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临床研究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IL-6、IL-8及TNF-α的影响

    赵辉;卢丽艳;田爱萍;李倩;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26例(单予西医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IL-8及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IL-6、IL-8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明显降低VAP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53-1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07 ]
  • 腹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哮证临床观察

    吕士琦;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哮证(肺脾亏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腹针配合穴位注射;对照组除不用穴位注射外,其余治疗均同观察组。比较两组证候疗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及肺功能的变化,并作远期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证候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其症状体征积分及肺功能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哮证(肺脾亏虚)疗效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55-1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0 ]
  •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黄波贞;李吉武;王评;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CV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加味小柴胡汤口服,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3周。结果两组近期疗效相当,而治疗组在改善症状积分、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小柴胡汤治疗CVA安全有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57-1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82 ]
  • 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惠萍;宋天云;

    目的观察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均予抗炎、化痰及解痉平喘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体血穴位注射外治疗法。结果两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血清特异性总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FEV1%预计值均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确切。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59+1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7 ]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甘照儒;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两组均治疗14d后评价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之75.76%;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较佳,且使用较为安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60+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15 ]
  • 上感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临床研究

    奚肇庆;周楚瑶;余衍亮;蔡蕊;郑艳;王毅军;藕二祥;耿连艺;

    目的评价透表清气之上感颗粒治疗上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服用上感颗粒,对照组服用日夜百服宁片;观察并比较两组即刻退热作用和解热时间,以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退热及改善症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透表清气之上感颗粒治疗上感发热有较好疗效,能够缩短退热时间,缓解发热伴随症状。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61+1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7 ]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梅天强;李艳景;

    目的观察益心酮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西药加益心酮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共治疗28d,治疗前后观察心电图、心绞痛、中医证候、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西药联合益心酮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更好的疗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62+1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5 ]
  • 颜氏益心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素及降钙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叶烨;李松键;李俊;丁邦晗;王大伟;奚小土;

    目的观察颜氏益心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加服颜氏益心方,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血浆ET、CGRP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加用颜氏益心方能提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63+1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邢佑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安全有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64-1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扶正祛邪方治疗臌胀54例临床研究

    代卫章;王丽萍;江小强;

    目的观察扶正祛邪中药治疗臌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扶正祛邪;15d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检测患者血清ALT、AST活性和TBIL、ALB含量及腹围、体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血清ALT、AST活性和TBIL、ALB含量及腹围、体质量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祛邪中药治疗臌胀疗效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66+1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清胰汤联合ERCP、EST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陈建林;陈锦锋;毛雪梅;韩宇斌;邓健敏;

    目的观察清胰汤联合ERCP、EST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ERCP、EST及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胰汤;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症状缓解、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ERCP、EST及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胰汤能够提高胆源性胰腺炎的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且价格便宜,适合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67-1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9 ]
  • 药用碳片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刘樱;

    目的观察药用碳片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疗效。方法 7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均予基础治疗(予优质低蛋白饮食,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组加用药用碳片灌汤,对照组给予中药灌肠治疗;两组连续治疗21d后检测治疗前后生化指标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生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用碳片保留灌肠治疗CRF疗效显著,是CRF非透析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69+1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8 ]
  • 补肾健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章联欢;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症状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胱抑素C(CysC)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及西药降血糖治疗,对照组加服缬沙坦,治疗组加服补肾健脾方;两组疗程均为30d。比较两组疗效及UAER、CysC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UAER、CysC和D-二聚体水平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健脾方能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及UAER、CysC和D-二聚体水平。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70+1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7 ]
  • 针刺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

    王威;唐伟;沈梅;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0d后各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NSE、S100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NSE水平、S100B蛋白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0d后均有下降,针刺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动态观察31例发病6h入院的患者,对照组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血清NSE、S100蛋白含量逐渐升高,其中NSE于发病后第72h达峰值,S100蛋白于发病后第120h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而针刺组发病后72、120、168h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能够减轻脑缺血及再灌注的损伤,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71-1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4 ]
  • 潜阳降压胶囊浓缩制剂主要药效学及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李萍;李学刚;冯平;袁吕江;何臣;叶小利;

    目的对潜阳降压胶囊进行工艺优化(开发浓缩制剂),并观察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原潜阳降压胶囊组方中矿物药比例减少,改变钩藤的提取方法,增加钩藤活性成分的利用;并对改进型产品(浓缩制剂)重新进行药效学研究和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潜阳降压胶囊浓缩制剂体积、重金属含量减少,临床疗效与原潜阳降压胶囊一致。结论潜阳降压胶囊浓缩制剂与原剂型(胶囊)疗效一致,副作用显著减少。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73-1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 复方麝香注射液对中重度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刘远杰;

    目的观察麝香注射液对中重度缺血性脑梗死(痰浊内闭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重度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降低,而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对中重度脑梗死(痰浊内闭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作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76-1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2 ]
  • 头体针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林子玲;寇丽;王丽莉;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头体针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单予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修订Barthel指数(MBI)进行治疗后的康复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MA和MBI评分有明显提高,而治疗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头、体针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78-1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11 ]
  • 开窍通腑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并中枢性高热临床观察

    王雷芳;

    目的观察开窍通腑法治疗脑出血急性发作期合并中枢性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均治疗28d。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评定及主要症状、次要症状、体征、脑功能、自我生活能力等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能提高总体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症状、体征,改善脑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80-1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15 ]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张其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均治疗21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满意。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82+1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清瘟败毒饮治疗脓毒症临床疗效及对部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冷建春;王卫星;李永新;李军;陈绍宏;

    目的观察中药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气营两燔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部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加清瘟败毒饮组(治疗组)18例与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疗程7d;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以及治疗后外周静脉血IgG、IgA、IgM、C3、CRP、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总疗效相近,治疗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IgG、IgA、IgM、C3、CRP、TNF-α水平均降低,而治疗组降幅大于对照组。结论清瘟败毒饮能提高脓毒症的疗效,有抑制早期脓毒症患者过度免疫应答、减少过度免疫应答对机体自身的损害方面的作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83-1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57 ]
  • 喜炎平联合血栓通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观察

    张晓震;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喜炎平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心律、血压及尿量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本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85-1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 萆苓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临床观察

    李中南;石国彬;刘剑;钱力维;张进军;赵华;

    目的观察萆苓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给予萆苓方,对照组予以秋水仙碱、消炎痛剂、别嘌醇;均治疗2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近,中药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尿酸均明显下降,中药组效果更优。结论萆苓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有良好的疗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87+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7 ]
  • 血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影响

    吴冬梅;施广飞;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血脂康胶囊前后血脂、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 4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服血脂康胶囊)及(空白)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6周后血脂疗效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明显,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较增加;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血脂康胶囊具有明确的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88-1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8 ]
  • 补肾健脾止血中药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干预作用

    贾新颜;甘欣锦;宗明;杨文忠;黄薇;马建伟;孙立山;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止血中药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组加服补肾健脾止血中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出血症状减轻、血小板计数恢复时间加快;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缩短、血小板输注频率和输注量明显减少,无不良反应。两组血清中IL-11水平及骨髓单个核细胞IL-11受体α(IL-11Rα)基因的表达接近。结论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配合补肾健脾止血中药可减轻出血症状,加快血小板恢复,减少血小板输注,对临床有一定的意义。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90-1491+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11 ]
  • TACE联合沙利度胺及健脾理气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赵增虎;刘秀芳;丁瑞亮;宁全福;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TACE)联合沙利度胺及健脾理气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沙利度胺及健脾理气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TACE并口服健脾理气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AFP均较对照组下降,中位生存期延长。结论 TACE联合沙利度胺、健脾理气中药能减少TACE治疗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控制肿瘤的转移及复发,延长生存期。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92-1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5 ]
  • 不同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陈婕;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放血组、针刺组和理疗组各30例,放血组行颈牵引,并针刺和十宣穴放血交替进行;针刺组颈牵引及针刺;理疗组行颈牵引及中频电治疗。10d后进行疼痛模拟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结果各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疼痛症状,放血、组针刺组效果优于理疗组,且神经功能积分升高更明显,两组间放血组效果更佳。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配合电疗或针刺、放血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对麻木症状及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十宣放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94+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6 ]
  • 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112例

    胡万钧;黄兹谕;吴多艺;梁明强;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肩周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手法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为显著,总有效率96.43%。结论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95+1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0 ]
  • 牵引结合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王曙辉;杨丽霞;

    目的观察牵引结合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腰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在腰椎牵引的基础上同时应用麦肯基力学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牵引结合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96+1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4 ]
  • 腹针疗法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临床观察

    郑盛惠;吴云天;廖金蓉;许明珠;胡中妮;郑文琛;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白介素IL-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与常规针刺组各40例,另设正常组2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L-1β水平,并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作VAS评分。结果腹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腹针组血清PGE2、IL-1β水平较常规针组降低更为明显;腹针组远期镇痛效果亦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腹针疗法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疗效确切。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97-1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9 ]
  • 温经通络汤治疗中风后早期髋关节骨化性肌炎40例临床观察

    闫芳;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汤配合超声透入治疗中风后早期髋关节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早期髋关节骨化性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温经通络汤超声波透入,对照组以单纯的超声波治疗,两组均配合髋关节松动术、口服止痛药等;比较两组治疗后的髋关节肿块大小、疼痛程度、髋关节活动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髋关节肿块缩小、缓解疼痛程度、改善髋关节活动度方面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温经通络汤配合超声透入治疗中风后早期髋关节骨化性肌炎有较好的疗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99-1500+1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5 ]
  • 圣愈康药酒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余建华;张衡;

    目的观察圣愈康药酒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均给予沙利度胺治疗,治疗组加服我院经验方圣愈康药酒;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相关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病情活动主要指标评分均有显著降低,而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结论圣愈康药酒联合沙利度胺能较好控制难治性AS病情发展,疗效优于单用沙利度胺者。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01-1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1 ]
  • 激光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

    敖金波;穆敬平;程建明;方伟;

    目的观察激光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激光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对照组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量表评定疗效。结果两组膝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Lysholm评分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激光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03-1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3 ]
  • 紫花烧伤膏加用艾灸治疗Ⅱ~Ⅲ期褥疮疗效观察

    苏成珍;吴雪;韦素琼;覃文华;何英莲;刘妮;

    目的探讨紫花烧伤膏加用艾灸治疗Ⅱ~Ⅲ期褥疮的效果。方法 79例褥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紫花烧伤膏加用艾灸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比较两组疗效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紫花烧伤膏加用艾灸治疗Ⅱ~Ⅲ期褥疮效果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06-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2 ]
  • 丹参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临床观察

    叶瑞华;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6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均予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肝功能以及血清纤维化标志物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表现和肝功能等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能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08-1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01 ]
  •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于小凤;吕行政;董委波;

    目的观察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黄芩汤,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口服,连续治疗60d;比较两组症状、体征、结肠镜检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近,治疗组临床痊愈例数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10+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93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82 ]
  •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疗效观察

    杨丽华;徐舒畅;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两组均以15d为1疗程;比较两组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后遗症疗效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11-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4 ]
  • 地黄饮子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商发科;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都可喜,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地黄饮子。结果治疗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积分升高,日常生活指数量表(ADL)积分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药基础上加用地黄饮子能更好地改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13+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79 ]
  • 推拿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疗效观察

    李宝华;冯文煦;

    目的观察推拿加中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予推拿同时服用中药导水汤;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肌肉注射,每日1次,并训练定期排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每日排尿次数及膀胱残余尿量减少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加中药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方法。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14-1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0 ]

其他

  • 本刊征稿启事

    <正>《中国中医急症》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国家一级刊物,系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尤欢迎"专家论坛"、"病案讨论"、"证治探讨"、"名医精

    2010年09期 v.19;No.149 1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更正启事

    <正>由于作者的原因,《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19卷第8期第1361页《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肺脑复苏后肝脏的保护作用*》作者相关信息更正如下。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临床报道

  • 大黄在急性口服中毒抢救中导泻效果观察

    卫俊涛;

    <正>急性口服中毒为常见的急危重症。笔者近年在抢救该类患者时予以大黄导泻,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急性口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09+1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8 ]
  • 宽胸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王雁;范亚兰;李晶;

    目的观察宽胸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宽胸丸,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心绞痛发作时两组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宽胸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41+1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9 ]
  • 中药汤散结合治疗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48例

    张文君;

    <正>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和血尿酸升高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关节突发红肿疼痛,多累及第1跖趾关节、手指和膝关节,其他关节也有发生,但多为单关节,夜间突发或加重,疼痛多在1d内达高峰,关节炎反复发作,最终导致肾实质性的损害。笔者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57+1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0 ]
  • 自拟化瘀止痛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4例

    张燕龙;

    目的观察化瘀止痛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口服阿司匹林,静滴血塞通及极化液;治疗组另予自拟化瘀止痛汤。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控制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化瘀止痛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 丹红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

    陈晖;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和曲美他嗪,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之80.0%;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升高,而治疗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能缓解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具有改善心电图及血脂的作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89-1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8 ]
  • 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症状及心电图的影响

    谭劼;周武;周小军;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口服普洛萘尔、地西泮;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无明显副作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90-1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3 ]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64例

    孙静;杨林;栗艳;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127例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对照组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肝阳上亢患者使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91-1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78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91 ]
  • 穴位贴敷配合补肺活血胶囊防治慢性支气管炎160例

    雷晋;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补肺活血胶囊内服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方法将160例慢性支气管炎随机分为两组,防治组予伏天穴位贴敷的同时服用补肺活血胶囊,对照组单独使用穴位贴敷,3个月后停药;随访1年观察防治效果,随访2年统计其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控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愈率亦有显著差异。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补肺活血胶囊内服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有良好的作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92-1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5 ]
  • 内服并雾化吸入中药治疗放射性肺炎36例

    杨大士;

    目的观察内服并雾化吸入中药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常法煮煎,每次服用前抽取过滤药液20mL,服用中药1h后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36例中痊愈19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89%。结论采用内服、雾化吸入内外兼治之法,强化中药治疗放射性肺炎,整体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93-1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3 ]
  • 银柴退热汤治疗外感发热50例

    林国彬;

    目的观察自拟银柴退热汤治疗风热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外感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银柴退热汤,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疗程3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及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银柴退热汤对风热型外感发热疗效确切。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94-1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8 ]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结核并肺部感染30例

    朱芳成;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抗结核及对症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疗效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2 ]
  • 大承气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24例

    纪庆;王涛;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24例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患者静脉常规输注抗生素的同时予以口服大承气汤。若泻下稀便,2h后体温仍超过38.5℃者,则再进1剂。每日不超3剂,中病即止。结果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8例。不良反应轻,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反应。结论大承气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安全、有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96-1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4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6例

    吴凡伟;叶春燕;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三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溃疡煎。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满意。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自拟风柜斗草大黄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31例

    崔占义;孙树枝;李雪梅;

    目的观察自拟风柜斗草大黄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方法以自拟风柜斗草大黄汤为主方随证加减配合独参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31例,4周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4%。结论自拟风柜斗草大黄汤配合独参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97-1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4 ]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8例

    曾秀池;

    <正>笔者2005~2008年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8例,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8例均为门诊患者,按文献[1]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男性16例,女性22例;年龄21~42岁,中位年龄29岁;出现症状至来诊3~9d,平均4.2d。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及扁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3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02例

    赵传印;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并对两组治疗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手术组26例治愈好转率80.77%,保守治疗组76例治愈好转率97.37%,保守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手术组。结论以中药内服、外敷中西医结合为主的方法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疾病的主要措施,必要时应施行手术治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99-1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

    赵义纯;易晓净;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同时使用脱水剂、脑保护药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结束第7、14日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第7、14日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01-1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0 ]
  • 自我穴位按摩配合温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

    刘牧军;吴蒙;杨丽霞;许明珠;

    目的观察自我穴位按摩配合温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将6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温电针治疗的基础上行自我穴位按摩康复训练,对照组常规温电针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穴位按摩配合温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满意效果。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02-1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1 ]
  • 自拟水虫半夏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40例

    贾荷花;

    目的观察水虫半夏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原发病控制良好的基础上,对照组予长春西汀静滴,治疗组加用水虫半夏方;治疗15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水虫半夏方治疗CCCI疗效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03-1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益气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60例

    赵子龙;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痰汤剂,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及TCD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TCD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脑血管硬化性眩晕有良好临床效果。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04-1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8 ]
  • 息风化痰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6例

    赵瑞成;

    目的观察息风化痰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肝风痰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2例加用中药煎剂息风化痰通络汤。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息风化痰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肝风痰浊证)疗效满意。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05-1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4 ]
  • 枣仁胶囊与川芎胶囊预防偏头痛发作46例

    任群峰;杜秀民;陈燕;

    目的探讨枣仁胶囊与川芎胶囊预防偏头痛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ICHD-Ⅱ诊断标准选取偏头痛患者46例,偏头痛急性发作后2d内开始给予枣仁胶囊与川芎胶囊。服药开始前和服药6个月后分别由患者填写头痛自评问卷,观察头痛强度、头痛指数、头痛复发系数、疼痛缓解率等指标变化,并给予辨证分型,比较各证型疗效。结果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强度、头痛指数和头痛复发率均显著性降低,头痛缓解率较服药前明显增高,各证型效果比较无差异。结论枣仁胶囊与川芎胶囊可作为偏头痛患者缓解期有效的预防用药,服用简便、效果肯定。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06-1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加味头痛汤治疗偏头痛30例

    范国田;朱丽杰;

    <正>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5%~40%,其反复发作,病程长,不易根治。笔者采用加味头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60例,均符合1998年国际头痛分类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16~65岁,平均39.1岁;病程6个月至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天麻止眩方治疗梅尼埃病72例

    杨迪轶;

    目的观察自拟天麻止眩方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用天麻止眩方对72例梅尼埃病进行治疗,5d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1.7%;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及毒性作用。结论天麻止眩方治疗梅尼埃病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针刺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李长文;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合并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即药物治疗加针刺治疗)与对照组(即药物治疗组),采用吞咽困难程度评价VFSS评定法进行吞咽功能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9 ]
  • 自拟中药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49例

    丁丽芳;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迄今尚无疗效确切的西药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特别是进入糖尿病肾病中、晚期,治疗非常棘手。积极有效地控制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是防治DN的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09-1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5 ]
  • 中西医结合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21例

    李正芳;崔春风;钟绍敏;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患者21例局部应用MEBO,分期给予中药内服及西医基础治疗(降糖、降压、降脂及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治疗溃疡面面积明显减小,血糖、血脂下降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MEBO疗法能提高糖尿病足的疗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10-1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身痛逐瘀汤配合胫骨结节骨牵引治疗高龄患者髋部骨折266例

    潘富文;黄兹谕;陈海华;叶宝飞;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法。方法本组266例髋部骨折患者给予内服身痛逐瘀汤,行胫骨结节持续骨牵引。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至2年,优211例,良29例,中17例,差9例,优良率为90.23%。结论身痛逐瘀汤配合胫骨结节骨牵引治疗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疗效确切、损伤小、风险低、费用低。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12-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

    韦利红;徐杰;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内服外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观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采用自拟中药方内服外敷,对照组32例予敏使朗片、颈复康冲剂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评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9.66%,对照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13-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3 ]
  • 中药熏蒸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5例

    韩清燕;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9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辅助治疗;10d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评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熏蒸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14-1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82 ]
  • 中药配合小切口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黄国勤;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小切口开窗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组64例术后服用中药汤剂,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脱水激素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8个月(平均6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为7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小切口开窗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15-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内服外用中药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53例

    修奇志;公孙婷;朱正刚;

    目的观察内服、外用中药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膝关节慢性滑膜炎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经1~3年随访,临床总有效率94.34%。结论本方法能迅速缓解疼痛、肿胀、活动不便,起到见效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不易复发的效果。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16-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1 ]
  • 银质针松解术治疗项背肌筋膜炎56例

    程广胜;郑雪梅;王文智;

    <正>项背肌筋膜炎是一种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又称项背肌纤维炎、项背部软组织劳损。多数患者以项背痛、冷、麻木、僵硬来医院就诊,临床上药物治疗收效甚微。我院采用银质针松解术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4 ]
  • 冬眠合剂、舒血宁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

    杨丽影;齐建永;付朝霞;

    目的观察冬眠合剂加牵引加舒血宁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冬眠合剂止痛以治标,枕颌吊带牵引、舒血宁活血化瘀以治本。结果 36例均获得回访5~18个月,平均9.5个月,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冬眠合剂加牵引加舒血宁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疗原则的灵活运用,是整体论治的具体体现,是治疗该型颈椎病的良好方法。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17-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1 ]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跟痛症72例

    于培俊;詹海夫;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配制的活血壮骨膏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72例跟痛症患者。结果治愈41例,好转25例,无效6例。结论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跟痛症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费用低廉的优点,且不影响患者活动,患者易于接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5 ]
  • 红藤败酱汤加减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00例

    刘建宇;

    目的观察红藤败酱汤加减配合西药抗感染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0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在应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藤败酱汤加减口服,并配合中药外敷。结果 10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总有效率达97.00%。结论红藤败酱汤加减配合西药抗感染治疗阑尾周围脓肿能有效控制感染,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19-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2 ]
  • 六神祛腐汤治疗四肢末端软组织擦伤伴感染84例

    刘向龙;岳红霞;于明克;陈宗跃;杨玲;焦丽强;

    <正>四肢末端软组织擦伤伴感染在临床上为较常见。我院自2005年10月以来采用六神祛腐汤治疗四肢末端软组织擦伴感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84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手或足(包括指或趾)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擦伤缺损,伴有创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20-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扁桃体术后口含中药冰块效果观察

    王爱民;

    目的观察含服中药冰块减轻扁桃体切除术后局部疼痛及防止渗血、促进白膜生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于扁桃体切除术后给予静滴抗生素及止血药,复方硼砂漱口液漱口;观察组于扁桃体切除术后给予中药冰块口含。结果观察组术后3h停止渗血,6h可进食,12h白膜完整形成,24h疼痛消失、发音正常,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扁桃体切除术后口含中药冰块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渗血,促进创面愈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21-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5 ]
  • 山莨菪碱三阴交穴位注射防治人流综合征142例

    刘东霞;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三阴交穴位注射用于防治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2例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人工流产术前于三阴交穴位注射山莨菪碱,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流产方法;对两组镇痛效果、改善宫颈松弛、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出血量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镇痛效果、改善宫颈松弛情况、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山莨菪碱穴位注射能有效地减轻人工流产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适合在人工流产手术中推广应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22-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1 ]
  • 围针拔罐加艾灸治疗带状疱疹48例

    姜水玉;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主要累及感觉神经及相应皮区,集簇性皮疹和神经痛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其皮疹常在2~3周内消褪[1]。笔者运用围针拔罐加艾灸治疗带状疱疹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5 ]
  • 解毒健脾通经方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迟发性神经炎48例

    沈桂珍;邵宏君;李兴岭;

    目的观察解毒健脾通经方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迟发性神经炎临床疗效。方法 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予解毒健脾通经方,对照组26例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健脾通经方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迟发性神经炎疗效显著。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23-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5 ]
  • 丹红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例

    范可;吴青;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TAO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滴丹红注射液,对照组静滴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相关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改善缺血下肢血液循环,减轻伴随症状,促进炎症消退以及创面愈合,是治疗TAO的理想药物。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24-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3 ]
  • 塞鼻散治疗偏头痛80例

    徐莉;董俊平;

    目的观察塞鼻散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医辨施治加鼻塞散)与对照组(中医辨证施治);比较两组头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塞鼻散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25-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9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8例

    刘与忠;黄光明;肖南萍;

    <正>带状疱疹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本病好发于成年人,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者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可引起严重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3 ]

必备中成药

  • 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炎症介质的影响

    熊承文;梁月婵;邹敏;张军;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中医证候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70例UA(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Hcy、hs-CRP、TNF-α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患者hs-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治疗组Hcy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改善心血瘀阻型UA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其能降低UA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防止斑块破裂有关。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16-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03 ]
  •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血管外肺水影响的研究

    冯锦;肖秋生;邓梦华;张斌;张兴胜;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的影响。方法 60例ACPE患者进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测定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均>7.0mL/kg;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与对照组(B组),两组常规给予吸氧、强心、利尿、血管扩张、激素、机械通气等治疗,A组患者予参附注射液60mL/d,以10mL/h静脉泵入。B组患者予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24、72h心排指数(CI)、EVLWI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出现CI下降,EVLWI升高,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24hA组患者出现CI上升,EVLWI下降,B组患者无显著性变化;治疗后72hA组患者出现CI明显上升,EVLWI显著下降,B组也出现CI上升,EVLWI下降,但不如A组明显。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ACPE患者心脏功能,降低患者EVLW。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19-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5 ]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评价

    衡军锋;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48h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50例)与联合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d及14d Glasgow评分、NHI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Glasgow、NHISS评分及NHIS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纳洛酮组,显效率亦明显高于纳洛酮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脑出血能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21-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4 ]
  • 参麦注射液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吴文春;曹雅军;董敏;李红云;邓孝桢;卢霄;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进行下肢手术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循环稳定作用。方法选取择期行下肢手术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麦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参麦组于麻醉前给予参麦注射液静滴。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基础值、椎管内阻滞后3min、5min、15min、30min以及1h后的数值,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结果参麦注射液能减慢患者术中心率,减轻血压下降程度。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有效稳定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术中的循环功能,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23-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证治探讨

  • 急性心衰患者舌象演变规律探讨

    田鲜美;刘清泉;寇兰俊;粱晋普;

    目的探寻急性心衰患者舌象的演变规律,据舌象的变化特点以掌握病情的发展规律,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急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发病第3、7、10天采集舌象,进行舌诊。结果急性心衰患者舌象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第3天时,患者舌苔黄厚腻或燥出现率明显增加;到发病第7天时,舌苔薄黄、少苔或无苔者占67.74%;发病第10天时,舌苔黄厚腻或燥者占35.48%,舌苔薄黄、少苔或无苔者占65.52%。发病第3天,舌紫暗或绛紫者出现率明显增加,占64.52%;发病第7天时舌红或淡红者出现率明显升高,占67.74%;发病第10天时舌紫暗或绛紫者出现率又明显升高,占61.29%。结论急性心衰患者舌象以舌紫暗或绛紫、苔黄厚腻或燥转为舌红或淡红干,苔薄黄、少苔或无苔或舌暗苔薄黄为主,多属病情好转,预后好;舌紫暗或绛紫,苔黄厚腻燥不退或加重,多提示病情重、预后差。在心衰的治疗时,要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发汗利小便以免伤阴耗气。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25-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6 ]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研究

    丁艳杰;张前德;

    目的探寻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为SLE病情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将147例SLE住院患者辨证分为热毒炽盛、瘀热蕴毒、阴虚内热、肝肾阴虚、脾肾阳虚5个证型,检测抗核抗体谱(ANA)、抗双链DNA(ds-DNA)、抗Sm抗体、ENA多肽、抗心磷脂抗体(aCL)、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G、血沉(ESR)、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尿隐血、尿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对其相互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5个证型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各证型间ANA、抗Sm抗体、ENA多肽、Acl及PLT水平相近。抗双链DNA(ds-DNA)、补体C3、IgG、血沉(ESR)、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24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率在相关证中差异明显,可作为辨证的参考指标。结论 SLE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有一定的关联,此规律可作SLE临床辨证分型,以评估病情与预后。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27-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8 ]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病机认识的思考

    郭明阳;闫翔;张俊;郭玲林;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医病机复杂,更因激素等广泛应用、药物性因素的影响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我们认为,区别该病治疗使用激素前后不同病机,把握SLE"本证"和"演变证"是深化病机认识的重要方面;同时SLE轻重不同,病机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区分应用激素前后及SLE轻重的不同病机,对提高SLE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紧紧抓住"本证"是揭示SLE病机的关键。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30+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9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6 ]
  • 从虚痰论中风防治

    姚先丽;宫洪涛;刘倩;

    本文认为,中风防治应重视虚、痰病机,在中风各期的治疗中,当重视补肾化痰,方能收到良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31+1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2 ]
  • 慢性肾功能衰竭毒损病机与治法研讨

    朱树义;杨彦丽;黄宇晶;杨楠;史耀勋;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指脾肾亏虚,标实是指水湿、痰浊(毒)、瘀血、湿热等,诸标实之邪均可归属于"毒邪"之范畴。"毒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因此"毒损"病机在CRF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此病机,本病的治疗当以解毒祛邪为主,中医内服外治法有一定的特色和疗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32+1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7 ]
  • 针灸治疗痛经临证心得

    杨鑫泰;杨尚霖;

    本文对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进行辨证分析,采用"热则清之,治从少阳阳明;寒则温之,治从肝肾"的原则,施以针灸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33-1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9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5 ]
  • 理脾益肺巧治小儿咳喘

    夏忠诚;

    <正>小儿咳喘为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其多属中医学"咳嗽"、"喘证"、"哮证"范畴。笔者在临床上常用理脾益肺法治疗本病,每获奇效。1立法依据小儿咳喘的发病以外感多见,亦可由脏腑功能失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35-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支气管扩张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探讨

    陈沁;

    目的对113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前瞻性病例进行聚类分析,探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类分析,对住院患者的证候信息及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 113例病例中,临床辨证分型有11种,以痰热蕴肺型,气阴两虚、痰热蕴肺型,气虚血瘀、痰浊壅肺型,肝火犯肺、痰热蕴肺型所占比例居多,分别为40.71%、22.12%、15.93%、9.73%。证候的聚类分析后归纳为4型:痰热蕴肺型所占比例最大,为46.90%,其次为气阴两虚、痰热蕴肺型及气虚血瘀、痰浊壅肺型,分别为27.43%、16.81%,肝火犯肺、痰热蕴肺型为7.96%。结论聚类证候分型与临床辨证分型一致性较高。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37-1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76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103 ]
  • 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病证特点及防治

    张国华;

    本文总结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经验,提出早期中医药介入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重要性,认为中医药将在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40-1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1 ]
  • 湿邪在痹证发病中的作用

    苏艳仙;黄清春;陈秀敏;

    痹证是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均与湿邪关系密切。湿邪是痹证发病的重要因素,祛湿是痹证主要的治疗原则。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42+1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8 ]

名医精粹

  • 浅谈李可老中医运用针灸理论诊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经验

    郝明泽;

    <正>李可老中医自学成医,临证50余年,自创破格救心汤等方剂28首,以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病而著名,但其运用针灸理论诊治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经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其所著《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1]中,有医案230例,其中涉及针灸理论者就有41例。笔者不揣浅陋,试简析如下。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43-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5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2 ]
  • 谢晶日教授关于肝硬化的诊疗经验

    朱岩;王静滨;

    <正>谢晶日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从事肝病临床和研究数十年,造诣颇深,对肝硬化的治疗有其独特的见解。现将谢师对于肝硬化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行气消瘀,化湿解毒肝硬化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等各种表现,属中医学"胁痛"、"积聚"、"瘕"范畴,后期出现腹水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0 ]
  • 名老中医张介安临证用药特点探析

    樊天明;蔡建新;

    <正>张介安为湖北省武汉市中医院儿科已故专家,享受国家津贴,其在中医儿科界的造诣颇深。张老早年学药,为其临床灵活用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用药如神,出神入化,用药如用兵,精而不多,知常达变,善于总结,经方与时方尽为所用,用药特点可从其临证窥见一斑。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46-1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实验研究

  • 对络气郁滞(束缚)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综合评价

    何穗智;吴伟康;卓潜潜;刘素芳;欧顺云;邓卓;曾百乐;淦楚明;吴以岭;

    目的对9组络气郁滞(束缚)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单纯束缚组、束缚加动脉粥样硬化组、辛伐他汀组、通心络大剂量组、通心络小剂量组、薤白四味组、薤白组)进行疗效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应用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密切值法、优序法对一氧化氮、内皮素等20项指标作综合评价,并对评价排序结果采用KENDALL-W协和系数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密切值法和优序法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从优到劣排序:正常组>通心络大剂量组>动脉粥样硬化组>通心络小剂量组>辛伐他汀组>薤白四味组>薤白组>单纯束缚组>束缚加动脉粥样硬化组。结论通心络对束缚加动脉粥样硬化Wistar雄性大鼠的疗效优于辛伐他汀、薤白四味、薤白。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48-1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生脉复律汤对乌头碱及氯化钙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

    安辉;缪灿铭;林凯旋;

    目的观察生脉复律汤对乌头碱及氯化钙诱发大鼠各种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分别用乌头碱及氯化钙诱发心律失常,观察生脉复律汤对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特性的影响。结果生脉复律汤能明显延长乌头碱诱发的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时间,并有降低心室颤动发生率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生脉复律汤对氯化钙诱发心律失常无明显作用。结论生脉复律汤能够改善乌头碱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51-1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5 ]
  • 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韩景辉;李真;杨海燕;符宇;

    目的探寻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制备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贝那普利)和治疗组(通心络胶囊)。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后取材,放免法检测血清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果治疗组大鼠的血清ET、AngⅡ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对照组相近。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改善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皮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ET、AngⅡ水平有关。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53+1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5 ]
  • 芪棱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基质金属白酶-3表达的影响

    周荣峰;

    目的观察芪棱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棱汤去养阴药组(对照组)及芪棱汤组(治疗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MCAO/Reperfusion)模型。通过测定渗出血管外的伊蓝(EB)含量来评价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在再灌注不同时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3的表达。结果在再灌注各时间点,治疗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对照组EB渗出量、MMP-3表达少于模型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EB渗出量、MMP-3表达少于对照组。结论芪棱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MMP-3表达保护血脑屏障有关。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54-1555+1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8 ]
  • 人参皂苷对重度颅脑外伤大鼠模型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李永领;项洪武;朱烈烈;陈大庆;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对重度颅脑外伤大鼠模型环氧合酶(cyclooxgenase-2,COX-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5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组,Feeney法制作重度颅脑外伤模型,人参皂苷组在造模前30min按5mg/kg灌胃人参皂苷。造模后6、24、72h共3个时相点取各组大鼠脑组织,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COX-2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COX-2mRNA的表达;模型组和人参皂苷组脑外伤后6h出现COX-2mRNA的表达,24h达到高峰,72h后明显减少;人参皂苷组各个时间点COX-2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重度脑外伤存在COX-2mRNA的异常表达,人参皂苷能抑制COX-2mRNA的表达,可能对脑外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56-1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2 ]
  • 刺井疗法对实验性重度脑外伤大鼠的作用观察

    张秋雨;周红军;

    目的观察刺井疗法对大鼠实验性重度脑外伤后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及针刺组采用自由落体法致脑外伤造模,针刺组造模后予井穴刺血疗法。分别记录伤后12、48、72h各组动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肛温变化。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脑外伤后12h,针刺组与模型组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成绩优于模型组;48、72h时针刺组与模型组间有明显差异。72h肛温监测显示,针刺组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针刺井穴对实验性重度脑外伤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58+1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人参总皂苷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周娅红;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复制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测定胸腺、脾脏质量,计算脏器指数,碳廓清法测定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溶血素IgM、IgG水平;二硝基氟苯诱导迟发型变态反应模型,观察人参总皂苷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结果人参总皂苷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脏器指数、碳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提高免疫低下小鼠血清IgM和IgG的生成;促进免疫低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结论人参总皂苷对免疫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59-1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074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131 ]
  • 复方清热颗粒对大肠埃希菌外排泵影响的研究

    韩燕;卢加河;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剂对耐环丙沙星大肠埃希氏菌外排泵耐药机制的影响。方法建立急性耐环丙沙星大肠埃希菌腹腔感染兔模型,复方清热颗粒药液灌胃,空白对照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末次给药心脏取血,离心分离出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应用外排泵抑制剂(CCCP)选择出外排泵阳性的耐环丙沙星大肠埃希氏菌,应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在有含药血清、空白血清、复方清热颗粒、泵抑制剂的情况下环丙沙星对上述7株大肠埃希氏菌的MIC值变化。结果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含药血清不能明显降低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值。结论复方清热颗粒含药血清不能改善大肠埃希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情况。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62-1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6 ]

医籍研习

  • 疫病源流考析

    王婕琼;刘兰林;李泽庚;王传博;

    中医疫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治疫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疾病防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疫病的防治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在目前的传染病防治中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历代中医文献对"疫病"、"温病"和"温疫"概念的认识颇有分歧,甚将几种概念混为一谈。本文在总结文献基础上,试图对疫病源流进行考析。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64-1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2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
  • 当归、鸡血藤、丹参、红花补血与活血之探讨

    杨丽;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药理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当归、鸡血藤、丹参、红花4药养血与活血功效之区别与联系,认为当归、鸡血藤的堪称养血活血之首选药,其补血作用明显,临床既用于血瘀,又用于血虚,或用于血虚血瘀所致诸症;而丹参、红花现代以活血化瘀为用。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66-1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07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66 ]
  • 从中药药理及临床探讨张仲景应用厚朴的合理性

    庞素银;梁健;

    <正>厚朴别名厚皮、重皮、赤朴、烈朴、川朴、紫油厚朴,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苦辛,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张仲景对厚朴的应用较为广泛,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269方中,应用厚朴的方有15个,现将其应用合理性探讨如下。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68-1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0 ]

综述

  • 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

    李桂伟;刘新桥;

    <正>红花活血化瘀类中药,其有效成分红花黄色素(safflow yellow,SY)属水溶性黄酮中查尔酮类物质,具有改善心肌供血,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栓形成、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抑制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被大量应用于冠心病心绞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70-1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78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99 ]
  •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张苗苗;张淑文;齐文杰;

    <正>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1]。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其发病率为10~80/10万人,国外报道死亡率为5.7%~10%,国内为10%左右,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73-1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86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103 ]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陈良;雷正荣;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也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确切疗效,现将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展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76-1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6 ]
  •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汤晶晶;韩辉;鲍远程;胡翠平;王守运;

    <正>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疾病,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很高的神经系统疾病,在我国以缺血性卒中为主。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机在于气虚血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因气虚而致血瘀,进而使经脉瘀塞不通,血不达于脑部和肢体,形成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应用益气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78-1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15 ]
  • 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

    汪美霞;杨文明;董婷;韩辉;周磊;张娟;

    <正>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姿势反射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仍以西药复方左旋多巴为主,但长期应用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或不同程度的药效减退,并可加速帕金森病的自然病程。现就目前关于本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81-1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3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3 ]
  •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研究进展

    胡高文;张荣珍;徐高文;何维夏;李伟;张康;高慧慧;王志龙;

    <正>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在心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防治AS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根本措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AS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中医学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83-1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3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29 ]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治疗

    庄伊;谢佐福;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临床上通常将支气管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与慢性持续期(缓解期)。资料表明,成人哮喘患病率在1.2%~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86-1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3 ]

临证经验

  • 桂枝治外感风热感冒一得

    李艳;

    <正>温阳派,又称"火神派"或"扶阳派",诞生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以郑钦安为代表,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上强调温扶阳气,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有阳则生,无阳则死"。以擅用附、姜、桂等辛热药物著称的一个医学流派。

    2010年09期 v.19;No.149 1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辨证论治心血管神经症体会

    李存君;郝毅;

    <正>心血管神经症,又称心脏神经官能症,为临床常见病,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时以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疲乏无力等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为主。临床上多见于中青年人群,以20~40岁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以更年期妇女为多。常因过劳、精神创伤或情绪激动加重,迁延不愈,给患者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0 ]
  • 枳实消痞丸在肠胃病中的运用举隅

    唐瑜之;

    <正>枳实消痞丸又名失笑丸,出自李东垣所著《兰室秘藏》,由枳实、黄连各5钱,厚朴(炙)4钱,半夏曲、人参各3钱,干姜、炙甘草、麦面(现常用麦芽代替)、茯苓、白术各2钱组成,意在消痞除满,健脾和胃,原用于脾虚气滞、寒热互结所致之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舌苔腻而微黄,脉弦等症,是临床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28-1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7 ]
  • 中风病4期中医治疗心得

    衡向阳;王俊锋;邢仪霞;

    <正>笔者认为中风病可分先兆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4期,治疗时应在分期的基础上辨明标本虚实、先后缓急而决定治法,以期取得较好疗效。1先兆期重预防,防患未然中风病发病急骤,变化多端,证候纷繁,病势凶险,其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素为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难症之首,为历代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29-1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4 ]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张俊桥;

    <正>慢性病毒性肝炎多由于急性病毒性肝炎久治不愈,湿热病邪未被彻底清除,正气虚弱,迁延复发而致。中医学中属"胁痛"、"黄疸"等范畴,其病因不外乎湿、热,瘀、虚4方面。现将本病的辨证施治略陈浅见。1病因病机1.1祛邪不利本病虽由湿热为因,但有湿重于热、热重于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30-1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7 ]
  • 中医思虑过度常见病证病案举隅

    滕晶;

    正常的思虑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和生活的必需,一旦超出了正常限度则成为思虑过度。思虑过度会引起诸多病证的产生。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31-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3 ]
  • 丰隆穴一穴五刺

    宫秀丽;张凯;

    <正>丰隆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位于膝关节与外踝的中点,胫骨前缘外旁开两横指,为临床常用穴之一。胃经通过此穴与足太阴脾经相联系、互为表里。根据笔者的临床体会,应用此穴时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可采用多种刺法,现分述如下。1向条口穴方向斜刺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32-1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护理

  • 急诊科医患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于明克;刘向龙;陈宗跃;岳红霞;

    <正>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发生率的不断攀升,尤其在急诊科更是如此[1]。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医院的一线,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患者,有很大的医疗风险,医护人员稍有不慎极易引起医患纠纷。一旦发生医疗纠纷,除给患者及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34-1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2 ]
  • 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

    朱振仙;高淑霞;汤俊玲;

    <正>中风多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加之饮食、情志、劳倦等所致。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病位在脑,涉及肝、肾[1]。中风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西医学脑出血、颅内血栓形成、颅内栓塞、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35-1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实践

    刘春英;杨雪;刘淼;

    <正>近年来,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其后遗症发生率仍很高。因而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达到认知和行为的改变。健康教育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护理、预后及康复。现将笔者对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36-1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7 ]
  • 痰热清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老年瘫痪患者肺部感染56例

    李培越;李玲;李秀云;

    <正>老年瘫痪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咳嗽反射迟钝,痰液积聚致肺部感染加重,危及生命安全。笔者近年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老年瘫痪患者肺部感染56例,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月-12月本院老年瘫痪住院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 成人Still病的中医综合护理

    杨丹;

    目的探讨成人Still病的中医护理对策。方法对7例成人Still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给予中医辨证护理和细致的观察治疗,评估患者入院前后的病情。结果本组7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中医护理,临床症状缓解,好转出院,随访无复发。结论成人Still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容易漏诊、误诊,护士应当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密切观察病情,重视中医护理的重要性,以促进病情的预后。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37-1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施护

    霍新华;

    <正>颈性眩晕,西医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颈椎不稳、退变,骨刺直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或刺激颈椎关节囊韧带或椎动脉痉挛而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病症[1]。本病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病。我们通过对颈性眩晕患者予以辨证施护,取得良好效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38-1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7 ]
  • 耳穴压豆按摩预防骨科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王兰英;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按摩预防骨科术后尿潴留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各48例;常规组采用骨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按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排尿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83%,明显优于常规组66.67%。结论耳穴压豆按摩能有效预防骨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39-1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94 ]
  • 肾病水肿的中医护理体会

    曲正平;

    本文对106例肾病水肿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从日常护理、辨证施护、饮食调摄、情志调节、用药护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将辨证施护与辨证治疗相结合,对改善患者症状、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40-1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5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 重症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

    李珂;何玉霞;

    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烧伤早期给予胃肠内营养,有效地抗休克后及时给予胃肠外营养。结果 30例患者创面愈合良好,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结论营养支持护理是重症烧伤患者治疗成功、康复顺利的基础。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41-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9 ]
  •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辨证施护

    王艳;

    目的探讨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辨证施护经验。方法对21例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迅速急救,采用同病异护的护理措施。结果 21例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及辨证施护,总有效率95.24%。结论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早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迅速急救,配合中医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及药食同源的护理理念,可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挽救患者的部分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42-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大出血后的护理

    谢超;

    <正>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指内口位置高,主、支管道纵横交错,弯曲通连,围绕肛门半周或全周;还可重叠几层,呈潜行蜂窝状管道。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外科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因错综复杂,致使手术治疗存在许多问题。加之诊治指南缺乏循证医学依据,术者很难据此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制订个体化治疗方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44-1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辨证施护

    王娟;

    <正>糖尿病即消渴病,内热伤阴是其基本病机,由于内热是邪火,邪火不仅伤阴而且耗气,日久可成气阴两虚,以致阴阳俱虚。阴虚或气阴两虚的基础上,久病入络,还可表现为全身性的络脉血瘀,即所谓微血管病变,并继发神经损害,有的出现皮肤瘙痒、肌肤甲错、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瘙痒的形成,既有阴虚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45-1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急诊科实习护生的能力培养

    赵蓉;

    结合急诊科工作特点,提出在临床教学中应着手培养护生急救适应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及综合能力,从而使护生巩固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从事护理急救工作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46-1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基层医院门急诊输液室用药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

    汪兰香;

    <正>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日平均门诊人次350余人,医院输液室日平均输液人次占全院日门诊人次45%左右,联合用药多,使得输液室护士每日都要接触大量的药品,时刻处于高风险用药环境中,造成患者用药安全难以保障。因此,加强门急诊输液室用药安全管理显得极为重要。

    2010年09期 v.19;No.149 1647-1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