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专论

  • 中西医学体系的弊端与发展对策

    胡平;魏睦新;

    中医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近代西学东渐,人们对两种医学的认识和比较逐渐加深,碰撞与冲突也越演越烈,因此引起了人们对中西医结合这一新领域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前景的讨论。只有在对两者尤其是各自弊端进行深刻认识的前提下,才有充分的论据来论述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及生命力。本文通过对各自弊端的阐述,认为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找到两种医学体系的对话语言及将两者结合的有效方法。

    2009年02期 v.18;No.130 165-166+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9 ]

临床研究

  • 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姚淮芳;孙薇;胡业彬;程晓昱;汪健;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入选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中医证候、静息心电图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再发次数、持续时间、中医证候、心电图等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而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2009年02期 v.18;No.130 167-16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31 ]
  • 脉通宁冲剂配合养心安胶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张继磊;赵金岭;李杰;王骧腾;

    目的观察脉通宁冲剂联合养心安胶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脉通宁冲剂配养心安胶囊;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脉通宁冲剂联合养心安胶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2009年02期 v.18;No.130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心元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凌云;

    目的观察心元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9例冠心病患者口服心元胶囊,连服3个月。结果心元胶囊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92.9%,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7.8%,血脂各项指标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心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2009年02期 v.18;No.130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0 ]
  • 化瘀通络灸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王频;杨骏;杨帆;陈浩;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灸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aD)在改善临床症状及量化表积分和调控血管活性物质方面的作用。方法将86例V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后智能检查量表(HDS)积分、智能改变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变化,以及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结果艾灸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两组治疗前后HDS、MMSE与ADL量表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艾灸治疗组MMSE量表积分改善优于西药治疗组;艾灸治疗后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ET水平显著下降,与西药治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化瘀通络灸法在改善临床相关症状积分及调控血管活性物质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势。

    2009年02期 v.18;No.130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16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113 ]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中药消瘀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丁文涛;吴雪梅;刘艳芹;王秀刚;吴玉敏;屈天青;张博;于影梅;孙德志;刘素珀;洪秋花;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行血肿清除后应用中药治疗对患者愈后的影响。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加服中药消瘀方治疗,对照组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常规观察,分别于治疗前及3个月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进步14.9分,优于对照组之10.4分。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可靠,加用中药消瘀方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2009年02期 v.18;No.130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0 ]
  • 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及内皮素的影响

    郑泽荣;黄敏;刘晖;陈建强;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及苦碟子注射液,对照组予苦碟子注射液;于治疗前及2个疗程结束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内皮素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与苦碟子联用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的水平。

    2009年02期 v.18;No.130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18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郭雅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结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1.82%;两组治疗前后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可靠。

    2009年02期 v.18;No.130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9 ]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王莹;贾连旺;杜永远;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36例予肺心病常规治疗,参芪扶正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对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观察。结果患者经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右室压、平均肺动脉压、低切与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有显著性下降;其心功能与血液流变性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参芪扶正治疗组为94.44%,高于常规治疗组之72.22%。治疗期间未见参芪扶正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心功能与血液流变性,是辅助治疗肺心病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2009年02期 v.18;No.130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5 ]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肺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王俊峰;敖素华;彭素岚;罗永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肺病治疗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吸氧及纠正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中成药痰热清注射液和肺病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10d;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内皮素-1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显著高于对照组(69.2%),治疗组血浆内皮素-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四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肺病治疗仪联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降低血浆内皮素-1水平,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环。

    2009年02期 v.18;No.130 18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9 ]
  • 痰热清注射液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CRP、IL-6和TNF-α的调节作用

    余应喜;刘景仑;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与机械通气(MV)时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VAP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V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单用基础治疗;治疗前、治疗后第1、3、5日检测血清CRP、IL-6、TNF-α动态变化,统计和比较MV时间。结果42例VAP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较正常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血清CRP、IL-6、TNF-α在治疗后5d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后第5日血清CRP、IL-6和TNF-α与M V时间呈正相关。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在辅助VAP综合治疗中,通过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部分恢复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VAP治疗而缩短MV时间。

    2009年02期 v.18;No.130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00 ]
  • 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0例临床观察

    王文章;郑彩霞;张念志;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以卡介苗素肌注作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贴敷;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为70.79%,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而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获得一定的疗效。

    2009年02期 v.18;No.130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09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98 ]
  • 克肺宁胶囊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70例临床观察

    王增祥;于金源;刘铭珍;

    目的观察克肺宁胶囊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70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克肺宁胶囊,对照组75例给予强的松0.5m g/kg;两组疗程均为3~6个月,每1~3个月随诊1次。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肺部高分辨CT(H RCT)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肺功能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克肺宁胶囊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症状和体征,使患者肺功能停止恶化,并且用药期间未见任何副作用,耐受性良好。

    2009年02期 v.18;No.130 188-189+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74 ]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陈书琴;陈桃;王珉;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疗程均为5~7d。结果治疗组退热、止咳、平喘、祛痰及肺部体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2009年02期 v.18;No.130 190+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6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潘少华;易丽云;张海燕;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静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喘消失时间及肺部体征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2009年02期 v.18;No.130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0 ]
  • 益气养阴化痰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张丽霞;吴世丞;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痰中药组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RRT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益气养阴化痰中药辨证组方治疗,对照组42例按西药常规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gA、IgG、IgM等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益气养阴化痰中药辨证组方治疗RRTI疗效可靠。

    2009年02期 v.18;No.130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05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癌术后痰潴留疗效观察

    何云;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癌术后痰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肺癌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沐舒坦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癌术后痰潴留疗效显著。

    2009年02期 v.18;No.130 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3 ]
  • 益肝汤对减轻肝癌化疗栓塞不良反应疗效观察

    孟胜喜;

    目的观察益肝汤减轻肝癌化疗栓塞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组加用中药益肝汤。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益肝汤能减轻肝癌化疗栓塞不良反应。

    2009年02期 v.18;No.130 19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4 ]
  • 舒肝祛脂汤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刘丽;

    目的观察舒肝祛脂汤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舒肝祛脂汤。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肝祛脂汤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满意。

    2009年02期 v.18;No.130 197+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2 ]
  • 益气补血片联合脾脏三维适形放疗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赵增虎;丁瑞亮;张维连;白培青;

    目的观察益气补血片联合脾脏三维适形放疗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2例ITP患者采用益气补血片联合脾脏三维适形放疗,并对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IgA、IgM、IgG明显高于正常值,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低于正常值,CD8、SIL-2R高于正常值;治疗1月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各值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SIL-2R、CD 8明显下降;CD 4/CD 8明显上升,其数值接近正常水平。结论治疗前ITP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处于紊乱状态,益气补血片联合脾脏三维适形放疗后机体免疫功能趋于正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009年02期 v.18;No.130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8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36例临床观察

    刘海生;刘金民;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病例病情分级的同时分别进行中医辨证,重型、极重型病例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依据辨证论治原则合用生脉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结果36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病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均痊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效果良好。

    2009年02期 v.18;No.130 199-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 痰热清注射液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40例疗效观察

    姜鹤群;王少龙;戴刚毅;刘薇;刘朝敏;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盆腔野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盆腔野放疗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放疗过程中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为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直肠损伤程度的差别。结果治疗组直肠放射损伤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放射性直肠炎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2009年02期 v.18;No.130 201+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6 ]
  • 大黄煎剂高位保留灌肠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导泻作用观察

    许缤;侯静茹;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高位保留灌肠在抢救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导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86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与对照组40例,均给予常规处理及增液承气汤加味胃管注入,每日2次,每次保留2h;实验组在2次胃管注入期间加用大黄煎剂高位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时间、36h排便次数、全血胆碱酯酶(CHE)活力、肌酸磷酸肌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出现并发症和症状反复出现人数。结果治疗组排便时间、36h排便次数、CHE、CK、CK-MB、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出现并发症及症状反复出现人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及早应用大黄煎剂高位保留灌肠是抢救AOPP患者的有效措施。

    2009年02期 v.18;No.130 202+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0 ]
  • 八正片治疗下尿路感染(湿热下注证)110例临床观察

    张太君;张玲;吕珊珊;周年华;陈晓雪;王雪梅;谯志文;

    目的观察八正片治疗下尿路感染(湿热下注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试验中心分层、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平行组设计,将224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服用八正片或八正合剂,疗程7d;比较两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两组对下尿路感染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八正片对下尿路感染具有较好治疗作用,可以明显减轻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小便短赤、口燥咽干等症状体征,临床应用安全、方便。

    2009年02期 v.18;No.130 203-204+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周月华;

    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联合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加味生化汤联合催产素肌肉注射之治疗组(40例)与单用催产素之对照组(40例),患者于用药后7、10、20d分别来院复查,了解阴道出血、宫腔B超检查情况。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出血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加味生化汤联合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肯定,完全流产率高,阴道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恢复快。

    2009年02期 v.18;No.130 205+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0 ]
  • 和胃止吐膏敷脐治疗妊娠剧吐65例临床观察

    毛瑞敏;

    目的观察和胃止吐膏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给予和胃止吐膏敷脐,对照组60例给予支持治疗,两组均于治疗5d后进行疗效判定,并于治疗后1个月随诊。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和胃止吐膏敷脐治疗妊娠剧吐起效快,疗效确切。

    2009年02期 v.18;No.130 206-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6 ]
  • 腺苷蛋氨酸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

    丁杏海;杨代秀;徐巧岚;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痰热清治疗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1例给予抗感染、肝酶诱导、甘利欣护肝治疗,治疗组4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退黄、降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腺苷蛋氨酸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能有效退黄、降酶,未见不良反应。

    2009年02期 v.18;No.130 208+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7 ]
  • 清毒克痹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徐向孜;张梅红;管健;张晓敏;訾希存;

    目的观察清毒克痹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治疗组予中药清毒克痹宁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实验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清毒克痹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2009年02期 v.18;No.130 20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临床观察

    王曙辉;胡翀妮;

    目的观察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对照组45例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颈椎X线改变及触诊压痛及棘突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头颈部僵硬感以及颈椎活动度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2009年02期 v.18;No.130 2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1 ]
  • 跌打七厘片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附90例临床资料分析

    林金贵;夏英慧;吴学军;

    目的观察跌打七厘片在断指再植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再植指数150指)与对照组84例(再植指数130指),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跌打七厘片;比较两组再植指的肿胀程度,成活率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指术后肿胀消退情况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指成活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断指再植术后加用跌打七厘片可提高术后消肿速度,降低感染发生率。

    2009年02期 v.18;No.130 213-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1 ]
  • 康复新液联合矾冰液治疗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临床观察

    张红;苏志新;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矾冰液湿敷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所致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分别用矾冰液、康复新液浸湿的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56例用硫酸庆大霉素涂创面后再用矾冰液浸湿的敷料覆盖,两组均无菌包扎。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比对照组少,皮损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短,治疗后疼痛程度计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为85.71%。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矾冰液湿敷治疗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在缩短皮损愈合时间、促进损伤皮肤愈合、降低损伤皮肤疼痛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2009年02期 v.18;No.130 215-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7 ]

临床报道

  • 内外合治膝关节急性滑膜炎169例

    钟胜;

    <正>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是膝关节损伤后引起的一种无菌性滑膜炎症病变,为膝关节内部损伤后较常见的一种病证。笔者2003~2007年采取内服外用的方法治疗急性滑膜炎169例,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192+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6 ]
  • 润肺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2例

    崔爱春;

    <正>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咳嗽型哮喘、变异性哮喘、隐匿型哮喘,以持续性咳嗽或反复发作性为特征。目前西医主要采取支气管舒张剂及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使咳嗽缓解,但易反复。我们自拟润肺止咳方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5 ]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24例

    钟兴美;周波;张宇;江波;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ICU的24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机械通气等综合性救治措施,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4例中治愈20例,好转出院2例(其中1例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死亡2例,死亡率为8.33%。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机械通气等综合性措施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疗效满意。

    2009年02期 v.18;No.130 283-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3 ]
  • 醒脑开窍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体会

    潘德祥;张京兰;金海涛;

    <正>血管性痴呆是指因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一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精神衰退或消失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我院采用醒脑开窍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84-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6 ]
  • 益气活血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体会

    方之勇;熊涛;

    <正>我们近年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住院患者180例,西医诊断参照《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年龄均>45岁,多因头位或体位改变而诱发有眩晕、视物旋转,伴有恶心、呕吐、多汗、眼震

    2009年02期 v.18;No.130 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4 ]
  • 中药治疗偏头痛30例

    黄兴武;

    <正>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表现为自发的、反复发作的头痛,以或左或右钻痛、抽掣痛或搏动性头痛为特征,亦可见颅脑两侧或左右交替发作。常伴见有呕恶、畏风、目赤等症状。笔者2000年以来根据偏头痛的病因病机,针对本病有反复发作及发作时阳亢、火郁、风行、瘀阻、痰凝等标实为主的特点,运用潜阳清火、搜风涤痰、散结通络等法治疗偏头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85-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1 ]
  • 益气通络头风汤治疗慢性血管神经性头痛150例

    张钦祥;李金文;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头风汤治疗慢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0例慢性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益气通络头风汤治疗,对照组用吲哚美辛、麦角胺治疗;10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通络头风汤治疗慢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

    2009年02期 v.18;No.130 286-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1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39例

    胡同林;彭康;谢旭成;程春燕;

    <正>支气管扩张症见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常由感染、免疫或遗传等原因,导致支气管壁组织破坏而引起中等大小的支气管不正常扩张。我们采用中医清肺宁络法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期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9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肺炎临床体会

    郑法德;

    <正>老年人由于呼吸道退行性改变,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而更容易在气候多变和寒冷的冬春时节发生肺炎。目前,老年性肺炎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起病隐匿和缓慢,但病情发展较快。笔者在有效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肺炎4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自拟止咳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小儿咳嗽110例

    张茜;

    <正>上呼吸道感染后小儿咳嗽是指患感冒好转后遗留咳嗽久而不愈者,是临床常见病。西医认为属病毒感染后一过性气道高反应性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所致。笔者2005~2007年在临床采用免煎中药止咳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小儿咳嗽11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8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2 ]
  • 益髓灵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3例

    赵国珍;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累及髓系细胞,使骨髓粒、红系及巨核系细胞出现病态造血,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部分可演变为急性白血病。我们近年来采用中药益髓灵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本病23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89-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综合疗法治疗重症肝炎10例临床体会

    刘洪波;陈相新;安庚申;

    <正>重症肝炎是由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因素引起的肝脏严重的炎症改变,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凶险而复杂,病情危重,为肝炎的严重临床类型。其发病率不高,约占肝炎病例的0.2%~0.4%。笔者近年采用综合治疗重症肝炎1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0 ]
  • 黄土汤内镜下喷洒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体会

    冯其海;高智凤;

    目的探讨中药内镜下喷洒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分为内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0.9%氯化钠注射液组(对照组)与内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0.9%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黄土汤内镜下喷洒组(治疗组);观察两组病例的止血率、再出血率、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组的止血率及再出血率分别为93.75%、9.38%,对照组分别为70.00%、26.67%。治疗组的止血率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亦明显降低,平均输血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镜下喷洒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安全有效。

    2009年02期 v.18;No.130 290-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2 ]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5例

    余江平;

    <正>消化性溃疡出血为消化科临床常见急症。笔者运用中药三七、白及、血余炭随症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5 ]
  • 针刺梁丘、足三里治疗急性胃脘痛32例

    侯捷;

    <正>急性胃痛往往由胃部痉挛引起,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笔者以胃经之郄穴梁丘为主穴配合下合穴足三里治疗此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92-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51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65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32例

    姚晓峰;阮冉;

    <正>我院普泌外科2005年6月~2007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独修补后的十二指肠溃疡32例,并与西药治疗组32例作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4例患者均无严重合并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年龄(35.45±12.13)岁;溃疡病程(2.12±1.36)年;有上消化道出血史7例,长期吸烟19例,饮酒嗜好22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0例

    何发香;

    <正>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肠道疾病,临床上以腹泻水样便为特征。笔者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93-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7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58例临床体会

    曾一;

    <正>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的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西医对此病主张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中医多采用排石汤剂。笔者2005年6月~2008年6月对58例单发的上尿路结石并符合碎石适应证的患者,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配合自拟排石止痛汤剂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电脑三维牵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7例

    田平;陈银环;

    目的评价电脑三维牵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脑三维牵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7例,并以针刺推拿加牵引治疗179例为对照组;3个疗程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0.05%和97.86%,对照组为26.82%和92.7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电脑三维牵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2009年02期 v.18;No.130 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7 ]
  • 三七粉防治老年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体会

    刘桂杰;关涛;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据报道,美国每年有25~50万人患深静脉血栓性疾病,尸检中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占72%,在我国无确切的统计数字。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创伤机率的逐年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逐年增多。Sam am a的统计资料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并发肺栓塞的机率高达39%

    2009年02期 v.18;No.130 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02 ]
  • 后溪-劳宫穴透刺治疗急性腰扭伤32例

    徐慧卿;

    目的观察后溪-劳宫穴透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分组,后溪-劳宫穴透刺治疗32例为治疗组,以常规电针治疗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90.00%;治疗组愈显率93.75%,首次治疗痊愈率56.25%,对照组愈显率为66.67%,首次治疗痊愈率为16.6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后溪-劳宫穴透刺疗法较常规电针治疗见效快,疗效好。

    2009年02期 v.18;No.130 29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3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2 ]
  • 跌打七厘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55例临床体会

    周红军;

    <正>急性软组织挫伤为局部毛细血管破裂,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向组织间隙渗出增加,引起局部出血、肿胀,而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又引起疼痛。笔者2006年2月~2008年3月采用跌打七厘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治疗55例,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97-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3 ]
  •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9例

    韩运锋;

    <正>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混合型等。椎动脉型为颈椎间盘组织、椎体及关节突关节等退行性改变导致椎动脉受压或受刺激而引起,表现为突发性眩晕,甚至猝倒、头痛、耳鸣、听力减退及视力障碍等,多发于中老年人,近年逐渐呈年轻化趋势。我们采用手法治疗该病49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98-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中老年转子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侯晓峰;

    <正>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老年患者,其临床治疗困难,预后不佳,死亡率高。我院1998~2008年采用股骨髁上骨牵引、空心加压螺钉、95°髁钢板、DHS内固定术、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Gamma)配合中药口服等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00例,随访188例。现就随访病例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作一分析,以期望今后对不同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9年02期 v.18;No.130 299-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综合治疗髌骨软化症59例

    胡庆华;朱健儿;

    <正>髌骨软化症是髌股关节软骨的一种退行性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过伸位以及半蹲位疼痛,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笔者2005~2007年采取中药内服、外洗为主,配合手法以及股四头肌治疗髌骨软化症59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24例

    李学源;

    <正>带状疱疹是机体受到水痘-带状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当三叉神经第一、二分支受到侵犯时,往往出现眼部带状疱疹。笔者2001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80例

    韩怡菊;

    <正>股外侧皮神经炎自觉症状为大腿前外侧皮肤麻木不仁,蚁行或沉重不适,或有疼痛等感觉异常。客观检查可发现大小不同的感觉迟钝区。笔者1993年2月~2008年1月采用水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0 ]

必备中成药

  • 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傅志慧;张艳丽;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通心络胶囊,对照组30例予拜阿司匹林;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并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入院时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异常,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正常。结论通心络胶囊可缓解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情况。

    2009年02期 v.18;No.130 217-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5 ]
  •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

    杨楠;张志强;王本国;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与常规西药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日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CRP含量。结果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血浆CRP的含量较健康成人对照组明显增加。经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常规西药对照组治疗后血浆CRP的含量明显下降,但仍然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常规西药对照组相比,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CRP下降更为明显。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可能与使患者血浆CRP水平下降有关。

    2009年02期 v.18;No.130 219-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3 ]
  • 参附注射液在体外循环中对心肌保护的作用——附39例资料分析

    卢彬;李强;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中对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循环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时、体外循环转流(CPB)前及主动脉开放时分别静滴参附注射液0.6ml/kg,对照组全过程不用参附注射液;监测心脏复跳情况,心电图、心律失常(房颤、室颤、房室传导阻滞),有无使用电除颤、心电图S-T段改变及T波的变化,并记录两组年龄、心功能分级、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两组的年龄、心功能分级、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均无显著差异;两组心脏复跳率观察组100%,对照组为86.49%;观察组心律失常5.13%,对照组18.92%;观察组电除颤2.56%,对照组13.51%,观察组S-T段及T波改变2.56%,对照组16.22%;观察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心律失常、电除颤少,心电图ST-T段变化小。结论参附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时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2009年02期 v.18;No.130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9 ]
  •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频发房早临床观察

    张晶;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频发房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心律失常-频发房早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以稳心颗粒9g,每日3次温水冲服;对照组30例予以谷维素20m g,每日3次温水送服。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治疗频发房早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2009年02期 v.18;No.130 22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4 ]
  • 参附注射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胡逊;谢直跃;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参附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参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当日予参附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后参附组较对照组血压逐渐升高,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改善明显;参附组术后恢复较快,术后排气、进食和大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参附组下肢静脉回流速度明显较对照组增快。结论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对改善循环、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2009年02期 v.18;No.130 224-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0 ]

证治探讨

  • 试论毒邪学说在救治脑血管急重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郑圣于;奚肇庆;

    本文旨在阐述中医文献之毒邪学说在脑血管急重症中的应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急重症提供理论依据。

    2009年02期 v.18;No.130 226-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7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中医证型与血清瘦素的关系

    张双胜;程道胜;仝金斋;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医不同证型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肺肾气虚、肺肾阴虚及脾肾阳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OPD稳定期中医各证型血清瘦素水平不同,其中以肺脾肾气虚型最高,脾肾阳虚型最低,肺肾阴虚型居中。三组之间瘦素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COPD稳定期从气虚、阴虚到阳虚患者机体炎症反应逐渐加重,营养状况逐渐恶化,提示其预后及转归有差异。

    2009年02期 v.18;No.130 229-230+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9 ]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证型诊断与干预理论的探讨

    李金梁;姜兴权;宋德彪;刘海波;田家坤;

    本文总结目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西医结合分型的现状及中医的理论认识,从中医理论出发,论述"痰"、"因地制宜"对MODS治则及转归的影响,深入探讨MODS的中西医结合证型诊断;从治未病对MODS治疗指导的重要性及个体化治疗是MODS治疗的方向等方面进行阐述,为MODS的防治寻求新的理论支持和治疗思路。

    2009年02期 v.18;No.130 23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 从上盛下虚辨治支气管哮喘

    杨宏志;

    本文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认为上盛下虚是哮喘的基本病机;上盛以风盛、痰阻和气滞为主,下虚则以肾虚为要。当以泻上(祛风、化痰、理气)和补下(温阳补肾)为防治哮喘的基本法则。同时强调活血和通腑法在哮喘治疗中的重要性。

    2009年02期 v.18;No.130 234-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5 ]
  • 小柴胡汤临证应用发微

    李军艳;李富玉;

    本文结合临床体会对小柴胡汤的特点和应用进行探讨,认为小柴胡汤具有以下作用特点:和解少阳,三阳并调;升清降浊,调理三焦;疏肝解郁,和血安神;补虚泻实,防微杜渐。临床上不论男女老幼,外感内伤皆可运用。用于外感病则重用柴胡,尤对反复发热效果好;用于内伤杂病,则可调气机,祛邪扶正,临证据病情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则可效如桴鼓。

    2009年02期 v.18;No.130 236-237+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6 ]

其他

  • 本刊征稿启事

    <正>《中国中医急症》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国家一级刊物,系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尤欢迎"专家论坛"、"病案讨论"、"证治探讨"、"名医精粹"、"医籍研习"、"必备中成药"等栏目稿件,一

    2009年02期 v.18;No.130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名医精粹

  • 潘智敏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

    马丽;

    <正>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代偿期多表现为低热、乏力、腹胀、纳差等轻较消化道症状,失代偿期除上述一般症状还出现腹水、黄疸、贫血及出血倾向、腹壁静脉曲张等。潘智敏教授系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教师、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及科研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临床思想及用药特色,善于治疗心脑血管病、肿瘤、肝胆系病证。现将潘师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介绍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38+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程法森主任中医师治疗脾胃病经验

    兰祝飚;冯炯;

    <正>程法森主任中医师为丽水市首届名中医,少年习医,精研李东垣、叶天士等古代医家名作,后又师承吴士彦、李学铭等现代名医,擅长脾胃病治疗,悬壶46年,学研俱丰。程师秉承名医之古范,自拟胃宁1号、胃宁2号用于临床,疗效显著。现就其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作一介绍。

    2009年02期 v.18;No.130 239-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韦玉英治疗眼病急症经验

    蔡文江;

    <正>韦玉英老师生于眼科世家,父亲韦文贵是我国著名中医眼科专家,韦师继承其父之学术经验,潜心钻研中医眼科数十年,临床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眼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韦师学习,受益非浅。举案两则如下,与同仁共享。

    2009年02期 v.18;No.130 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实验研究

  • 降黏抗栓片Ⅲ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费鲜晓;马静;王宗仁;王蓓;郑李娜;

    目的观察降黏抗栓片Ⅲ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降黏抗栓片Ⅲ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片组,各处理组均以蒸馏水配制等体积药液灌胃7d,每日1次;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症状、脑梗死体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症状有明显改善,缺血侧脑梗死灶体积明显减小,LDH活性及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结论降黏抗栓片Ⅲ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2009年02期 v.18;No.130 24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3 ]
  • 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董敏;席刚明;杨建业;黄永章;郭凌郧;孔霞;郑飞;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GBE预处理组。用线栓法制作小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术前30min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4ml,GBE预处理组腹腔注射舒血宁35mg/kg。按八级行为评分法记录小鼠清醒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染色测定梗死体积,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1活性,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TUNEL测定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相比,GBE预处理组小鼠术后24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梗死体积缩小,SOD1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结论GBE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提高SOD1活性为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2009年02期 v.18;No.130 24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5 ]
  • 菊藤胶囊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血压、醛固酮及儿茶酚胺的影响

    王蓓;王长海;田心;费鲜晓;

    目的探讨纯中药制剂菊藤胶囊对应激性高血压(SIH)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应激+蒸馏水组模型组、应激+菊藤胶囊高剂量组(JT-H)、应激+菊藤胶囊中剂量组(JT-M)、应激+菊藤胶囊低剂量组(JT-L)、应激+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组)及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五组均采用低频低压交流电间断电击法。电击大鼠足底28d,制作应激性高血压模型,同时各组均加入不同的干预。应用经尾动脉测量血压和心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浆醛固酮,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血浆儿茶酚胺。观察比较菊藤胶囊不同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对应激致大鼠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压和血浆醛固酮含量明显升高,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含量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菊藤胶囊高、中、低组均能抑制应激大鼠的血压及醛固酮含量的升高,菊藤胶囊高、中剂量能明显降低应激大鼠儿茶酚胺的含量,低剂量组应激大鼠的儿茶酚胺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菊藤胶囊能够降低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其机理可能是降低血浆中醛固酮以及儿茶酚胺的含量来实现的。

    2009年02期 v.18;No.130 247-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6 ]
  • 六味能消胶囊对豚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

    曾锐;袁海英;高宇明;

    目的研究六味能消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豚鼠血脂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法建立豚鼠高脂血症模型,同时给予六味能消胶囊灌胃,连续30d;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MDA含量和SOD活力。结果六味能消胶囊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中TC、TG、MDA水平,显著提高SOD活力。结论提示六味能消胶囊具有降脂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2009年02期 v.18;No.130 250+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6 ]
  • 芍药甘草汤对大鼠偏瘫痉挛模型神经递质的影响

    田丰玮;杨金蓉;邓亚维;刘仁毅;秦茂平;夏琼;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对偏瘫痉挛大鼠模型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吴氏法制作用大鼠痉挛模型,然后予以芍药甘草汤不同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脑内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采用四道生理记录仪测定肌张力。结果芍药甘草汤口服给药,能明显升高痉挛大鼠模型脑内Gly、GABA、5-HT含量,明显增加上肢伸直幅度,降低肌张力,表明芍药甘草汤对痉挛大鼠脑内与痉挛相关的抑制性和调节性神经递质有一定的影响,但量-效关系不明显。结论芍药甘草汤通过调节脑内与痉挛有关的神经递质而对痉挛起到治疗作用。

    2009年02期 v.18;No.130 251-252+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57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88 ]
  • 湖南汉族人群FⅦ基因M1/M2多态性与冠心病血瘀证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李杰;袁肇凯;黄献平;陈伶利;胡志希;孙贵香;莫莉;陈清华;

    目的利用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HHRR)和连锁不平衡检验(TDT)方法在冠心病血瘀证家系中探讨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多态性是否为冠心病血瘀证的遗传易患因素。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11月收集先证者一级亲属中至少有1例冠心病患者的家系40个和健康人家系10个,属CH D血瘀证家系组25个家系81例,其中核心家系18个共60例。PCR-RFLP方法鉴定FⅦ基因M1/M2多态性基因座基因型。在对FⅦ基因多态与冠心病血瘀证基因存在关联的基础上进行HHRR和分析。结果CHD家系FⅦ基因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均未见偏离H ardy-Weinberg平衡。在HHRR中,FⅦ的M1基因可能与冠心病血瘀证相关联;对13个满足要求的核心家系进行TDT检验,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代的M 1等位基因频率未显著偏离50%。结论在冠心病血瘀证家系中发现FⅦ基因M1/M2多态性与冠心病血瘀证存在关联,但与疾病基因座不存在连锁,说明该基因座可能不是湖南汉族人群冠心病血瘀证的遗传易患基因,而是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

    2009年02期 v.18;No.130 25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96 ]
  • 茯苓甘草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液体排空及胃窦一氧化氮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曹峰;傅延龄;

    目的观察茯苓甘草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液体排空及胃窦中一氧化氮(NO)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及茯苓甘草汤组。采用盐酸灌胃模型,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胃窦NO的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胃窦AChE的含量。结果茯苓甘草汤组大鼠胃内液体残留率低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茯苓甘草汤组较模型组可明显降低胃窦NO含量,增加胃窦AChE的含量。结论茯苓甘草汤能显著促进FD大鼠胃液体排空,并且在增加胃窦部AChE含量的同时,胃窦部NO含量明显降低。提示茯苓甘草汤可能通过提高胃窦部AChE的含量,降低NO的含量的综合作用以改善FD大鼠胃液体排空延迟。

    2009年02期 v.18;No.130 256-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38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97 ]
  • 血栓通注射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兔眼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莫志贤;罗超华;

    目的研究血栓通注射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兔眼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血栓通注射液分低、中、高三个剂量组,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观测大鼠体内血栓形成、大鼠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兔眼球结膜微循环障碍模型血流状态和毛细血管交点数变化。结果血栓通注射液能抑制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明显降低大鼠的血液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高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兔眼球结膜微循环障碍状态,血栓通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加速血流,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

    2009年02期 v.18;No.130 258-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7 ]
  • 调经活血汤对多囊卵巢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胡亮亮;胡平;黄光荣;段迎春;张冬霞;杨建业;黄永章;李进;周爱枝;

    目的研究调经活血汤对多囊卵巢(PCO)大鼠的血清激素水平、卵巢质量、形态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等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动物体重增加幅度、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观察颗粒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cl-2、Bax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动物体重增加幅度明显降低,中药治疗组血清T浓度较对照组、正常组显著性降低;血清E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清FSH、LH浓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中药治疗组卵巢镜下可见多个囊状扩张的卵泡,但体腔较对照组明显缩小,颗粒细胞层数增加至4~7层,并可见少量黄体形成;中药治疗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卵巢颗粒细胞Bcl-2表达的OD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Bax表达的OD值显著降低。结论调经活血汤能使多囊卵巢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明显升高,Bax表达明显降低,巢颗粒细胞凋亡率显著性降低;卵巢颗粒细胞层数增加,黄体形成增加:体重、血清T、E2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血清P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卵巢颗粒细胞上Bcl-2和Bax蛋白表达,影响两蛋白的比例关系,增加Bcl-2/Bax的比值,使Bax与Bcl-2蛋白形成异源二聚体,发挥其抗细胞凋亡的作用有关。

    2009年02期 v.18;No.130 26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7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7 ]
  • 姜黄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器官质量的影响

    郑召岭;商玮;赵智明;蔡辉;

    目的观察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免疫器官重量(胸腺、脾脏)及体重增长率的变化,探讨姜黄素的免疫药效学。方法将SD大鼠用弗氏完全佐剂(FCA)造模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正常组及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二甲基亚砜腹腔注射,姜黄素组予姜黄素腹腔注射,正常饲养;15d称重后将大鼠处死,取胸腺、脾脏,电子天平称重,计算重量指数。结果姜黄素组胸腺重量和指数较模型组低,而对脾脏影响不大。结论姜黄素可以降低AA大鼠胸腺重量和脏器指数,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2009年02期 v.18;No.130 264-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5 ]

模型制备

  •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研究

    徐鸿毅;王澍弘;罗清炳;张昌军;王华;

    目的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观察其与胰岛素抵抗方面的关系。方法造模组胰岛素联合HCG皮下注射8~9周龄的SD雌性大鼠,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常规饮食饮水。造模后分别观测两组大鼠体重变化,卵巢大小、质量以及光镜(H E染色)下病理学改变。测定糖耐量、血清胰岛素、血清E2、T、P、FSH、LH水平。结果造模组大鼠质量及卵巢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卵巢呈多囊性改变;血清T、LH和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灌糖后2h血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联合HCG且高脂高糖饲养诱导SD成年雌性大鼠PCOS动物模型,其卵巢病理学改变及血液内分泌学改变与PCOS患者相似,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是较理想的PCOS胰岛素抵抗模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6 ]

医籍研习

  • 《金匮要略》脾阴虚急症证治规律探讨

    杨尚荣;熊维美;

    本文系统分析和阐述了《金匮要略》对脾阴虚在杂病证治中重要地位的重视及其运用,为充实、完善和发展脾阴虚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为提高杂病证治和中医急症的临床水平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思路。

    2009年02期 v.18;No.130 269-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综述

  • 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近况

    龙铟;王宗仁;

    <正>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综合征。随着全球社会老龄化趋势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亦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生存质量。虽然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开展明显降低了其病死率,

    2009年02期 v.18;No.130 27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6 ]
  • 大黄在危重病医学领域内的研究与应用

    谢卫星;时兢;

    <正>随着近20多年来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及对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变化的深入研究,临床医生对MODS的预防、急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虽然对MODS的预防和治疗的手段有所提高,通常仍采用以控制感染、脏衰功能的保护支持以及全身的营养支持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疗效却并不

    2009年02期 v.18;No.130 273-274+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70 ]
  •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邹兵;

    <正>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症状为呕血及黑便,易引起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证之一。近年来中医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较多,并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相关资料作一综述。

    2009年02期 v.18;No.130 275-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8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8 ]
  • 中医药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毕礼明;陈英兰;马济佩;

    <正>微炎症状态是透析患者的常见表现,是由于多种原因如终末期肾脏本身、透析液的污染、透析器的生物不相容性、长期的慢性感染、心血管病变等引起的,主要以体内炎症的指标如CRP、IL-6、TNF-α等长期升高为临床表现,与心血管并发症、

    2009年02期 v.18;No.130 27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00 ]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沈伟;王旭;

    <正>胰岛素抵抗(IR)即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减低,是指胰岛素在糖摄取和利用方面以及其它方面功能受损,单位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期正常水平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它是2型糖尿病发生和进展的驱动因素,并贯穿于2型糖尿病全过程。研究发现,74%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IR[1]。故IR已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中医药在改善IR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现综述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79-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01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92 ]
  • 急性乳腺炎针灸及推拿研究现状

    王虹;郭钦源;廖滔;来玉芹;

    <正>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是产妇哺乳期常见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针灸推拿治疗本病收效良好。现将其近年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28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2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1 ]

临床经验

  • 治未病学说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周正;

    <正>1治未病学说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医治疗学中。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刺热》谓:"肝热病者左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者刺之,名曰

    2009年02期 v.18;No.130 302-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7 ]
  • 中风后遗症从瘀痰虚论治

    林玮;

    <正>中风一病,常常遗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后遗症,严重困扰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1病因病机中风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脏腑日虚是中老年人的基本生理特点,尤以肾虚为主。其病位在脑,脑居颅内,主灵机记忆,司意识思维,统五官诸窍,调控五脏六腑,联经络百节,脑之络脉纵横交错,是运输津血濡养大脑的重要通道。一旦因内外诸因,脏腑

    2009年02期 v.18;No.130 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4 ]
  • 浅谈脂肪肝的辨治

    范红霞;

    <正>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目前脂肪肝患者明显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脂肪肝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很轻,一般通过体检发现,如果不加以重视及有效治疗,可引起一

    2009年02期 v.18;No.130 303-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7 ]
  • 清肝化瘀法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

    赵赞;杨文华;

    <正>骨髓增殖性疾病是指某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肿瘤性或克隆性异常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的统称,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本类增殖性疾病临床以瘀血、毒热、正虚为特征,属于中医学"瘀血"、"积"、"毒热"范畴,其发病、治疗、转归均具有共性。

    2009年02期 v.18;No.130 304-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3 ]
  • 龙胆泻肝汤为主方治疗杂病举隅

    兰万成;罗翌;

    运用龙胆泻肝汤为主方治疗眼部蛇串疮、暴盲、淋证、大咯血,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2009年02期 v.18;No.130 305-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疑难杂病治验四则

    龚贵川;罗江志;

    <正>1湿温周某,女性,65岁,2006年9月15日就诊。患者因反复发热15d来诊。患者反复发热,每日体温在38℃左右,曾在我院以发热待诊住院治疗,每日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炎琥宁针静脉输液,白天输液时体温降至正常,夜间发热,血常规示W BC9.6×109/L,N 0.65,L 0.35;胸片正常。在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作骨髓像检查无异常。现症见发热,胸闷,恶心,口干不欲饮,舌

    2009年02期 v.18;No.130 306-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阳和汤化裁治疗骨转移疼痛验案举隅

    王静;贾彦焘;

    <正>阳和汤出自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是治疗阴疽的名方,有温阳散寒通滞之效,世有"阴疽活命丹"之称。今用其治疗骨转移疼痛,疗效满意。现略举一则示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7 ]
  • 蟾酥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王晓梅;焦丽强;

    <正>1临床资料某男性,54岁,主因咳嗽、胸闷3d,被大雨淋湿后发热、咳嗽,自服阿莫西林胶囊、感冒胶囊3d未见好转,急来我院就治。查体:Bp135/80mm Hg,T38.5℃,P88次/min,R19次/min,生命体征平稳,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音为湿音,双下肺叩诊实音,心脏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部、脊柱及四肢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尚存在,

    2009年02期 v.18;No.130 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毒蜂螫伤致中毒性昏迷1例分析

    王万春;封俊光;王婷;

    <正>螫伤是较常见的一种生物性损伤。蜂螫伤是蜂尾部毒刺螫伤人体皮肤后注入毒素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反应。蜂毒素成分复杂,除含组胺外还含有5-羟色胺、缓激肽和胆碱酯酶等。笔者2008年7月收治1例毒蜂螫伤致中毒性昏迷患者,现将其救治情况介绍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护理

  •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4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詹健;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通气功能恶化,急性加重期常可伴有Ⅱ型呼吸衰竭。近年来,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为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了痛苦少、简便易行的无创性治疗,患者较易接受。我院近年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09-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1 ]
  • CPM在膝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凌红;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进行功能锻炼以治疗膝关节镜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康复方法,而实验组早期使用CPM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随访1~3个月,实验组56例患者关节活动度均达正常,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为20~62d(平均28.6d),较之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膝关节镜术后早期应用CPM进行功能锻炼在预后及康复时间上均有明显优势,有利于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时间。

    2009年02期 v.18;No.130 310-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4 ]
  •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系统性健康教育

    赵延春;赵艳红;禚丽敏;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家属的最佳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将126例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的患者家属作为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模式依次为:确定家属的健康需要,共同建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方法,协同执行教育计划,分别于术后1个月内有目标的进行讲述和操作演示,效果评价。将以往的118例家属作为对照组,按常规随机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临床护理路径的理论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09年02期 v.18;No.130 31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1 ]
  • 早期被动肢体锻炼对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艳莉;

    <正>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当今中国颅脑外伤已超过100万人口,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占18%~21%[1]。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有所下降。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己成为神经外科所面临重要问题。本文为探讨采用早期被动活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将患者分为早期锻炼组(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8 ]
  • 老年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王柳;

    <正>随着年龄结构的老年化,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发生率有所增加[1],且多发生于老年男性,术后易发生呼吸困难、缺氧、肺不张、肺炎,甚至呼吸衰竭。我院2005年4月~2008年4月共收治老年食道癌患者40例,通过精心护理,患者术后未出现肺部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13-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老年人腹部手术后精神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詹佩娟;韩再英;

    <正>老年人手术后易出现精神症状,有时在术后立即出现,但更常见的是术后2~5d出现。术后精神障碍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大脑活动紊乱,主要表现为意识、认知、记忆、定向、精神、运动行为及睡眠等方面的紊乱[1~3],称之为术后精神障碍。文献报道老年人术后精神障碍发病率为8%~70%[2,3],近年

    2009年02期 v.18;No.130 314-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0 ]
  • 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

    夏舒芳;

    <正>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延长生命的治疗技术。由于透析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加上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依从性较差,最终影响病情的控制。作为护理人员除要有熟练的透析技术外,还要对患者心理、生活及透析知识等进行积极有效的健康指导。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7年10月~2008年6月对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1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85 ]
  •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张智华;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35%~90%有累及肾脏病变,即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病情常迁延反复,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我院2007年1月~2008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疗效满意。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8 ]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拒激素类药物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吴晨;杨丹;张智华;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伤表现,如皮肤、黏膜、心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等。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出现,育龄妇女为发病高峰,老人及儿童也可以患病。本病与遗传、内分泌改变、病毒感染、日光

    2009年02期 v.18;No.130 317-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口服药物中毒洗胃患者洗胃液的改良与疗效观察

    王娜;岳红霞;

    <正>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是洗胃的常见并发症,低钠血症可进一步引起低渗性脑病而危及生命[1]。低钾血症很容易被人忽视,而且我们在临床上经常碰到低钾血症患者合并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的现象,给临床诊断和护理带来一定困难,有的甚至被误诊为心肌梗死[2]。为了提高口服药物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我们近年改用简易配制的钾盐钠盐洗胃液用于洗胃,并与传统的清水洗胃相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18-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75 ]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管海燕;

    目的探讨3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术中积极配合术者做好用药、输液及监护工作。术后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严防颅内出血,避免过早活动,科学饮食,对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血管痉挛等并发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2例痊愈,1例死亡,低于本病的平均死亡率。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严密监视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2009年02期 v.18;No.130 319-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7 ]
  • 手术室心理干预对乳癌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姚国美;曹丽美;李松娥;

    目的观察乳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的血压、心率的变化。方法随机将80例确诊为乳癌的患者分两组,实施心理护理的为实验组,不实施心理护理的为对照组,分别在送手术通知单当日、麻醉前、术中、术后第1日测量血压、心率。结果两组的血压、心率在不同时期(除实施心理护理治疗前外)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心理护理,乳癌患者在手术中的生命体征比较平稳,手术后的情绪也比较稳定。

    2009年02期 v.18;No.130 320-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1 ]
  • 癌症患者的负性心理调查分析和心理干预

    俞雪芳;孔玲珠;

    目的调查分析癌症患者负性心理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00例癌症患者进行负性心理调查分析。结果97%癌症患者出现恐惧,87%癌症患者出现焦虑,75%癌症患者出现抑郁心理,54%癌症患者出现依赖心理,43%癌症患者出现无助心理。结论针对癌症患者的不同负性心理,采用认知疗法、支持-表达式疗法、集体心理疗法、教育性干预、音乐疗法等心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减少癌症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而且对癌症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9年02期 v.18;No.130 32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44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91 ]
  • 谈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汤淑芬;

    <正>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治疗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已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女性的乳房不但是女性的象征,也是第二性征器官,乳房的切除不但导致身体上的缺陷,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们通过对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22-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护理与职业防护

    卢佑英;熊安芳;黄俊梅;

    总结32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护理经验,通过分析工作人员的易感因素、疾病的临床特征等,采取了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强调护理人员在预防院内感染和防止疾病蔓延中的重要性。

    2009年02期 v.18;No.130 323-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小针刀治疗腰腿痛的护理

    谢红娣;

    <正>腰腿痛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于腰椎间纤维环退变或外伤发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使髓核等椎间盘组织向后或后外方膨出或突出,刺激压迫脊髓神经根,进一步导致神经根发生炎症反应,导致神经根营养障碍和传导性损害,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我院2007年9月~2008年5月利用小针刀治疗腰腿痛,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24-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3 ]
  • 造瘘口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红云;王秀芳;汤育玲;

    <正>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更科学,更先进,吻合器应用,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在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比例显著增大,但仍有一部分低位性直肠癌患者无法保肛而行结肠造瘘术,这无疑会给患者带来痛苦。我院近1年来对20例直肠癌患者实施了结肠造瘘术,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帮助患者适应肠造瘘带来的变化。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第2足趾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的手术配合

    蒋思娟;

    <正>随着移植医学的发展,移植再造成了重建肢体缺失的一种重要方法。正常拇指功能约占手功能的50%。拇指的缺损,将严重影响手的功能。因此,拇指严重损毁伤后,拇指再造术是拇指缺损患者修复再造的良好方法。目前临床对不能修复的严重毁损的拇指多采用第2足趾移植方法再造拇指,第2足趾较长,外

    2009年02期 v.18;No.130 325-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中药熏洗疗法在骨折愈合期患肢关节功能恢复的运用

    景凤侠;

    <正>中药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剂趁热在皮肤和患肢进行熏洗、浸泡,以达到缓解患肢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的一种方法。我们2006~2008年依照中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理论,采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骨折患者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9年02期 v.18;No.130 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0 ]
  •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体会

    赵亦萍;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护理工作的风险越来越大,而手术室由于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急、危、重症手术多,因此,手术室护理工作面临的风险也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手术室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风险管理水平与患者的利益,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功能的有效发挥,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自身安

    2009年02期 v.18;No.130 327-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