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桂珍;彭波;韩明向;李泽庚;韩宁林;张念志;
目的观察化痰降气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化痰降气胶囊2g,每日3次,分早、中、晚温开水送服;14d为1疗程,服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呼气流量(MMEF)、MVV和PaO2、SaO2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化痰降气胶囊在COPD稳定期的治疗过程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PaO2、SaO2,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2006年12期 1311-1312+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62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王飞;孙丽;2006年12期 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绍宏;张晓云;张怡;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气分析及血液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异常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异常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较西医单纯治疗能明显改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综合疗效。
2006年12期 1313-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贾小庆;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住院患者46例,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46例住院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血气分析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全部缓解。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提高本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死率。
2006年12期 1315-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菊屏;熊瑛;李国平;
目的观察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住院标准的患者40例,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1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并能改善肺通气功能。
2006年12期 1317-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俊;郭亚萍;2006年12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旗;杨明高;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肺功能较治疗前有改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肯定。
2006年12期 1319-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锡芬;2006年12期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国教;张晓莉;
目的观察活血平喘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活血平喘胶囊,2月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肺通气功能、血脂、血液流变性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且治疗组肺通气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活血平喘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
2006年12期 1321-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惠芸;2006年12期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肖利华;伏元昌;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氧哌嗪青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氧哌嗪青霉素,治疗组另予痰热清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症状改善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氧哌嗪青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
2006年12期 1323+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邹永蓉;龚放;李茂霞;文勃;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喘憋性肺炎2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头孢噻肟钠静滴,治疗组另予痰热清注射液1.0ml·kg-1·d-1静滴,对照组予病毒唑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50%。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疗效确切,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2006年12期 1324+1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云;黄宁;易远宏;
目的观察麻黄汤与荆防败毒散合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风寒表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麻黄汤与荆防败毒散合方,对照组中服麻黄汤。结果治疗组痊愈显率高于对照组;退热起效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医症状、体征改善也大多优于对照组。结论麻黄汤与荆防败毒散合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风寒表实证疗效满意。
2006年12期 1325-1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6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洪平;2006年12期 1326+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欧阳永红;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早期辨证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出血性中风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在出血后早期(24~72h)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并根据证型变化予以加味;比较两组脑血肿面积和病类诊断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的颅内血肿体积明显缩小、病类诊断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早期治疗出血性中风,有利于促进血肿的吸收,降低病类诊断评分。
2006年12期 1327-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方荣;计高荣;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红花注射液和β-七叶皂苷钠静滴,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2006年12期 1329+1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彭从健;刘和强;詹锋;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营养脑组织等药物治疗,对梗死面积较大、脑水肿较为明显者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治疗组加服三七通舒胶囊。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4%;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三七通舒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2006年12期 1330-1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冯克成;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脉瘀阻型)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予葛根素注射液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2周为1疗程。结果胸痹症状总有效率85.0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61.00%;中医症状总有效率86.00%。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2006年12期 1332+1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玲玲;李凤新;陈召;
目的观察愈风Ⅱ号方对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于血塞通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服愈风Ⅱ号方。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其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愈风Ⅱ号方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有确切疗效。
2006年12期 1333-1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时淑华;何茶叶;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发病24h内的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葛根素4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对照组用川芎嗪24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均每日1次,20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
2006年12期 1335+1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晓敬;徐慧;陈思娟;
目的观察参苓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参苓降脂片,对照组予脂必妥片。结果治疗组降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
2006年12期 1336+1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峰;褚剑锋;熊尚全;乔建峰;郑良朴;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瘀证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的变化。方法选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另选非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C组,健康体检者20名为D组;A、B、C三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A组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所有病例治疗前后观测血压,测定血清PcⅢ水平,计算瘀证和临床症状积分。结果A、B与C组患者血清PcⅢ水平存在差异,前两者高于后者;A、B、C三组治疗后血压均达标;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Ⅲ水平均明显降低,但A组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均明显降低,但A组更为明显。结论常规降压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有明显的降压和降低血清PcⅢ的作用,并能改善临床症状与降低血瘀证积分。
2006年12期 1337-1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伟;古联;葛洁兰;
目的观察降压药垫外敷涌泉穴对糖尿病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均予西医降压治疗,治疗组加用降压药垫外敷涌泉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76%,对照组总有效率9.38%。结论降压药垫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疗效满意。
2006年12期 1339+1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许利纯;刘华;张红;黄立群;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旋复代赭石汤加味治疗晚期癌症并发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癌症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穴位及中药旋复代赭石汤加味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呃逆缓解时间长,不易复发。结论针刺配合旋复代赭石汤加味治疗晚期癌症并发顽固性呃逆效果良好,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06年12期 1340+1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曾春;梁彩倩;刘智勇;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后血浆EBV/DNA水平的变化与痰热清注射液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64例初诊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BV/DNA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痰热清注射液NPC治疗组治疗后血浆EBV/DN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EBV/DNA水平,差异均具显著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抑制NPCEB病毒DNA的表达,对EB病毒有杀伤作用。
2006年12期 1341-1342+1357+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志红;穆瑞萍;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K3配合中药灌肠对胆绞痛的疗效。方法胆绞痛患者13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双足三里注射维生素K3配合中药灌肠,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和维生素K3静滴,两组均合用抗生素;比较两组即时疗效和长时疗效。结果治疗组即时疗效和长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K3配合中药灌肠能迅速缓解胆绞痛。
2006年12期 1343+1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承斌;张梅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通里攻下;治疗10d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愈显率、中转手术率及住院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2006年12期 1344-1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国栋;李家邦;何永恒;黄媛华;黄道富;肖美珍;唐丽君;张曙;
目的观察天马颗粒剂治疗不能行根治术中晚期大肠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以天马颗粒剂治中晚期不能行根治术大肠癌患者18例,并与FMC(氟脲嘧啶、阿糖胞苷、丝裂霉素)治疗的化疗组18例对比疗效。结果天马颗粒剂组治疗中晚期大肠癌能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作用优于FMC化疗组。结论天马颗粒剂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疗效确切,且具有毒副作用低等优点。
2006年12期 1346-1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梁永;董杨颖;张妍燕;
目的观察启闭通关汤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启闭通关汤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保列治片治疗;于治疗前后行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及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变化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1疗程和3疗程时IPSS和生活质量评估均有明显改善,治疗3疗程较治疗1疗程时又有明显改善;治疗1疗程时,治疗组的最大尿流率已有明显改善,残余尿量明显减少,但前列腺体积缩小不明显,对照组变化均不显著;治疗3疗程时两组的前列腺体积均明显缩小。结论启闭通关汤能提高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最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使部分患者的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
2006年12期 1348-1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战平;
目的观察压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痛经患者3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耳穴按压及西药治疗;比较两组3个月经周期后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的长短变化及治愈率。结果压耳穴疗法的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长短情况及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压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简便、廉验、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2006年12期 1350-1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孙维峰;刘毅;
目的观察调经定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调经定痛汤,对照组45例口服田七痛经胶囊;两组均以6d为1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调经定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具有良好的效果。
2006年12期 1352-1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马瑞荣;2006年12期 1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孔玉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前房积血患者50例50眼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25眼,均用一般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早期以止血为主,中、晚期以活血为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前房积血吸收的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前房积血吸收的时间、继发性出血、继发性青光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视力的恢复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房积血,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的效果。
2006年12期 1354-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庄文琪;
目的观察速效救心丸缓解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胸痹心痛患者急性发作时予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结果经治3d,81例中治愈5例,好转75例,未愈1例。结论速效救心丸缓解胸痹心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2006年12期 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海;马彦红;
目的观察清肺透表祛湿解毒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寻常型屑病患者26例,运用清肺透表祛湿解毒法内服中药治疗;2个月后统计疗效,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26例中基本治愈7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2例,愈显率76.92%,总有效率92.31%;银屑病组治疗前血清IL-8水平较正常人组明显增高,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结论清肺透表祛湿解毒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见效快,近期疗效较好,无任何毒副反应。
2006年12期 1356-1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泽民;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灯盏花素注射液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抗神经内分泌激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30ml、灯盏花素注射液40mg入液静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测LVEF、CO、SV、PEP/LVET比值和6min步行试验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和灯盏花素注射液其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2006年12期 1358+1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樱;王红;张淑文;王宝恩;
目的验证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判断肾移植术后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116例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行APACHEⅡ评分,通过死亡组、存活组间APACHEⅡ评分的比较和评分系统与实际病死率的相关性,初步评价其评估肾移植术后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性。结果APACHEⅡ评分死亡组比存活组高,与肾移植术后肺炎的实际病死率呈正相关。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适用于判断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
2006年12期 1359-1360+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宋麦芬;林谦;王彤;
目的尝试将中医舌象变化作为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临床医学研究方法与国际公认的格拉斯哥评分方法比较,将75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舌象变化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舌象变化大多出现在颅脑损伤后2~6h,舌质随着淡红、红、淡暗、紫变化,舌苔随着薄白、白腻、薄黄、黄腻、少苔变化,其评分逐渐递减,病情越重。结论中医舌象变化可以作为颅脑损伤患者的一项观察指标,可作为国际公认的格拉斯哥评分方法的补充,也可作为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新方法。
2006年12期 1361-1363+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伟涛;孙伟正;
遵循整体观念的原则运用中医中药辨治血证疗效颇佳。本文通过对血证治疗经验的初步总结,探讨治疗血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具体应用时应引起注意的相关问题,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2006年12期 1364-1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包俊萍;赵云龙;
冠心病心绞痛西医学病因未完全阐明,但有明确社会心理应激发病因素,病变为冠脉内膜脂质沉积和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血管腔狭窄,代谢异常产生致痛物质。治疗以扩张冠脉、抗凝等为主。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为七情内伤,心脉瘀阻;治宜活血化瘀为主。
2006年12期 1366+1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岁锋;郭应军;汤双齐;
本文通过复习中医古典文献,阐述胃气理论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合现代医学对肠道与营养支持的相关性认识,阐述胃气理论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治疗指导意义,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提供理论依据。
2006年12期 1367-1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魏华;路洁;王秋风;2006年12期 1369-1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雷晋;郭志红;2006年12期 1371-1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敏凤;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加予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予参麦合葛根素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合葛根素治疗颈性眩晕有良好疗效。
2006年12期 1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红俊;陆佳;魏慧渊;2006年12期 1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蒋宝平;田磊;霍杨;方泰惠;
目的探讨心安灵对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0min,再灌注90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心安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心安灵能对抗结扎后T波抬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并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中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释放。结论心安灵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06年12期 1374-1375+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必江;2006年12期 1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宝华;蒋松鹤;樊留博;
目的探讨22观察电针至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电图的影响,为运用至阳穴治疗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造模组(B组)、造模+电针内关穴组(C组)、造模+电针至阳穴组(D组),采用垂体后叶素(PPT,2u/kg)造成家兔心肌急性缺血,在全过程中多次测定Ⅱ导联心电图。结果电针可加快PPT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电图恢复正常,电针至阳、内关穴对PPT所致的实验性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和对抗作用,而电针至阳与内关穴对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电针至阳穴可以提高家兔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状态;电针至阳穴与内关穴对实验性家兔心肌缺血有着同等治疗作用。
2006年12期 1376+1391+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6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殷文学;
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YCL)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PDGF-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YCL组、Met组,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复制大鼠AS模型,造模1月后抽样检测大鼠主动脉,以发现AS斑块为造模成功指标。治疗1个月后分别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学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主动脉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用PT-PCR技术检测大鼠VSMC基因PDGF-AmRNA的表达。结果YCL组与Met组比较,TC、TG、LDL的降低和HDL的升高均显著,其降低血浆黏度、全血(中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明显,可维持主动脉组织结构,下调基因PDGF-AmRNA的表达。结论茵陈五苓散具有良好的抗AS作用,其调整相关基因PDGF-A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的分子机理。
2006年12期 1377-1379+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隽;2006年12期 1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刘虹;胡思源;贺爱燕;乔卫平;陈宝义;
目的探讨通脉口服液对柯萨奇病毒感染的小鼠心肌炎模型的治疗作用和抑制病毒效果。方法用通脉口服液和病毒唑注射液分别于模型小鼠(CVB3m所致Balb/c小鼠心肌炎)连续给药7d,第8日取心肌和血标本;观察病死率、心肌炎发病率和心肌病理以及心肌组织与血的病毒滴度。结果通脉口服液能明显降低心肌炎模型小鼠心肌中的病毒滴度,其中高剂量组的作用强度明显大于低剂量组和病毒唑对照组;通脉口服液可以明显降低模型小鼠心肌炎的病死率(高剂量与低剂量),明显减少心肌组织病理积分(高剂量)。结论通脉口服液对心肌炎具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以明显减轻病毒对心肌细胞直接损害。
2006年12期 1380+1396+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唐良华;易洪城;吴承龙;熊屹;周长林;敬戈;
目的观察冰蜜生肌膏对兔皮肤缺损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1∶5比例配制的无菌冰蜜生肌膏、百多邦软膏均匀涂抹伤口,空白组单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常规包扎伤口。各组动物每日各用冰蜜生肌膏、百多邦软膏、生理盐水纱布换药1次。术后第1、2、3、4周各处死3只动物,并切取新生皮肤标本,用福尔马林固定后送至病理室处理,对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图象分析系统进行细胞计数和测定平均光密度值。结果通过动物造模实验,对第1、2、3、4周分别切取的新生皮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细胞计数、平均光密度值测定比较,冰蜜生肌膏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百多邦组比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冰蜜生肌膏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皮肤缺损的修复。
2006年12期 1381+1389+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昊;彭国平;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青藤片中青藤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06%二乙胺水系统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于波长262nm处检测。结果该方法测定青藤碱的线性范围为694~21.6875μg,回归方程为y=15276x-1102.2,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0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视性好,可作为该复方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
2006年12期 1382-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光明;秦玉;李乃庚;2006年12期 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本宏;张丽霞;冉勇;
目的研究玫瑰舒心合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玫瑰舒心合剂采用蒸馏及水煮的制备工艺,通过制定性状、pH值、相对密度等检查项目,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该制剂服用方便,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2006年12期 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永文;沈思钰;蔡辉;
《王应震要诀》是清代王应震以《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典籍为理论基础,继承张仲景、李东垣等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编撰而成,文中以四十四要诀贯穿全篇,提纲挈领。临床辨证注重脉症合参,审证求因,有机地将理、法、方、药统一起来,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以保存古籍精华,丰富中医药相关理论,指导临床。
2006年12期 1385-1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施璐霞;沈思钰;蔡辉;
费伯雄为孟河四大名家之一,医术精湛,享誉江南,晚年著《医醇义》四卷。费氏勤求古训,学术思想以师古而不泥古,知常达变,醇正和缓,用药轻灵为主。本文在研习该书的基础上,探讨费氏主要的学术思想。
2006年12期 1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谭清武;2006年12期 1388-1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晓琨;2006年12期 1390-1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0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霆雷;王学峰;2006年12期 1392-1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1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段静文;
目的观察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抗生素与苏子降气汤加减,对照组予相关西药,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满意。
2006年12期 1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筠;2006年12期 1395-1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唐昆;吴希;2006年12期 1397-1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76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刘竹生;
目的观察自拟柴葛三仁退热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方法6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均先后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解热、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体温不能降至38℃以下,中医辨证为外感风热(暑)夹湿或外感风寒夹湿化热证,采用自拟柴葛三仁退热汤治疗。结果67例中痊愈46例,显效15例,有效6例。结论柴葛三仁退热汤是治疗顽固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有效方剂。
2006年12期 1400-1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全文剑;2006年12期 1401-1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俊岭;刘文运;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入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痰热壅肺型有较好疗效。
2006年12期 1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税跃平;2006年12期 1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车宇光;孙敏娴;2006年12期 1403-1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程晓春;张世荣;岳代荣;刘启亮;
目的观察五苓散合真武汤加味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7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五苓散合真武汤加味,对照组30例给予前列欣胶囊。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五苓散合真武汤加味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确切。
2006年12期 1404-1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改平;刘保英;王燕;2006年12期 1405-1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士定;2006年12期 1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晓明;董岩;王锐;2006年12期 1406-1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冲;陈飞;杨海霞;2006年12期 1407-1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杨敏;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当归四逆汤加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综合治疗可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
2006年12期 1409-1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勇;2006年12期 1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华南;2006年12期 1410-1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阮肇海;黄星垣;林小永;
目的观察温通法中药方熏洗治疗外伤后关节僵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温通法中药方熏洗治疗外伤后关节僵硬症63例(72只),治疗时间最短7d,最长8周。结果63例中优43只,良16只,可10只,差3只,总有效率81.94%。结论温通法中药方熏洗治疗外伤后关节僵硬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06年12期 1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孝灯;2006年12期 1411-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严上洪;陈小艳;王辉民;2006年12期 1412-1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瑞恒;张文强;李强;2006年12期 1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克俭;2006年12期 1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进福;2006年12期 1414-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赵伟红;庞毓文;2006年12期 1415-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小青;毛维国;2006年12期 1416-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陆春伟;顾喜喜;范越;马骏;蔡定芳;2006年12期 1417-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颖;毛静远;张运;常延平;2006年12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燕;张兆兰;2006年12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海莺;沈跃建;王忠英;2006年12期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海琴;2006年12期 1420-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尹霞;2006年12期 1421-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红英;2006年12期 1422-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惠萍;2006年12期 1423-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芝萍;2006年12期 1424-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彩红;2006年12期 1425-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承梅;2006年12期 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金惠兰;王田菊;2006年12期 1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素清;2006年12期 1428-1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巧云;郑柳榕;2006年12期 1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饶明健;2006年12期 1429-1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饶炳秀;修光泽;2006年12期 1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2006年12期 1431-1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