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临床研究

  • 复方清热颗粒治疗急性肺炎疗效观察

    赵勇;王红;张淑文;任爱民;张丽霞;齐文杰;王宝恩;

    目的观察复方清热颗粒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与治疗组61例,均予抗炎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清热颗粒;比较两组体温、咳嗽、咯痰、音、血白细胞、胸片、血降钙素原水平、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体温降至正常天数,咳嗽、咯痰、音消失天数,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降钙素原水平降低较对对照组更明显;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复方清热颗粒治疗急性肺炎疗效确切。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1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临床观察

    李作孝;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静滴,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体温下降、咳嗽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未见二重感染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安全有效,能提高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2010年01期 v.19;No.141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6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肺部感染临床观察

    章晔;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开胸术后痰潴留肺部感染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两组均治疗7d。在治疗前后均作血常规、X线胸片检查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6.09%。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痰潴留导致的肺部感染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2010年01期 v.19;No.141 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9 ]
  • 痰热清注射液在肺减容手术后的应用观察

    芮军;仇滔;张志国;黎新建;袁武;罗勇;方冰;王伟;陈剑;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在肺减容手术后应用与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肺减容手术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除术后常规治疗外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25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减少肺减容手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

    2010年01期 v.19;No.141 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 桑杏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殷莉波;

    目的观察自拟桑杏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给服自拟桑杏止咳汤,并随证加减。结果本组临床总有效率83.33%,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结论自拟桑杏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满意。

    2010年01期 v.19;No.141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愈感颗粒治疗外感咳嗽临床研究

    杨小乐;张传清;张洪雷;文洪宇;吴朝华;黄彦;胡春荣;安浚;王珏;江洪;

    目的观察愈感颗粒治疗外感咳嗽的疗效。方法将外感咳嗽患者1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不辨证)、风寒组、风热组和体虚组,分别予愈感颗粒、通宣理肺丸、桑菊感冒颗粒、参菊丸口服,各组均治疗3d。观察各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结果各组疗效相近,治疗后积分均明显下降,各组下降程度相近。结论愈感颗粒治疗各型外感咳嗽疗效可靠,且使用安全。

    2010年01期 v.19;No.141 9-1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8 ]
  • 桂枝汤合川芎茶调散治疗外感风寒头痛临床观察

    肖利华;伏元昌;

    目的观察桂枝汤与川芎茶调散合方治疗外感风寒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口服桂枝汤合川芎茶调散合方,并根据症状变化予以加减;对照组31例口服扑炎痛。两组均以3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头痛缓解时间、恢复时间及中医症状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汤与川芎茶调散合方治疗外感风寒头痛疗效满意。

    2010年01期 v.19;No.141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8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1 ]
  • “颞三针”捣法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郑盛惠;焦建凯;蔡智刚;魏林林;杨丽霞;陈露华;

    目的观察"颞三针"捣法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取"颞三针"为主穴,针刺手法采用捣法;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23例,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基本恢复6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4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均明显下降,一氧化氮均明显上升,而治疗组尤为显著。结论"颞三针"捣法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较好,可较好地调节患者的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从而维持脑血管正常的舒缩功能。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09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111 ]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30例临床观察

    孔敬东;潘冲;张瑞;乔文军;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口服盐酸胺碘酮片,治疗组加用炙甘草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能明显缓解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并改善心功能,从而达到抗心律失常的目的。

    2010年01期 v.19;No.141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68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66 ]
  • 通脉Ⅰ号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疗效观察

    张大创;邢洁;殷建明;陈鹏毅;

    目的观察通脉Ⅰ号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通脉Ⅰ号,对照组45例口服拜阿司匹林、普拉固,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比较两组服药后脑血管多普勒超声血流图(TCD)、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性和血脂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TCD改善,血SOD升高,MDA、CRP降低,血液流变性、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脉Ⅰ号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疗效显著,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2010年01期 v.19;No.141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舒愈膏穴位贴敷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李春红;贾敏;赵世珂;

    目的观察舒愈膏穴位贴敷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针刺组、舒愈膏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分别予以针刺、舒愈膏穴位贴敷治疗;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针刺组、舒愈膏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与舒愈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愈膏穴位贴敷治疗缺血性中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2010年01期 v.19;No.141 1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87 ]
  • 益肺增智汤协定方对中风后痴呆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马立川;

    目的观察益肺增智汤协定方对中风后痴呆患者血脂、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益肺增智汤协定方,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治疗前后测查两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性。结果治疗组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降血脂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肺增智汤协定方治疗中风后痴呆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性,提高疗效。

    2010年01期 v.19;No.141 2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2 ]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周敏;童林根;冯锦;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检测量表(MMSE)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2010年01期 v.19;No.141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52 ]
  • 泰脂安调节血脂45例临床观察

    蒋敏勇;薛勇;

    目的观察泰脂安调节血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中医辨证为阴虚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45例予以泰脂安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其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泰脂安胶囊能明显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效调节血脂,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泰脂安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2010年01期 v.19;No.141 2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7 ]
  • 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7例疗效观察

    陈少玫;张小丽;林安基;冯桂贞;韦启志;

    目的观察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采用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照组42例予以氟桂利嗪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经颅多普勒(TCD)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降低血黏度、增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良好。

    2010年01期 v.19;No.141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6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郑国钦;王军霞;李建刚;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桑枝垫枕结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消旋山茛菪碱和尼莫地平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并每晚用桑枝垫枕。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加桑枝垫枕结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

    2010年01期 v.19;No.141 2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4 ]
  •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危重新生儿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疗效观察

    肖本莲;雷小平;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危重新生儿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3例新生儿SIR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治疗原发病及保护重要脏器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连用7d。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SIRS的持续时间缩短,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发生率显著减少、病死率均明显降低。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缩短新生儿SIRS持续时间,降低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2010年01期 v.19;No.141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1 ]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杨光华;陈连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恶性肿瘤并发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静滴联合胸腔内注射治疗)与对照组(顺铂胸腔内注射)各45例;比较两组胸腔积液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89%及62.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毒副作用相近。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静滴联合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肿瘤胸腔积液安全有效,且毒副作用较小。

    2010年01期 v.19;No.141 2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3 ]
  • 柴胡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周小军;卫金歧;赖人旭;周怀力;边壮;郭惠学;

    目的观察柴胡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胡承气汤胃管注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膜炎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柴胡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2010年01期 v.19;No.141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9 ]
  • 中药液改良结肠途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王悦辉;余智涛;肖依珠;

    目的观察中药液改良结肠途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口服美沙拉嗪,治疗组加用中药液改良结肠途径治疗,对照组加用传统的保留灌肠法;两组均治疗1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液改良结肠途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2010年01期 v.19;No.141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5 ]
  •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张艳;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及培菲康散口服,治疗组另予藿朴夏苓汤加减,对照组另予蒙托石散;两组疗程均为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藿朴夏苓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

    2010年01期 v.19;No.141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9 ]
  • 平糖保肾丸治疗糖尿病肾病86例临床观察

    马显振;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平糖保肾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86例另予平糖保肾丸口服,对照组36例加服依那普利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平糖保肾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2010年01期 v.19;No.141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5 ]
  • 河车六味地黄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曹方洪;张强;张继红;张凡鲜;

    目的观察自制河车六味地黄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河车六味地黄汤组(治疗组)与前列康组(对照组),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60d)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河车六味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

    2010年01期 v.19;No.141 37-3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4 ]
  • 中药气化热疗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观察

    邵铁玲;

    目的观察中药气化热疗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气化热疗)与对照组(青霉素+硫酸镁),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汽化热疗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满意。

    2010年01期 v.19;No.141 3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58 ]
  • 穴位神经刺激在下腹部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中的作用

    刘明国;

    目的观察穴位神经刺激用于下腹部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作用,及对曲马多用量的影响。方法将下腹部手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曲马多自控镇痛;B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加曲马多自控镇痛。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B组曲马多用量更少,不良反应更轻,运动时疼痛较轻。结论穴位电神经刺激具有镇痛作用。

    2010年01期 v.19;No.141 4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8 ]
  • 清热化瘀滋阴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临床指标的影响

    梁卫;张丽玲;龚林;金琳;蔡鹰;黄重发;唐永明;

    目的观察中药清热化瘀滋阴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SLE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清热化瘀滋阴方联合激素)与对照组(单用激素)各40例,服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常规、血沉、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白细胞、血小板、C3、IgG、ANA指标的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化瘀滋阴方治疗活动期SLE有明显优势,临床指标明显改善,其可能通过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改善免疫紊乱而发挥作用。

    2010年01期 v.19;No.141 41-4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2 ]
  • 痛迪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症状及血清IL-6、TNF等的影响

    黄静;孙守芳;曲庚汝;

    目的观察痛迪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痛迪胶囊;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症状、体征及血清IL-6、TNF、UA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清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痛迪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010年01期 v.19;No.141 4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8 ]
  • 中医药防治痛风早期肾损害临床研究

    李良;赵先锋;王宁;赵荣;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法防治痛风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痛风早期肾损害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法组方治疗,对照组100例予别嘌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提高肾有效血浆流量、降低血β2-微球蛋白、减少尿α1-微球蛋白、改善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等方面有较好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法对痛风早期肾损害有较为显著的改善甚至逆转作用,该法更有助痛风临床症状改善及肾功能的保护。

    2010年01期 v.19;No.141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8 ]
  • 四妙散加味与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疗效比较

    贾金进;

    目的比较四妙散加味与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痛风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四妙散加味,对照组予以秋水仙碱口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四妙散加味组治愈率明显高于秋水仙碱组,其对血尿酸的改善亦明显优于秋水仙碱组,且安全性高。结论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疗效满意。

    2010年01期 v.19;No.141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5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14 ]
  • 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舒仪琼;方朝晖;鲍陶陶;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骨疏灵颗粒口服,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尿Ca/Cr及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尿Ca/Cr及骨密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确切。

    2010年01期 v.19;No.141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07 ]
  • 痹祺胶囊治疗纤维肌痛症疗效观察

    郑云生;任秀敏;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纤维肌痛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纤维肌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24例,均采用理疗、按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痹祺胶囊,对照组加用脉通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缓解疼痛及水肿消退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痹祺胶囊治疗纤维肌痛症疗效显著。

    2010年01期 v.19;No.14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2 ]
  • 中药离子透入配合牵引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张红星;邹燃;黄国付;余南才;黄浩;易艳东;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透入配合牵引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均采用牵引及手法治疗,治疗组配合中药离子透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镇痛效果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离子透入配合牵引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2010年01期 v.19;No.141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8 ]
  • 水针刀与针刀松解肺俞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对比观察

    周志华;唐峰;吴洲红;戴小瑛;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水针刀、针刀松解肺俞穴治疗,以对比两种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水针刀、针刀松解肺俞穴治疗,以上治疗均每隔5日1次,5次为1疗程;6个月后回访,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水针刀疗法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明显优于针刀疗法,且无不良反应。结论水针刀疗法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

    2010年01期 v.19;No.141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2 ]

临床报道

  • 养肺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30例

    杨淑良;

    <正>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具有病程长、康复慢、易复发的特点。笔者近年运用自拟养肺丸联合西药治疗该病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肺炎32例

    刘占萍;

    <正>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单纯采用抗病毒治疗疗效欠佳。笔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肺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7 ]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体会

    鲍春;

    <正>秋季腹泻,是指发生于每年9~12月份的腹泻,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3岁最多见。患儿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热,体温在38~39.5℃,咳嗽、流清鼻涕等类似感冒症状,同时伴有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随后24h内开始出现腹泻,少则一

    2010年01期 v.19;No.141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5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体会

    鄢金枝;徐作兰;吐尔的汗·艾合买提;梁培军;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组加痰热清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确切。

    2010年01期 v.19;No.141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0 ]
  • 自拟化瘀止痛汤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体会

    买凤云;

    目的观察化瘀止痛汤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控制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控制心绞痛有效率为93.75%,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90.63%,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化瘀止痛汤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理气活血,化瘀止痛,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的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较好的药物联合。

    2010年01期 v.19;No.141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1 ]
  • 银杏达莫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体会

    付同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通气功能、动脉血氧分压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63.6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2010年01期 v.19;No.141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2 ]
  • 九子宣肺汤治疗顽固性咳嗽136例

    高国强;

    目的观察宣肺祛邪、止咳化痰中药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36例采用自拟九子宣肺汤治疗顽固性咳嗽,并设急支糖浆对照组136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53%,对照组总有效率66.18%。结论九子宣肺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显著。

    2010年01期 v.19;No.141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益气化痰方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47例

    李晓;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方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予降压药合益气化痰方),对照组42例(单用降压药)治疗3周,观察血压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两组降压疗效比较以治疗组为优,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化痰方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确切疗效。

    2010年01期 v.19;No.141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0 ]
  • 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体会

    祝波;焦杨;

    <正>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音短促、频频发出、不能自控为主症,常伴有胸膈痞闷、胃脘不适、情绪不安等。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是中风疾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其呃逆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常超过48h),常规中西药治疗通常无效,症状重且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近年来,笔者应用头针(胃区和胸腔区)为主加以体针辨证选穴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23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59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体会

    张燕龙;张方;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口服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服杞菊地黄丸方加减。两组均连用2周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2010年01期 v.19;No.141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2 ]
  • 针刺治疗偏头痛48例临床体会

    李建武;廖曼;

    <正>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血管神经性头痛,偏侧或双侧发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青壮年,尤其是青年女性为多见。本病常伴恶心、呕吐、声光敏感等症状,常经一段时间间歇后再次发病,病因可能多与遗传、饮食、内分泌紊乱及紧张、饥饿、睡

    2010年01期 v.19;No.141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12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126例

    曾庆宁;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导泻取代停留胃管减压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方法,不留置胃管,应用柴芍承气汤加减口服导泻。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减轻快,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短,病情恢复快。结论本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2010年01期 v.19;No.141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5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体会

    徐志旺;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7年采用西医常规对症处理、视患者具体情况合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和肠粘连松解汤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结果10年间我院共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60例,总有效率为88.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1期 v.19;No.141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6 ]
  • 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体会

    陈长江;汪雪晴;谭华儒;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中药煎液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西药口服、输液及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0d,随访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7 ]
  • 中西医结合治疗伴部分新月体形成IgA肾病临床体会

    周忠海;李丽华;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小剂量激素对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25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口服泼尼松。治疗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小剂量激素对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能明显减少尿蛋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5 ]
  • 自拟金灵汤治疗尿路结石46例

    郭彦蕊;王晓光;

    <正>尿路结石属于中医学"石淋"范畴,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的结石,临床以腰腹部绞痛、尿中带血或尿中时夹砂石、小便艰涩或尿流突然中断、少腹拘急等为特征,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2005年6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自拟金灵汤治疗尿路结石4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四物合剂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体会

    饶文珍;

    目的观察四物合剂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予四物合剂)和对照组(予益母草颗粒),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为72.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四物合剂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4 ]
  • 中药治疗育龄期子宫肌瘤38例临床体会

    张宜群;

    <正>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多发于卵巢功能旺盛的育龄妇女,30~50岁的妇女约占70%~80%[1],中医学认为子本病主要与气机淤滞、气滞血淤、痰湿阻滞、痰淤互结有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9 ]
  • 泰山磐石散治疗习惯性流产及早产38例

    王秋景;

    <正>西医保胎治疗习惯性流产、早产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对多数患者的疗效尚不能满意[1]。近年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泰山磐石散治疗习惯性流产、早产,获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4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体会

    张士良;宋春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比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8 ]
  • 闭合复位外侧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6例

    程杰;李大明;

    <正>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临床上常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该骨折,但常遇到闭合复位后骨折位置不易维持或术后数日骨折再次移位的情况,增加了治疗难度;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8 ]
  • 伤科七厘散胶囊治疗创伤126例临床体会

    蔡国冠;

    目的观察我院院内制剂伤科七厘散胶囊对各种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2例创伤病例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伤科七厘散胶囊治疗,观察用药后止痛、消肿时间变化。结果治疗组止痛、消肿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伤科七厘散胶囊治疗创伤止痛明显,消肿效果好,利于创伤病的恢复。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8例

    甘文魁;

    <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2006年1月—2007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6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1 ]
  • 活血祛瘀汤治疗软组织损伤及骨折术后临床体会

    杨红;覃方乔;

    <正>患处肿痛为软组织损伤及骨折术后常见症状,另外骨折延迟愈合也是骨折术后一大并发症。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采用活血祛瘀汤加减治疗软组织损伤及骨折术后所引起的患处肿痛及促进骨痂生长,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0 ]
  • 膏摩为主手法治疗尺骨鹰嘴滑囊炎27例

    沈灏;

    <正>笔者2005年12月—2008年12月以膏摩为主手法治疗尺骨鹰嘴滑囊炎27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7 ]
  • 解剖型钢板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8例

    林聪祥;林月明;张伟;

    目的总结应用解剖钢板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外洗。结果38例获9~3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按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9.5%。结论解剖型支撑钢板是理想的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物。

    2010年01期 v.19;No.141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3 ]
  • 中药熏洗在断指再植功能恢复中的运用

    徐雪娣;李培君;

    目的总结中药熏洗促进断指再植功能恢复的经验。方法对再植术后成活86例88指,运用中药熏洗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结果6~12个月后随访,断指再植术后伤指功能评定优80指、良7指,可1指。结论本方法对促进伤指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2010年01期 v.19;No.141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2 ]
  • 三黄感冒合剂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27例临床体会

    乔学军;张晓燕;

    目的观察三黄感冒合剂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方法将51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三黄感冒合剂;对照组在患儿合并细菌感染时,加青霉素G钠等抗感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优于对照组的62.50%。结论三黄感冒合剂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具有较好的疗效。

    2010年01期 v.19;No.141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8 ]
  • 速效救心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体会

    雷利锋;

    目的观察速效救心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速效救心丸内服、外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速效救心丸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疗效。

    2010年01期 v.19;No.141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8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体会

    仇洪;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病毒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

    2010年01期 v.19;No.141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0 ]
  • 养血祛风汤剂并健康教育防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体会

    李丽霞;徐文江;

    <正>老年性皮肤瘙痒多发于秋冬寒冷季节,西药疗效差,且易复发。我院依据其病因病机研制的养血祛风汤剂并健康教育在临床广泛应用,取得确切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2 ]

必备中成药

  •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王国华;过佳虹;易晓静;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纳洛酮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清开灵组及联合组(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4d及治疗后3个月NHISS评分和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的BI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NHISS评分及BI评分幅度变化大于清开灵组,显效率高于清开灵组。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脑出血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0年01期 v.19;No.141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2 ]
  • 稳心颗粒治疗更年期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阮淑萍;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更年期妇女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更年期妇女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治疗4周;对临床症状和24h动态心电图进行观察。结果50例患者服稳心颗粒4周后显效率为56.00%,总有效率90.00%;2例出现胃肠道症状,毋需停药。结论稳心颗粒对治疗更年期妇女出现的功能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且该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0年01期 v.19;No.141 6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2 ]
  • 冠心宁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付耀武;焦常新;史玉虎;郭飞;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冠心宁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症状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宁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

    2010年01期 v.19;No.141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6 ]
  •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疗效观察

    吴疆;王烁;李得民;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对照组予以桂哌齐特加用碳酸氢钠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脑血流速度改善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脑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更好地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性供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2010年01期 v.19;No.141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3 ]
  • 参附注射液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血细胞的影响

    徐永强;周静;杜兵;刘长宝;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与参附注射液干预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血常规及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结果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红细胞显著下降,血小板平均容积显著增加,T淋巴细胞亚群化疗前后无显著变化;干预组白细胞、红细胞下降无统计学意义,B淋巴细胞CD19+显著降低。结论参附注射液在化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2010年01期 v.19;No.14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97 ]
  • 大剂量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周忠海;许化恒;王卫松;李丽华;

    目的观察大剂量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黄芪注射液60mL合川芎嗪注射液1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3周。结果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数值明显降低。结论大剂量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2010年01期 v.19;No.141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15 ]

证治探讨

  • 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日发病的五脏主时节律研究

    曹飞;蒋梅先;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日发病时间与五脏主时节律的关系。方法对155例AMI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辨证分型,从中医时间医学的角度探究AMI的日发病节律。结果12月至翌年4月AMI中,AMI中实证显著多于虚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AMI发病高峰分别在下晡、日中、平旦;AMI中痰瘀证多于非痰瘀证,痰瘀证、非痰瘀证AMI发病高峰分别在下晡、日中,夜半时段痰瘀证AMI发生率高于非痰瘀证。结论AMI发病具有一定的时间节律,12月至翌年4月不同中医证型AMI发病高峰与五脏主时有一定关系。

    2010年01期 v.19;No.141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1 ]
  • 卫气营血辨证用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评估初探

    吴玲;吕书勤;

    目的研究运用卫气营血辨证与APARCHⅡ评分系统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病情评估的关系,初步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对SIRS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自治区中医院ICU病房收治的40例SIRS患者按卫气营血辨证分期,分析各期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象及APARCHⅡ评分分值、死亡风险系数,寻求其中的关联。结果各期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象之间差异不显著;营、血分证与气分证患者比较,APARCHⅡ评分分值、死亡风险系数差异显著,而营、血分证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卫气营血辨证对SIRS患者病情评估与APACHEⅡ评分系统评估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前者具有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对简单临床观察具有优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010年01期 v.19;No.141 74-7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9 ]
  • 4744例感染性疾病回顾性分析

    徐海荣;赵兰才;刘军民;

    目的总结在中医院感染疾病科就诊的人群、疾病种类及其诊疗规律,为感染性疾病的中西医诊治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感染疾病科2008年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种、随机回访治疗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我院感染疾病科就诊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外感高热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泄泻以单纯性腹泻为主;外感高热和泄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满意度高。结论中医综合医院感染疾病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符合一般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外感高热及泄泻有较高的治疗满意度,可作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进行深入研究。

    2010年01期 v.19;No.14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 应用络病理论研究高血压病的思考

    郭慧君;王知佳;刘玉芳;

    络病是一些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状态。高血压病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阴阳消长失调,进而出现化火、损阴、伤阳,致使络脉失养,或有内生痰、瘀,痹阻络脉而致络病。络脉的损伤和(或)络脉内气血运行失调为其病理基础。应用络病理论指导高血压病的研究,可能成为治疗高血压病并防治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2010年01期 v.19;No.141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1 ]
  • 中风从痰辨治

    陈世宏;朱红;马宇庆;

    本文探讨中风痰浊致病的理论根源,认为痰是中风发病的病理基础,祛痰法是治疗中风的主要方法,并提出治痰8法。

    2010年01期 v.19;No.141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2 ]
  • 益气活血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探析

    李凤芝;王珠红;

    目的中医学认为气虚血瘀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基本病理改变,益气活血法为其基本治则。药理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法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肾上腺皮质,调节内分泌;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炎等作用。

    2010年01期 v.19;No.141 8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0 ]

名医精粹

  • 颜德馨教授对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病机认识

    颜琼枝;颜乾麟;

    <正>冠心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所关注的课题。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再灌注治疗、心脏移植等。其中,冠心病介入疗法是上世纪末人类对冠心病治疗的最新、最

    2010年01期 v.19;No.141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07 ]
  • 方邦江教授救治肺癌并发胸腔积液咯血验案

    耿赟;田雨;陈宝瑾;黄金阳;季学清;

    <正>方邦江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急诊临床与基础研究26年余,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危急重症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谨将方师运用中医药救治肺癌并发胸腔积液验案介绍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3 ]
  • 贾卫华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验举隅

    刘梅举;贾卫华;王玲;马艳东;田建军;

    <正>贾卫华为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贾师在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方面尤为擅长,齐刺温针肩内俞更是其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特色方法,临床疗效颇佳。现将其治疗经验简介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实验研究

  • 参七虫草胶囊对肺纤维化大鼠TGF-β_1mRNA表达的影响

    张念志;许祥稳;李国琳;陈炜;师董芳;刘光明;

    目的探讨参七虫草胶囊对肺纤维化大鼠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大鼠处死后分离大鼠肺组织,应用RT-PCR半定量及图像分析方法,对空白组、模型组、参七虫草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泼尼松组大鼠肺组织TGF-β1mRNA表达水平进行观察。结果参七虫草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泼尼松组大鼠肺组织TGF-β1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参七虫草胶囊高、中、低剂量及泼尼松均可调控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TGF-β1mRNA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肺纤维化的程度。

    2010年01期 v.19;No.141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18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93 ]
  • 心率用于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量的实验研究

    陈岚;曹敏;童志丹;王晓影;徐庆;林益平;

    目的通过对家兔急性非消化道出血模型比较,探讨心率用于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量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分别建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模型及急性非消化道出血模型,设置不同出血量水平,观察在两个不同模型中心率的改变,分析心率改变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量与心率存在相关性。与急性非消化道出血随着出血量增加心率增快不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随着出血量增加,心率并不一定增快,两组心率的改变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心率改变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模型中与急性非消化道出血模型存在差异,但仍可用于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量。

    2010年01期 v.19;No.141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9 ]
  • 应用可视光组织氧监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舌诊研究

    西原辰一;史载祥;酒谷薰;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的舌及心脏氧饱和度(stO2)变化以及对药物干预的反应。方法将健康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美托洛尔0.2mg/kg)、大蒜素组(2.7mg/kg)、大蒜素普通脂质体组(2.7mg/kg)、大蒜素长循环脂质体组(2.7mg/kg)。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测验舌及心脏表面的stO2。结果在结扎前、给药后10min、再灌注5min时,心脏与舌比较,stO2下降更明显。从模型组能看出舌stO2在开胸手术后的各时间段与实验前比较都有明显下降。药物干预与舌stO2的影响不显著。除了假手术组以外,各组心脏stO2在结扎后和给药后,具有明显的下降,再灌注后则显著回升。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可使舌stO2下降,但较心脏反应缓慢。本研究所选的药物对造模后stO2的影响不显著。

    2010年01期 v.19;No.141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4 ]
  • 胃肠舒片对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道乙酰胆碱及P物质的影响

    李琼;刘同慎;刘孟安;

    目的探讨中药胃肠舒片促进胃肠动力作用机理。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胃肠舒小剂量组、胃肠舒大剂量组、西沙必利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制备胃肠动力障碍动物模型,分别用等容积的受试药液灌胃,连续7d,将各组动物麻醉后选取胃肠标本。免疫组化法观察神经递质Ach及P物质的表达变化,采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其肌间神经丛光密度值。结果中药胃肠舒片能明显增加胃肠组织中Ach及P物质分泌,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胃肠舒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胃肠道Ach及P物质分泌,Ach及P物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增加胞内Ca2+浓度,Ca2+信号系统引发一系列生理功能,从而促进胃肠平滑肌的收缩效应。

    2010年01期 v.19;No.141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276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68 ]
  • 清肠化湿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TLR-4、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顾培青;沈洪;刘丽;朱磊;叶柏;朱萱萱;

    目的观察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LR-4、NF-κBp65的变化特点及清肠化湿方对TLR-4、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肠化湿方组、巴柳氮组,治疗10d后处死大鼠取新鲜结肠标本,观察黏膜大体形态及组织学改变,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TLR-4、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TLR-4、NF-κBp65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清肠化湿方组TLR-4、NF-κBp65的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同时清肠化湿方组大鼠结肠形态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均有降低。结论清肠化湿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具有治疗作用,抑制TLR-4、NF-κBp65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2010年01期 v.19;No.141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578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01 ]
  • 茶多酚和粉防己碱联合抗肿瘤药物对鼻咽癌耐药细胞株HNE-1(200)增殖的抑制作用

    王洪鹏;叶琳;王驰;陈鸿雁;

    目的研究天然有效成分茶多酚(TP)和粉防己碱(TET)分别联合4种常见抗肿瘤药物对鼻咽癌耐药细胞株HNE-1(200)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鼻咽癌耐药细胞株HNE-1(200)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测定无毒剂量的TP和TET分别联合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对实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无毒剂量的TP分别与4种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后,药物对HNE-1(200)细胞的抑制率增加约200%;无毒剂量的TET分别与4种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后,药物对HNE-1(200)细胞的抑制率增加约300%。结论无毒浓度的天然药物TP、TET分别与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能提高药物对鼻咽癌耐药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降低药物的IC50。

    2010年01期 v.19;No.141 102-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373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94 ]
  • 丹槐银屑浓缩丸对小鼠银屑病模型的病理实验研究

    王学军;陶以成;刘长发;

    目的验证丹槐银屑浓缩丸的药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模型、尾部鳞片表皮模型,观察丹槐银屑浓缩丸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尾部鳞片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丹槐银屑浓缩丸能显著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促进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结论丹槐银屑浓缩丸具有抑制银屑病小鼠模型阴道上皮有丝分裂,促使小鼠动物模型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的作用。

    2010年01期 v.19;No.141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84 ]

模型研究

  • 狼疮鼠模型的研究分析

    周腊梅;汪悦;

    SLE动物模型研究主要有自发性小鼠模型和诱导性小鼠模型,自发性小鼠模型侧重研究遗传因素对SLE发病的影响,诱导性小鼠模型侧重于研究环境因素、性激素、感染等因素对SLE发病的影响。对狼疮鼠模型的研究,有助于探索SLE的发病机制,并为SLE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2010年01期 v.19;No.141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2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9 ]

理论研究

  • 从《伤寒论》到《温病条辨》看外感病辨治的发展

    杜宇琼;宋乃光;车念聪;谭勇;耿建国;

    《伤寒论》、《温病条辨》是两部外感辨治的专著,在外感病的辨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及《温病条辨》的研究,透过外感病学术研究中最复杂的寒温问题,探讨外感病辨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趋势。

    2010年01期 v.19;No.141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1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医籍研习

  • 《内经》论治中风

    丁自娟;

    中风一病,在《内经》中有诸多论述,对后世中风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中医经典《内经》为对象,就中风的病名、先兆、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逐一探讨。

    2010年01期 v.19;No.141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1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8 ]
  • 略述张锡纯治疗妇科病用药特色

    钱虹;

    本文阐述张锡纯对妇科病、胎前症、产后症病因病机、治疗方药的独到认识;治妇科病擅用活血化瘀药;治胎前症不泥旧说,注重辨证施治;产后病多虚,则重视补气阴。所拟方药,今临症用之,仍每有捷效。

    2010年01期 v.19;No.141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5 ]

综述

  •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王传博;李泽庚;彭波;

    <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其中,肺动脉高压是肺心病发病的关键环节,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特征是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而死亡。右心衰竭是所有肺动脉高压患者致残、致死的共同途

    2010年01期 v.19;No.141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5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5 ]
  • 中风后患肢肿胀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王田;刘更;张惠利;邢书恒;徐舒畅;

    <正>中风后患肢肿胀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第Ι期,此征又称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发生率为12.5%~74.1%[1]。本症多发于中风后3个月内,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患肢疼痛、肿胀,血管运动性改变,

    2010年01期 v.19;No.141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9 ]
  •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徐仕冲;朱先康;

    <正>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属儿童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长期以来,西医对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多采用氟哌啶醇或泰必利,虽有一定疗

    2010年01期 v.19;No.141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4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1 ]
  • 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进展

    金红梅;刘梅举;贾卫华;冯云贵;王玲玲;马艳东;田建军;

    <正>肩周炎是肩关节及其周围韧带、滑膜、肌腱的慢性特异性炎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数病例慢性发病,隐性进行,亦有疼痛较重,进展较快者。针刺疗法治疗肩周炎有独到之处,尤其在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减小,日常活动受限情况等方面有显著疗效。本文就近几年的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5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6 ]

临证经验

  •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急症体会

    周建中;赵庆峰;

    <正>中医学在对心血管急症的处理方面有许多宝贵经验。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单独运用中药或以中药联合应用西药治疗多种心血管急症,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择要介绍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伤寒论》表里同病之临证体悟

    熊兴江;王朋倩;

    <正>表、里是疾病的相对病位概念,是人体患病之后,症状反映于体表、体内的概括性总结。《伤寒论》对表里同病的治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有如下3种:先表后里、表里同治,以及太阴里证较急时的急当救里、先里后表。

    2010年01期 v.19;No.141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2 ]
  • 潜阳丹临证应用体会

    吴永刚;

    <正>潜阳丹为清末郑钦安所创。郑钦安临证处方善用姜桂附等大辛大热之品,被誉为"火神派"的开山祖师。潜阳丹乃郑氏毕生参悟阴阳之所得,该方订制精巧,组方严谨,用药独特。临证之时,方证相合,常收意外之功。笔者于临床每遇此方证习用之,常获良效。现将临证验案介绍如下,以飧同道。

    2010年01期 v.19;No.141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5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6 ]
  • 理中汤临床运用举隅

    李耀宗;

    <正>余临证30余年,致力于经方的临床运用。仲景之理中汤为千古名方,制方严谨,力专效宏,药少价廉,特别适合基层边远山区。只要辨证准确,运用得当,无论常见病或疑难疾病,皆能应手取效。今结合临床试论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3 ]
  • 辨证论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徐慧军;张华;邰国香;杨丰贤;

    <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可发生于妇女月经初潮至绝经前的任何阶段,文献报道约有50%的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发病于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功血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患者属于无排卵性功血。本病属中医学"崩

    2010年01期 v.19;No.141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2 ]
  • 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

    曾新辉;

    目的观察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1%利多卡因注射在腰俞穴处(即骶管腔内)。结果注射后止痛完全,肛管括约肌松弛良好,达到麻醉效果。结论腰俞穴麻醉操作简便,肛门止痛完全,肛管括约肌松弛良好,麻醉后反应少,值得推广。

    2010年01期 v.19;No.141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6 ]
  • 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1例

    赵桂君;赵军;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因右侧肢体瘫痪12d入我院治疗。该患者于2008年5月5日饮酒后突发意识障碍,右侧肢体瘫痪被家人发现后送入医院治疗,曾应用降纤、抗凝、抑制血栓形成药物及活血化瘀中成药静滴治疗12d,入院时右侧肢体瘫

    2010年01期 v.19;No.141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例报告

    闫俊芬;

    <正>1临床资料患某,女性,58岁,农民。因腹痛、腹泻2月余,大便呈脓血便,每日3~5次,于2008年7月28日由急诊科收入我科。入院前曾在当地门诊给予口服氟哌酸,静脉输入左氧氟沙星注射

    2010年01期 v.19;No.141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成人Still病合并症状性癫痫1例报告

    陈秀敏;黄清春;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1岁,因"反复发热、关节疼痛、皮肤红斑1年余"于2009年2月24日入住我院中医科。患者于2007年12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40℃,以弛张热为主,每日体温波动较大、骤升骤降,伴有寒战,全身不适,咽痛,

    2010年01期 v.19;No.141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验1则

    宋联进;王宗仁;马静;郭炳华;

    <正>1病例患某,女性,67岁,退休。因"口腔、鼻腔及皮下出血1d"为主诉,于2007年11月26日入住血液科。血常规示:血小板8×109/L;骨穿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低。入院后予丙种球蛋白冲

    2010年01期 v.19;No.141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

护理

  • 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体会

    才霞;陈惠卿;

    <正>中风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疾病,并发后遗症往往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口眼歪斜,严重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有资料表明在中风1年后从未接受过任何康复措施的患者比例高达42.2%,因此如何提高患者并发后遗症的康复程度,

    2010年01期 v.19;No.141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22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03 ]
  • 亚低温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及护理

    金天未;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作用。方法采用亚低温治疗控制患者体温和患者出现体温高时降温两种方法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天数、院内感染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使用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院内感染率、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入住ICU天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以后,切实做好患者的生活基础护理工作,预防患者的肺部并发症。预防患者冻伤、褥疮的发生,患者的临床预后显著改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院内感染率反而明显下降。

    2010年01期 v.19;No.141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9 ]
  • 社区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联合治疗及健康教育

    胡冬娟;吴小玲;

    目的观察联合降压治疗社区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社区EISH患者82例随机分为3组,A组27例予硝苯地平控释片(钙拮抗剂CCB)60mg/d;B组28例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贝那普利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0mg/d;C组27例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贝那普利片10mg/d、小剂量吲哒帕胺(利尿剂)1.5mg/d。疗程12周。结果C组收缩压(SBP)<140mmHg的达标率为81.48%,较A组SBP达标率(33.33%)和B组达标率(39.29%)高。B组(10.71%)或C组(7.41%)总不良反应率较A组(22.22%)低。结论长效CCB联合ACEI与小剂量利尿剂治疗EISH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社区EISH治疗的首选。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有助于提高社区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2010年01期 v.19;No.141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 整体护理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张润萍;

    <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由于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轻,恢复快,瘢痕小,进食早,出院快等优点,广泛用于胆囊良性疾病,尤其被老年患者接受。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一些老年人复杂的胆囊良性病变也成为LC的适应症,由

    2010年01期 v.19;No.141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5 ]
  • 创伤性脾破裂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邱燕飞;

    目的探讨脾破裂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对52例脾破裂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科学、细致的抢救及护理。结果52例患者无1例死亡,治愈率100%。结论积极主动地实施急救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医护配合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2010年01期 v.19;No.141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3 ]
  • 生物毒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和观察

    陈玉桃;赵佳丽;朱铮铮;

    总结生物毒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护理经验。65例生物毒素致ARF患者,35例为服食生鱼胆中毒,30例为蜂蛰伤。对蜂蛰伤患者伤口进行清洗,挑出伤口中遗留的毒刺和毒囊;鱼胆中毒患者行洗胃、硫酸镁导泻。ARF的无尿或少尿期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低血压、异常呼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以及高钾血症、心衰、肺水肿等发生;多尿期注意低钾、低钠血症的发生:有凝血功能异常、出血的患者不宜进行全身肝素化血液透析。蜂蛰伤患者还应注意休克、急性喉头水肿的发生。密切观察鱼胆中毒患者呕吐物和大便颜色、性状及量,注意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患者经治疗和护理,62例治愈,3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2010年01期 v.19;No.141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1 ]
  • 15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金妙娟;杜红卫;

    <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上既可表现为单个脏器受累,也可表现为多脏器受累,其中肺、肾受累者多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

    2010年01期 v.19;No.141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6 ]
  •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护理

    卓周平;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治疗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了SLE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1例,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和血浆置换(TPE)等综合治疗措施,针对多系统广泛出血的相应护理措施,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该患者好转出院,未发生相应的护理并发症。结论采用连续性CVVHDF和TPE等综合治疗措施,严密的护理措施以及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使SLE疮获得良好疗效。

    2010年01期 v.19;No.141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2例急性高氯酸中毒急救的护理体会

    张晓春;肖和群;

    目的探索急性高氯酸中毒的急救处理效果。方法采取大量外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给氧,配合呼吸道管理等护理措施。结果挽救了患者生命,稳定了患者情绪,使其对进一步的治疗增强了信心。结论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彻底冲洗皮肤和黏膜,及时开通静脉通道,采取及时、合理的救护措施和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0年01期 v.19;No.141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

    练柳兰;杨柳青;吴建伟;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多种发病机制导致的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损伤,而出现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等[1]。本病发病率高,且无特效药治疗。

    2010年01期 v.19;No.141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0 ]
  • 针对不同阶段心理特征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闫淑英;张建宇;李凤玉;

    <正>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患者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因此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我院针对不

    2010年01期 v.19;No.141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8 ]
  •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8例护理体会

    王晓婷;孙爱云;

    <正>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的一系外临床症候群。该病主要表现为静脉回流受阻部位静脉扩张,局部水肿,皮肤呈紫红色,严重时可出现咳

    2010年01期 v.19;No.141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5 ]
  •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护理

    刘小白;唐丽君;曾敏婕;

    总结3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护理经验。放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尽早做好护理工作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完成放疗计划的关健。

    2010年01期 v.19;No.141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9 ]
  • 急诊动脉栓塞救治产后子宫大出血18例临床护理

    顾月君;边秀珍;裘文华;

    目的探讨产后子宫大出血急诊动脉栓塞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本组18例产后子宫大出血患者,平均出血量2000mL,采用Seldinger法先行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选择或超选择性插管,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讲解此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并加强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8例子宫大出血栓塞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诊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安全、有效,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2010年01期 v.19;No.141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9 ]
  • 妊娠高血压并发HELLP综合征10例护理体会

    黄金荷;

    <正>HELLP综合征是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伴有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妊高征的一种较为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对母婴预后有严重影响[1]。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先后收治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10例,经及时诊断、积极治疗、精心护理,适时终止妊娠,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2 ]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黄俊梅;卢佑英;熊安芳;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方法采用以股动脉或肱动脉及头皮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法治疗3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前后监测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常用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换血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换血治疗24h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机体内环境。该法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少、操作简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1期 v.19;No.141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不同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柴青松;

    目的分析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产科新生儿1092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64例。A组采用传统断脐;B组采用脐纱囊护理;C组采用剪除残留脐带法。观察3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等情况。结果C组脐带脱落时间短,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低;B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脐纱囊护理、剪除残留脐带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新生儿脐部早期愈合,减少脐炎发生。

    2010年01期 v.19;No.141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3 ]
  •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伍丽华;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3月对36例THR患者的护理。结果本组36例,仅有1例术后患者发生DTV,发生率仅2.78%。结论THR手术DTV的预防应是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综合预防。

    2010年01期 v.19;No.141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外伤性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

    韩凤莲;

    总结9例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患者的抢救过程:分析和诊断患者临床表现,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皮肤色泽等,积极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补充血容量,合理应用药物等恰当处置,减少了合并症,增加了抢救成功率。通过积极的抢救措施,对FES患者的救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0年01期 v.19;No.141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中医护理

    王苏琴;

    <正>腹胀是由于胃肠道蠕动受抑制所致肠内产气过多或肠腔内气体不容易排出,自觉腹部胀气和客观腹部气体滞留的两种现象的综合表现,是胸腰椎骨折后的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腹胀将会对患者产生心理、生理影响,严重时会影响到疾病的治疗与恢复。我院近年来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010年01期 v.19;No.141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2 ]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徐洁;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目前国际公认较好的一种髋关节成形术,其目的是以解除髋关节疼痛为主,同时保证关节稳定,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使肢体等长,恢复运动功能,减少残疾等[1]。大部分髋关节疾病最终都可以造成髋关节损坏,THR目前较理想

    2010年01期 v.19;No.141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5 ]
  • 1例Werner综合征并发左足溃疡感染的护理

    刘明琴;万萍;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3岁,因消瘦、身高发育停滞19年,视物模糊、声嘶16年,活动后心慌不适、反复双足趾端及左足内踝破溃12年,发热1d入院。入院查体:T37℃,P73次/min,R16次/min,

    2010年01期 v.19;No.141 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新鲜土豆片对脂肪乳外渗后皮肤消肿作用的临床观察

    王美娟;陈志云;应徐燕;

    目的观察新鲜土豆片对静脉输注脂肪乳药物外渗后皮肤的消肿作用,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将200例输注脂肪乳后外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与对照组80例,观察组予以新鲜土豆片进行湿敷,对照组应用33%的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显效时间与患者的年龄、是否为手术患者,是否为恶性肿瘤患者及临床分度密切相关。结论土豆片对静脉输注脂肪乳外渗引起的肿胀治疗效果明显,但临床要注意针对不同疾病患者调整外敷时间。

    2010年01期 v.19;No.141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6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9 ]
  • 中药玉红膏加TDP理疗照射治疗压疮效果观察

    陈燕林;

    目的探讨玉红膏加TDP照射治疗Ⅱ、Ⅲ度压疮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21例Ⅱ、Ⅲ期压疮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玉红膏外涂治疗;将2007年2月—2008年2月收治的22例压疮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玉红膏外涂加TDP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低于实验组,痊愈时间长于实验组。结论中药玉红膏加TDP照射治疗治疗压疮效果满意。

    2010年01期 v.19;No.141 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4 ]
  • 40例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

    冯莉丽;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置管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后定期护理并电话随访。结果40例患者有5例因消化道副反应、4例因骨髓抑制未完成化疗,无1例因化学性静脉炎而终止化疗。结论PICC可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保证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2010年01期 v.19;No.141 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5 ]
  • 注射针刺伤的防护和应急护理对策

    范慧娟;

    目的增强轮转护理人员、实习护生防护注射针刺伤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注射针刺伤的发生率,并探索有效的应急护理对策。方法比较轮转护理人员和毕业实习护生培训前后在防护和应急护理注射针刺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发生注射针刺伤的情况。结果59位实习护生和9位轮转护理人员在培训前无人完全掌握防护和应急处理注射针刺伤的相关知识,发生针刺伤45(66.18%)人;仅有(33.82%)23人未发生过针刺伤。培训后有41位实习护生和9位轮转护理人员未发生注射针刺伤,占73.53%,只有18位实习护生发生注射针刺伤。结论加强对学生和轮转护理人员培训注射针刺伤的防护和应急护理对策,可增强其防护注射针刺伤的意识、降低注射针刺伤的发生率,提高其在发生注射针刺伤后的应急护理能力,从而维护自身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2010年01期 v.19;No.141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