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临床研究

  • 杏丁注射液联合速效救心丸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因子的影响

    郑泽荣;肖波;冼志莲;骆洁恒;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联合速效救心丸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将ACS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杏丁注射液+速效救心丸)与对照组(杏丁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测定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管内皮因子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0、D1的直径和△D均表现为增加,除D0的直径外,D1和△D均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D1和△D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NO含量分别增加68.15%、32.62%;而ET-1含量分别降低50.69%、25.88%。组间比较内皮因子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杏丁注射液与速效救心丸联用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改变血管内皮因子的浓度。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09-1210+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5 ]
  • 康心散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王笑梅;李正兰;翟艳清;杜宗礼;王天鹏;

    目的观察康心散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解除诱因、足量洋地黄、适量利尿剂、ACEI制剂等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康心散;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与体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心散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未见毒副作用。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1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7 ]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刘湘玲;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00%和68.00%,有显著差异。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可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减少速效扩冠药物的用量,是治疗心绞痛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13+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85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75 ]
  • 七厘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86例疗效观察

    魏小坡;谭邦华;

    目的观察七厘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方证合一"的原则,选择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型患者86例,均予口服自制七厘丸,4周为1疗程。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显效56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91.86%;心电图ST-T改变显效30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77.91%;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七厘丸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明显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14-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

    陈辉;刘菊;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另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60例予以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16+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98 ]
  • 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陈升王;吴世才;谢堪玉;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扎格雷钠静滴,对照组以丹参注射液静滴;20d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并观察肢体肌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肌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17-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6 ]
  • 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血瘀证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江秋玉;唐丽安;陈跃飞;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予活血化瘀中药,对照组予氨氯地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降压疗效相当,颈动脉IMT均明显减低,血液流变性改善,而治疗组血液流变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能延缓颈动脉IMT进展,改善血液流变性。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19+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8 ]
  • 天麻素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张春燕;李玉平;李茂绪;王瑞连;

    目的观察天麻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静滴天麻素;对照组40例静滴吡拉西坦;以简易智能测量表(MMSE)及脑血流的变化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素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和脑血流。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20-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71 ]
  • 醒脑益脉汤对中风偏瘫患者血浆蛋白的影响

    林道强;刘红健;秦鉴;

    目的观察醒脑益脉汤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蛋白C(PC)、蛋白S(PS)、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TM)的影响。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内科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42例在此基础上加服醒脑益脉汤,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PC、PS、TM含量。结果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NIHS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血浆PC、P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PC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益脉汤能显著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中医证候和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其PC、PS的水平。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22-1223+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观察

    郭志平;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7例,分别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及活血通脉片。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好,其机制与其改善血液流变性及降低血液黏度有关。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24+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2 ]
  • 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徐文玉;苏玉萍;刘新;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接受针刺治疗;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饮水试验结果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刺能更好地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摄食功能。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25-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2 ]
  • 化痰消瘀法治疗高脂血症及对血管内皮素的影响

    郑元锋;

    目的观察化痰消瘀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以化痰消瘀方,对照组给服血脂康片;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血管内皮素改善明显优于对照且。结论化痰消瘀方不仅能调节血脂,而且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27-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8 ]
  • 涤痰逐瘀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郭洪波;罗玉梅;万新红;

    目的观察涤痰逐瘀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H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治疗,治疗组加用涤痰逐瘀降脂汤;治疗60d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血脂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涤痰逐瘀降脂汤治疗HLP有较好的疗效,与其它降脂药有协同作用。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29+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5 ]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袁建平;王秀丽;李强;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及阿司匹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它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30+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3 ]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小细胞肺癌74例临床观察

    王淑珍;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老年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相应化疗方案,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两组均以21d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判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生活质量、中医证候、化疗毒副反应改善以及提高免疫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能改善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31+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9 ]
  •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时以营;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肺通气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满意。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32-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1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开胸术后痰潴留38例疗效观察

    张理想;陈小烽;黄日胜;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开胸术后痰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开胸术后痰潴留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痰热清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沐舒坦针剂静滴;两组均治疗7~10d。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开胸术后痰潴留效果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34+1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6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热哮证临床观察

    赵瑞成;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辨证为热哮证患者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与对照组18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痰热清注射液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喘息、咳嗽、咯痰、胸闷、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喘息、咳嗽、咯痰、胸闷等症状改善程度与中医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热哮证疗效确切,且与西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35-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3 ]
  • 健脾补肺口服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徐桂萍;叶少霞;罗伟英;

    目的观察健脾补肺口服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RRI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予健脾补肺口服液,B组予转移因子口服液,C组于每次发病时对症治疗;测定三组治疗前、治疗后12、18个月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结果A组和B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治疗后12个月均明显增高,健脾补肺口服液在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方面优于两对照组;治疗后18个月A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仍明显增高,而B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健脾补肺口服液可有效增强患儿体质,防治RRI,且远期疗效较佳。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37-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4 ]
  • 益气活血方对溃疡愈合质量及血清VEGF、bFGF影响的临床研究

    张卫平;葛惠男;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及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将46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气活血方+奥美拉唑)与对照组(奥美拉唑),Hp阳性者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1周根除疗法;Hp根除治疗1周后继续服用上述药物,剂量不变。两组均以5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比较两组Hp根治和溃疡愈合情况,并评价内镜下再生黏膜成熟度及组织学再生黏膜成熟度;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bFG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胃镜下溃疡愈合率相近,但前者中医证候疗效为优;治疗组溃疡愈合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VEGF、bFGF水平增加情况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方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提高VEGF、bFGF表达水平有关。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39-1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15 ]
  • 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罗秀珍;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用药1周,之后奥美拉唑用至4周;治疗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治,共分为气滞血瘀型、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肝胃湿热五型,分别给予相应中医治疗,疗程4周。两组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1年后再次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胃镜下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42-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97 ]
  • 酚妥拉明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及大黄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疗效观察

    陈庆仁;刘江峰;吕爱民;曾贤梁;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大黄及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HR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在护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抗感染等基础治疗上予以大黄泡服,酚妥拉明、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34例仅采用基础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BUN、Cr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酚妥拉明联合大黄与川芎嗪注射液治疗HRS,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BUN、Cr的含量,阻断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降低病死率。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44+1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降脂护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观察

    赵瑞华;

    目的观察自拟降脂护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服用降脂护肝胶囊和脂必妥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脏B超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肝功能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降脂护肝胶囊可以保护肝脏、调节血脂代谢。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45-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4 ]
  • 大黄预防严重创伤术后胃肠衰竭临床观察

    陆如凤;黄小民;何煜舟;吴海波;金水芳;

    目的观察大黄对严重创伤术后胃肠衰竭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患者115例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58例与非预防组57例;比较两组胃肠衰竭发生率。结果预防组中毒性肠麻痹及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预防组。结论大黄可降低严重创伤术后胃肠衰竭发生率。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47-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2 ]
  • 独一味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观察

    李俊生;张胜选;曾而焕;

    目的观察独一味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独一味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来氟米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监测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尿RBC计数)、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肝功能、肾功能和全血细胞计数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时即表现出明显疗效,尿RBC计数与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随着疗程的延长,治疗组患者尿检进一步改善。而对照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尿RBC计数、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相近,仅治疗12个月后明显下降。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结论独一味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尿蛋白和镜下血尿,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49-1250+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1 ]
  • 补肾调周法治疗人工流产手术后月经过少52例临床观察

    傅宝君;徐巧燕;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予补肾调周法为主的中药治疗,月经后期滋阴益肾、养血活血;月经间期补肾活血;月经前期温肾健脾、养血活血;月经期活血通经。对照组42例采用雌-孕激素周期疗法。两组均用药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月经前期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增加,而治疗组增加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调周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疗效较好。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51-1252+1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74 ]
  • 少腹逐瘀汤联合流产药物加速中晚期妊娠引产缩短蜕膜脱落时间临床观察

    庞金荣;高连宝;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联合流产药物加速中晚期妊娠引产以缩短蜕膜脱落时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宫内孕13~27周要求药物流产患者4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0例,均口服流产药物,治疗组加服少腹逐瘀汤;比较两组患者胚胎组织娩出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及宫腔异常回声消失率。结果两组患者胚胎组织娩出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及宫腔异常回声消失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少腹逐瘀汤联合流产药物能加速中晚期妊娠引产并缩短蜕膜脱落时间。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53+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补肾强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薛相虎;王昊;阎小萍;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流变性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方法测定86例强直性脊柱炎属肾虚督寒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予补肾强督方治疗,另与37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显著改善。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补肾强督方对于改善患者血流变性具有良好的疗效。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54-1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04 ]
  • 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郑立辉;康信忠;王康惠;鲁莹;丁朝霞;吴启富;

    目的观察风湿康冲剂加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风湿康冲剂加MTX,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指标、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12周后,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改善亦较对照组显著;IgG-RF、CCP-Ab治疗组均有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脱发、肝酶升高、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风湿康冲剂联合MTX可有效控制RA关节炎症,增强临床疗效,并可减轻MTX的不良反应;风湿康冲剂加MTX治疗RA是具有良好前景的治疗方案。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56-1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1 ]
  • 点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00例临床观察

    陈祥云;贾卫华;刘梅举;孟宪卿;马艳东;

    目的观察点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点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00例(治疗组)与根痛平颗粒治疗200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为78.00%、99.00%,对照组分别为61.00%、8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改善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点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较好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及体征。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59-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1 ]
  • 健目冲剂对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杨洁文;范红娟;赵自冰;杨林青;安英俊;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健目冲剂对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单纯性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健目冲剂,对照组口服导升明,均配合常规内科治疗;2个月后测定清晨空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高切值)、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沉均明显下降,治疗组在降低全血黏度(低、高切值)、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健目冲剂能显著改善单纯性DR患者血液流变性。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61-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2 ]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董韶昱;李志刚;胡少争;景朝丽;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与对照组6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两组均以10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发病时间短者疗效明显优于发病时间长者。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安全、有效。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63+1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4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40例临床观察

    邢孟涵;赵俊云;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在肌肉疼痛、发热程度、肌力、CPK、ESR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疗效较好。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64+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8 ]

临证经验

  • 头孢吡肟输液反应1例报告

    韩丽丽;

    <正>1临床资料患某,女性,17岁,因发热、咳嗽、咯痰4d,加重伴胸闷、憋气1d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7℃,脉搏83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2mmHg,右侧肺呼吸音粗糙,余(-)。胸片示右侧底部肺纹理增粗、紊乱。患者既往无过敏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中西医结合治疗Mondor病1例

    黄晓苏;连俊;

    <正>Mondor病是一种自限性病变,又称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其发病机制不清。早期多突然发生沿浅静脉走行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并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条索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该病多累及单侧胸腹壁。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Mondor病1例,现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雷公藤多苷在肾脏病中应用的启示

    毕礼明;陈英兰;马济佩;

    雷公藤多苷为雷公藤粗提取物,为雷公藤的主要有效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药雷公藤的作用。我们对雷公藤多苷在肾脏病的临床应用特点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如何合理应用毒性药物;慢性肾脏病后期用药以无毒为要;在中西药配伍中强调君臣佐使;从风论治肾病;提倡相似药物和方剂的进一步研究并开发研制肾病新药。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52-1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7 ]
  • 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不佳的医方因素剖析

    郭立伍;王洪良;孟维叶;王洪兵;

    目前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众多,然谈成功者多,谈疗效不佳原因者少,从医者方面剖析原因者更少。笔者就多年来在临证中观察到的医者导致腰突症疗效不佳的常见原因进行探讨,强调重视腰部功能锻炼,养成良好用腰习惯,是维持脊柱内外平衡,治疗和预防腰突症及慢性腰痛的最佳方法之一。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53-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0 ]
  • 从脏腑角度辨治心悸

    高原;任红杰;

    心悸作为临床常见病证,其发病机制与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本文试从脏腑角度出发,系统地对心悸进行辨证论治,有利于指导心悸的中医药治疗。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54-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2 ]
  • 咳嗽的中医辨治思路

    郭玉琴;

    本文从西医学及中医学对咳嗽的诊断与治疗角度,探讨分析中医辨治疾病的思路和方法,以促进中医理论开拓创新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55-1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2 ]
  • 临床应用附子十法

    王章;

    <正>附子的应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纯阳刚烈,作用迅猛,走而不守,能通达上下,行表彻里,通行十二经脉,为药中之"良将",被誉为中医治病救命之第一品药。但若应用不当,其严重的毒副作用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故古人感慨其为"最有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56-1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3 ]
  • 下法在急重症中的应用

    苏文桂;

    <正>下法是中医传统治法中的八法之一,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下法"即运用泻下方药攻逐里实的治法。临床上多种急危重症,中医辨证以实证或本虚标实者居多,因此若能灵活应用下法攻下实邪,每每能收到满意疗效。现就其在急危重症中的运用举例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57-1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6 ]
  • 温阳止血法在上消化道血管性出血中的应用

    李叶;尚文璠;欧阳博文;

    血管性出血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其病情凶险,进展快,病死率高。对不能外科手术且西医内科积极治疗无效的患者,加用中医温阳止血法,临床上可取得满意疗效。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59-1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黄芪建中汤临床妙用

    宋锡民;

    <正>黄芪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一书,由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饴糖、生姜、大枣等组成,功能温中补虚、益气养血、敛阴通阳、和里缓急,适用虚劳里急诸不足,腹中时痛,喜温喜按;阳虚发热,自汗盗汗,形瘦神疲,倦怠短气,舌淡苔白,脉弱等症,而备受历代医家推崇。临床应用只要辨证准确,屡用屡效。笔者应用此方治疗溃疡病,产后发热,顽固性不寐症,妇科临床常见病等,每获佳效。现举验案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60-1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7 ]
  • 温胆汤应用体会

    张涛;孙泽玲;常秀生;

    <正>温胆汤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原主治证为"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后世医家增加茯苓、大枣,减生姜用量而治痰热,故方名仍称温胆,但其功用则为清胆。笔者近年来运用本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8 ]
  • 前列腺增生辨治体会

    王祥生;

    <正>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又称前列腺肥大,是一种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以尿频、尿急、进行性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BPH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国内统计资料显示,男性至70岁时本病发病率高达55%[1]。就其临床表现,属于中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61-1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儿童过敏性鼻炎中医分型论治体会

    赵帅龙;

    <正>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1],主要症状为阵发性鼻塞、鼻痒、流涕、喷嚏。近年来本病和支气管哮喘患儿有逐年增加趋势,且其发病率明显高于支气管哮喘及鼻窦炎[2]。小儿为纯阳之体,风寒之邪是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诱因。风寒易入里化热,导致寒热夹杂,虚实并见,病情缠绵,故小儿过敏性鼻炎反复发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62-1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25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80 ]
  • 益气化瘀法治疗小儿脱肛

    陶明环;

    <正>小儿脱肛临床多见,此病多因小儿气血未充,深痢日久,中气下陷,肠胃薄弱,导致肛门松弛,滑脱不收。故《诸病源候论》云:"小儿患肛门脱出,多因痢久肠虚冷,兼用躯气,故肛门出。"根据"虚则补之"、"下者举之"的原则,益气、升提、固脱是治疗本病之大法。临床常用补中益气汤以升举,真人养脏汤以固脱。但遇久治不愈者,笔者运用活血化瘀之理论,试以益气化瘀法治疗,效果满意。举例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2 ]

临床报道

  • 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49例

    刘亚芹;李应辰;

    <正>笔者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4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2~10月我院就诊眩晕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37~60岁,平均(45.5±5.6)岁;病程0.6~8年,平均(3.46±1.32)年;伴恶心呕吐37例,伴耳鸣或听力下降25例。对照组48例,男性26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3 ]
  • 中药治疗小儿肠痉挛82例

    闫平;张红娟;吴玲焕;

    <正>肠痉挛又称痉挛性肠绞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机能性腹痛,表现为突发腹痛,或伴有恶心呕吐,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发作间歇缺乏异常体征。笔者2007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自拟方剂治疗小儿肠痉挛8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1 ]
  • 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68例临床体会

    张波;夏冰;高颖;树梅;

    <正>尿路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急、症状重,患者疼痛剧烈,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肾积水、肾功能衰退,甚至需要透析治疗。排石一直是尿路结石治疗的关键,笔者采用排石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 三步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腰肌筋膜炎63例

    朱峥嵘;

    <正>笔者近年采用三步手法结合适当的功能锻炼治疗腰肌筋膜炎63例,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男性38例,女性25例;年龄19~57岁;病程最短1h,最长9d,其中发病5d以内者24例,5~7d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3 ]
  • 麝香保心丸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63例

    柳艳弘;

    <正>麝香保心丸为内科常用药物,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笔者在临床上将此药与其它药物合用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3 ]
  • 针刺内关穴治疗窦性心律失常160例

    刘世伟;李红霞;

    <正>笔者2000年以来采用针刺内关穴治疗窦性心律失常1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0例患者,男性75例,女性85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83岁;窦性心动过速73例,窦性心动过缓62例,窦房传导阻滞25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30-1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7 ]
  • 疏血通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4例临床体会

    李明;郭锐;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加拜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8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疏血通注射液加拜阿司匹林,对照组单独应用拜阿司匹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加拜阿司匹林治疗TIA疗效满意。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3 ]
  • 大追风散治疗偏头痛48例临床体会

    王树林;

    目的观察大追风散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大追风散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6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大追风散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32-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8 ]
  •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100例临床体会

    宋桂红;张会平;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急性面神经炎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温针灸组100例、西药组60例及针药结合组10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针药结合组治愈率高于温针灸组及西药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具有安全、经济、痛苦小、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且疗效显著,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优越性。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33-1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体会

    严沛元;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78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伪麻黄碱治疗,观察组9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止嗽散化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冒后咳嗽较单纯西药治疗有更好的效果。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34-1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6 ]
  • 痰热清注射液灌肠治疗外感发热32例临床体会

    宋国平;李江兰;李晓梅;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患儿给予痰热清注射液10~30ml灌肠,每日1~2次;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治疗如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抗病毒、抗菌消炎,必要时采取物理降温等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满意。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35-1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9 ]
  • 补气敛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7例临床体会

    徐长辉;田谧;史耀勋;

    目的观察自拟补气敛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另予自拟补气敛血散冲服;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敛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36-1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加味柴胡汤治疗疣状胃炎30例临床体会

    姚东英;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汤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疣状胃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加味柴胡汤治疗,对照组20例口服法莫替丁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柴胡汤治疗疣状胃炎疗效显著。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37-1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3 ]
  • 天枢穴贴药治疗糖尿病重症腹泻96例临床体会

    李仁铭;

    <正>糖尿病性重症腹泻为糖尿病中晚期神经功能障碍导致肠道传导失职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糖尿病长期得不到合理治疗或高血糖得不到最佳控制而引起。据有关资料统计,约有58%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而糖尿病性肠病的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27.6%,腹泻一旦发生,病势很急,症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2 ]
  • 乌梅丸治疗糖尿病性腹泻50例

    李宝华;

    <正>糖尿病性腹泻由糖尿病自主神经障碍引起,属于胃肠系统功能异常疾病,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内脏器官功能紊乱。笔者2000年7月~2007年10月采用中药乌梅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38-1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7 ]
  • 加味黄连阿胶汤治疗阴虚型痢疾24例

    杨普生;

    <正>笔者2000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黄连阿胶汤为主治疗阴虚型痢疾24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5~71岁,平均54岁;脓血便、里急后重、口干口渴、舌红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39-1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6 ]
  •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尿石症并肾绞痛35例

    邹世昌;

    <正>笔者近年来运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并肾绞痛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6月~2008年6月以肾绞痛来我院就诊的尿石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22~66岁,平均(30.2±16.5)岁;平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2 ]
  • 自拟异位汤治疗持续性异位妊娠临床体会

    张慧玲;杨月敏;

    目的观察自拟异位汤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PE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自拟异位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甲氨蝶呤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所有患者治疗均成功,两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手术后PEP应用中药治疗,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 固冲汤加味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0例

    张君满;

    <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疑难病症。笔者近年来采用固冲汤加味治疗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妇科门诊患者60例,年龄15~55岁;病程6个月至2年。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及《实用妇产科手册》[2]有关内容制定。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耳穴结合拔罐艾灸治疗痛经68例

    吴灿根;

    <正>我院针灸科自1990年以来在门诊用耳穴结合穴位拔罐艾灸治疗痛经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原发性痛经36例,继发性痛经32例;大部分为中青年妇女;年龄最大50岁,最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42-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2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3 ]
  • 按摩配合中药塞鼻及内服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体会

    张杏先;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予以中医按摩配合中药塞鼻和内服疗法为主,对照组53例予以静脉滴注抗生素配合理疗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按摩配合中药塞鼻及内服治疗急性乳腺炎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43-1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7 ]
  • 四逆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症55例

    金锡蓉;杨胜强;

    <正>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结构不良症,是一种非炎性亦非肿瘤性的乳腺病变,为妇女常见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以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为特点。临床中50%以上的女性有乳腺增生的表现。笔者近几年采用四逆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0 ]
  • 新斯的明封闭足三里治疗产后癃闭40例

    杜巧婷;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封闭足三里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双侧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各0.5mg,对照组40例予肌注新斯的明1.0mg;比较两组产妇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明显,患者痛苦小,无不良反应。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44-1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2 ]
  • 消肿止痛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

    夏忠诚;江珊珊;赵霞;

    <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笔者2006年11月以来采用自制消肿止痛散治疗本病30例,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45-1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4 ]
  •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180例

    刘元梅;

    <正>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其中颈型颈椎病为最常见类型,约占颈椎病的40%。如不积极治疗,可发展为混合型。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空调的普及和电脑的广泛应用,颈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32 ]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体会

    张英杰;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常见病,其病因学说多样,治疗方法繁多。在众多病因学说中,"椎间盘病因学说"占统治地位,在其指导下,各种手术及非手术疗法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仍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未得到合理解决。为了提高治疗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减少副损伤,笔者采用药物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7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46-1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孟氏骨折合并骨间背侧神经损伤30例

    王贵;原瑞恒;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孟氏骨折合并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拔伸牵引、手法整复、石膏固定的方法治疗儿童孟氏骨折合并骨间背侧神经损伤30例,按Bado分型,Ⅰ型7例、Ⅱ型4例、Ⅲ型19例。结果患者随访时间9个月至3年,平均2.1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周,骨间背侧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平均8周。功能评定优26例,良4例。结论儿童孟氏骨折合并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治疗首选手法复位,可获得满意疗效。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1 ]
  • 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以小关节错位为主的急性腰扭伤临床体会

    杨铁伟;周玮;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斜扳法在治疗以小关节错位为主的急性腰扭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推拿松解组织的基础上,运用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以小关节错位为主的急性腰扭伤。结果30例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以小关节错位为主的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48-1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92 ]
  • 手术结合中药治疗甲沟炎56例

    黄新;

    目的探讨甲沟炎治疗及其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甲沟炎Ⅰ型患者早期采用金黄膏外敷,后期采用手术结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全甲下脓肿或部分甲下脓肿。对甲沟炎Ⅱ型患者采用部分甲基质切除手术治疗。结果甲沟炎Ⅰ型35例中,有8例早期应用金黄膏后痊愈;12例全甲下脓肿采用全甲切除术后痊愈;15例部分甲下脓肿采用切除一侧指甲术后痊愈;8例随访1年,甲沟炎未复发。甲沟炎Ⅱ型21例,均采用部分甲基质切除术痊愈;7例随访1年,甲沟炎未复发。结论根据病情分型,采取相应的手术及中药外治方法可有效地防治甲沟炎复发。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49-1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
  • 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43例

    程远钊;曹永贺;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43例应用西药阿昔洛韦、聚肌胞抗病毒,卡马西平止痛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安全可靠,具有明显促进疱疹消退、缓解疼痛、缩短病程作用。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50-1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龙胆黛蝎消疹汤治疗耳带状疱疹50例

    张勇;

    <正>耳带状疱疹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并产生剧烈疼痛。笔者2005~2007年采用自拟龙胆黛蝎消疹汤治疗耳带状疱疹5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其它

  • 本刊征稿启事

    <正>《中国中医急症》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国家一级刊物,系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尤欢迎"专家论坛"、"病案讨论"、"证治探讨"、"名医精粹"、"医籍研习"、"必备中成药"等栏目稿件,一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必备中成药

  •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黄婷;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以及超声心动图和血生化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明显,运动耐量显著提高,超声心动图指标明显改善;参附注射液对患者血压、肾功能并无显著影响。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CHF安全有效。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65-1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31 ]
  • 黄芪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李耀金;刘先明;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黄芪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静滴;两组均治疗14d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疗效。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67+1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8 ]
  • 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高连宝;庞金荣;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肌酸激酶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均采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加用肌苷治疗;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肌酶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能明显改善心肌酶学,疗效显著。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68+1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1 ]
  •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罗兰云;王俭;郑波;黄锐;杨训;周晓辉;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年龄≥65岁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4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5~10d;比较两组症状、体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多项观察指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善胰腺微循环,保护或改善心肌、肺、肝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功能,从而快速改善老年患者病情,缩短住院时间。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69-1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4例临床观察

    刘湘玲;

    目的观察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注射用灯盏花素;两组均治疗14d。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关节肿胀改善及疼痛缓解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71-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8 ]
  • 头针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150例临床观察

    张长河;段大航;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经脑彩超证实为短暂脑缺血发作的老年患者予以头针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结果150例中治愈45例(30.00%),显效20例(13.33%),好转30例(20.00%),无效或恶化55例(36.67%),总有效率63.33%。结论头针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老年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较佳。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73+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证治探讨

  •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及与血浆HCY的关系

    李伟峰;张玲端;李庆海;马兴荣;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将18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六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火热、痰证为主,而风、火热、痰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血瘀、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4周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痰、血瘀证为主,而风、痰、血瘀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火热、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与HCY水平一致,为中医辨证施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提供了依据,亦证明高HCY血症是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74-1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44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101 ]
  • 缺血性脑卒中辨证分型与Hs-CRP、HCY及LP(a)的相关性分析

    张敬华;王雪冰;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辨证分型与炎性介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16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辨证分型及Hs-CRP、HCY、LP(a)水平测定,并进行统计。结果"痰"、"瘀"组Hs-CRP、HCY、LP(a)较其它组明显。结论监测Hs-CRP、HCY、LP(a)紊乱可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合适的辨证治疗方法。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77-1278+1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5 ]
  • 中风病病因病机的源流及发展

    郜峦;王键;

    本文依据历代有关中风文献,从病因病机角度梳理论述,对其源流及发展加以考证。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包含风火痰虚瘀数端,临床应当仔细认真辨证论治。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79-1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247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182 ]
  • 急性心肌梗死舌象变化浅析

    赵莹;唐长华;郭虹;

    目的观察4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舌象变化,探讨舌象与AMI的相关性及舌象变化规律在AMI诊断及转归中的意义。方法在自然光线下,每天对明确诊断的AMI患者进行舌象(舌质和舌苔)观察,分别记录24h、72h、7d、14d的舌象变化。结果4次记录的舌苔、舌质观察结果有显著差异,说明在AMI病程中舌苔呈动态变化,规律大致呈薄-厚-薄趋势;初入院以黯红舌及青紫舌患者居多,随治疗的好转逐渐递减,而正常舌(淡红舌)的出现率则逐渐升高,红舌则缓慢递增。薄苔、黯红舌患者病情较轻,梗死范围较小,普遍无严重并发症。厚苔、青紫舌患者,病情危重,梗死范围大,多伴有严重并发症,转归及预后较差。结论AMI患者在舌象上有着明显的特征表达,演变规律可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转归,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82-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8 ]
  • 老年糖尿病患者终点事件急诊分布及其救治策略

    王儒平;陈雪梅;范冠杰;罗翌;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终点事件急诊分布,并探讨其救治策略。方法将976例患者按年份统计相关病种,分为两组,并对各组病种数及百分率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209例,占21.41%;肾功能不全206例,占21.11%;心血管病181例,占18.55%;视网膜病变147例,占15.06%;周围神经病变127例,占13.01%;糖尿病足106例,占10.86%。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终点事件急诊分布第1位是脑血管疾病,第2位是肾功能不全,第3位是心血管病,其它依次是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84-1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4 ]
  • 宣白承气汤在肺系疾病急性期治疗中的运用

    胡静;郭永洁;

    宣白承气汤为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脏腑合治"的代表方剂,其用药精当,配伍严谨,特色突出。直至今日,宣白承气汤在肺系疾病急性期治疗中仍然有广泛的应用。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86-1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92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6 ]

名医精粹

  • 罗翌教授运用温法治疗外感热病经验撷萃

    奚小土;

    <正>温法乃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之一。《内经》言"寒者温之",往往临证之时,"寒者"之证非详辨不能识别,其非单包括恶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之明显表寒、里寒之证,尚须辨别是风寒束表、郁而化热,抑或是风热犯表;是伤寒六经之热抑或感受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88+1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奚肇庆教授危重症治验三则

    郑圣于;

    <正>奚肇庆教授系江苏省中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载,学验俱丰,学术观点源于中医经典著作,撷取诸家精华,有继承发展,又有创新,擅长中医肺系疾病、中医急重症诊治,用药见解独到,收效良好。笔者有幸随奚教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危重症治验三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89-1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徐经世老中医胆囊术后调治经验

    卓思源;

    <正>徐老在长期临证中,对胆囊术后胆腑功能受损、脾胃功能失调的患者,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治疗经验。现介绍如下。1调肝利胆、和解少阳佐以和胃调中田某,女性,50岁。反复高热年余。1年前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道3次手术,左肝多叶切除,术后3个月高热不退,予抗菌药物好转。但不久畏寒发热又起,伴右腹部发胀、疼痛,胃脘胀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实验研究

  • 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韩旭;李七一;夏卫军;赖仁胜;陈小虎;郭宏敏;赵惠;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病理组织学的干预变化,探究其治疗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将40只ApoE(-/-)小鼠建立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通心络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各治疗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及高、中、低剂量的通心络胶囊进行干预8周;另选8只同系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对模型组主动脉斑块病理组织学指标变化的观察,比较分析通心络胶囊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作用和机制。结果模型组所有小鼠主动脉病变主要为内膜增厚,内皮下有多量脂质沉积,几乎绕动脉壁全周,但厚薄不等,主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评分为(3.0±1.07)分;辛伐他汀组较模型组减轻,病变评分为(1.38±1.51)分;通心络胶囊低剂量组病变评分为(2.0±1.31)分,中剂量组病变评分为(1.63±1.41)分,高剂量组病变评分为(1.5±1.41)分。通心络胶囊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显著;与辛伐他汀组相近。结论通心络胶囊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但中、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作用相当。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92-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6 ]
  • 参七黄稳斑胶囊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万新红;郭洪波;罗玉梅;陈朝霞;韩云;

    目的观察参七黄稳斑胶囊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人工喂养12周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模型后,分为对照组、参七黄稳斑胶囊治疗组、辛伐他汀治疗组。24周末取腹主动脉测定斑块面积、内膜厚度、中膜厚度、纤维帽厚度。结果参七黄稳斑胶囊治疗组在减少斑块面积,降低内膜、中膜厚度,增强纤维帽厚度方面优于辛伐他汀治疗组。结论参七黄稳斑胶囊有较好的稳定兔AS斑块的作用。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95+1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5 ]
  • 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浆心钠素与中医心阳气关系的实验研究

    莫余波;胡节惠;张友计;

    目的建立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阳气虚模型,检测大鼠血浆心钠素(ANP)含量,探讨其与中医心阳气相关性,为进一步建立CHF中医证型判定的新标准提供可能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方法20只SD大鼠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建立模型组,另各设10只SD大鼠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对照组及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压等,以确定心功能状态及造模是否成功,同时以放免法测定血浆ANP含量。结果造模后心阳气虚模型组大鼠症状符合CHF及中医心阳气虚证型表现。心力衰竭组大鼠血浆ANP含量显著升高。结论血浆ANP含量能较准确反应心功能状态,其含量变化与心功能呈负相关。提示血浆ANP含量测定可能成为判定心功能状态及划分CHF患者中医证型的一个较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96-1297+1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8 ]
  • 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吴岚;刘开祥;蒋静子;唐永刚;林小慧;李浩;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ⅡA低剂量治疗组和TanⅡA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anⅡA治疗组于术前连续灌胃给药3d,每日1次。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90min再灌注24h大鼠额顶部皮质P-选择素和ICAM-1表达,进行MPO活性检测,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结果脑缺血90min再灌注24h,缺血再灌注组P-选择素和ICAM-1表达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差异显著;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an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均显著减少P-选择素和ICAM-1表达,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显著。脑缺血90min再灌注24h,缺血再灌注组MPO活性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差异显著;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an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均显著减少MPO活性,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显著。TanⅡA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显著。结论TanⅡA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阶段P-选择素和ICAM-1所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2009年08期 v.18;No.136 1298-1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4 ]
  • 填髓益脑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丁念;张觉人;

    目的探讨填髓益脑法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干细胞(NSC)内源性激活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填髓益脑法对缺血性大鼠PC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填髓益脑法在脑缺血再灌注实验中可以促进脑缺血再灌注NSC的增殖。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01-1302+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0 ]
  • 益脾止泻汤对脾虚泄泻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薛丽莉;薛金;杜晨光;赵莉;黄蕾;

    目的探寻益脾止泻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黄煎剂灌胃制作脾虚泄泻动物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思密达组、益脾止泻汤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共五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脏器系数、尿淀粉酶(AMS)、血清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变化。结果大剂量组脾脏系数与思密达组比较差异显著;大剂量组、思密达组AMS与正常组相近;大剂量组血清SDH与正常组相近。大剂量组血清SDH与思密达组、模型组差异显著。结论益脾止泻汤治疗脾虚泄泻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免疫功能,增强胰腺外分泌功能,提高三羧酸循环的活跃程度有关。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03+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85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90 ]
  • 滋阴益气、息风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季聚良;陈大舜;

    目的观察滋阴益气、息风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降糖舒络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实验大鼠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及介导细胞凋亡的cas-pase-3和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蛋白Bcl-2、Bax的表达为观察指标,以达美康加弥可保为对照进行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caspase-3、Bax基因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Bcl-2明显下降。中药组和西药组对雪旺细胞凋亡、caspase-3、Bax和Bcl-2基因蛋白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中药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雪旺细胞凋亡、caspase-3、Bax和Bcl-2的影响优于西药组。中药组间比较以大剂量组疗效为佳。结论滋阴益气、息风活血通络法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抑制雪旺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caspase-3活性和Bax蛋白表达及促进Bcl-2蛋白表达有关,并且对各观察指标的影响基本呈剂量依赖性。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04-1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7 ]
  • 肾病1号口服液对实验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潘和长;胡建华;凌秀芬;黎祥胜;

    目的观察肾病1号口服液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大鼠,生理盐水1.5ml/d灌胃)、模型组(模型大鼠,生理盐水1.5ml/d灌胃)、地塞米松组(模型大鼠,地塞米松0.1mg·kg-1·d-1灌胃)、肾病1号组(模型大鼠,肾病1号口服液10ml·kg-1·d-1及20ml·kg-1·d-1灌胃)。结果肾病1号口服液可使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降低,尿量增加。结论肾病1号口服液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治疗作用。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07-1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3 ]

模型制备

  • 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检测指标

    蒋旭宏;黄小民;

    目的建立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并进行肝损伤指标检测。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损伤组(予脂多糖50ng/kg及D-氨基半乳糖300mg/kg腹腔注射)与对照组(予2ml无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在相应时间点6h,24h,48h每组各取8只大鼠进行肝生化指标、细胞因子检测及肝组织学观察。结果及结论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可为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09-1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7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2 ]

理论探讨

  • 高血压病与络病相关性的理论初探

    丁毅;崔叶敏;刘颖;韩学杰;沈绍功;

    本文对古代及现代文献对高血压病与络病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认为络脉在生理、病理方面具有基础性与广泛性,同时微循环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活动场所之一,络脉与微循环有其相似性。高血压病的证候演变规律,与络病的层次递进互相吻合。因此络病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理状态。其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为疾病初起,络脉出现气滞、血瘀或痰凝等病理变化,以痰瘀互结、毒损心络为主,阴虚阳亢为辅;中期,虚实并见,以痰瘀互结、毒损心络与肝肾不足并见为其特点;晚期以阴阳失调为主,兼有痰瘀互结。"痰瘀互结、毒损心络"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活血祛痰化瘀、解毒通络法是其主要治法。强调应从络病的角度开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以期达到不仅治病而且防止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11-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06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92 ]

急诊教学

  • 以症状鉴别为中心的横向思维模式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

    覃小兰;王进忠;

    目的近年来我国急诊医学得到快速发展,选择适应急诊工作特点的教学模式对培养急诊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本文就急诊教学中,以症状为中心进行鉴别诊疗的横向思维模式在急诊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进行阐述,说明症状鉴别诊疗横向思维模式值得急诊教学推广。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13-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3 ]

医籍研习

  • 孙思邈治疗妇科病特色举要

    高加亮;钱虹;

    目的本文阐述孙思邈在治疗妇科病方面的理论特色。孙氏论治经带疾病,突出妇人生理病理特点,治重活血化瘀;产前疾病,孕育胎儿,治重调理脾胃;产后疾病,百脉空虚,重用血肉有形之品调养奇经。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0 ]

文献分析

  • 中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系统评价

    陈文鑫;吴秋英;陈弼沧;韩玉奇;柯明远;

    目的评价近3年来中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的质量。方法从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和中国中医研究院情报所的中医药科技文献数据库所检索出中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48篇,从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分组、分组后各组基线可比性检验、样本含量及估算、分配隐匿、盲法运用、失访病例及意向性分析、防止向均数回归影响、统计方法、说明不良反应、干预措施、随访和疗效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近3年来中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结论中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有待进一步规范。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16-1317+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9 ]

综述

  •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原铁;李显生;

    <正>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常伴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表现,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患者往往有个人或家族过敏症。该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18-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1 ]
  • 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张军;荣辉;

    <正>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治疗癌性疼痛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理论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化。"中药外敷为体表直接给药,经皮肤或黏膜表面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有效,且可避免口服经消化道吸收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20-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32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18 ]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进展

    张菊垣;

    <正>糖尿病肾病(DN),为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据欧美及日本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DN已跃升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原因,占35%左右[1],DN已成为我国引起肾衰的第二大疾病[2],且比例在逐年上升,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微量蛋白尿,其肾功能将进行性下降,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控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23-1324+1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6 ]
  • 针灸综合治疗小儿脑瘫近况

    朱南方;李小苹;李小蓉;

    <正>小儿脑瘫为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症状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小儿脑瘫是中医儿科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病之一,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现将近年来针灸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25-1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1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7 ]
  • 藻酸双酯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任贻军;张宏琳;李健英;

    <正>藻酸双酯钠(PSS)是以海藻提取物为基础原料,用化学方法引入有效基团合成而得的酸性多糖类药物,是我国第一个上市的海洋类药物注射液。本品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抗凝血、降血脂、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近年来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日渐增多,过敏死亡事件时有发生[1~3],有人提出禁止使用中药注射液[4]。因此,有必要对中药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综合评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27-1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5 ]

护理

  • 系统护理在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郑爱芬;

    <正>急性心肌梗死(AMl)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死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AMI死亡率的关键。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系统护理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64-1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0 ]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何德娇;张婷;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增加,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且多发生于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病史较长的中老年患者,合并症多,病情复杂,合理的护理至关重要。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65-1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冠心病介入术后的中医养生调理

    陈玉卿;

    <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微创性手术方法,其高成功率和高效性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同。我院在对PCI术后患者除予常规护理外,还给予中医养生调理指导,体现了中医护理特色,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将我院自2006年以来收治的20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66-1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 在卒中单元中开展辨证施护和健康教育的体会

    方习红;孙丽;王泽颖;

    <正>近年来,我们在卒中单元中开展了辨证施护和与之相对应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中风病诊疗规范》[1]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1993)《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作出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和疗效评定。本文803例中风患者中,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67-1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9 ]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护理体会

    施华;

    <正>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突发重症,其死亡率、致残率高,术后护理工作对患者预后有很大影响。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1月共收治80例此病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基础及神经外科护理,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其生存质量、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68-1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心理疗法干预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王翠萍;陈辉;

    <正>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0%~50%[1],其不仅可使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可使死亡率增加,现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我院对PSD患者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69-1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6 ]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护理临床体会

    陈艳红;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随机分为A、B、C组各24例,均予常规营养神经药,A组加用功能锻炼配合心理干预;B组仅加用功能锻炼;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A组神经功能恢复率为66.67%,B组为58.34%,C组33.33%,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满意。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70-1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1 ]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析与护理

    王惠娟;王志明;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及防治方法,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得到有效控制。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71-1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3 ]
  • 中风的综合护理体会

    王书荃;

    <正>中风的辨证护理,可按神识有无昏蒙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1辨证施护1.1中经络(1)风痰阻络:可见口眼歪斜,语言不清,甚则半身不遂,舌暗苔白腻,脉弦滑。患者多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致脾失健运,湿痰聚而化热生风。患者多见情绪紧张,有后顾之忧,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脑出血术后深静脉置管护理体会

    李亚茜;

    目的总结深静脉置管对脑出血患者日常营养摄入,补液治疗,病情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经锁骨下或股静脉行深静脉置管术并行相应观察和护理。结果穿刺20例,20条血管,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未发生与置管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脑出血术后患者应多采用深静脉置管,经过规范护理,其保留时间较长,对术后康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73-1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 高血压患者玻璃体切除术的护理指导

    黄琼;姚静;刘晓姣;

    对65例需行玻璃体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和药物治疗,控制好血压;术中仔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变化,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指导患者采用合理体位,每日测血压,预防全身及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74-1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危重症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杨海云;何良文;吴晓红;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院近三年来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16例和普通灌洗10例,比较两组患者灌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全身使用抗生素时间。结果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组患者的SPO2较普通灌洗组改善明显;抗生素使用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危重症患者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75-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8 ]
  • 6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与护理对策

    李祝密;

    目的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成功率。方法充分利用院前急救手段,快速、有效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及药物治疗,尽快改善组织缺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有效的抢救及护理,58例中毒患者治愈出院,4例重度中毒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有效及时的救治,可以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76-1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3 ]
  •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刘春丽;

    <正>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短暂低血糖可导致脑功能不全,而严重和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血糖可引起脑死亡[1]。因此积极防治低血糖极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中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现将我院对20例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77-1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5 ]
  • 化疗致呕吐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王琳;

    <正>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化疗药物不仅能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增殖旺盛的正常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常发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呕吐就是化疗期间最常见的胃肠道反应。中医学认为呕吐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吐出的一种病证。我们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化疗所致呕吐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78-1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6 ]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需求

    郭先义;

    目的调查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护理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统一由调查者向98例患者进行护理需求调查,并对内容进行归类。结果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相对较高的十项护理需求是:医护人员态度和蔼、身体不适的执导、护士操作无痛苦、家属的支持与陪同、透析时护士的观察、血液通路的保护、饮食指导、生活需求、透析的副作用、生活自理指导。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除了正规的透析之外,针对护理需求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与健康。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79-1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马玲;

    <正>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病急骤、来势凶险,母婴病死率较高。现将我院2003年4月~2006年11月收治的8例产科DIC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80-1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7 ]
  • 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术后疼痛的循证护理

    朱秀英;彭晓芳;刘小白;

    目的观察运用循证护理对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例患儿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4例,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除常规治疗及护理外,常规护理组加入常规的语言及文字健康教育,循证护理组在其基础上根据患儿情况予循证护理24~72h后观察两组患儿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24~72h疼痛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将循证护理运用于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护理中,能减轻或消除术后疼痛。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81-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6 ]
  • 中药熏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黄金丽;张伟明;

    <正>中药熏蒸为一种物理疗法,是将中药加水煎煮后利用蒸气对患病部位进行熏蒸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利用皮肤具有吸收、渗透、排泻的特性,通过中药煎煮产生的蒸汽熏蒸患处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使关节疼痛有所缓解。现将其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92 ]
  • 痛风的预防与生活方式管理

    解东莉;郭瑞兰;

    <正>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慢性疾病,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1]。现将痛风的预防及生活方式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83-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0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截瘫患者的护理

    饶涛涛;

    <正>截瘫是骨科常见病,它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因车祸坠伤、挤压伤等造成脊柱骨折也日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84-1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头面部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赖兰萍;

    目的总结头面部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面部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采用一般护理、创面护理、呼吸道护理、五官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50例中有49例痊愈,心理基本健康,治愈率98%。结论烧伤湿性治疗技术配合整体护理,可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恢复生活信心。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85-1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

    杨萍;

    目的观察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25例肋骨骨折患者,根据病情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25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经及时治疗与护理,治愈115例(92.00%),好转10例(8.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病痛,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费用,提高疗效。

    2009年08期 v.18;No.136 1387-1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