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临床研究

  • 复方真武冲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hs-CRP及ANP的影响

    程晓昱;葛岚;邹静;胡高文;

    目的观察复方真武冲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候、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心钠肽(ANP)的影响。方法40例CHF患者(NYHA分级为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CHF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药物同对照组,但剂量为对照组的1/2~2/3,并加服复方真武冲剂;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血浆hs-CRP、ANP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浆hs-CRP、ANP水平均降低,治疗组降幅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真武冲剂对CHF患者中医证候、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以及炎症过程均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2010年03期 v.19;No.143 365-36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03 ]
  • 温阳理气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廖震;

    目的观察温阳理气中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理,复方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温阳理气中药。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心绞痛、硝酸甘油用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疗效接近,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阳理气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效果。

    2010年03期 v.19;No.143 367-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7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产期心肌病临床观察

    卢先彬;赵凤林;王沛坚;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左室射血分数(LVEF)45%以下的围产期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应用卡托普利片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辛甘化阳法组方中药,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主要症状改善、BNP、CRP、超声心动图结果及心功能分级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主要症状、心功能分级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在LVEF、BNP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医基础治疗加辛甘化阳法组方中药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症状改善及心功能分级方面。

    2010年03期 v.19;No.143 369-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 退热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王毅军;奚肇庆;

    目的观察退热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退热颗粒治疗组(治疗组)50例与日夜百服宁治疗组(对照组)32例,疗程均为3d;比较两组治疗后体温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4h及24h时降低患者体温、改善临床症状及积分下降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退热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2010年03期 v.19;No.143 37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5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黄斌;张晓云;王筠;陈绍宏;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91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及症状、肺功能、血气分析、生活能力等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改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症状、肺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2010年03期 v.19;No.143 372-373+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99 ]
  • 生地注射液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运动耐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闫国良;毕小利;史苗颜;

    目的观察和评价生地注射液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肺间质纤维化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生地注射液,对照组加用生脉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血气分析、6min步行试验。结果治疗组咯痰、气短症状及症状总积分及PaO2、SaO2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结论生地注射液能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主要症状,提高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6min步行距离。

    2010年03期 v.19;No.143 374-375+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69 ]
  • 胃动康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研究

    谢微杳;

    目的观察胃动康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DG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胃动康;对照组30例服用吗丁啉。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胃排空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症状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胃动康治疗DGP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2010年03期 v.19;No.143 376-377+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李素云;周庆伟;王海峰;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COPD呼吸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pH、PaO2和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PD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2010年03期 v.19;No.143 379+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0 ]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朱峥;成青;周奇兴;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舒巴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莫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发热、咳嗽等症状、体征的消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疗程缩短,治疗费用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及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CRP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抗生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2010年03期 v.19;No.143 380+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9 ]
  • 玉屏风颗粒佐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徐钧;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佐治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分配原则选择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对照组(50例)给予止咳、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玉屏风颗粒口服。两组均治疗16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变化)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肺功能检测指标改善明显,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屏风颗粒佐治稳定期COPD疗效确切,肺功能改善明显,患者服药依从性高,值得临床使用。

    2010年03期 v.19;No.143 381+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1 ]
  • 清胰汤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钟玲红;金育德;

    目的观察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APACHEⅡ评分并测血清CRP。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分别测每组患者治疗后第1、3、7日血清CRP水平及APACHEⅡ分值,记录每组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转手术和死亡例数。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例的血清CRP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3、7日治疗组血清CRP水平和APACHEⅡ分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缩短,转手术和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加用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可显著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RP水平,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2010年03期 v.19;No.143 382-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6 ]
  • 自拟清肠凉血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疗效观察

    肖春;窦永起;

    目的观察自拟清肠凉血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清肠凉血汤;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控释剂。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主要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肠凉血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0年03期 v.19;No.143 385-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8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

    谢瑛;丁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5例,应用柳氮磺吡啶及泼尼松龙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2.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治疗后血浆C反应蛋白活性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疗效,且在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方面优于对照组。

    2010年03期 v.19;No.143 387+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0 ]
  • 甘遂饼敷脐联合独参汤内服治疗肝硬化大量腹水临床观察

    赵正孝;蔡光先;谢胜;周晓玲;胡雄丽;

    目的观察甘遂饼敷脐联合独参汤内服治疗肝硬化大量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除不用利尿剂外,其余措施同对照组,并予甘遂饼敷脐联合独参汤内服;1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周内每日24h尿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1周后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增加肾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的风险。结论甘遂饼敷脐联合独参汤内服能迅速消除腹水,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2010年03期 v.19;No.143 38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4 ]
  • 熊去氧胆酸联合祛湿活血汤治疗急性戊型肝炎临床观察

    田素琴;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祛湿活血汤治疗急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戊型肝炎黄疸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熊去氧胆酸及祛湿活血汤,对照组服用熊去氧胆酸。两组同时给予相同的常规护肝药物治疗,疗程均为30d。比较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胺酰转移酶(γ-G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TBIL、ALP及γ-GT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祛湿活血汤治疗急性戊型肝炎,在促进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方面两者有协同作用。

    2010年03期 v.19;No.143 390-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2 ]
  • 疏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王全权;陈海林;宗芳;黄慧敏;章茂森;

    目的观察疏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乳酸菌素片、复方苯乙哌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疏肝运脾方。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腹泻、腹痛症状改善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明显。

    2010年03期 v.19;No.143 392-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2 ]
  • 加味逍遥散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买凤云;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82例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医院抑郁量表(HADS)评定积分>9分的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加味逍遥散联合黛力新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黛力新治疗。两组均合用促胃动力药,均以4周为1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和精神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和精神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疏肝理气、补气健脾类中药联合黛力新治疗疗效满意,安全性好,作用持久。

    2010年03期 v.19;No.143 394-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90 ]
  • 舒血宁治疗肾性高血压42例临床观察

    易无庸;杨俊;杨琴;张彩霞;熊国良;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肾性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及缬沙坦,对照组单用缬沙坦。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肌酐、尿素氮等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可以加强降压效果,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是治疗肾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2010年03期 v.19;No.143 396+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0 ]
  • 肾康冲剂对慢性肾炎脾虚湿浊血瘀证患者血清IL-6及IL-10水平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

    吕勇;张超群;王亿平;

    目的观察肾康冲剂治疗慢性肾炎脾虚湿浊血瘀证的疗效,同时观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肾康冲剂干预治疗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48例慢性肾炎脾虚湿浊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设正常组15例。两组均予西药对症治疗,包括利尿、降压、抗感染及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组服用肾康冲剂,对照组不予中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血肌酐(Scr)、血清IL-6和IL-10水平变化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情况;正常组检测其血清IL-6和IL-10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总有效率为75.00%,优于对照组的45.83%;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慢性肾炎脾虚湿浊血瘀证患者血清IL-6水平高于正常组,而血清IL-10水平与正常组无差别;治疗组疗后血清IL-6水平较疗前和对照组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组疗后血清IL-10水平较疗前和对照组疗后均有明显升高。结论慢性肾炎脾虚湿浊血瘀证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肾康冲剂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IL-6,同时提高血清IL-10水平,改善症状,降低尿蛋白;其治疗机理可能与剂降低致炎因子IL-6水平、上调抗炎因子IL-10水平有关。

    2010年03期 v.19;No.143 397-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3 ]
  • 补气化瘀汤防治肾病综合征激素副作用临床观察

    徐惠;

    目的观察补气化瘀汤加减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的不同阶段副作用的效果。方法对照组23例服用强的松片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分期辨证施治,并合用补气化瘀汤加减治疗。结果对照组副作用出现率为152.17%,治疗组副作用出现率为52.00%;治疗组生化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化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的不同阶段副作用效果较好,并且可促进水肿、蛋白尿的消失,提高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2010年03期 v.19;No.143 399+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1 ]
  • 通腑化痰法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60例临床观察

    徐君霞;

    目的观察通腑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2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愈显率74.38%;对照组总有效率68.46%,愈显率38.46%。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后的改善以治疗组更明显。结论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

    2010年03期 v.19;No.143 400-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02 ]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C3及hs-CRP水平的影响

    王楠;杨春华;艾宗耀;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C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补体C3和hs-CRP水平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补体C3和hs-CRP水平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C3和hs-CRP水平。

    2010年03期 v.19;No.143 402-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8 ]
  • 补气化痰通络法配合口针治疗脑血管意外假性球麻痹临床观察

    董进友;韩淑凯;张宝昌;左永发;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通络法配合口针治疗脑血管意外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脑血管意外假性球麻痹确诊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自拟加味止痉散合并口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脑复康静滴。两组均以10d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TCD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TC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化痰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假性球麻痹有较好疗效,并能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利于双侧皮质延髓束损伤的恢复及假性球麻痹症状的康复。

    2010年03期 v.19;No.143 405-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5 ]
  • 头针结合促进技术治疗中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焦建凯;郑盛惠;刘牧军;彭志华;杨丽霞;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促进技术治疗中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头针及促进技术,对照组仅采用促进技术。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定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头针结合促进技术对改善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疗效。

    2010年03期 v.19;No.143 407+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2 ]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发作期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陶雪飞;秦伟毅;钱洪津;孟繁甦;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发作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两组治疗后颈部活动不利及麻木感均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颈部压痛治疗后明显好转,但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不利及麻木感无明显改善。治疗组上肢肌力、压顶实验和臂丛神经牵拉实验治疗后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和73.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发作期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2010年03期 v.19;No.143 408+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9 ]
  • 眼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

    吕晓洲;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VBI性眩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健脾和胃、化痰祛湿为治,眼针选脾区、胃区、上焦区,同时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仅用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疗效及供血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眼针治疗VBI性眩晕疗效肯定。

    2010年03期 v.19;No.143 409+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86 ]
  • 针灸任督脉经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患者临床观察

    罗文舒;

    目的观察针灸任督脉经穴对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PCI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营养神经、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及对症处理;治疗组31例,除上述处理外,予针灸任督脉经穴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治愈率67.74%,平均治愈天数(9.65±5.61)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任督脉经穴治疗PCI效果显著,对脑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2010年03期 v.19;No.143 410-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35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86 ]
  • 电针联合美洛昔康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宓轶群;唐银娟;张李琼;吴耀持;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美洛昔康、电针联合地塞米松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症状、体征、患者满意度、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的影响,以寻找快速、有效的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方法将12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穴取十七椎、腰阳关、环跳、阳陵泉)、电针美洛昔康组(电针结合口服美洛昔康);电针激素组(电针结合静滴地塞米松、甘露醇)。在不同时点进行各组镇痛效果(VAS评分)、体征改善(JOA评分)、满意度(PSS评分)、SF-36评分比较。结果3组治疗结束后VAS和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电针美洛昔康组效果最好;3组疗程结束后PS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满意度明显增加,电针美洛昔康组和电针激素组均比电针组更佳,其中电针美洛昔康组最佳;3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上升,电针激素组疼痛指数、总体健康感觉和社会功能恢复较好,电针美洛昔康组躯体功能、精力和情绪角色功能等方面恢复较好,电针激素组不良反应占20.00%。结论电针结合美洛昔康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果满意,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激素类药物诸多禁忌,可作为临床首选方案之一。

    2010年03期 v.19;No.143 412-413+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2 ]
  • 改良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旷秋和;

    目的观察改良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火针及口服西药两种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8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镇痛和降血尿酸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镇痛和降低血尿酸效果较好。

    2010年03期 v.19;No.143 414-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6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01 ]
  • 七福饮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疗效观察

    李雪琴;王致道;

    目的观察七福饮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静滴长春西汀、胞二磷胆碱及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七福饮加减,均治疗2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长谷川简易智能修订量表(HDS-R)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值。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MMSE、HDS、ADL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七福饮加减治疗VD效果肯定。

    2010年03期 v.19;No.143 417+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65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93 ]

必备中成药

  • 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2例疗效观察

    刘素梅;朱国英;靳文军;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S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静滴山莨菪碱,治疗组静滴参附注射液,14d后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7.39%。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显著改善SSS患者症状和心电图表现,且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2010年03期 v.19;No.143 418-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6 ]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邱炜炜;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17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静滴,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9%,优于对照组的78.82%。两组于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明显变化。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CHF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为治疗CHF的较好中成药,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03期 v.19;No.143 420-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0 ]
  • 参附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谢伟国;江莲;侯昕珩;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引起的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例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NP方案治疗,共2周期。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治疗组血液毒性及恶心呕吐症状较对照组轻,且Karnofsky(KPS)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轻NP方案引起的血液毒性,提高老年NSCLC患者生存质量。

    2010年03期 v.19;No.143 422-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2 ]
  • 硫酸镁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段晓霞;张官鹏;欧册华;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全麻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硫酸镁联合参附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25%硫酸镁0.2mL/kg及参附注射液0.5mL/kg;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乳酸林格氏液0.5mL/kg,5min后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清醒即刻、术后30min及60min的VAS评分、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VAS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心律失常发生率更低。结论静脉应用硫酸镁联合参附注射液可以减少术后疼痛,稳定血流动力学,更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

    2010年03期 v.19;No.143 424-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5 ]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社区门诊常见发热108例疗效观察

    冯一;郭玉祥;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社区门诊发热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6例感染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对照组78例。两组均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组加用清开灵静滴;对照组则加用利巴韦林静滴;对重度发热者可配合物理降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3.08%。退热时间,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相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社区门诊发热性疾病,起效快,疗效确切。

    2010年03期 v.19;No.143 427+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双硫仑样反应16例临床观察

    王栋;翟诚顺;莫永泮;

    目的观察和评价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结果醒脑静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81±0.41)h,对照组为(2.44±0.6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双硫仑样反应能快速缓解症状,缩短治愈时间。

    2010年03期 v.19;No.143 428-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2 ]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廉全荣;董华丽;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72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中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时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明显效果。

    2010年03期 v.19;No.143 430-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9 ]
  •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黄霞;林金丽;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室性早搏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炙甘草汤)45例和对照组(胺碘酮)45例。在4周治疗期间,观察动态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0年03期 v.19;No.143 43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2 ]

理论探讨

  • “太阳主表”新识

    刘晓辉;

    "太阳主表"一论,不少医家认为仅指足太阳膀胱经主表。根据相关理论,笔者认为"太阳主表"不仅和足太阳膀胱经有关,而且和属于"阳中之太阳"的心有关。本文试从藏象、心经与肌表的联系和营卫的角度探讨心能主表的生理机制,以期为临床的治疗思路和相关理论的发展提供依据。

    2010年03期 v.19;No.143 43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0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6 ]

证治探讨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实证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探讨

    彭文波;李淑芳;熊旭东;王倩;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实证与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COPD患者189例按照中医分型中实证标准纳入观察并分为痰热壅肺证64例、痰浊蕴肺证62例、痰瘀阻肺63例;比较观察各实证证型间痰培养、血常规、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实证证型中痰培养致病菌阳性率按痰浊蕴肺证、痰瘀阻肺证、痰热壅肺证逐渐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急性发作期痰热壅肺证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NE)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痰热壅肺证淋巴细胞(LY)明显低于痰浊蕴肺证;各证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氧化碳潴留,以痰热壅肺证为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证型在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方面均增高,纤维蛋白原以痰热壅肺证偏高。结论COPD急性发作期痰培养、血常规、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等客观指标与中医实证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对于COPD急性发作期中医分型判定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2010年03期 v.19;No.143 435-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57 ]
  • 从风、痰、瘀论治儿童支气管哮喘

    袁雪晶;

    本文分析哮喘发病过程中风、痰、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论述三者是哮喘的重要病理因素,提出儿童支气管哮喘从风、痰、瘀论治的新思路,并就此介绍笔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用药经验。

    2010年03期 v.19;No.143 438-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96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95 ]
  • 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辨治

    唐玲华;王冰;

    肺间质纤维化急发期患者中医病因病机为肺肾亏虚,遭遇体外邪毒侵袭,正不胜邪,外邪毒痹阻于肺,肺失宣降,导致不同病性的痰饮夹瘀阻于肺络之证型。因此中医在治疗上需采用和法祛邪,结合不同祛除痰饮法和益气活血法,并择时择机采用以毒攻毒法治疗。

    2010年03期 v.19;No.143 440+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5 ]
  • 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研究

    魏丹霞;刘明;庞永诚;陈斌;龚瑞云;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脂水平检测,中医辨证分型,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比较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分布在心血瘀阻等8个证型中;心血瘀阻、痰阻心脉二证全血脂紊乱最为明显,阳气虚衰证以脂蛋白紊乱为明显。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治疗应在治病求本的原则下关注活血祛痰。

    2010年03期 v.19;No.143 441-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88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90 ]
  • 从血压变异规律看高血压病的中医分型方法

    吴锐;赵凤达;余淑娇;

    目的寻找能较好反映高血压病血压变异、昼夜变化规律等特点的中医分型方法。方法对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自拟的八纲辨证标准,及目前常用的高血压病中医分型方法分别进行分型分组,从血压变异、昼夜节律、血压负荷等方面比较几种分型方法特点。结果自拟的八纲标准分型临床证型诊断覆盖率最高,且血压变异及昼夜变化规律在各型间的差异最为显著。新药标准分型方法的血压负荷值变化最为显著。上海标准分型方法,覆盖率最低,分型太细反致各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结论研究调整高血压病血压节律的机理及药物作用时采用八纲标准最佳,研究药物降压作用时可考虑采用新药标准分型。

    2010年03期 v.19;No.143 443-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3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70 ]
  • 不同证型缓解期哮喘儿童的T细胞亚群状态初探

    冯金环;秦璞;王霖;

    目的探讨缓解期哮喘儿童肺虚、脾虚、肾虚型外周血T细胞亚群状态及意义。方法设对照组(n=38)及哮喘组(n=54),哮喘组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肺虚型组(n=15)、脾虚型组(n=17)和肾虚型组(n=22)。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CD4+、CD8+,统计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哮喘组CD4+及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虚型、脾虚型、肾虚型之间CD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虚型与脾虚型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肾虚型,但以肺虚型为甚;两型之间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对照组及肾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虚型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CD8+低于对照组。结论T细胞亚群的紊乱程度以肺虚型最重,其次为脾虚型,再次为肾虚型。

    2010年03期 v.19;No.143 446-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5 ]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思路探讨

    顾培青;沈洪;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机认识多从本虚标实立论。作者认为,脾虚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之本,湿热瘀毒之邪蕴结为致病之标,肝脾不和是其常见病机。

    2010年03期 v.19;No.143 449-450+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56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85 ]
  • 便血证治刍议

    文荣学;

    便血是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多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欲体虚等因素有关,常涉及肝、脾、胃、肠等脏腑,临床应分清寒、热、虚、实,采用清火养血、疏肝泻热、化湿解毒、清化湿热、活血化瘀、滋养肝肾、健脾温中、益气摄血等方法。同时,亦勿拘泥于一方一法,总以谨守病机、辨证施治为要。

    2010年03期 v.19;No.143 451-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慢性肾衰竭中医病机浅析

    刘兰英;王耀献;刘尚建;孙卫卫;

    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医药对CRF的研究情况,着重分析、探讨了CRF的中医病机特点,旨在进一步推动对CRF的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03期 v.19;No.143 453-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5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88 ]
  • 芍药甘草汤治疗运动性肌肉痉挛初探

    郝桂锋;温成平;赵天喜;

    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太阳病篇治疗"足挛急、不得伸"的名方,具有合营散逆,舒挛止痛之效。运动性肌肉痉挛可因运动后津亡过多,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或在阴亏基础上感寒而发。临床中使用芍药甘草汤时,应注意白芍与甘草的比例,以期达到较强的解痉镇痛作用。

    2010年03期 v.19;No.143 45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49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2 ]
  • “气化则湿化”对湿温病治疗的启示

    穆爱林;刘蓓;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探讨《温病条辩》"气化则湿化"理论对于湿温病治疗的指导意义,认为湿温病初起应治以宣肺化气、祛湿开郁;湿阻中焦重在运脾气,宜辛开苦降之法,使脾气畅达,水湿自从内化。而治疗湿阻下焦,关键在于通畅膀胱气化,通利小便。故治疗湿温病,重点在于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

    2010年03期 v.19;No.143 45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1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6 ]

临床报道

  • 三金琥珀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5例

    施永涛;

    <正>笔者近年自拟三金琥珀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5例均为我院急诊患者,表现为腰腹部突然绞痛或钝痛,或伴排尿不畅、尿血、恶心呕吐等症,均经B超、X

    2010年03期 v.19;No.143 454+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补止清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5例

    李志伟;

    目的观察补止清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补止清活汤为主治疗,对照组运用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0d。结果治疗组总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补止清活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有确切疗效。

    2010年03期 v.19;No.143 507-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

    赵海明;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累及远端结肠,病变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端回

    2010年03期 v.19;No.143 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4 ]
  • 益气活血降脂汤治疗脂肪肝60例

    田宏俊;黄付春;刘春杰;董立珉;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降脂汤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60例脂肪肝患者用益气活血降脂汤治疗1个月,观察疗效、生化检测指标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生化检测指标有明显改善,肝脏影像学检查示明显好转,总有效第90.00%。结论益气活血降脂汤能有效治疗脂肪肝,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2010年03期 v.19;No.143 508-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1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8例

    王陈裕;华刚;楼寿增;周文初;

    目的观察中西结综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婴幼儿秋季腹泻(湿热泻)17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与对照组86例,观察组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用思密达口服;比较两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5%,对照组总有效率72.0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安全有效。

    2010年03期 v.19;No.143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针灸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46例

    杨常青;

    目的观察以针灸结合中医辨证综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偏头痛患者136例随机分为3组,针药组46例采用针灸和中药综合治疗,针灸组46例和中药组44例分别采用针灸和中药进行治疗。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5.65%,针灸组和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79.55%。结论针灸结合中医辨证综合治疗偏头痛有显著疗效。

    2010年03期 v.19;No.143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01 ]
  • 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45例

    陈茹;丁德光;

    <正>中风病所致的假性球麻痹在中风患者中占很大比例,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假性球麻痹

    2010年03期 v.19;No.143 51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4 ]
  • 中药外敷配合微波治疗腕、踝关节扭挫伤86例

    林荔云;

    <正>腕、踝关节扭挫伤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外伤疾病。腕关节扭挫伤大多因外力造成腕关节背伸、屈曲、尺偏、桡偏或旋转过度而致腕关节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害。踝关节扭伤是在外力

    2010年03期 v.19;No.143 512-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1 ]
  • 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2例

    颜帮海;

    <正>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变性和关节遭受慢性损伤而致,肥胖和遗传因素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继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膝部外伤、劳损、慢性

    2010年03期 v.19;No.143 513-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4 ]
  • 侧扳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

    陈于阳;

    目的观察侧扳法为主的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5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7例接受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108例在常规推拿治疗基础上接受侧扳法治疗,治疗共计20次;比较两组第5次治疗结束后和20次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疗程结束后无效患者的疾病类型、病程。结果治疗5次、20次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效病例以腰椎间盘脱出、伴有黄韧带肥厚等所致椎管狭窄者为主。结论侧扳法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缩短疗程。但不适用于腰椎间盘脱出、伴有黄韧带肥厚等所致椎管狭窄者。

    2010年03期 v.19;No.143 514-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76 ]
  • 穴位注射治疗肾绞痛165例

    高健刚;侯四川;孙小庆;贾勇;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黄体酮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将肾绞痛患者165例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80例、吗啡组36例,黄体酮组49例利用疼痛标尺判断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指数的变化,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穴位注射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黄体酮组,穴位注射组与吗啡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穴位注射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吗啡组和黄体酮组,吗啡组和黄体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选取阿是穴注射黄体酮并按压能迅速解除患者的痛苦,且简便易行,无明显不良反应,不仅具有很好的止痛效果,还有助于患者结石排出。

    2010年03期 v.19;No.143 515-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8 ]
  •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马兜铃中毒16例

    刘美凤;

    <正>马兜铃(Fructus Aristolochiae)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清肺降气、化痰止咳、凉血消肿的功效,临床用于咳喘、痔瘘肿痛等[1]。我院2007年5月30日20:00急诊收治16例马兜铃中毒患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2010年03期 v.19;No.143 516-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4 ]
  • 自拟贞艽消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36例

    郭彦蕊;王晓光;

    <正>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本病冬春季易发,任何年龄皆可发病,多发于青少年儿童。笔者采用自拟贞艽消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0年03期 v.19;No.143 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中药内服联合小开口手术治疗术后肠梗阻12例

    蒋日芳;毛礼蛟;张香兰;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腹壁小开口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口服中药,同时经腹壁作小开口、卵圆钳入腹腔钝性松解粘连术。结果经本法治疗的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病情痊愈,症状消失,无1例手术。结论本法治疗早期术后肠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损伤小、术后恢复好、远期效果好、经济。

    2010年03期 v.19;No.143 517-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3 ]
  • 水肿方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50例

    毛龙飞;

    目的观察协定方水肿方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术后均出现肛缘水肿,治疗组术后给予水肿方熏洗2次/d,每次15min。对照组给予1∶5000高锰酸钾液1500mL,每日2次坐浴,每次15min。观察两组在术后3、7d的肛缘水肿消退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术后3、7d时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水肿方熏洗能有效促进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消退。

    2010年03期 v.19;No.143 518-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4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53例

    金俊;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3例常规治疗的同时用中药洁口净含漱液治疗,对照组53例行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治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智齿冠周炎疗效显著,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03期 v.19;No.143 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名医精粹

  • 孙志广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经验

    曹守沛;

    <正>孙志广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其善于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内科临床疾病,不仅用于慢性胃炎、反

    2010年03期 v.19;No.143 457-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1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74 ]
  • 章永红教授辨治乳腺癌疼痛经验

    黄春香;

    <正>章永红教授系全国首批中医药博士、中医内科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章师从医3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恶性肿瘤及疑难杂病的治疗。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其治疗乳腺癌疼痛的经验介绍如下。

    2010年03期 v.19;No.143 459+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1 ]
  • 程法森主任医师运用虫类药经验

    黄德慧;

    <正>程法森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丽水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47年,熟读中医经典,精通中医理论,善于辨证施治,尤因虫类药物有搜风行气、化痰逐瘀、直达病所等特点而喜用,有丰富的临证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2010年03期 v.19;No.143 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实验研究

  • 热哮方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影响

    任勤;

    目的观察热哮方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探讨热哮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热哮方组、普米克令舒组、热哮方联合普米克令舒组。制作哮喘动物模型,分别观察不同实验药物对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NF-γ)含量、中性粒细胞蛋白酶水解酶(NE)、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剂(TIMP-1)、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结果各用药组哮喘大鼠血IL-4、INF-γ、NE均降低;TIMP-1含量降低及TIMP-1/MMP-9比值得到改善;气道黏膜及平滑肌厚度变薄,气道炎症细胞的浸润改善。且热哮方联合普米克令舒组效果优于热哮方组及普米克令舒组。结论热哮方能减轻气道炎症,抑制气道重塑,且热哮方联合普米克令舒效果最佳。

    2010年03期 v.19;No.143 461-462+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1 ]
  • 肉苁蓉提取物对败血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尹刚;王贵林;余万桂;

    目的研究肉苁蓉提取物对败血症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败血症模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ALI生物学指标。结果生理盐水组肺间质水肿,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细胞浸润和血浆蛋白渗出,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蛋白含量及肺泡通透指数(LPI)、肺毛细血管通透性(PVP)均显著升高。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均显著升高。上述指标肉苁蓉组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下降。结论肉苁蓉对败血症大鼠ALI具有良好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的浸润,减少氧自由基对肺组织损伤实现的。

    2010年03期 v.19;No.143 463-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8 ]
  • 射干麻黄汤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

    赵红;王长海;魏亚强;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对外周血T辅助细胞(Th):Th1/Th2平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和射干麻黄汤组。构建哮喘模型后,采用瑞氏染色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进行分类及计数,用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1)射干麻黄汤可有效对抗哮喘大鼠症状发作。(2)射干麻黄汤能显著减少哮喘组大鼠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气道炎症细胞计数,与地塞米松组相比有差异。(3)射干麻黄汤可以显著降低IL-4水平,提高IFN-γ/IL-4比率,与地塞米松相近。结论射干麻黄汤可以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调节哮喘Th1/Th2失衡,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达到治疗哮喘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2010年03期 v.19;No.143 46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78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96 ]
  • 黄柏、地榆、白及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中NF-κB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郑子春;沈洪;朱萱萱;刘云;

    目的探讨中药地榆、黄柏、白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组织中核因子NF-κB和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榆组、黄柏组、白及组、巴柳氮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均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制作大鼠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予相应处理,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10含量,鼠结肠组织中NF-κBp65蛋白水平。结果地榆组、黄柏组、巴柳氮组大鼠血清中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其中地榆组下调最明显。地榆组、黄柏组、巴柳氮组血清中IL-10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其中巴柳氮组升高最明显,地榆组、巴柳氮组效果更显著,而地榆组与巴柳氮组之间疗效相当。与模型组相比,各中药治疗组、巴柳氮组结肠组织中NF-κBp65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治疗后,地榆组、巴柳氮组结肠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下调,与巴柳氮组相比,地榆组下调肠组织NF-κBp65蛋白活性更显著。结论地榆、黄柏、巴柳氮均可显著降低IL-1β,升高IL-10水平,地榆、巴柳氮能明显下调NF-κBp65蛋白活性;黄柏对主要致炎因子和抑炎因子、NF-κBp65活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UC治疗可起辅助抗炎作用;白及对TNBS大鼠UC模型结肠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对IL-1β、IL-10水平无明显调节作用。

    2010年03期 v.19;No.143 469-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97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125 ]
  • 雷公藤制剂抗蛋白尿疗效及其对肝脏、肾脏的影响

    吴汉利;孙伟;

    目的观察雷公藤制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及对肝脏、肾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将SPF级纯系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雷公藤水提物组、雷至胶囊低剂量组、雷至胶囊中剂量组、雷至胶囊高剂量组,分别留取各组第0、2、3、4、5周尿标本,第5周末处死大鼠,检测大鼠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转氨酶含量;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尿蛋白量逐渐增加,与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雷公藤水提物组相比,雷至胶囊各剂量组第4、5周的尿蛋白均明显降低;模型组血白蛋白明显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明显改善;雷公藤多苷组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从疗效或药物安全性方面雷至胶囊均优于其他雷公藤制剂,体现了减毒增效的效果。

    2010年03期 v.19;No.143 473-474+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 针刺足三里、关元穴对脓毒症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郭小文;朱美飞;徐勇刚;雷澍;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对脓毒症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仪以Annexin-PI双染色法及光镜、透射电镜观察CLP致腹腔感染后36h胸腺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变化。结果CLP致腹腔感染可导致胸腺细胞凋亡增多,电镜和光镜显示其典型的形态学特征,模型组、针刺组的胸腺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针刺组的胸腺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CLP致腹腔感染后脑垂体和外周血中VIP含量下降,模型组、针刺组脑垂体VIP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而针刺组脑垂体VIP含量高于模型组。模型组、针刺组外周血中VIP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而针刺组外周血中VIP含量高于模型组。结论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可以减轻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大鼠胸腺细胞凋亡,其机理可能与VIP的合成和释放增多有关,并通过这些免疫递质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发挥作用。

    2010年03期 v.19;No.143 475-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92 ]
  • 补肾固黄汤改善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的实验研究

    王文娟;余峥;江胜芳;张昌军;彭海英;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固黄汤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学形态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中药组、模型组、正常组。中药组在孕前预防性行补肾固黄汤灌胃2次,孕后每天灌服补肾固黄汤;其余两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妊娠第4天中药组、模型组皮下注射米非司酮溶液造成小鼠胚泡着床障碍。妊娠第5天,收集各组小鼠子宫,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妊娠第5天,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腺体数量少、腺腔小而直,间质细胞体积小,间质紧密;而正常组则表现为腺体数目多,腺腔扩张、弯曲,腺腔、宫腔均有较多分泌物,间质疏松、水肿;中药组与正常组相似。结论补肾固黄汤可以改善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学形态,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2010年03期 v.19;No.143 478-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69 ]
  • 两面针总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徐露;黄彦;董志;易东;

    目的观察两面针总碱(TAZ)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及TAZ高、低剂量组各10只,用2,4-二硝基氯苯和乙酸联合使用制备UC大鼠模型。观测疾病活动指数(DAI)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8、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AZ组大鼠的DAI、血清TNF-α、IL-8、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活力明显升高;TAZ低剂量组与SASP组疗效无显著差异;TAZ高剂量组疗效显著优于SASP组。结论TAZ对UC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介质和抗氧自由基有关。

    2010年03期 v.19;No.143 480+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9 ]
  • 粉防己碱与抗肿瘤药物相互作用对HNE-1细胞周期的影响

    王洪鹏;叶琳;王驰;陈鸿雁;

    目的观察天然有效成分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与常用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平阳霉素(Bleomycin,BLM)、顺铂(Cisplatin,DDP)、5-Fu相互作用后,对鼻咽癌HNE-1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鼻咽癌HNE-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分为不加任何药物的对照组、抗肿瘤药物与TET合用组以及维拉帕米(Verapamil,VRP)与抗肿瘤药物合用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TET与抗肿瘤药物相互作用使实验细胞株发生明显的G0/G1期阻滞。TET与药物相互作用使实验细胞株也发生G0/G1期阻滞。TET与VRP与药物相互作用结果相似。结论TET联合抗肿瘤药物后,可使鼻咽癌细胞株产生G1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与经典化疗增敏剂VRP相似,此结果为TET作为化疗增敏剂提供了依据。

    2010年03期 v.19;No.143 481-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0 ]
  • 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Na~+-K~+-ATP酶含量、梗死体积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朱慧渊;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脑组织Na+-K+-ATP酶的含量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动脉阻塞法制备VaD动物模型,检测脑组织含量,HE染色病理及梗死体积变化。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海马及大脑皮质Na+-K+-ATP酶含量减少,神经元丢失及胶质细胞增生,大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加。葛根素组较模型组海马及大脑皮质Na+-K+-ATP酶含量、神经元损伤得以恢复,大脑梗死体积有所改善。结论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有一定防治作用。

    2010年03期 v.19;No.143 483-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3 ]

医籍研习

  • 《内经》“治未病”理论探讨

    李雪苓;韩宁林;陈双萍;王凯;范泉;王琥;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中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个方面,这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迄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如何治未病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010年03期 v.19;No.143 485-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7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3 ]
  • 《伤寒论》真武汤方证浅析

    侯兆辉;侯志敏;

    真武汤为《伤寒论》的名方、要方,不仅能够通利表里上下、主上中下三焦之水,又能温补三焦表里之阳气,临证应用甚广,目前基础和临床研究均为深入。本文谨就《伤寒论》中第82条、第316条真武汤方证作一简要分析。

    2010年03期 v.19;No.143 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60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1 ]
  • 浅谈《伤寒论》病脉证治的辨证特色

    陈琦军;

    《伤寒论》奠定了外感病辨证论治的基础,创立了六经辨证。"辨病脉证并治"则是其辨证思路的概括体现,对临床实践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2010年03期 v.19;No.143 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3 ]
  • 试论《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在急症中的应用

    疏欣杨;张纾难;吴鲁华;刘金民;

    《儒门事亲》是攻邪学派代表人物、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的经典著作,书中提出的汗、吐、下三法对当今中医急症诊治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应努力继承,积极创新张氏攻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做好汗、吐、下三法的临床和基础工作,使其符合现代流行病学方法标准。

    2010年03期 v.19;No.143 489-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1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0 ]
  • 张锡纯运用山茱萸肉治脱证特色分析

    杨焱;

    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多次用山茱萸肉一味治疗脱证。其独辟蹊径,从肝论治。并辨识各种脱证特点,巧妙进行药物配伍,临证用量充分,用法讲究,取得显著疗效,值得学习和借鉴。

    2010年03期 v.19;No.143 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5 ]

临证经验

  • 针刺致过度换气综合征报告

    方伟;周立志;

    <正>1资料患者,王某,女性,35岁,因颈项痛1周于2009年3月18日入院,入院后第2日开始,行针刺治疗。首次针刺时患者取俯伏坐位,穴取风池、颈椎夹脊穴(C2~6)留针30min,继之给予电针治疗。约5min后出现呼吸急促、心悸胸闷、头晕,立即取针、平卧。

    2010年03期 v.19;No.143 486+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7 ]
  • 半夏泻心汤新用

    赵克华;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脾胃虚弱、邪热内陷之效方,在临床上凡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气机逆乱伴中气虚弱之证,均可以本方灵活化裁投之,若辨证准确,可获良效。

    2010年03期 v.19;No.143 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3 ]
  • 脉冲电穴位刺激改善偏头痛伴药物依赖1例

    郭佳;

    <正>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本病成年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在围绝经期呈加重趋势。一些患者经常服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这种不合理的用药不但不能控制偏头痛的反复发作,还可能产生药物依赖。笔者曾治疗1例顽固偏头痛伴药物依赖的中年女性患者,并进行了1年的跟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2010年03期 v.19;No.143 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加味止嗽汤治疗青少年咳嗽

    姜一鸣;姜学连;

    <正>感冒咳嗽在青少年(中学生)中极为常见,但不少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用中药治疗有明显疗效。姜学连教授为国家中医管理局选拔的全国第2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临床经验丰富,近几年笔者随诊应用经验方加味止嗽汤加减治疗青少年咳嗽2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2010年03期 v.19;No.143 52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单穴治疗急症6则

    苗卫萍;吴良志;苗子庆;

    <正>1肾绞痛权某,男性,52岁,驾驶员,2001年4月3日出诊。2h前,手提重物乘车,突然右上腹剧痛,呈绞痛。出冷汗,恶心欲吐,向右侧阴囊、大腿内侧放射,肉眼观察有血尿,急来求诊。刻下:仍右上腹绞痛,头额微汗,痛苦呻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

    2010年03期 v.19;No.143 522-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针刺后溪治疗腰扭伤1例

    徐静艳;徐学良;

    <正>患者郭某,男性,56岁,于2009年3月7日就诊。10余年前有过腰部外伤史,此后每遇天气冷暖交替或劳累会诱发腰部疼痛,自行外用药膏、佩戴腰围并卧床休息数天后即可缓解。本次

    2010年03期 v.19;No.143 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不佳之患者因素剖析

    郭立伍;孟维叶;王洪良;王洪兵;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旦临床疗效不佳,患者往往认为是自己找的医生不行,而忽略自身因素。由于疾病的治疗总离不开医患双方,故笔者认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2010年03期 v.19;No.143 523-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综述

  • 心力衰竭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概况

    崔健昆;那坤;

    <正>心力衰竭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1]。其主要特点为体(或肺)循环淤血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临床上心力

    2010年03期 v.19;No.143 492-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5 ]
  • 中医治疗外感高热临床研究进展

    张丽;奚肇庆;

    <正>近年来,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对外感高热的研究取得良好成效。现对近10来中医药领域治疗外感高热临床经验综述如下。1辨证施治刘陈等[1]认为,感冒病因四季气候不同,病性各异,治疗必须四诊合参,辨证施治,方能有的放矢。潘钦松[2]应用清透法(金银花、连翘、柴胡、黄芩、板蓝根、生石膏、青蒿、地骨皮、白薇、薄

    2010年03期 v.19;No.143 494+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

    郭金秀;

    <正>消化性溃疡(PU)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西药治疗本病疗效好、见效快,但易复发、副作用大,且耐药现象日趋严重。中药治疗本病虽见效慢也能够取得同样疗效并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而中西结合治疗PU显示出一定优势。现笔者就近年来中西药结合治疗PU的进展综述如下。

    2010年03期 v.19;No.143 495-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65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9 ]
  •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进展

    柯冬冬;王培民;范竞;

    <正>桡骨远端骨折可见于各年龄段,中老年人较为多见,青壮年骨折的损伤程度较为严重。腕关节是全身最重要、活动频率高、功能恢复要求较高的关节之一,治疗不当易导致腕关节畸形和

    2010年03期 v.19;No.143 497+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2 ]
  • 双膦酸类化合物作为骨靶向载体治疗常见骨病的研究进展

    钱敏雷;马勇;王培民;

    <正>Pierce等[1]于1968年首次提出了"骨靶向"的概念:化合物分子具有沉积于骨并掺和到羟基磷灰石晶体中的趋势,同骨钙具有结合能力。由于骨组织硬度大、渗透性差,生理生化过程特

    2010年03期 v.19;No.143 498-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6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概况

    陆金霞;柯忠妹;

    <正>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周期性发生于月经期的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严重时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西医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主要

    2010年03期 v.19;No.143 501-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7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8 ]
  • 拔罐疗法临床应用进展

    吴振英;

    <正>拔罐疗法是指用排除罐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体表的方法。其为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发展而成的外治法,临床常用的有闪罐法、留罐法、走罐法、刺血拔罐法。近年来,拔罐疗法临床报道较多。现将近5年来拔罐疗法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2010年03期 v.19;No.143 504-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5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67 ]

护理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阳晓晴;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之一,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心电

    2010年03期 v.19;No.143 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5 ]
  • 1例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刘勤华;

    <正>血塞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主要作用为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临床上常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证。我院2007年1月1日收治一脑梗死患者,静脉滴注血塞通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现将救治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10年03期 v.19;No.143 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7 ]
  • 内镜下热极治疗完全型疣状胃炎的护理体会

    卢秀玲;仇玕;

    <正>疣状胃炎是慢性胃炎的特殊类型,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病理变化的独立型胃炎,按其形态特征和病理演变可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完全型(或成熟型)多由不完全型转变而来,隆起病灶

    2010年03期 v.19;No.143 526-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穴位注射治疗癌性腹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刘合芬;

    目的观察强痛定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癌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腹部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2例,治疗组足三里穴位注射强痛定注射液,对照组肌肉注射强痛定注射液。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程度及缓解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强痛定治疗癌性腹痛效果优于肌肉注射。

    2010年03期 v.19;No.143 527-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3 ]
  • 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体会

    车书随;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高达47%~91%[1],而用神经生理学改变判断可高达80%~100%[2],为主要致残因素。此病起病缓慢,早期以感觉障

    2010年03期 v.19;No.143 528-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3 ]
  • 脉冲Nd∶YAG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护理

    黄琼;陈志雄;

    目的评价利用脉冲Nd∶YAG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晚期青光眼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15例晚期青光眼进行脉冲Nd∶YAG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从眼压控制情况评价其疗效,并对其护理要点进行了阐述。结果5例患者接受2次治疗,3例患者眼压未能达到正常,2例患者眼球萎缩。结论脉冲Nd∶YAG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同时其疗效也有赖于精心的围术期护理。

    2010年03期 v.19;No.143 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过敏性紫癜的辨证施护

    陈爱萍;李爱丽;郭艳君;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病情观察,在心理、饮食、起居、服药等诸方面给予指导及中医辨证施护,并配合治疗,有利于缩短病程,促进康复。

    2010年03期 v.19;No.143 529-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Miles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罗红梅;

    <正>患者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又称术后谵妄或术后急性脑衰弱并伴有注意力、感知、思维、精神、运动和睡眠等方面的障碍。是在术后几天内发生的一种可逆的、波动性短暂的精神紊乱

    2010年03期 v.19;No.143 531-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 电击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王来平;闫蜜;

    <正>电击伤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常引起深部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骼的损伤,有时还可引起心、肾、神经系统的损伤,其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截肢率高[1],给患者带

    2010年03期 v.19;No.143 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7 ]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岳丹;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多发生在青壮年,病因多为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及长期的体力劳动,男女之比各种文献统计多有不同,为4∶1~

    2010年03期 v.19;No.143 53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9 ]
  • 胸腰椎骨折引起腹胀、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何彩玲;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引起腹胀及便秘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总结5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过程。结果53例患者均成功解除了腹胀及便秘。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应用药物等措施预防腹胀、便秘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0年03期 v.19;No.143 534-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86 ]
  • 护理干预对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排尿方式的影响

    余红香;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患者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07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安慰、诱导、暗示等方法进行心理干预、膀胱功能训练及行为改变训练。观察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及首次排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使自行排尿患者明显增多,缩短排尿时间。

    2010年03期 v.19;No.143 535-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措施

    孙风香;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护理方法。方法分析50例结肠造口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5例患者从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中逐渐调整了情绪和心态,较早地恢复了健康。结论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0年03期 v.19;No.143 536-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4 ]
  • 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张琦;

    <正>肠梗阻是常见外科急腹症,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和功能的改变,而且可导致全身性生理紊乱,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不良后果,是急腹症中病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010年03期 v.19;No.143 537-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6 ]
  • 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颧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

    张侠南;

    目的讨论应用冠状切口治各类颧弓、颧骨骨折的方法及护理。方法收集经冠状切口治疗的颧弓、颧骨骨折患者35例。结果35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及护理,全部治愈。结论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骨折复位充分,面部不留瘢痕,手术前后配合良好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0年03期 v.19;No.143 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Orem自理理论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徐瑜;叶旭平;周筱春;

    <正>神经源性膀胱是骶髓平面以上脊髓损伤临床常见合并症之一[1]。这种排尿障碍可终身存在,并可导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积水,严重者可造成肾功能不全甚至死亡。我院将Orem自理理论运用于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0年03期 v.19;No.143 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6 ]
  • 36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于浩艳;

    <正>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二位。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术后患者乳腺缺损、胸部外形破坏和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

    2010年03期 v.19;No.143 539-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1 ]
  • 银质针治疗产后腰痛的护理配合

    余飞帆;

    <正>产后腰痛是许多产妇分娩后出现的症状,以患者自觉腰部酸胀,同时伴有腰椎及腰框双侧的肌肉压痛为特征,病情缠绵。我院疼痛科自2008年1月-2009年7月采用银质针治疗产后腰痛124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10年03期 v.19;No.143 540-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5 ]
  • 氦氖激光联合洁悠神治疗Ⅲ~Ⅳ期压疮疗效观察

    何白林;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联合洁悠神治疗Ⅲ~Ⅳ度压疮的疗效。方法将57例Ⅲ~Ⅳ度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先后予无菌生理盐水、H2O2、胰岛素、抗生素、碘伏换药等;治疗组加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10min,每日2次,照射结束后局部喷洒洁悠神,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氦氖激光联合洁悠神可以提高压疮的疗效。

    2010年03期 v.19;No.143 54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晕针现象的分析与对策

    李国英;

    <正>在针灸过程中患者会出现晕针现象,即由于针刺而产生的晕厥现象,轻者表现为头晕、恶心、心悸等;重者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降低,甚至突然意识丧失。笔者选取我院40例针灸患者,进行晕针现象的统计与分析,以总结相关应对措施。

    2010年03期 v.19;No.143 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3 ]
  • 术前抗生素在手术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雷旭红;

    <正>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成为解决手术切口部位预防感染的辅助性措施之一,在手术室使用越来越普遍。以往我院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均在病房执行,从2008年开始带入手术室。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合理、规范、及时的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现报告如下。

    2010年03期 v.19;No.143 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7 ]
  • 门、急诊患者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刘俭葵;李容;柯颖华;

    <正>随着整体护理在临床中的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护理内容应用于临床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门、急诊因其患者数量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少、工作量

    2010年03期 v.19;No.143 54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