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倩,薛金贵,杨祖福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CH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部分机制。方法将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真武汤,并行心脏超声检查和TNF-α、HS-CRP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CO、LVEDd和LVEDs均有非常显著性改变;治疗组LVEF治疗后非常显著改善;CO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增加。两组治疗后HS-CRP均有非常显著性改善;治疗组治疗后TNF-α有非常显著性改善;治疗后治疗组TNF-α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HS-CRP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CMCHF具有确切疗效,其机制部分与抑制心肌炎症发展有关。
2005年10期 917-919+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红先,田新红,李道五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3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中药内服与外洗,对照组予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外合治足跟痛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2005年10期 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毕淑霞,李长达,李秋恒,王世钦,孟凡一,韩斌,赵西敏,苏海燕
目的观察心舒丸治疗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本院制剂心舒丸,对照组予维拉帕米,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舒丸能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并能改善血液流变性。
2005年10期 920-921+932-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广山,高洁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通脉健心Ⅱ号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加服通脉健心Ⅱ号方;疗程为2周。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脉健心Ⅱ号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治疗作用。
2005年10期 922-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帆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合用实脾散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右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合实脾散。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肺微循环、肺部湿性口罗音吸收和消除双下肢浮肿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合用实脾散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右心衰有明显疗效。
2005年10期 923-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金明,胡建芳,余志辉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1例与对照组102例,两组均予以溶栓、抗凝、降纤、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及中药等治疗,治疗组早期加用针灸、康复理疗、血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状态(ADL)的改善程度,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它相关指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05年10期 924-925+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况时祥,冯玲媚,蔡伟,潘晓蓉,张军,谢敏,杨丹,张鉴梅,彭华容,杨硕,张燕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发病5d以内、入院时病情程度中至重型的脑卒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进行处治(治疗组),并与3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者(对照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起效时间更快、合并症发生率更低、1年后效果更佳。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是提高急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水平的重要措施。
2005年10期 926-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何保健,王伯良,曹义战,仲月霞,陆将
目的观察心脑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2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706代血浆及654-2治疗,试验组加用心脑安口服。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试验组Vmean、Rv、Zev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脑安对急性脑梗死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2005年10期 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纪峰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活血通腑方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活血通腑汤。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通腑汤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疗效。
2005年10期 929-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金德2005年10期 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洪云,孙亚丽,杨勇,刘玲,张军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和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用前PGE1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PGE1与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2005年10期 931-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新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早期血栓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杏丁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早期血栓指标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及体积、巨大血小板计数及体积、血小板聚集和粘附、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及全血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改善明显。结论杏丁注射液对糖尿病早期血栓状态有明显干预作用。
2005年10期 933-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家能2005年10期 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岚
目的观察血脂康的调脂作用。方法给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20例服用血脂康,观察用药前后血脂水平及肝功能、血糖的变化。结果患者用药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升高;肝功能、血糖无明显变化。结论血脂康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
2005年10期 935-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路明,孙铭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卒中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分别施以针刺和西药治疗,并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观察疗效。结果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均有改善,其改善情况相近。结论针刺治疗卒中抑郁症疗效较佳。
2005年10期 936-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李品贵,来风战2005年10期 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少江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全天麻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服全天麻胶囊,治疗组加用血栓通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在血管痉挛及血液流变性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全天麻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良好。
2005年10期 938-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杜炳会2005年10期 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劲松,何明丰,梁章荣,李昭仪,张英俭,高振和,徐文冲,陶江,魏华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予清开灵注射液,均入液静滴,两组治疗第1日均予来比林静注。观察两组用药后退热及咽痛、咳嗽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和退热、咽痛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疗效满意。
2005年10期 940-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艳玲2005年10期 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放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各种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18例,两组均予抗感染、补液支持及物理降温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疗程7d。结果治疗组开始退热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象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咳嗽、咯痰改善情况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抗生素有协同作用,并有明显的解热退热及祛痰功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2005年10期 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蒋文钧
目的观察自拟清肺化瘀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西医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另予清肺化瘀汤。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肺化瘀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满意。
2005年10期 943-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冀爱英,马素平,赵文霞,杨国红,张照兰,张永艳,孟胜喜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人工肝技术治疗重型肝炎63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按常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并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中医分为湿热或热毒内盛、血瘀血热、气虚湿盛三型辨证用药;治疗后观察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63例患者通过联合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均治愈好转,慢性重型肝炎好转52例,死亡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54%。结论中西药联合人工肝技术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可靠。
2005年10期 944-945+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文龙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中药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1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低糖、低精蛋白饮食、糖适平或胰岛素30R、开搏通等,治疗组加用健脾补肾之降糖益肾汤。共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多项指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补肾中药结合西药治疗DN是临床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005年10期 946-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牟方波,李桂芳2005年10期 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来胜,郭胜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导泻饮(自拟方)治疗安定类药物中毒昏迷的疗效。方法将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导泻饮,于洗胃后胃管注入;对照组给予33%硫酸镁,于洗胃后胃管注入,并予速尿注射液静注。结果治疗组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低钾、低钠出现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导泻饮治疗安定类药物中毒昏迷具有促醒快、症状消失快及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等优点。
2005年10期 948-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薄丽亚,胡秀荣,王茹2005年10期 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饶吉,王彤,甘业光,施锡璋
目的观察中药黄榆汤直肠点滴治疗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6例予黄榆汤直肠点滴,对照组144例予甲硝唑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症状计分值治疗后有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中药黄榆汤治疗直肠炎疗效确切、安全。
2005年10期 950-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文滨,贺芳2005年10期 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朗清,郑则敏,黄小宾,杨旭,江山
目的观察清脉胶囊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服清脉胶囊(科研用药),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片,两组其它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疗效及病情积分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脉胶囊治疗ASO疗效较好。
2005年10期 952-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雷钧,苏峥
目的观察中药合以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59例随机分为单纯组与联合组,两组均予推拿治疗,联合组加服中药。结果联合组疗效优于单纯组。结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疗效较好。
2005年10期 95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迟培芳,迟培环,王宝英2005年10期 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桂萍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儿童发作性头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患儿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服活血祛瘀中药,对照组予以西比灵;分别观察临床疗效及CGRP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CGRP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儿童发作性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05年10期 956-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增元,唐基楠2005年10期 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霍则军
目的比较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放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针刺组与针刺放血组,观察两种方法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结果针刺配合放血法总有效率高于单纯针刺法。结论针刺与放血治疗突发性耳聋有相互协同作用,其疗效较之单纯针刺为佳。
2005年10期 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杨光辉,尹沂平,燕顺丽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颌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自拟中药方,对照组予扑尔敏、维生素C、钙尔奇D等西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近,其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中药方治疗颌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疗效满意。
2005年10期 959-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邹荣华2005年10期 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慧颖,曹康裕
目的探究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2年曙光医院急诊观察病房83例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医辨证及有否应用生脉注射液分为气阴两虚型对照组和治疗组、痰热壅肺型对照组和治疗组、热闭心包型对照组和治疗组共六组,通过对其治疗前后临床证象和理化指标的观察,对比分析生脉注射液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总显效率上,气阴两虚型、痰热壅肺型的治疗组分别优于其对照组,而热闭心包型两组间无明显差别;在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上,气阴两虚型的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而痰热壅肺及热闭心包型的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可提高气阴两虚型和痰热壅肺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气阴两虚型患者疗效更显著;对热闭心包型患者的疗效不明显。
2005年10期 961-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文,行利,王长海,李军昌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DN)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的影响及其对蛋白尿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指标、尿蛋白及血、尿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积分及血、尿β2-MG水平降低。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改善DN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状态,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
2005年10期 963-997+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陈国成,刘燕婉,韦淑敏,陈湛豪,梁志亮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舌象变化与清开灵注射液的影响关系。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清开灵注射液组(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舌象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舌象改善方面,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临床上除表现有神经功能缺损外,与舌象的变化也密切相关;清开灵注射液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异常舌象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2005年10期 964-966+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魏铭,刘丽华,刘凤琴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清开灵注射液为主,针对腮腺炎患儿不同并发症,选择相应药物进行静脉滴注。结果疗程结束时,患儿热退身凉,腮肿消退,实验室指标复常。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流行性腮腺炎有良好疗效。
2005年10期 96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宝玲,白青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给予生脉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入液静滴。结果心绞痛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76%,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64.71%;患者心绞痛发作相关情况及中医症状均有显著改善。结论生脉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
2005年10期 967-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曾雪斌2005年10期 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盖国忠,罗威
目的观察外感高热风热证患者咽部微生境变化规律及中药治疗本证的微生态学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1)对30例健康人与30例外感高热风热证患者咽部的菌群、pH值及葡萄糖含量进行对比研究;(2)给患者以柴胡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并与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者(对照组)。结果(1)外感高热风热证患者与健康人比较,咽部pH值及葡萄糖含量均降低,奈瑟氏菌、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消化链球菌、大消化球菌、梭杆菌检出率明显升高;(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体温复常时间、4h后退热幅度、咽部微生境pH值与葡萄糖含量的恢复情况及菌群失调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外感高热风热证患者咽部微生境菌群失调,pH值及葡萄糖含量降低;柴胡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纠正菌群失调,促进咽部微生境pH值和葡萄糖含量的恢复,有利于咽部微生境的恢复。
2005年10期 969-971+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万萍2005年10期 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为民,刘树敏
急性高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中医治疗最重要的是在短时间内明确诊断及治法,并执简驭繁。作者认为,在诊断中其关键是以虚实为纲、脏腑辨证为主进行,在治疗上应引入物理降温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以祛邪及透邪,保护正气并重。
2005年10期 972-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琼英,刘芳,刘文革2005年10期 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晓琳,蔡业峰,卢明,杨利,欧爱华,吴大嵘,杜宝新,招远祺,黄燕
目的探讨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二元回归法对739例首发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辨证分型单个和多个危险因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痰瘀血闭阻脉络、肝阳暴亢风火上扰、气虚血瘀为主,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病、吸烟、饮酒为主;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与高血压病、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和心脏病、高血压病和吸烟、吸烟和饮酒、高血压病和吸烟及饮酒这七种危险因素或危险因素组合有相关性,其它证型与危险因素无相关性。结论高血压病、吸烟、饮酒分别为中风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和心脏病、高血压病和吸烟及饮酒、高血压病、吸烟和饮酒等为中风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的危险因素,其它辨证分型与危险因素无统计学意义,其结论对中风急性期的辨治有指导意义。
2005年10期 974-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384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王中铎,赵秀丽2005年10期 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法德,郝凤玲,于存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阐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辨证要点,并介绍治疗体会。
2005年10期 977-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洽会,刘秀省2005年10期 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任喜尧,任喜洁2005年10期 979-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淑文2005年10期 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侯爱画,杜积慧,邵宏敏2005年10期 981-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新瑜2005年10期 983-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叶参2005年10期 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程晓昱,胡业彬,王怀美,张皖东,姚淮芳,汪健,张叶祥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真武冲剂(CZWG)对家兔实验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方法复制家兔心力衰竭的实验模型。将家兔随机分为六组,采用左心室和股动脉插管术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dp/dtmax、-dp/dtmax、LVEDP、SBP、DBP、MAP,针状电极记录二导联心电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组家免血流动力学发生显著异常;与A组相比,B组家兔+dp/dtmax、-dp/dtmax、LVEDP升高,LVEDP、HR降低,C组家兔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B组明显优于E组。结论CZWG能改善家兔实验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且CZWG中剂量作用明显。
2005年10期 985-986+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周清安,李建生,王至婉,李小黎,侯秀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损伤病理,比较补肾活血与益气活血方药防治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血管(CCA)阻断方法复制老龄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具有补肾益元、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复方益元活血丹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复方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老龄大鼠白介素(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影响。结果与老龄假手术组比较,老龄模型组血清IL-8、血清及脑组织TNF水平明显升高;与老龄模型组对照,两方药组血清IL-8、血清和脑组织TNF水平降低。结论老龄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可能在于IL-8、TNF水平升高,加重脑组织缺血损伤;补肾活血和益气活血方药对急性脑缺血防护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在于抑制IL-8、TNF介导的脑组织损害作用;两方药均降低脑缺血损伤血清IL-8水平而起保护作用,但作用机制有所侧重:益气活血方药降低血清IL-8水平较明显。
2005年10期 987-988+992-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孟智宏,杜元灏
目的探讨cAMP、cGMP在脑梗死所致心脏损伤中的变化及针刺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大鼠造模前后不同时相脑、心组织及血液中cAMP和cGMP含量。结果模型组在造模后心、脑组织及血液中cAMP显著上升,cGMP无显著变化;针刺组cAMP较模型组显著下降,接近正常组。结论cAMP、cAMP/cGMP的升高可能是脑梗死并发心脏损伤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刺对cAMP、cAMP/cGMP具有良性调节作用。
2005年10期 989-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光辉,李锋,陈超,夏仁云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Allen’sWD技术制备SCI动物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川芎嗪组),假手术组不损伤脊髓,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于造模前60min和造模后即刻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g/kg;治疗组在相同时相注射等量川芎嗪注射液;测定SOD和PLA2活性、MDA浓度及Ca2+-Mg2+-ATP酶活性。结果对照组脊髓线粒体膜PLA2活性、MDA浓度在伤后早期显著升高,SOD活性、Ca2-Mg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预先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后,能够明显抑制线粒体MDA的生成,降低PLA2活性,提高SOD活性,并能防止线粒体Ca2-Mg2+-ATP酶活性的降低。结论川芎嗪能拮抗SCI后线粒体膜酶的活性变化,其机理可能是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2005年10期 991-992+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汤碧娥,徐庆,宋丽华,郭方明,黄斌伦
目的利用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川芎嗪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方法,通过结扎法造成冠状动脉缺血,松开结扣作为复灌处理;同时测定心功能及酶学等指标。结果川芎嗪预处理可使心肌缺血再灌期心肌收缩和舒张性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范围缩小,心肌细胞受损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2005年10期 993-1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袁争鸣
白芍滋补而不腻滞,清热而不伤正,敛正而不敛邪。张锡纯善于用之补气补血、清热止痢、利尿通淋,以及敛气固脱、敛汗摄精、收敛止血、潜阳敛火等;并发现不少与白芍配伍可以发挥相须、相使作用的药对,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2005年10期 994-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6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应存2005年10期 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飞翔2005年10期 996-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92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赖跃进2005年10期 998-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新2005年10期 1000-1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1001-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爱香,翟乾勋,王爱平2005年10期 1002-1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兰荣,杨素兰,李公文2005年10期 1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淼,傅雷,王非2005年10期 1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闫雪洁,张秀慧2005年10期 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邬向龙,刘文滨2005年10期 1004-1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金元2005年10期 1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曲少华,戴斌2005年10期 1005-1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魏萍,魏棠2005年10期 1006-1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南喜连2005年10期 1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茆俊卿2005年10期 10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尹振祥,郭立中2005年10期 1008-1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段天荀,栾小平2005年10期 1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胡德金2005年10期 1010-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汉超,潘恩山,罗小星2005年10期 1011-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迟海英,王艳2005年10期 1012-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尹沂平,张孔屏,孙明哲2005年10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缪希文2005年10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雪明2005年10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夏月玲,王玉花2005年10期 1014-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爱萍2005年10期 1015-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美华2005年10期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海碧,刘素红,李昌德2005年10期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光琴2005年10期 1017-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红芳2005年10期 1018-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惠兰,孔福仙2005年10期 1019-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红,彭侠,金桂英,徐春娥,蔡丽萍,张伟云,刘丝荪
目的观察对新生儿进行腹部抚触和刺激肛门人工排便两种干预手段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第一胎足月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出生后第1日即进行腹部抚触,每日2次,每次15min,共7d,抚触之后用肛管刺激新生儿肛门进行人工排便,每日2次,至胎便变黄为止;对照组不进行腹部抚触和人工排便。结果两组新生儿每日吸吮次数、首次胎便转黄时间、经皮测黄疸指数及新生儿黄疸出现部位、每日排黄便次数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进行护理干预的新生儿出生后首次胎便转黄时间明显提早,排黄便次数增加,每日吸吮次数明显增加,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
2005年10期 1020-1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庄桂莲,常永蓝,孙秀琼,高秉谔,孙幼文2005年10期 1021-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增升,王秀芬2005年10期 1022-1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