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临床研究

  •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彭伟军;崔寒尽;廖翔;邢之华;罗杰坤;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针刺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有效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2011年04期 v.20;No.156 517-518+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01 ]
  • 综合康复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梁妮;张青萍;胡跃强;古联;胡玉英;何乾超;刘永辉;蔡伦;刘泰;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心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西医康复组及西药组各92例,综合康复组采用一站式社区康复,西医康复组采用机能康复疗法,西药组仅以西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干预中(1个月)和干预后(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进行认知功能检查,采用汉密尔顿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法进行心理状态测评。结果治疗1个月后各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综合康复组与西医康复组相近,二者的改善均优于西药组;治疗3个月后综合康复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西医康复组,二者又均优于西药组。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西医康复疗法及西药疗法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改善均有一定效果,但综合康复疗法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疗法,尤其表现在长期疗效方面。

    2011年04期 v.20;No.156 519-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5 ]
  • 通腑清营法治疗脓毒症热毒内盛证临床观察

    施荣;熊旭东;

    目的观察通腑清营法对脓毒症热毒内盛证的疗效。方法将原发病为肺部感染的脓毒症热毒内盛证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相同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通腑清营中药;每组均在治疗前、治疗第5日及治疗第10日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检测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治疗10d后根据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接近。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清营法能有效治疗脓毒症热毒内盛证,下调血WBC、CRP、TNF-α、IL-6及IL-10水平。

    2011年04期 v.20;No.156 52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86 ]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临床研究

    江儒文;龙允杰;余德钊;陈可静;刘征彦;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疗效。方法患儿1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照组服利巴韦林颗粒,疗程4d。比较两组退热时间、退热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检测并比较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TNF-α及IL-6水平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显著。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感高热效果较好。

    2011年04期 v.20;No.156 523+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04 ]
  • 加味大承气汤灌肠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张锐;林琳;鲁召欣;韩洁;李正光;邱志鹏;赵海蓉;

    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灌肠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以大承气汤液灌肠,B组予安慰剂灌肠。两组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日及第7日的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和循环D-乳酸质量浓度。结果治疗组尿(L/M)和循环D-乳酸的下降大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大承气汤灌肠治疗可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2011年04期 v.20;No.156 524-525+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02 ]
  • 中药退热颗粒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临床观察

    解玲芳;胡晓丹;张琼;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颗粒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疗效。方法患儿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中药颗粒剂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近似,其体温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退热颗粒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满意。

    2011年04期 v.20;No.156 526+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5 ]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观察

    马鸿杰;杨波;林瑜;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HF)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和CHF,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体温等方面均有改善,APACHEⅡ评分均降低,而治疗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CHF治疗SIRS效果明显。

    2011年04期 v.20;No.156 527-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1 ]
  • 针刺下极泉及内关穴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向诗余;许佳一;吕皓月;崔凯;

    目的观察针刺下极泉及内关穴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常规予以脑病科药物及针刺常规穴位治疗,治疗组加刺下极泉及内关穴;采用Fugl-Meyer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指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下极泉及内关穴为治疗中风后手指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1年04期 v.20;No.156 529-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18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7 ]
  •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徐青;高鹤;钟磊;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通络中药。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液流变性、同型半胱氨酸参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与西药配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者。

    2011年04期 v.20;No.156 531-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3 ]
  • 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焦卫东;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BI)及血清NO、ET-1、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祛瘀、化痰通络中药可有效治疗TIA。

    2011年04期 v.20;No.156 533-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2 ]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张宇;魏广宽;张健丽;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及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组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疏血通组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神经生长因子组和疏血通组,与治疗前比较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联合治疗组效果更佳。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有较好效果。

    2011年04期 v.20;No.156 53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95 ]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L-1、IL-6、hs-CRP的影响

    庞永诚;何少平;谢丹;邓虹;杨海玲;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炎性因子在ACS中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s-CRP、IL-1、IL-6的变化。结果两组入院时IL-1、IL-6和hs-CRP均处于较高水平,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炎症反应在ACS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必净注射液可更快地降低ACS患者的IL-1、IL-6和hs-CRP。

    2011年04期 v.20;No.156 536+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0 ]
  • 冠脉饮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胡永学;张静;

    目的观察冠脉饮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将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冠脉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冠脉饮具有改善ACS患者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症状的作用。

    2011年04期 v.20;No.156 537+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7 ]
  •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刘泳;李洁;王瑞芳;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2011年04期 v.20;No.156 538+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78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88 ]
  • 益气温阳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于涛;杨海玉;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方药;比较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iHFe)计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LiHFe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温阳法能显著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

    2011年04期 v.20;No.156 539-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6 ]
  • 益心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MMP-9的影响

    段学忠;段博;王翔燕;徐静;

    目的观察益心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68例EH合并LVH(阴虚阳亢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服依那普利片,治疗组加服益心降压胶囊;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MMP-9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MMP-9、LVMI均较健康组升高,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SBP仍高于健康组,DBP与健康组相近。结论益心降压胶囊具有较好的逆转LVH和降低血清MMP-9水平作用,推测其逆转LVH的机制与抑制MMP-9合成、降低血清MMP-9水平有关。

    2011年04期 v.20;No.156 54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6 ]
  • 生脉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变化的影响

    周刚;张朝晖;瞿星光;龚勋;张蓉;曾超;李灵风;刘静兰;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生脉注射液静滴后12、24h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12h后发生轻度改变,24h后明显改善。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的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变化。

    2011年04期 v.20;No.156 54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20 ]

证治研究

  • 急性心肌梗死虚实证型的发病节气规律分析

    陈景利;何明丰;刘绍辉;梁章荣;徐劲松;张英俭;高振和;

    目的探寻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节气与虚实证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2月4日(立春)-2008年2月3日(立春)笔者所在医院AMI病例资料,将发病节气化为角度坐标进行圆形分布统计,分析A-MI虚实证的发病节气特点。结果 430例AMI患者中实证多发于小雪、大雪、小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等节气,主要集中于冬春两季,发病节气高峰点为立春时节。虚证多发于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节气,主要集中于冬季,不存在特定高峰点。结论 AMI虚实证型的发病节气存在集中趋势,在AMI的二级预防上应注重辨证防治,同时,在上述节气时段应加大AMI的防治工作力度。

    2011年04期 v.20;No.156 545-54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00 ]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法新探

    毕礼明;马济佩;

    目前终末期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如何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是一个关键问题。在肾衰的进展中存在多种恶性循环机制。许多证据证实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限制蛋白摄入等可部分阻断恶性循环而延缓疾病进展。中医药干预可以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而中医对慢性肾衰的认识同现代医学相似,常用大方复治法综合干预。本文根据恶性循环理论探讨中医如何更好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

    2011年04期 v.20;No.156 547-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33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0 ]
  • 心悸浊毒证患者窦性心律震荡与SDNN、SDANN、RMSSD、PNN50关系的探讨

    高俊娈;张铁军;崔欣欣;孙会芳;张彩萍;李霞;

    现代医家对浊毒概念进行了初步整理,应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本文通过研究心悸浊毒证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及HRV时域指标相关性,以期为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判断疾病预后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1年04期 v.20;No.156 550+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9 ]
  • 一穴单刺对躯体急性疼痛临床体会

    朱现民;侯静玥;霍尚飞;

    本文对单刺后溪穴治疗急性腰痛、单刺中渚穴治疗急性项痛、单刺支沟穴治疗急性胁痛、单刺条口穴治疗急性肩痛、单刺昆仑穴治疗急性背痛进行总结,介绍其取穴方法、适应病证、操作方法、针刺镇痛机理和临证应用体会。

    2011年04期 v.20;No.156 551-552+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1 ]
  • 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类型及症状特点

    王晓才;王晓宝;李安德;陈燕力;

    目的对流感样病例进行证候类型分类并总结各证候的症状特点。方法对流感样病例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辨证分为温热类与湿热类两大类,对温热类病例进行六经辨证,总结各证型的症状特点。结果 (1)流感样病例共465例(温热类460例,湿热类5例),温热类可以分为太阳病(82例,占17.63%)、太少合病(74例,占15.91%)、少阳病(11例,占2.36%)、太明合病(100例,占21.50%)、三阳合病(148例,占32.82%)、阳少合病(25例,占5.37%)、阳明病(20例,占4.30%)7种证候类型;(2)少数病例(11.61%)出现肺热壅盛证,仅见于三阳合病、太明合病、阳少合病3型,以前2型居多;(3)各证候类型具有各自的症状特点,其咳嗽大多无痰或少痰,咽痛以咽干痛、咳嗽时振及咽痛为主。结论北京地区流感样病例可以归纳为8种证候类型,以三阳合病、太明合病、太阳病、太少合病4种较为常见。

    2011年04期 v.20;No.156 553-554+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9 ]
  • 从滞、热、瘀论治急性胰腺炎

    李筱颖;刘凤斌;

    急性胰腺炎为临床急危重症,目前已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减少重症发生有重要意义。急性胰腺炎随病情进展可有滞、热、瘀等多个关键环节。结合中医理论,以"通"为指导原则,根据病情变化,予通腑泻下,合以清热解毒、理气消滞、活血化瘀等治疗,使其气血同治、腑气通畅而病愈。

    2011年04期 v.20;No.156 555-556+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63 ]
  • 从脾胃论治胸痹心痛

    谢兆华;

    本文通过对心脾相关论述进行整理,从理论上明确心脾之间生理病理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探讨脾胃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为调理脾胃法治疗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为冠心病的中医证型及治疗扩展思路。

    2011年04期 v.20;No.156 557-558+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1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84 ]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临床诊治体会

    赵小青;付朝丽;

    <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目前已有多个"指南"或"共识"用于指导临床,笔者认为在"共识"的基础上,关注某些细节问题,可获得更好的诊治效果。1准确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的真假及出血量准确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的真假及出血量是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前提,一般不难诊断,但临床复杂多

    2011年04期 v.20;No.156 559-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3 ]
  • 东垣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唐荣华;

    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安生。认为诸病皆从脾胃而生。当脾胃受伤,元气不足时,心火可能独盛,但这种独盛的心火,不是真正阳火,而是阴火,这种相火是下焦包络之火,为元气之贼,这种火与元气不两立。在健脾药中加一些补血养阴、泻火、滋补心肾药物效果好。由此产生的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的一个贡献。

    2011年04期 v.20;No.156 561-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1 ]

名医经验

  • 陈昭定主任医师对威灵仙临床应用的体会

    甄小芳;侯林毅;

    <正>导师陈昭定主任医师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原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3批、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儿科工作近50年,对治疗小儿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用药亦有独到之处。现将陈师应用威灵仙的经验介绍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563-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7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9 ]
  • 单兆伟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证经验

    单丰;

    <正>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组织损害。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烧心和反流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此外,本病还可引起口、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组织损害,为消化科常见

    2011年04期 v.20;No.156 565+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64 ]
  • 董梦久教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

    聂志玲;张腾;

    <正>董梦久教授现任湖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从医20余年,对中西医结合防治神经系统疾病学验俱丰。现将其防治中风经验整理简介如下。1上工治未病,预防为先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常见病。该病具有四高一多的特点: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证多。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者接近150万,幸存者中3/4有不

    2011年04期 v.20;No.156 56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0 ]
  • 张西俭主任医师治疗外感发热病经验

    赵颜俐;路瑜;

    <正>张西俭主任医师为重庆市著名中医专家,196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从医43年,现任重庆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2011年04期 v.20;No.156 568-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8 ]
  • 葛惠男主任医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介绍

    张卫平;

    <正>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院葛惠男主任医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胃肠动力学及胃黏膜血流灌注等方面研究较深,主编《慢性胃病中医治疗》。笔者作为其研究生有幸随其侍诊,受益颇丰,现将其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总结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570+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0 ]
  • 杨素娟主任医师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

    郝秀梅;

    <正>杨素娟主任医师为洛阳市特级名医,洛阳市心病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心血管研究36载,经验丰富,造诣颇深。尤其在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良多。兹列一验案于下,以飨同道。

    2011年04期 v.20;No.156 571-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8 ]
  • 付继刚副主任医师乌梅汤救治急重症经验

    付立平;王亚斌;赵斌;

    <正>付继刚副主任医师,精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尤精于伤寒温病及内科杂症。《伤寒杂病论》厥阴病篇著乌梅丸,后世多有以为治蛔症者,实为偏颇,其治蛔之功确系重当,而调厥阴之效尤为出奇,因丸剂有所不便,而以汤剂加减治疗诸多内科急重症疗效显著。现举3例介绍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9 ]
  • 毛文海教授治疗中风病经验

    王玲玲;

    <正>中风病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及致残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毛文海教授从事中风病临床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毛师认为痰热是中风病发病的重要病机。笔者师从毛教授多年,获益非浅,现将其临床经验予以总结,报告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9 ]
  • 李寿山主任医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李薇;于家军;

    <正>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李寿山主任医师为国内著名中医专家,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70年,擅长脾胃病的诊治。现将李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举隅如下。李师指出,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本病属于中医学的"便秘"、"泄泻"、"腹痛"、"郁证"等范畴。西医将本病分为便秘型、腹泻型。便

    2011年04期 v.20;No.156 574+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2 ]
  • 高维滨教授临证验案举隅

    陈东;张健;

    <正>高维滨教授是第3批、第4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项针治疗延髓麻痹,夹脊电场疗法治疗脊髓疾病,电针治疗中风后偏瘫、二便失禁,电项针疗法治疗失眠,夹脊电针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等。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今选辑临证验案,以飨同仁。

    2011年04期 v.20;No.156 575+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1 ]
  • 王发渭教授临床验案4则

    黄泉智;许成勇;孙志高;张岗;

    <正>王发渭教授是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医术精湛,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现将笔者待诊时所见的几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1心房纤颤屈某,男性,63岁,2010年4月14日初诊。主诉:胸闷心慌4年余,加重2月。患者于2010年2月27日,多次出现心慌、大汗、无黑朦、胸闷胸痛,气促、头重、晕厥、意识丧失等,Bp110/80mmHg,

    2011年04期 v.20;No.156 576-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孙幼立副主任医师治疗尿路结石验案举隅

    翁万康;

    <正>孙幼立副主任医师为浙江省余姚市名中医,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妇科疑难病症,在尿路结石诊治方面亦有独到经验。现举其验案介绍如下。1输尿管结石方某,女性,42岁,2009年10月8日初诊。左侧腰部绞痛伴尿急尿痛2d。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左侧腰部持续性绞痛,难以忍受,向同侧大腿内侧放射,伴恶心呕吐,尿急尿痛,肉眼血

    2011年04期 v.20;No.156 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朱正刚主任医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

    修奇志;公孙婷;

    <正>朱正刚主任医师为全国第4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骨伤临床50余年,博采众家之长,注重实践,勤于总结,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朱师,耳濡目染,侍诊其左右,现将其运用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整理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579+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1 ]

实验研究

  • 活血利水法对大鼠缺血性脑水肿脑组织内AQP-1和AQP-9表达的影响

    何玲;王键;胡建鹏;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法对缺血性脑水肿大鼠脑组织内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9(AQP-9)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利水方低剂量组、活血利水方高剂量组和甘露醇联合川芎嗪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分别于再灌注1、3、7d 3个时间点将大鼠麻醉后采用心脏灌流内固定法取脑,用免疫组化法测定AQP-1和AQP-9表达。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AQP-1和AQP-9表达均显著升高。各药物组AQP-1和AQP-9表达均显著降低,1d时甘露醇联合川芎嗪组作用效果最佳,7d时活血利水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最佳。结论活血利水法可通过减低脑组织AQP-1和AQP-9的表达来减轻脑水肿程度,抵抗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2011年04期 v.20;No.156 580-581+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04 ]
  • 扶正透邪方联合抗生素体外干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研究

    孔令博;刘清泉;邱泽计;高洁;

    目的探讨扶正透邪方含药血清联合抗生素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运用二倍稀释法检测单用抗生素、空白血清、含药血清及血清联合抗生素的体外抑菌情况。结果空白血清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无体外抑菌作用,含药血清则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抗生素联合含药血清较单纯抗生素和抗生素联合空白血清的抑菌情况有明显差异。结论扶正透邪方含药血清能够降低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值、最低杀菌浓度值,含药血清与抗生素具有体外协同抑菌作用。

    2011年04期 v.20;No.156 582-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90 ]
  • 芪棱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

    邓世芳;蒋红玉;张思为;曹平;

    目的观察芪棱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EAA)的影响,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及芪棱汤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加环扎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观察大鼠缺血脑组织的谷氨酸(Glu)、门冬氨酸(As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再灌注后各时间段的Glu含量及再灌注后24h段的Asp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减少,补阳还五汤组在再灌注24h段的Glu含量较模型组升高,芪棱汤组在再灌注24h段的Glu、Asp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且芪棱汤组在再灌注24h段升高Glu、Asp方面优于补阳还五汤组。结论芪棱汤可降低EAA的神经毒性,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2011年04期 v.20;No.156 585-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2 ]
  • 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大鼠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闫龙;黄小民;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2、4、6h组、痰热清2、4、6h组,每组8只。予尾静脉注入LPS(5mg/kg)造模,痰热清治疗组造模后从另一尾静脉注射痰热清1mL。在相应时间段麻醉取血后处死大鼠,予肺泡灌洗,并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肺湿质量/干质量(W/D),计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多形核中性粒细胞比例(PMN%),测定肺通透指数(LPI)以评价肺损伤程度。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变化。结果 LPS可成功复制大鼠ALI模型。模型组肺组织有明显的形态病理学改变,PMN%、肺W/D、LPI和肺组织MDA和NO含量明显增加,肺组织SOD及GSH-px含量明显下降。与相应时间段LPS模型组相比,痰热清治疗组各时间段肺泡灌洗液PMN%、肺W/D、LPI明显降低,痰热清4、6h组肺组织内MDA和NO含量与相应时间段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而肺组织SOD、GSH-px活性则明显升高,也以4、6h效果显著。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LPS所致的肺损伤2h即起效,但抗氧化作用于4、6h仍有效且效果显著;其对肺损伤的作用与提高抗氧化能力及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2011年04期 v.20;No.156 587-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17 ]
  • 戊己丸对胃溃疡模型大鼠IL-6、IL-8的影响

    谭琥;刘柏炎;蔡莹;蔡光先;

    目的观察戊己丸对胃溃疡模型溃疡面积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模型,随机分组,分别给药,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8含量与表达。结果戊己丸能缩小Hp感染致胃溃疡模型溃疡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能降低模型动物血清炎症因子IL-6、IL-8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戊己丸能明显改善幽门螺杆菌致胃溃疡模型大鼠胃溃疡黏膜面积,明显下调IL-6、IL-8的表达。

    2011年04期 v.20;No.156 590-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61 ]
  • 补阳还五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C反应蛋白的影响

    陈燕清;张红珍;

    目的利用高脂饲料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补阳还五汤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补阳还五汤组以补阳还五汤17.5g/(kg.d)灌胃;川芎嗪组给予川芎嗪0.2 g/(kg.d)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喂普通饲料。用药30d后测定CRP、血脂。结果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形成AS模型,模型组的血脂明显高于正常组。补阳还五汤组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川芎嗪组、模型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抗AS作用,降低CRP和血脂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2011年04期 v.20;No.156 592-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8 ]
  • 超微枳术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胃肠运动及MTL、GAS的影响

    刘富林;易健;刘柏炎;蔡光先;

    目的探讨超微枳术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小鼠胃肠运动及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影响。方法采用不规则喂养法复制胃肠运动障碍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多潘立酮组、传统组、超微全剂量组、1/3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计算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MTL、GAS水平。结果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饮食量和体质量明显下降,胃内残留率升高,小肠推进率降低,血清中MTL、GAS含量降低;经治疗后,各药物组上述指标均能恢复正常,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微全剂量组与1/3剂量组效果相当。结论超微枳术丸1/3剂量即与传统药物作用相当;枳术丸通过促进小鼠胃肠运动,调节胃肠激素水平而达到治疗FD的目的。

    2011年04期 v.20;No.156 594-595+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62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25 ]
  • 清肺口服液对Hep-2细胞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IL-6、IL-8调控的研究

    袁斌;周立华;李琳;赵长江;吴琴琴;

    目的探讨清肺口服液对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分时段以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利巴韦林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干预RSV感染的体外培养的Hep-2细胞,48h及72h后收集各组细胞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人喉癌细胞IL-6、IL-8表达变化。结果 48h及72h后病毒模型组IL-6、IL-8的表达明显高于清肺口服液组(Ⅰ、Ⅱ、Ⅲ)、利巴韦林组(Ⅱ、Ⅲ),有显著差异,空白血清组(Ⅱ、Ⅲ)与病毒模型组无显著差异。清肺口服液组(Ⅰ、Ⅱ、Ⅲ)与利巴韦林组(Ⅱ、Ⅲ)比较,无显著差异。清肺口服液Ⅰ、Ⅱ、Ⅲ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72h后各组IL-6、IL-8的表达与48h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清肺口服液可降低Hep-2感染RSV后IL-6、IL-8的过度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提前给药更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这可能是清肺口服液抗病毒的机制之一。

    2011年04期 v.20;No.156 596-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3 ]
  • 电针对实验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MP-2的影响

    周振坤;王威岩;栾瑞芝;

    目的探讨电针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空气干燥法加高脂饲料喂养制备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电针组选取大椎、天门(风府)、风池(双侧)、丰隆(双侧)、足三里(双侧)进行治疗,以模型组、药物组作为对照,同时设立空白组。免疫组化法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MMP-2的表达。结果电针使MMP-2在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减少,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可减少MMP-2在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电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2011年04期 v.20;No.156 599-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74 ]
  • 加味佛手散对原发性痛经作用的实验研究

    李兴岭;佟力;佟欣;佟继铭;

    目的观察加味佛手散水提取物对实验性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采用缩宫素诱发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和离体子宫平滑肌痉挛,以小鼠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为指标,评价加味佛手散对原发性痛经治疗作用。结果加味佛手散可显著延长缩宫素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低缩宫素引起离体子宫收缩的幅度,减少收缩频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佛手散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的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2011年04期 v.20;No.156 601-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5 ]
  • 灯盏花素联合三七总苷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tNOS、iNOS的影响

    张文杰;刘冬岩;

    目的探讨中药三七总苷联合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损伤引起的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性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改变及作用机理。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灯盏花素组、三七总苷组及联合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急性缺血脑梗死模型,给予联合组灯盏花素8mg/(kg.d)和三七总苷40mg/(kg.d),各稀释至0.5mL,术后2h分别腹腔注射,1次/d,连用3d。测定血清中tNOS含量和iNOS的活性,并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联合组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清中总tNOS含量和iNOS活性。结论灯盏花素联用三七总苷可能通过降低iNOS及tNOS的活性来保护急性脑缺血神经元。

    2011年04期 v.20;No.156 603-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3 ]
  • 二仙汤加味对去卵巢大鼠血压及性激素含量的影响

    马亮;王宗仁;南亚昀;刘华剑;刘镘利;马静;

    目的观察二仙汤加味对去卵巢大鼠血压及性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40只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二仙汤加味组、替勃龙组。观察大鼠实验前后体质量、饮食等一般情况变化,应用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放射免疫法测定实验大鼠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二仙汤加味能显著降低去卵巢大鼠体质量,降低其收缩压与舒张压,提高血清中E2含量,降低LH与FSH水平。结论二仙汤加味可降低去卵巢大鼠收缩压与舒张压,且升高其体内E2含量。

    2011年04期 v.20;No.156 605-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6 ]
  • IL-1及TNF-α在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肖金鱼;王炳胜;王书杰;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血清中的水平。方法建立AA大鼠模型,根据X线片及组织病理学的特点证实造模成功。用ELISA法检测AA大鼠模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TNF-α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TNF-α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含有大量的IL-1、TNF-α,提示IL-1、TNF-α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1年04期 v.20;No.156 607-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88 ]

临床报道

  • 针刺曲池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25例

    陈海林;

    <正>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是腰背部疼痛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症状轻重不一,处理不当可遗留慢性腰痛。本病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好发于青壮年。笔者采用针刺曲池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8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9例

    赵长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白及散加减;比较两组疗效及大便隐血试验转阴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明显提高疗效。

    2011年04期 v.20;No.156 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2 ]
  •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气分析及心功能的影响

    许文忠;张立新;梅建强;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结果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PaO2、LVEF的增高及PaCO2、HR和MAP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及心功能。

    2011年04期 v.20;No.156 63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7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40例

    祁大勇;厉秀云;李振民;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涤痰汤结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服氟西汀,治疗组加服通窍活血汤合涤痰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抑郁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治疗PSD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2011年04期 v.20;No.156 633-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4 ]
  • 早期穴位按揉对胆囊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兰宝珍;肖黄玲;丁敏;王小珊;陈建平;

    目的观察早期穴位按揉对胆囊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1h给予双侧足三里、合谷、丰隆穴位交替按揉,对照组不进行穴位按揉。两组其他治疗、护理相同。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穴位按揉可有效促进肠蠕动恢复,尽早恢复肛门排气。

    2011年04期 v.20;No.156 634-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6 ]
  • 海藻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40例

    李香云;

    目的观察应用海藻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海藻外敷患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65.00%。结论海藻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起效快,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2011年04期 v.20;No.156 635-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4 ]
  • 柴葛解肌汤治疗流行性感冒51例

    孙建国;

    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予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结果 51例中治愈43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12%。结论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疗效显著。

    2011年04期 v.20;No.156 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3 ]
  • 胰岛素强化联合中药治疗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36例

    白亮;陈霁虹;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联合中药治疗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胰岛素强化联合中药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血糖及临床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综合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胰岛素联合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2011年04期 v.20;No.156 637-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山药薏苡仁汤治疗小儿腹泻61例

    杨方才;

    目的观察山药薏苡仁汤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补液、抗炎等西医治疗,治疗组加服山药薏苡仁汤,两组均治疗3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山药薏苡仁汤结合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

    2011年04期 v.20;No.156 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1 ]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王国菊;毛巧玲;周卓平;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后血清hs-CRP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的表达均下降,而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临床效果满意,且对血清hs-CRP有明显调节作用。

    2011年04期 v.20;No.156 639-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57 ]
  • 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6例

    李莹洁;董丽;

    <正>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以冬春季多见。本病可以是原发病,也可以由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向下蔓延所致,或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笔者在积极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及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肺部微循环、低肺循环阻力、促进炎症吸收消散,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9 ]
  • 加味二陈汤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40例

    芦凤琴;闫伟;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二陈汤加减,疗程均为10周;比较两组综合疗效及认知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二陈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

    2011年04期 v.20;No.156 64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73 ]
  • 结肠灵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31例

    赵松梅;李自康;

    <正>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放疗后引起的肠道损害,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解黏液脓血便或鲜血便。笔者近年用中药结肠灵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5-2008年我院住院放射性肠炎患者31例,符合文献[1]相关标准。盆腔器官肿瘤,采用腔内照射或外照射(近、远距离照射)治疗或直肠局部大剂量外照射后数日

    2011年04期 v.20;No.156 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郭兰荣;杨雪;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清中hs-CRP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hs-CRP的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而治疗组血清中hs-CRP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理想,并能有效下调血清中hs-CRP的表达。

    2011年04期 v.20;No.156 64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4 ]
  • 微创切口加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腕舟状骨骨折14例

    谢作完;缪心朗;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腕舟状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掌侧微创切口加Herbert螺钉治疗腕舟状骨骨折14例。结果 14例患者随访6~23个月,均达到骨折愈合,腕疼痛减轻或消失。结论微创切口加Herbert螺针内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效果较好。

    2011年04期 v.20;No.156 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29 ]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33例

    郭永坚;刘洁华;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2011年04期 v.20;No.156 645-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7 ]
  • 局部药物注射结合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80例

    任黎栋;杨冬青;李琴;

    目的观察局部药物注射配合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予以局部药物注射配合小针刀治疗。结果 80例患者中治愈49例,好转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60%。结论局部药物注射配合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满意。

    2011年04期 v.20;No.156 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5 ]
  • 参附注射液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8例

    李建山;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氢氯噻嗪口服,同时静滴参附注射液;对照组予卡维地洛与氢氯噻嗪口服。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2011年04期 v.20;No.156 647-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 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钟冲;韩淑凯;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笔者采取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本症8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0例均为2008年12月-2010年3月河北省望都县中医院门诊患者,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经X线摄片、CT扫描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男性44例,女性36

    2011年04期 v.20;No.156 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8 ]
  • 防己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

    孙桂玲;

    <正>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功能障碍及神经体液调节的改变,常伴呼吸困难、体液潴留、运动耐受性降低和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属中医学"心悸"、"怔忡"、"心水"、"喘证"、"水肿"等范畴。笔者应用防己茯苓汤加减辅助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649-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6 ]
  • 季德胜蛇药片治疗蝎子蛰伤26例

    周学军;

    目的观察季德胜蛇药片治疗蝎子蛰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早期局部封闭、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季德胜蛇药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季德胜蛇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蝎子蛰伤疗效确切。

    2011年04期 v.20;No.156 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0 ]
  • 针刺加云南白药糊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0例

    刘顺益;丁喜艳;韩丽梅;耿向东;姚红艳;张瑜;

    <正>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伴有食管黏膜病理性损害的胃食管反流疾病。主要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特别是酸性胃液和胆汁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所致。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及胃动力药虽然有一定疗效,但长期疗效不理想,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而单用中药的临床疗效也不令人满

    2011年04期 v.20;No.156 65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5 ]
  •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98例

    姚英;

    目的观察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三伏天行天灸疗法治疗1~2个疗程,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4.90%。结论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

    2011年04期 v.20;No.156 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6 ]
  • 自拟益气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30例

    唐汉平;李宝华;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洛他唑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通络方;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踝/肱血压指数(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结论自拟益气通络方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疗效确切。

    2011年04期 v.20;No.156 653-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5 ]
  • 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肌缺血60例

    邵建军;

    <正>老年心肌缺血是老年期常见病,临床表现以胸闷、心慌、气短、心前区疼痛、倦怠、乏力、动则多汗为主,舌体胖,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细或结代,大部分患者无阳性症状,查体时发现心电图异常。笔者采用黄芪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肌缺血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8 ]
  • 针药结合麻醉在混合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戴玲颖;钱海华;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麻醉在混合痔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药结合麻醉组经骶管裂孔注射1%利多卡因5mL,同时电针针刺腰俞穴、长强穴20min,肛门松弛后再加用5mL 1%利多卡因于肛周病变处行局部浸润麻醉;药物麻醉组以1%利多卡因20mL注入腰俞穴。比较两组麻醉有效率及术后发生尿潴留、疼痛,术中发生毒性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均全部有效,但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针药结合麻醉组明显少于药物麻醉组。结论针药结合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麻醉作用肯定,术后并发症发生少。

    2011年04期 v.20;No.156 655-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6 ]
  •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干出血25例

    宋淑玲;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干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出血停止后加用丹红注射液,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血肿吸收情况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在血肿吸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促进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吸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011年04期 v.20;No.156 656-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6 ]
  • 远端取穴配合局部电针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36例

    徐群飞;

    <正>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指颞颌关节区疼痛、弹响、肌肉酸痛、乏力、张口受限,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1]。笔者采用远端取穴配合局部电针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 中西医结合强攻排石治疗尿路结石266例

    吴德清;孙嘉临;高小英;周静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强攻排石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强攻排石疗法,对照组用单纯中药排石。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强攻排石治疗尿路结石疗效确切。

    2011年04期 v.20;No.156 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 自拟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病毒性角膜内皮炎25例

    徐秀华;陈粉扣;陈海林;王全权;

    <正>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是目前危害最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居角膜病致盲首位。角膜内皮炎临床并不少,但容易和其他相似的疾病混淆,误诊现象较常见,给患者增加了痛苦。目前对于此病有效抗病毒药物很少,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中药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HSK,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659-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井穴缪刺法治疗经期头痛15例

    童伯瑛;董晓燕;赵建国;

    目的观察井穴缪刺法治疗经期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井穴缪刺,隔日1次,每月3次,6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井穴缪刺法是治疗经期头痛的有效方法。

    2011年04期 v.20;No.156 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6 ]
  • 休克的中西医结合院前急救体会

    汪立;

    目的提高休克的院前急救的水平。方法对照组予平卧,畅通气道及给氧,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纠正酸中毒等常规抢救;治疗组在常规抢救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辨证施救。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院前抢救能显著提高休克的抢救成功率及存活率。

    2011年04期 v.20;No.156 661-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时辰疗法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偏瘫40例

    顾海平;王凤美;邓艳莉;高梅;司徒成云;刘红权;

    <正>中风,又名脑卒中,是现代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率、致残率很高。偏瘫为中风常见表现。在中风的急性期,瘫痪肢体的肌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心理上也会产生焦虑情绪。近年来,笔者采用时辰疗法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偏瘫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0 ]
  • α-细辛脑粉针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

    易伟剑;

    目的观察α-细辛脑粉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予中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α-细辛脑粉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α-细辛脑粉针配合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提高疗效。

    2011年04期 v.20;No.156 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复方芎蝎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

    王智慧;赵红心;张国江;

    目的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复方芎蝎胶囊治疗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方芎蝎胶囊,对照组加用维脑路通片,疗程4周;比较两组颅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椎-基底动脉血液速度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芎蝎胶囊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药物。

    2011年04期 v.20;No.156 664-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8 ]
  • 芪苓天坤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156例

    张栋林;张福平;

    目的观察芪苓天坤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服用基础降压药,治疗组加服芪苓天坤汤。比较两组血压下降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芪苓天坤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疗效确切。

    2011年04期 v.20;No.156 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0 ]
  • 补阳还五汤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31例

    张爱萍;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口服,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15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UA疗效确切。

    2011年04期 v.20;No.156 66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湿郁肺证)28例

    张伟;刘新桥;

    目的观察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痰湿郁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5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合用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湿郁肺证)疗效确切。

    2011年04期 v.20;No.156 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6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20例

    孙蓓;顾庆华;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通里攻下剂(大承气汤加减)口服及芒硝敷脐等治疗。结果治疗组在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病死率等方面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结论中西医结合、中药序贯为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优化方案。

    2011年04期 v.20;No.156 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9 ]
  • 补气活血法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42例

    韩立娟;王珊珊;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法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补气活血中药,对照组加服心得安;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门脉高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活血法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

    2011年04期 v.20;No.156 669-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2 ]
  • 消肿汤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283例

    张麟;

    <正>血管神经性水肿(风水肿)为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主要见于女性,最常见于经绝期前后女性,男性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头面、眼睑、四肢、甚至全身浮肿,时轻时重,时肿时消,浮肿甚时,四肢酸楚,行动不利。常伴心烦、失眠、潮热等症状。笔者以自拟消肿汤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诸葛建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抑制胰腺分泌、抑制胃酸、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支持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大承气汤胃管内注入及灌肠。结果治疗组在胃肠减压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可提高治疗效果。

    2011年04期 v.20;No.156 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3 ]

文献研究

医籍研析

  • 唐容川《血证论》护理观初探

    苗斌;

    《血证论》是我国最早的血证论治专著,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论点和治医经验,对血证护理提倡重视参四诊、列脉证、调情志、理起居饮食,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1年04期 v.20;No.156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2 ]

综述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疗现状

    董清科;赵鸣芳;

    <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发病率较高的心系疾病,本病由病毒感染引起。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以3~10岁小儿多见,预后大多良好,部分患儿因治疗不及时或病后调养失宜,可迁延不愈而致顽固性心律失常。本病属中医学"温病"、"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一般起病前1~2周常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史,故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病因多责之于外感。小儿脏腑娇嫩,形

    2011年04期 v.20;No.156 613-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6 ]
  • 雷公藤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进展

    李红刚;纪伟;宋亚楠;马成功;

    <正>雷公藤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作用。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常用的各型雷公藤制剂都是复合物,由多种有效组分共同发挥生理活性。近年来雷公藤在风湿免疫病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现就近年雷公藤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616-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9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7 ]
  • 中医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现况

    蒋红;焦娟;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治疗,其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关节局部炎症是其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由炎症诱导的骨质丢失、破坏是RA关节改变的最终结局,同时由炎症引起的关节肿痛症状往往是患者就

    2011年04期 v.20;No.156 618-619+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82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7 ]
  •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中医治疗进展

    付海涛;

    <正>1中医辨证治疗目前临床上中药多以口服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呛咳等,疗效因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有所不同。假性球麻痹疗效明显好于真性球麻痹。临床上大多认为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主要病机为风火痰瘀扰乱机体正常功能,导致阴阳失调,筋脉失养,痰蒙清窍发为本病,但在治疗选药,用法有所不同。

    2011年04期 v.20;No.156 620-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4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00 ]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中医药结合康复训练最新治疗进展

    李西忠;史丽英;刘影;吕福全;

    <正>肩-手综合征又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是中风后突然出现的手肿胀、疼痛的继发性并发症。笔者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防治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倪欢欢等[1]观察了浮刺结合功能训练治疗4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治疗组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浮刺治疗,寻找患者肩部的压痛点,在距痛点10cm位置浮刺1针。对

    2011年04期 v.20;No.156 623-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0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5 ]
  • 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治疗现状

    华承磊;叶建新;

    <正>醒脑静注射液是由中医学传统名方"安宫牛黄丸"经科学提取精制而成的新型水溶性静脉注射液,是一种复方中药制剂,静脉给药后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该药主要由麝香、冰片、郁金、山栀等组成,其中麝香气味芳香,善于走窜,能通诸窍不利,为通窍醒脑之要药;冰片辛香走窜,助麝香通诸窍,

    2011年04期 v.20;No.156 626-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63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84 ]
  •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谢晶日;陈占凤;李贺薇;

    <正>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类疾病。临床GERD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食管(BE)3种亚型,其中NERD指存在GERD症状但内镜下未见BE和食管黏膜破损,RE指内镜下可见食管远段黏膜破损;BE系指食管远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

    2011年04期 v.20;No.156 628-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9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9 ]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近况

    石敏;魏江磊;宋红普;

    <正>缺血性脑卒中(CIS)临床常见类型主要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本病属中医学"中风"范畴,近代医家结合现代医学认识,对于本病的病机基本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即中风病的病理机制一般归纳为虚、火、风、痰、气、血六端,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是指肝肾阴虚、气血虚少;"标实"是指风、火、痰、瘀等实邪的存在,但对其关键环节仍认识不一。现就近年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和方法综述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630-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8 ]

临证经验

  • 经方治疗喘证临床体会

    许勇;李良;黄天生;

    <正>经方配伍精当,在喘证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治法角度结合笔者经方体会与案例,总结如下。1发表清里法发表清里法用于治疗外有表症、内有热邪的喘证、咳嗽、哮证、风温、痢疾等病症。治疗喘证的这类经方有麻杏甘石汤、大青龙汤、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等,外感喘满而热积便秘者可选用厚朴七物汤、大柴胡汤等方,外感喘息而泄

    2011年04期 v.20;No.156 672-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5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9 ]
  • 调理脾胃法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

    徐秋;

    <正>根据"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深感顾护脾胃的重要性,在治疗中重视脾胃的调理,收到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心血管病与脾胃的关系心与脾胃不仅在解剖上毗邻,且通过经络、血脉相连,并在功能上相互影响。《灵枢.经脉》曰"足阳明之正","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曰"足太阴脉注心中,从

    2011年04期 v.20;No.156 674-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1 ]
  • 肺系急症辨治心得

    谢夕才;

    <正>1哮喘病急性发作须重视疏风解表哮喘多因外感风邪而诱发,初起多恶寒、发热、头痛、咳嗽、流涕或鼻痒喷嚏,继而喘促,喉中痰鸣,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此因痰伏于内,为外邪引动,壅于气道,致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而发。偏于寒者,痰清稀色白如泡沫,舌淡苔白脉浮紧;偏于热者,痰黄稠,声高气粗,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哮喘发作期治

    2011年04期 v.20;No.156 675-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凉血活血法配合人工肝治疗淤胆型肝炎体会

    高丽芳;赵文霞;

    <正>淤胆型肝炎为临床常见急危重症,死亡率较高。目前西医治疗以激素及保肝降酶退黄药物为主,疗效不理想。笔者以凉血活血法配合人工肝治疗淤胆型肝炎,多获良效。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淤胆型肝炎属中医学"黄疸"范畴,多为感染湿热疫毒之邪所致,《伤寒论.阳明病》指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湿热疫毒之邪蕴滞肝胆,久则入于血分,瘀热阻滞,肝木失疏,胆汁外溢,浸

    2011年04期 v.20;No.156 676-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8 ]
  • 泻法在糖尿病并发顽固瘙痒中的应用

    邓德强;周江;徐坦;梁伟娟;何慧;

    <正>皮肤瘙痒在糖尿病中很常见,发生率为7%~43%。瘙痒甚者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笔者临床采用通腑泻下法治疗顽固瘙痒,疗效较好。举例如下。1病例介绍1.1病案1张某,男性,67岁,回族,2009年8月15日诊。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8年,目前血糖控制尚好;BMI 29kg/m2,Bp125/70 mmHg,血脂正常,尿微量蛋白正常,眼底检查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Ⅱ期。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胫骨前皮肤潮红

    2011年04期 v.20;No.156 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6 ]
  • 偏头痛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王珏;

    <正>偏头痛以一侧或双侧颞部阵发性、搏动性跳痛、胀痛或钻痛为特点,常反复发作,甚则伴恶心呕吐,影响工作、生活。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西医亦无针对性治疗。现将该病的辨治体会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阴精、阳气皆上奉于头,故凡经络脏腑之病变皆可引起头痛;本病多因风、火、痰、瘀及肝、脾、肾等脏腑

    2011年04期 v.20;No.156 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95 ]
  • 掌骨牵引联合中医分期用药治疗桡骨下端极度粉碎性骨折

    朱金星;胡志伟;

    <正>笔者2009年4月-2010年6月应用掌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医分期用药治疗桡骨下端极度粉碎性骨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治疗方法1.1牵引复位局部麻醉下无菌操作,于患肢2、3掌骨中段横穿1克氏针,接牵引弓后悬吊于床边支架上,患者仰卧于病床,上臂水平外展床外,以布带挂3~4kg牵引锤悬吊于上臂做对抗牵引。2~3d后,牵引状态下床头拍片,根据骨折移位情况进行手法

    2011年04期 v.20;No.156 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护理

  • 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的护理

    潘国英;

    <正>本院蛇伤中心2007年4月-2010年10月共收治蝮蛇咬伤患者436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36例患者中男性252例,女性184例;年龄3~76岁,平均40.10岁;伤后至就诊时间0.5~72h,平均4.80h;患者伤口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肿势蔓延,其中376例病例有出现的胸闷、复视、眼脸下垂;并发心脏损害34例,肝脏损

    2011年04期 v.20;No.156 680-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1 ]
  •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结肠炎护理体会

    潘娟;

    <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结肠炎患者逐年增加。本院自上世纪90年代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本病以来,获得满意疗效。特别是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治疗效果得到不断提高。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从褥疮护理浅析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的关系

    蔡淑萍;

    <正>褥疮又称作"压疮"、"席疮",是以皮肤破溃,疮口经久不愈为特征,每因摩擦皮破、染毒而成。本文通过对褥疮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对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提高临床护理效率。1循证护理循证护理,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可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护理措施以褥疮为例循证护理一般步骤如下:(1)

    2011年04期 v.20;No.156 682-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1 ]
  • 中药外敷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金凤霞;

    <正>笔者近年治疗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3例,收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33例均为2008-2010年山东省即墨市中医医院住院病例,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22~80岁,平均46.80岁;病变位于左下肢22例,右下肢11例;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18例,

    2011年04期 v.20;No.156 683-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3 ]
  • 辨证施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丽珍;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80例不同证型EH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疾病证型实施辨证施护。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症状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等。于患者出院后第3个月进行电话回访,应用生活质量量表测量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功能状况、情感状况、症状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辨证施护可有效提高EH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1年04期 v.20;No.156 684-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1 ]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发热患者的辨证施护

    邓秋迎;覃冰心;

    <正>外感发热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笔者的既往分析显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外感发热患者总数的56.9%。近年对2502例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者开展辨证施护,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2011年04期 v.20;No.156 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
  • 小儿腹泻的辨证施护

    郑峰;汪洋;

    <正>小儿腹泻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季节发病较多。由于小儿具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使其脾胃需化生更多的水谷精微充盛机体,小儿脾胃的负担相对较重;同时小儿兼具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脾胃相对较薄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等均可引起脾胃失调而腹泻。笔者

    2011年04期 v.20;No.156 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9 ]
  • 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

    刘晓玉;

    目的探寻痛风性关节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心理疏导,重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活动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 86例均好转出院。结论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使痛风性关节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2011年04期 v.20;No.156 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