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万森,吴喜利,乔成林,崔大江,杨成志
目的回顾分析中国SARS流行规律与中医学运气理论预警的相关性。方法将中国SARS的发病时间、流行时间、流行地域、流行时的气候特点与中医学运气理论预警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中国SARS的初发时间、流行时间、暴发源、流行地域、流行时的气候特点和运气理论的预警高度吻合。结论中国SARS的流行规律和中医学运气理论中关于温疫的流行规律的认识相一致,提示壬午年、癸未年气运即气候变化对中国SARS的流行有重大影响。运气理论对于传染病(温疫)的流行具有重大的警示价值。
2004年11期 713-715+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597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冉茂艳2004年11期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苗青,张燕萍,张文江,崔云
目的观察清肺健脾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清肺健脾中药,对照组加用清肺化痰中药。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近,但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喘促、痰液粘稠、纳差、气短、乏力等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改善相近。结论清肺健脾法可明显改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症状,并提高临床疗效。
2004年11期 716-717+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永宏,金发光,李晓苗
目的观察心复宁Ⅳ号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心复宁Ⅳ号,对照组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复宁Ⅳ号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2004年11期 718-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昊华2004年11期 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尹克春,汤湘江,周文斌
目的观察参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对CHF患者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将患者60例(心功能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参附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加服地高辛。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近;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丙二醛(MDA)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佳。结论参附芪注射液治疗CHF患者(心功能Ⅰ~Ⅲ级)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自由基及增强心肌收缩力有关。
2004年11期 720-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林元超2004年11期 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玉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及强心口服液。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心功能指标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强心口服液合以西医常规处理治疗CHF疗效明显。
2004年11期 722-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泰红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葛根素。结果两组心绞痛和心电图表现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04年11期 723-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炯华,符为民,姜亚年,吴颢昕,王永生,邹建东,常成,王文革,王国华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脑血通颗粒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脑血通颗粒,对照组加用清开灵颗粒。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肿的缩减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脑血通颗粒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可靠。
2004年11期 724-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喜连,周荣峰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8例按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丹参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丹参高、中、低剂量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其中丹参高剂量组的疗效优于丹参中、低剂量组。结论丹参高剂量组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作用优于丹参中、低剂量组。
2004年11期 726-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金桥,张兰英,李福田
目的观察自拟通腑醒脑汤治疗中风辨证属痰热腑实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通腑醒脑汤。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拟通腑醒脑汤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疗效较好。
2004年11期 728-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杨世慧2004年11期 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桂芹,李长江
目的观察息风化痰活血汤配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中脏腑的疗效。方法将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息风化痰活血汤和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息风化痰活血汤配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中脏腑疗效确切。
2004年11期 730-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何成诗,张燕萍,陈志斌,万丽玲,范伏元,潘敏娟,葛师言
目的评价丹龙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属热哮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患者20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丹龙口服液和哮喘宁口服液。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及主症改善情况相近,试验组在改善肺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龙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有较满意疗效,且安全性好。
2004年11期 731-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31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仁强,徐宏建2004年11期 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永霞,陈可静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痰热壅肺型)的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加味麻杏石甘汤。结果治疗组的体温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痰热壅肺型)疗效较之单纯西药治疗为佳。
2004年11期 733-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邱振伟,戎装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虚血瘀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脾虚血瘀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加味苓桂术甘汤,对照组给以血脂康胶囊,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值变化。结果经2个月(1个疗程)治疗,治疗组在眩晕、头重、乏力、气促、胸闷、舌紫暗苔腻方面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TC、TG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改善不显著。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脾虚血瘀型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2004年11期 734-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吴俊2004年11期 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谢锐龙,徐伟,李晓昊,黄远航,习松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贫血的疗效。方法SLE患者26例给以清瘟败毒饮加减,并予强的松内服。结果26例中除1例并发溶血危象死亡,其余25例炎症指标(ESR、IgG、IgA)及贫血指标(RBC、Hb)治疗后均得到改善。结论清瘟败毒饮加减具有抑制SLE活动性及改善造血微环境,从而改善贫血的作用。
2004年11期 736-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建苏2004年11期 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文学
目的观察六味安消胶囊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道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单予六味安消胶囊,B组予西药,C组予六味安消胶囊合半夏泻心汤。结果三组疗效相近,但显效率C组高于A、B组;三组改善症状作用亦相近。结论六味安消胶囊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道反流病疗效满意。
2004年11期 738-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美珠,郑湘宏,黄霖,潘素滢,冯惠芳,陈翠环,周慧玲
目的研究急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局部青紫肿胀范围内长径和宽径的相关性,进而制作与其相关的外敷敷料。方法对178例软组织损伤患者于青紫肿胀的中点作十字划线,横为长径,竖为宽径;收集的数据用线性相关描述变量关系,根据变量的内在联系数据,制备敷料。结果上肢、胸、背、腰、膝关节、踝关节的青紫肿胀的长径和宽径呈正相关。结论本方法为临床评估软组织损伤范围和外敷药用敷料制备提供参考依据。
2004年11期 739-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红露,熊兴玲2004年11期 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素云,王恩荣
目的观察眼底红药系列方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方法将眼底出血分为早、中、晚三期,分别以系列方中不同处方对治。结果治疗120例、131只眼,痊愈56只眼(42.75%)药,有效60只眼(45.80%),无效15只眼(11.45%),总有效率88.55%。结论根据眼底出血的病程以眼底红花系列方治疗可收满意疗效。
2004年11期 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桂霞,李时
目的观察冷冻疗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冷冻疗法,对照组予博莱霉素结膜下注射。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冷冻疗法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满意。
2004年11期 742-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立群,金妙文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中药治疗急、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自拟清热养阴中药,对照组予一般常规处理。结果治疗组急、慢性咽炎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养阴中药对急、慢性咽炎疗效可靠。
2004年11期 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家华,戴世银,马君蓉
目的观察并对比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用西医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用青霉素静滴,治疗组风热证加用银翘散加减,毒热证加用普济消毒饮加减。结果治疗组体温下降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比单用抗生素疗效更佳,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2004年11期 744-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宏兵,郭爱民,王乃震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将患者1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AMI并发心律失常疗效满意。
2004年11期 745-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郑斌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和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加用维脑路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6.67%,对照组显效率3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生脉注射液并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反应。
2004年11期 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晖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中对血白细胞总数的影响。方法将70例接受联合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附组,两组均服升白胺,参附组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结果参附组外周白细胞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在消化道肿瘤化疗过程中能有效防止白细胞下降,是较为理想的中药化疗辅助药物。
2004年11期 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飞翔
本文阐述抗凝剂与抗血小板药剂在心房颤动(AF)中的治疗作用、AF的危险分层及AF复律时的抗凝治疗,并讨论AF的中医治疗方法,提出临床治疗AF应中西医结合以取长补短。
2004年11期 749-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丰华,武维屏,李维娜
本文认为,乌梅丸不应囿于驱蛔、止利,其为厥阴病主方,当属和解剂。根据厥阴主风论,将其应用于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的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病变,疗效显著。运用乌梅丸辨证要紧扣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的病机,并重用酸收,调整寒热的比例,此为临证取效的保证。
2004年11期 751-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8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汉庆2004年11期 753-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敬,张玲2004年11期 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曼颖,周曼英2004年11期 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清安,李建生,王至婉,侯秀娟,李小黎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并比较补肾活血与益气活血方药对其防治作用,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复制老龄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益元活血丹及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老龄大鼠脑组织病变、Ca2+-ATPase活性和Ca2+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病理损伤明显,Ca2+含量明显增加,Ca2+-ATPase活性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脑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Ca2+含量均明显降低,益气活血组脑组织Ca2+-ATPase活性增加。结论老龄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与脑组织Ca2+-ATPase活性下降及Ca2+含量升高有关;益元活血丹及益气活血方对急性脑缺血防护作用显著,其作用机制有所侧重:相同之处在于均能降低Ca2+含量;不同之处在于益气活血方药提高Ca2+-ATPase活性更为明显。
2004年11期 756-757+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广文2004年11期 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邢向晖
目的观察平喘合剂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浆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IL-2、IL-4含量的影响,探讨平喘合剂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不造模)、模型组(造模后予生理盐水)、博利康尼组(造模后予博利康尼)、痰喘丸组(造模后予咳嗽痰喘丸)、平喘合剂组(造模后予平喘合剂),比较组间血浆及BALF中IL-2、IL-4的含量。结果平喘合剂组血浆及BALF中IL-4与血浆中IL-2均低于各造模组,而与正常组接近,其BALF中IL-2与各组均相近。结论平喘合剂可明显改善哮喘模型大鼠血浆中IL-2、IL-4含量的异常升高,效果优于博利康尼和痰喘丸。
2004年11期 758-759+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琳,陈世国2004年11期 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晟,时圣武,薛晓东,杨生兰,张世范,刘毅,张绪生,张鲜英,蔡黔,王燕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海拔3480m)大鼠30%Ⅲ度烧伤后早期肺脏损伤程度以及使用复方红景天对大鼠肺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0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8只,另取8只作为对照2组,实验组烧伤前大鼠灌胃复方红景天液,对照组灌胃等渗盐水,对照2组大鼠不作处置。分别在伤后3、6、12、24、48、72h各时相点剖腹抽血检测大鼠动脉血气变化,并摘取大鼠肺脏作病理学检查。结果烧伤后3h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肺脏损伤明显,持续6~24h加重,48h后损伤程度逐渐下降,血气分析亦有类似结果,此过程实验组较对照组损伤轻微。结论复方红景天对大鼠高原严重烧伤后的肺脏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2004年11期 760-761+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陶明飞,杨卫东,王俊和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对放射损伤后小鼠骨髓微血管的影响。方法以60Coγ射线照射小鼠建立骨髓微血管放射损伤模型并将小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照射模型组)、C组(血府逐瘀口服液低剂量组)、D组(血府逐瘀口服液高剂量组)和E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阳性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提取的各组小鼠股骨骨髓Hb溶液标本的光密度(OD)值;鼠尾采血测定外周血RBC、WBC和Hb含量;并分别监测骨髓毛细动脉根数、面积和骨髓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结果血府逐瘀口服液能明显降低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和外周血Hb含量,提高外周血RBC和WBC的数量以及增加骨髓毛细动脉根数、面积和骨髓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能明显修复和保护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微血管。
2004年11期 762-763+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沈玲红,王彬尧,王长谦,谢秀兰,丁弘毅,徐依敏,俞国瑞,姚中一,朱元龙,杨葆津
目的观察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原儿茶醛对人红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Fura-2定量分析法观测原儿茶醛对人红细胞胞浆Ca2+浓度的影响。结果原儿茶醛能够降低人红细胞胞浆Ca2+浓度,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参注射液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可能与其有效成分原儿茶醛降低红细胞胞浆Ca2+浓度有关。
2004年11期 764-765+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延英2004年11期 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卓廉士
本文综合古代文献,指出灸治是中风“中脏”的抢救措施之一。古人认为艾火之性温而不燥,能化痰消积、活血化瘀,急救时又能开窍启闭、回阳固脱。采用艾灸治疗中风,非但治标,而且补阴和阳,兼以治本;艾灸治疗闭证的方法是自上而下取穴,依次而灸,以平上逆之阳气;脱证选穴宜少,以固下元之厥脱。本文亦对中风的预防及后遗症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2004年11期 766-767+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26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孙玲
本文论述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脱疽的病因病机、症候、治疗及预后,于现今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04年11期 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8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曹志红,方路,段呈玉
目的探寻测定四逆汤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甘草酸单铵盐为指标,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及回收率。结果甘草酸的含量为0.5054mg/ml,RSD=4.07%,平均回收率为97.14%。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四逆汤的内在质量。
2004年11期 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葆琳2004年11期 770-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生海,张淑娟,王振涛2004年11期 772-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隆2004年11期 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军2004年11期 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永堂,周志华,吴洲红2004年11期 774-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陈鲁,张建梅2004年11期 775-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邢政2004年11期 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康义华,刘杰2004年11期 776-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志豪,胡星余2004年11期 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莉,时桂香2004年11期 77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桂凤,冯雪梅2004年11期 778-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水法2004年11期 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胜,张建荣2004年11期 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曜2004年11期 779-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邵国菲,胡德豹2004年11期 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申2004年11期 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萍,翟佳滨2004年11期 781-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容2004年11期 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曾越灿2004年11期 782-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6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明松2004年11期 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德金2004年11期 783-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齐生辉2004年11期 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喻君雯2004年11期 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洁琼,陈玲玲,刘琦
目的探讨早期、短期内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患儿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对3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阿期匹林(ASP)组与IVIG+ASP组,并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结果IVIG+ASP组经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后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早,冠状动脉扩张后遗症少。结论早期、短期内大剂量应用IVIG治疗川崎病疗效显著。
2004年11期 785-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昌美,韩兴平,卢昌碧
意外拔管易造成患者通气不足或气道不畅,使患者缺氧,增加术后危险性。控制导致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规范护理操作,以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
2004年11期 786-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慈君,颜艳,殷士平
目的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人工肝治疗,以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方法对行人工肝治疗的59例肝病患者运用舒适护理模式。结果患者在人工肝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增加,从而有利于人工肝治疗的完成及患者的恢复。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人工肝治疗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与护理质量,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同时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2004年11期 787-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月娥,牟德莲2004年11期 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肖红,章建红,刘小萍,周娟,封梦楠,彭海群
目的寻求一种减轻产妇产后乳汁淤积方便、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住院期间发生乳汁淤积的孕妇6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抖动、轻轻拍打乳房及用自制简易吸乳器吸出乳汁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对乳房采用热敷、按摩及用吸乳器吸出乳汁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采用抖动、轻轻拍打乳房及用自制简易吸乳器吸乳的方法简便、有效、实用。
2004年11期 78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何志惠2004年11期 789-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丽霞,赵学兰2004年11期 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开桂,程洁琼,李铃
目的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方法对6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综合治疗和重症监护;护理上强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确保呼吸道通畅。结果68例经有效治疗及护理,痊愈61例,好转4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95.59%。结论对新生儿肺炎重点加强监护,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精心治疗,故能收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2004年11期 791-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丁丽,周俊英2004年11期 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