运、感觉正常。经X线检查诊断为胫腓骨开发性粉碎性骨折。入院次日查空腹血糖14.82mmol/L,血钙1.983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型。患者入院即给伤口彻底清创缝合加压包扎,术前准备,于入院第2日

    2004年08期 55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膈肌痉挛的护理

    袁佑爱

    <正> 膈肌痉挛中医学称之为呃逆,系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病症。既可单独发生,亦常出现于某些急慢性疾病中。虚实均见,实证多为寒气外袭,痰饮积癖,暴怒气逆,食滞胃炎等;虚证多见中气亏弱,脾胃虚塞或肾气衰竭。实证多见呃声响亮,胸腕痞闷,嗳气酸腐,溲赤,便闭,脉弦实滑大;虚证则见呃声低微,吸呼短促,四肢逆冷。

    2004年08期 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例氯氮平中毒患儿的抢救与护理

    陈红华,马海燕

    <正> 1 资料患男,2岁,于1998年3月15日23∶00误服氯氮平片(数量不详),立即送当地医院催吐、输液治疗,留观一夜于16日10∶00回家。到家后即出现抽搐,口吐白沫,急送我院。入院时T 37℃,P 146次/min,R 30次/min,昏迷,左侧瞳孔大于右侧,对光反射消失,球结膜水肿,四肢抽搐,呈持续性强直,角弓反张,呕吐咖啡色物数次,量约80ml,喉中痰声明显,呼吸浅促、时有不规则,口周发绀,面色晦暗,四肢逆冷,舌质紫暗,舌苔黄,脉细数,双侧巴氏征(+)。立即针刺人中、合谷(双)、太冲(双),点刺井穴

    2004年08期 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气道的管理

    刘承梅

    <正> 人工气道指将导管经口、鼻或于气管切开后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后使部分上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呼吸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加湿作用和部分防御功能等)丧失;另外,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后,均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因此,人工气道的管理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很重要的环节。现就相关体会介绍如下。

    2004年08期 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