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 清解法治疗SARS70例临床研究

    左俊岭,朱敏,叶志中,林新峰

    目的观察清解法治疗SAR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SARS患者70例采用清解中药为主的综合方案,以银翘清解基础方加减配合清开灵、鱼腥草注射液静滴及小柴胡片口服,辅以对症支持与抗生素治疗。结果70例全部治愈。平均退热时间(3.26±1.18)d;胸片炎症完全吸收(43例)平均时间(6.42±2.06)d,病灶明显吸收(27例)平均时间(9.02±3.15)d;平均住院天数(10.14±3.73)d。此外,综合治疗者与同期单用西医治疗者比较,前者疗效优于后者。结论SARS早期应用清解中药为主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与降低病死率,且安全性高。

    2005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3 ]
  • 左氧氟沙星合大蒜素治疗呼吸道感染97例

    吴志光,岑英文,缪英年

    2005年01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葶苈小复方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

    方志坚,熊旭东

    目的观察葶苈小复方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动脉血气、肺阻抗血流图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葶苈小复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络活喜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肺阻抗血流图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似;治疗组可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PaCO2、O2AST,延长B-Y间期,增加HS,减缓HR,降低mPAP,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药葶苈小复方通过泻肺活血以降低血液粘度,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并在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较西药有着明显的优势。

    2005年01期 4-5+1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8 ]
  • 心脑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曲家珍,马丽红,范爱平,张瑞华,袁贤奇

    目的观察心脑康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口服心脑康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并配合西医基础治疗。结果患者经治后主要症状明显改善,对心绞痛各类型的疗效相近;患者心电图、血脂、心绞痛发作及硝酸甘油应用情况均有较大改善,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脑康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2005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1 ]
  • 头痛宁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50例

    刘芳,马福文

    2005年01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心元胶囊抗老年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临床研究

    闫翔

    目的观察心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予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口服心元胶囊。测定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结果患者治疗后实验室各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心元胶囊可调整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性,调节ET/NO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作为一种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剂。

    2005年01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9 ]
  • 苍耳防风白芷汤治疗鼻渊83例

    许敏

    2005年01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4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王天鹏,王笑梅,李正兰

    目的观察中药康心方与消心痛合用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予中药康心方、消心痛及康心方合消心痛;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最佳,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与中药对照组相近,而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康心方与消心痛合用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2005年01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化脓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陶琪彬

    2005年0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6 ]
  • 复律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闫西鹏

    目的观察中药复律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与对照组60例,分别予复律饮、心律平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律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疗效。

    2005年0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3 ]
  • 克氏针固定治疗手外伤骨折115例

    陈春,刘志敏,王维伦,申江,张新果

    2005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的影响

    高敏,杨晓文,陈丹青,刘晓俊,陈景亮,黄年斌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sICAM-1)的表达规律,并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起病后第1、4、7、14日sICAM-1水平的变化,并设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入院后第1日两组sICAM-1明显升高;第4日升至高峰,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第7日两组sICAM-1开始下降;至第14日治疗组sICAM-1基本正常,而对照组仍较高。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脑组织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与阻断白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粘附、抑制ICAM-1表达、减轻脑缺血组织的炎症反应有关。

    2005年01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4 ]
  •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TNF-α及sICAM-1的影响

    谢建军,赖真,耿小茵,王沙燕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NF-α及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ICAM-1)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另设健康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TNF-α及sICAM-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TNF-α及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均有下降;治疗组TNF-α及sICAM-1基本正常;同时,治疗组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脑细胞损害有关。

    2005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99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60例

    周萍,胡玉蕾,张凌云

    2005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3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

    黄东宏,黄志勇,曾永青,黄惠莲,沈文清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并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52例均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检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血清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IgG(CagA-HP-IgG)。结果152例经治疗,基本治愈54例,显效34例,有效5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1.45%;检测CagA-HP-IgG的60例中有39例结果为阳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脑出血患者存在HP感染。

    2005年01期 18-1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红花注射液治疗脑出血致再出血临床分析

    温玉峰,张爱华,师庆彬

    2005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1 ]
  • 针刺治疗中风先兆证54例疗效观察

    章小平,刘悦,林雪霞

    目的探讨针刺对中风先兆证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54例中风先兆证患者经针刺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与对照组作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先兆证具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2005年01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82 ]
  • 胰腺炎系列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8例

    马莉娜,周静

    2005年01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1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8例临床观察

    邱志楠,喻清和,潘俊辉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COPD患者3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天龙痰喘汤。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疗效满意。

    2005年01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 养血平肝汤加味治疗三叉神经痛34例

    赵卫国,张新虎

    2005年0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3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周毅,何捷,刘勇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7~10d。结果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总有效率83.33%。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较佳,且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2005年01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06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

    毛东风,卜庆金

    2005年01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感病毒A型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曲敬来,高雪,周岁锋,徐淑屏,余燕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感病毒A型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流感病毒A型检测,阳性者进入研究范围,将筛选出的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痰热清注射液和病毒唑入液静滴,其它对症处理相同;观察并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发热、全身酸痛、咳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身痛、咳嗽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感病毒A型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

    2005年01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98 ]
  •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陈鸣宇,宋秀琴

    目的观察大黄对危重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SIRS和MODS患者66例作为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黄鼻饲,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PCT和IL-6水平变化,并与健康人(对照组)36例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外周血PCT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则明显下降。结论大黄对炎症因子具有拮抗作用,并能清除外周血PCT和IL-6,改善危重病患者的预后。

    2005年01期 28-2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05 ]
  •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何宛翎,刘斐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另口服血塞通软胶囊,对照组予弥可保肌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软胶囊治疗DPN疗效较好。

    2005年01期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2 ]
  • 清热止血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王洪京,顾天鸽,张春梅

    目的观察清热止血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清热止血合剂。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止血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

    2005年01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观察

    宫春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E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中药。结果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其发热、腹痛消失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EP疗效可靠。

    2005年01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清淋冲剂治疗急性尿路感染临床观察

    陈炯华,符为民

    目的观察清淋冲剂治疗急性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40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清淋冲剂,对照组予热淋清颗粒。结果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相近,治疗组尿路刺激征的缓解和尿细菌学检查结果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淋冲剂治疗急性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2005年0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8 ]
  • 针药并用治疗反复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李淑伟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反复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并施以针刺。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它相关指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是治疗反复尿路感染的有效方法。

    2005年0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95 ]
  • 腹泻冲剂治疗小儿腹泻30例临床观察

    王志新

    目的观察腹泻冲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腹泻冲剂和思密达治疗。结果两组疗效相近。结论腹泻冲剂在治疗小儿腹泻病方面有较好疗效。

    2005年01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3 ]
  • 加味龙胆泻肝汤内服外用治疗带状疱疹20例

    罗开胜

    2005年0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陈桃,唐章华,卢佑英

    目的评价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予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和对照组(予利巴韦林)各40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满意。

    2005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1 ]
  • 醒脑静治疗阿托品中毒疗效观察

    刘志华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阿托品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重度阿托品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缓解高热、控制抽搐、促进清醒、减少解毒剂用量、防止阿托品二次中毒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是治疗阿托品中毒安全、有效的药物。

    2005年01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6 ]
  • 针刺配合导引术治疗梦魇症30例

    周立志,陶红星,敖金波

    2005年01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6 ]
  • 黄芪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沈跃建,陈丽香,马兆龙,孙迎芳,吴玲丽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静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为满意。

    2005年0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1 ]
  • 参麦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陈洪云,孙亚丽,杨勇

    目的观察参麦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有良好疗效。

    2005年01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7 ]
  • 舌下络脉与传统舌象对血瘀证诊断价值的比较

    窦永起

    目的评价舌下络脉表现对于血瘀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血瘀证较多见且较典型的三种疾病(冠心病、肺心病与原发性痛经),按目前诊断血瘀证统一标准区分为血瘀证和非血瘀证,分别计算舌下络脉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正确指数,并与传统瘀象舌进行对照,从而探讨舌下络脉对血瘀证的诊断价值。结果在上述三种疾病中,舌下络脉的病变程度与血瘀证有一定关联性,但无论以舌下络脉的哪一种变化程度作为判定标准用于诊断血瘀证,均不能同时获得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准确率亦不甚高,而其正确指数更低,与瘀象舌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舌下络脉对于血瘀证具有一定的诊断参考意义,但其诊断价值与传统舌象有较大差异,尚不足以作为诊断血瘀证的重要依据。

    2005年01期 44-45+6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362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65 ]
  • 论中风病急性期的标本兼治

    郑国庆

    本文鉴于当前中风病急性期治疗研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病机理论和临床实践脱节,提出中风病急性期宜“标本兼治”,认为此法基于大量的理论和临床探索,并结合现代医学药理研究成果而成,对中风病急性期的救治有着重要意义。

    2005年0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2 ]
  • 癌症发热证治述要

    霍介格,李树平

    癌症发热多由邪毒瘀积、气血失调、脏腑虚衰、阴阳失衡所致。对于热毒内盛者应予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可选用承气汤类方合清瘟败毒饮加减;湿热内蕴、气机不畅者应予清热利湿、宣通气机,以甘露消毒丹或三仁汤加减治疗;血瘀证候表现明显者应给予活血化瘀、通经泻热,方宗血府逐瘀汤化裁;脾虚气弱、阴火内盛者宜益气补中、甘温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或小建中汤加减;阴虚明显、潮热较重者宜育阴退热、泻火除蒸,可选青蒿鳖甲汤或柴前梅连散化裁治疗。本病往往虚实夹杂,数证合一,治疗时宜明析证候,方能收到良效。

    2005年01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33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6 ]
  • 多层螺旋CT及HRCT对肺胀肺肾气虚证的诊断价值

    郭凌飞,王晓伟,徐倩,刘宇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HRCT技术对中医学肺胀肺肾气虚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为肺胀肺肾气虚证患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采用骨算法重建,再在上、中、下肺部行层厚为2mm的HRCT扫描。结果多层螺旋CT及HRCT技术可快速完成扫描,采集数据完整,并能减少各种伪影对CT图像的影响,最为清晰地显示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细节。结论多层螺旋CT及HRCT技术能准确估计肺胀肺肾气虚证的病变范围及程度,为肺胀的早期科学诊断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

    2005年01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9 ]
  • 刺络拔罐治疗丹毒48例疗效观察

    康红千,李萌

    照组予青霉素钠盐入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刺络拔罐治疗丹毒疗效较好,治愈时间短,方法简便,值得提倡。

    2005年01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0 ]
  • 杨明均教授应用滋补肝肾活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经验

    安红梅,胡兵

    2005年01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0 ]
  • 参麦注射液治疗产科休克疗效分析

    李桂云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产科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西医对症处理同时,予参麦注射液静滴。结果经治疗患者休克状况均改善,显效最早时间为20min。结论参麦注射液抗产科休克作用明显。

    2005年01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1 ]
  • 王行宽教授应用补心平肝、和血化饮法治疗主动脉夹层1例经验介绍

    李国菁,刘小雨,陈劲云

    2005年01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9 ]
  • 硬膜外腔注药结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耿华峰,贺军甫,申小莉

    2005年01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肾衰合剂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保护及加速修复作用的动态研究

    周瑾,涂晋文,邵朝弟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大鼠肾脏功能、肾脏病理的改变及复方中药肾衰合剂对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均肌注甘油造模;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西药组予维拉帕米、中药组予肾衰合剂灌胃。观察各组大鼠1~5d肾功能、肾脏病理改变。结果造模24h后模型组大鼠BUN、SCr显著上升,第2日仍未降,第3日开始明显好转,至第5日仍未完全恢复正常,BUN、SCr时相均高于正常组;造模24h后中药组、西药组大鼠SCr显著低于模型组,中药组第3日SCr低于模型组及西药组,第5日接近正常组;ARF各期中药组肾组织病变均轻于模型组,尤其是ARF第3日(约在中期)可见部分肾小管细胞再生,至恢复期(约第5日)时肾组织重建良好,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肾衰合剂、维拉帕米对初发期ARF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肾衰合剂能加速ARF后肾脏的修复,而维拉帕米无此作用。

    2005年01期 56-5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1 ]
  • 锋勾针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8例

    曾伶,李亮

    2005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红花黄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氧/再给氧损伤的影响

    陈铎葆,张雷,赵辉,张梅芳

    目的探讨红花黄素(SY)预处理对心肌缺氧/再给氧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模型,以酚妥拉明、卡托普利分别处理20min、5h后,给予缺氧预处理或SY预处理,以缺氧3h/再给氧1h期间心肌细胞的生存率、搏动频率、培养液中LDH、MDA和SOD释放为观测指标。结果酚妥拉明处理细胞20min后,给予缺氧预处理或SY预处理,其细胞搏动频率、细胞生存率均下降;培养液中LDH、MDA释放增多,SOD活性下降,与I/R组情况相近;卡托普利处理组细胞搏动频率、细胞生存率增加,LDH、MDA释放减少,而SOD活性增加,与单纯缺氧/再给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可取消缺氧预处理和SY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提示SY预处理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α-肾上腺素受体和CPK介导有关。

    2005年01期 59-6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2 ]
  • 杉树皮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20例

    雷震,黄志刚,尤斌

    2005年0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3 ]
  • 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血流量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申国明,张祖志,徐颖,许冠荪

    目的探讨电针改善急性脑缺血大鼠局部脑血流量(γCBF)与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关系。方法采用右侧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氢气清除法测定顶叶和海马γCBF,放射免疫法检测顶叶、海马组织VIP含量。结果脑缺血后大鼠顶叶、海马γCBF及VIP明显下降,电针治疗后大鼠顶叶、海马γCBF及顶叶、海马组织VIP则增加。结论电针可显著改善急性脑缺血大鼠顶叶缺血中心区和海马γCBF,其机制可能与提高VIP含量、改善脑的代谢有关。

    2005年01期 62-6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94 ]
  • 中西医结合抢救双黄连粉针致过敏性休克

    王军

    2005年01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慢肝合剂促进大鼠肝细胞再生实验研究

    姜学连,韩业坤,邢曰利,赵松林,薛艳,胡艳,刘凤琴

    目的观察慢肝合剂对肝细胞再生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切除法复制肝细胞再生模型,给予慢肝合剂,并与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者对比,同时计算肝指数的变化,采用光镜观察肝脏HE的变化及用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肝指数、肝脏HE及超微结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结论慢肝合剂有明显的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2005年01期 64-6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5 ]
  • 挑刺并拔罐治疗痔疾体会

    周桂琴,刘素云

    2005年01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试论脑在脏象中的地位

    王白玲,李战德

    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脑在脏象学说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故本文提出“脑主神明”、“脑统帅五脏”、“脑为五脏之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2005年01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9 ]
  • 生脉并黄芪注射液替代毛花强心丙治疗心房纤颤

    李忠

    2005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针灸聚英》对火针的论述

    邹敏

    本文论及《针灸聚英》中关于火针制作、施术要求、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火针与灸法相比较之优点等四个方面,于当今针灸临床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05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6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8 ]
  • 胆痛消片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许秋霞,程一帆,黄涛

    目的研究胆痛消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优选最佳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胆痛消片蒽醌含量及收膏率的情况。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1、C2、D3,即除打粉药外,用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0min,制得浸膏。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2005年01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当归芍药散治疗输卵管积水28例

    王阳

    2005年01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3 ]
  • 临床急诊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孙梯业,陈自强,颜伟,朱锡光,刘刚,郭海涛

    近年来,急诊医学在我国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和时代要求相距甚远。高度重视为急诊医学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急诊临床医学,是逐步缩小这种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急诊临床教学的现状,并就急诊医学教育的探索进行阐述,同时为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提出建议。

    2005年01期 71-7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7 ]
  • 中药抗肿瘤免疫增效的研究进展

    韩世愈,王秀霞

    2005年01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121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59 ]
  • 威灵仙擅治外伤性食道炎

    郭建山

    2005年01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痛风的中医临床及实验研究近况

    唐丽

    2005年01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46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2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筋膜间隙综合征1例

    蒋树源

    2005年0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化痰通络法治疗脑梗死60例

    陈晓军,林红,张维霞

    2005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84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20例

    汤禹

    2005年01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50例

    郑功泽

    2005年0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2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18例

    岳妍,杨强,于鹤轩,王耘,周正华,施丽捷,王威,王静

    2005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推拿配思密达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38例

    赵毅,张世富,司桂芬

    2005年01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三维正脊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弓峡部裂20例

    肖华强

    2005年01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合性踝关节骨折69例

    胡志伟,詹海夫,范春玲

    2005年01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0 ]
  • 针刺并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8例

    孙功海

    2005年01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9 ]
  • 甘温扶阳法的临床应用

    李永堂,周志华

    2005年01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7 ]
  •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治验

    金素娟,柳育泉

    2005年01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血府逐瘀汤在儿科急危重症中的运用

    吕红粉,孙小琴

    2005年01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甘露消毒丹儿科临床应用

    李丽娜

    2005年01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8 ]
  • 四逆散临床运用举隅

    朱慧渊

    2005年01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0 ]
  • 晚期胃窦癌并机械性肠梗阻1例治验

    王明林

    2005年01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4 ]
  • 急性中毒治疗体会

    卢汀荣

    2005年01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抗氧化剂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周正秀,卢佑英,许开桂,朱红枫,朱正芳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将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结果治疗组临床表现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抗氧化剂有助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较快恢复,且无不良反应;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防止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2005年01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综合治疗中风病的护理体会

    魏茫茫

    2005年01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8 ]
  • 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及护理

    刘爱荣

    2005年01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 中药微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

    陈天凤

    2005年01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2 ]
  • 外科急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许玲珠

    2005年01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7 ]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宋文清

    2005年01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5 ]
  • 1例复杂骨折合并脂肪栓塞致ARDS的护理体会

    王月兰,刘秋荣

    2005年01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6 ]
  • 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时间的临床观察

    叶芳,潭宗凤,郑华

    目的探求静脉匀速注射葡萄糖酸钙的时间,以确定最佳注射速度,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稀释液浓度均为10%葡萄糖酸钙1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0ml匀速推入,确定注入时间分别为≤5min、≥10min;55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结果注射时间≥10imn患者于注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程度较注射时间≤5min为轻。结论静脉注射浓度相同的葡萄糖酸钙稀释液,≥10min出现不良反应少,速度越慢,出现不良反应越轻,缓解越快。

    2005年01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2 ]
  • 静滴青霉素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救护对策

    范慧娟

    2005年01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死亡时间分析及护理对策

    王玉红,吴泽秀,佘秋琼,龚晓梅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死亡时间的规律,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52例住院死亡患者病历进行分析,统计出死亡人数、死亡疾病和死亡时间。结果252例死亡病例中主要为脑卒中,共191例(75.79%);死亡时间主要集中于夜间,共181例(71.83%),其中死亡发生于3:00~7:00109例,占夜间死亡总数的60.22%。结论脑卒中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主要死亡疾病,而其死亡时间主要集中于夜间3:00~7:00。

    2005年01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