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研究报告

  • testko

    路作者;kou

    testko

    201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test

    路作者

    test

    201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神阙穴中药超声导入法对心衰患者利尿作用及对利尿剂抵抗改善作用的临床研究

    常立萍;田宇丹;邓悦;

    目的观察神阙穴中药超声导入疗法对心衰患者的利尿作用及对利尿剂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6例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规范化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神阙穴中药超声导入疗法,对比两组患者B型钠尿肽(BNP)水平、6分钟步行试验、心衰用药的停减、生活质量评价、中医症状有效率评价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水平、6分钟步行试验、利尿剂停减率、强心药停减率、生存质量、中医症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穴中药超声导入疗法配合西药规范化治疗心衰,能够明显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15年02期 v.24;No.202 189-190+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08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111 ]
  • 炎症/抗炎症介质水平与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杨盼;郭健;赵雷;钱风华;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抗炎细介质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50例,其中存活41例,死亡9例,另选8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对患者进行病情程度的评分,并测定血清中炎症和抗炎症介质的浓度。结果脓毒症(毒热内盛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APACHEⅡ评分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与生存组相比较,死亡组IL-10水平、IL-10/TNF-α值有所升高;IL-10/TNF-α与APACHEⅡ评分分值呈线性趋势(P<0.05),相关系数r=0.367,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脓毒症(毒热内盛证)患者炎症介质TNF-α、IL-10、APACHEII评分升高,死亡组IL-10、APACHEⅡ评分高于生存组;IL-10/TNF-α值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

    2015年02期 v.24;No.202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1 ]
  • 加味乌梅丸诱导胰腺癌sw1990细胞NOD-SCID小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赵伟鹏;李波;黄金昶;

    目的观察加味乌梅丸在体内诱导移植性人胰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20只荷瘤小鼠分为对照组、用药组各10只。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瘤造模成功后,用药组每日灌胃加味乌梅丸生药0.4 g/0.4 m L,对照组每日给予无菌注射用水0.4 m L。给药期间每5日测量并计算皮下移植瘤体积,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20 d后处死小鼠,称取瘤质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TUNEL染色标记细胞凋亡,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用药组移植瘤的体积的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加味乌梅丸对NOD/SCID小鼠移植性人胰腺癌瘤抑瘤率为22%,流式细胞分析用药组的早期凋亡率为(29.6833±0.76)%,与对照组(17.0167±2.75)%相比,明显提高(P<0.01),TUNEL法检测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1)为(59.4±19.3)%,与对照组的(19.2±7.4)%比较明显提高(P<0.01)。结论加味乌梅丸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

    2015年02期 v.24;No.202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31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57 ]
  • 牛膝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IL-2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潘宇政;黄李平;李凯;彭玲玲;朱翠香;

    目的观察牛膝水提取物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IL-2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血清IL-2含量与神经细胞凋亡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牛膝高剂量组、牛膝中剂量组和牛膝低剂量组。于伤后6 h给牛膝各用药组灌食牛膝水提取物,其余两组灌食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1次,连续7 d,伤后第7日分别采集血标本及脑组织。采用ELISA及TUNEL原位法分别检测血清IL-2含量和损伤区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 (1)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IL-2含量明显降低,牛膝水提取物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IL-2含量,这一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关系。(2)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存在明显的神经细胞凋亡,用牛膝水提取物干预后不能改善神经细胞凋亡,高剂量反而加重脑组织的细胞凋亡。这一作用与血清IL-2含量升高相关。结论牛膝水提取物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IL-2的含量,血清IL-2含量升高会加重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脑细胞的凋亡。

    2015年02期 v.24;No.202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9 ]
  • 骨质疏松肾阳虚病证结合模型构建的实验研究

    陈剑磨;张胜军;夏炳江;

    目的研究建立骨质疏松肾阳虚病证结合模型的方法。方法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证型模型组(B组)、疾病模型组(C组)、疾病证型模型组(D组)。分别应用去双侧卵巢法构建骨质疏松模型,氢化可的松皮下注射诱导肾阳虚证模型。通过观察小鼠症状体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骨密度、骨组织形态学等评价模型。结果与A组比较,D组小鼠出现毛发干枯,畏寒倦卧,肛温降低等肾阳虚症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P<0.01),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降低(P<0.01),股骨近端、腰椎骨密度下降(P<0.01),HE染色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显示骨小梁排列稀疏、变细,破骨细胞数增多等。结论采取双侧卵巢切除结合氢化可的松皮下注射的方法,能成功构建骨质疏松肾阳虚病证结合模型。

    2015年02期 v.24;No.202 201-20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348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83 ]
  • 中药复方补肾益心片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勃起功能及ACE2-Ang(1-7)-MAS轴的干预作用

    王士超;刘煜德;王嵩;吴辉;杨磊;刘芳;龚兆会;周小雄;叶桃春;李荣;吴伟;

    目的观察补肾益心片对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和对其勃起功能、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及Ang(1-7)的作用。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雄性大鼠分为3组,补肾益心片组、缬沙坦组、模型对照组。治疗4周后,检测血浆和腹主动脉组织内NOS、NO浓度以及血浆Ang(1-7)浓度。用尾动脉测压仪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颈部皮下注射阿朴吗啡(APO)记录其阴茎勃起次数以检测大鼠的勃起功能。结果补肾益心片及缬沙坦均可提高腹主动脉组织内NO含量,提高血浆Ang(1-7)含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益心片组、缬沙坦组治疗后血压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补肾益心片组、缬沙坦组勃起次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补肾益心片可以降低SHR的收缩压。补肾益心片补肾益心片可以改善SHR的勃起功能。补肾益心片可增加SHR腹主动脉NO含量及血浆Ang(1-7)含量。

    2015年02期 v.24;No.202 204-206+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4 ]
  • 益气补脑治疗脑梗死后丘脑痛的临床研究

    陈松林;李鸣;姚璐;刘小云;张常然;郑慧玲;

    目的观察益气补脑治疗脑梗死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1例。两组均在脑梗死二级防治指南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治疗。对照组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进一步分成阳气虚和阴气虚亚组,分别给予参附注射液、奥德金和参麦注射液、奥德金静脉滴注治疗。14 d为1个疗程。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美国安德森肿瘤中心疼痛评估表(MD疼痛值)进行评定,记录治疗前后VAS和MD疼痛值;并且在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较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别不大。但治疗组临床治疗显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5例临床症状消失,达到临床治愈。治疗2周后治疗组停药,跟踪疗效8周,症状无反跳。对照组则无法停药,否则症状反跳明显。治疗前后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气益脑方案治疗脑梗死后丘脑痛安全并有显著疗效。

    2015年02期 v.24;No.202 20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5 ]
  • 加味八珍汤快速恢复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临床研究

    胡斌;

    目的观察加味八珍汤在阶段性大运动量训练后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冬训末期大负荷训练后的20名散打男子运动员,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于调整期12 d内,每日服加味八珍汤1剂;空白组服用等量的安慰剂。观察无氧能力中的输出总功、最大功率、疲劳指数,有氧能力中的拉桨时间、功率、桨频等生理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酸激酶(CK)等生化指标,以及中医疲劳体征诊断等,来评价加味八珍汤在调整期间对促进机体机能快速恢复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服用加味八珍汤前后,受试运动员的输出总功、最大功率、疲劳指数和桨频均显著提高(P<0.01),与空白组相比也有明显提高(P<0.05);服用加味八珍汤后Hb、RBC、WBC、HCT、血清BUN和血清CK的恢复与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好转(P<0.05);用药前后观察组的中医疲劳体征诊断也明显好于空白组。结论阶段大运动量训练后短期调整期间服用加味八珍汤,能明显加速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恢复,改善运动员疲劳体征,加快身体机能状态的恢复。

    2015年02期 v.24;No.202 2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8 ]
  • 中医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的影响

    石凤琴;杨宏山;高炎超;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寒哮喘为78.57%,热哮喘为62.50%)优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时间间隔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中医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较治疗组改善情况更加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 ,能有效地治疗支气管哮喘,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部功能。

    2015年02期 v.24;No.202 213-214+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18 ]
  • 攻癌镇痛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巫桁锞;蒋参;蒋唯;熊慧生;

    目的观察攻癌镇痛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肿瘤伴癌性疼痛患者均予基础治疗,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各30例(分别予攻癌镇痛散外敷,西药三阶梯止痛疗法),中西医结合组34例(予上述中西药合用),观察肿瘤患者止痛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比较,中药组66.67%,低于西药组的93.33%及中西医结合组的94.12%(P<0.05);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疗效相近(P>0.05)。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比较,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P<0.05);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疗效相近(P>0.05)。KPS评分比较,中药组的改善不及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P<0.05);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KPS评分均改善效果相近(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药组为16.67%,低于西药组的90.00%及中西医结合组的52.94%(P<0.05);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发生相近(P<0.05)。结论攻癌镇痛散外敷与三阶梯止痛疗法结合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患者应用三阶梯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2015年02期 v.24;No.202 215-21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00 ]
  • 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张会珍;王琳;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135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70例,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组均予一般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蓝芩口服液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之81.54%(P<0.05);试验组的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后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蓝芩口服液辨治小儿急性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地缩短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2015年02期 v.24;No.202 217-218+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1 ]
  • 消肿止痛膏联合清热化瘀方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

    章明刚;洪时清;何建军;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膏联合清热化瘀方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常规治疗均采用冰敷及加压包扎,并采用本院自制的消肿止痛膏外敷包扎,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热化瘀方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消肿止痛膏涂抹后包扎治疗。疗程均为14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肿胀缓解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缓解。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拓屈、背伸范围总和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都得到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止痛膏联合清热化瘀方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作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肿痛淤血症状。

    2015年02期 v.24;No.202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90 ]
  • 肺癌患者死亡时间与节气相关性研究

    冯睿智;毛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死亡时间与节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庚寅、辛卯及壬辰3个农历年肺癌住院死亡患者死亡日期与节气、地区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死亡日期与节气及气温无明显相关性,死亡时间无一定集中性,在年份、月份及季节上不存在绝对死亡高峰期。结论肺癌患者一年四季都要积极预防,应高度注意年度内的阶段气温的剧烈变化、降水量偏多等因素,特别是在春季的清明、夏季的芒种、秋季的寒露、冬季的立冬等节气区间的气温变化程度,这些节气区间在时间层面上对预警肺癌患者的死亡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15年02期 v.24;No.202 222-224+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2 ]
  • 柔肝化瘀止痉方预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陈航;王静;付莉;

    目的观察柔肝化瘀止痉方预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用柔肝化瘀止痉方治疗,观察治疗后对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后7、14、21、28 d的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14.28%、11.43%、11.43%、8.57%,均高于观察组的8.57%、5.71%、2.86%、0(P<0.05);而治疗3 d在Lingdegaard指数、MCA、ACA、PCA血流速比较无差异(P>0.05);而治疗后7、14、21、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血流速进行比较,治疗后3 d两组在MCA、ACA、PCA血流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7、14、21、28 d观察组MCA、ACA、PCA血流速下降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柔肝化瘀止痉方能有效预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痉挛,提高临床效果。

    2015年02期 v.24;No.202 225-226+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2 ]
  • 通脉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李学家;汤伟忠;

    目的观察通脉活血方预防髋部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7 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脉活血方,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疑似诊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D-Dimer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或P<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肢VAS评分无疼痛者占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6%(P<0.01);治疗后试验组大腿周径差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脉活血方可以降低髋部手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延长其PT、APTT;减轻患肢水肿、改善下肢疼痛症状;降低LDVT的疑似发生率。

    2015年02期 v.24;No.202 22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31 ]
  • 前列痛安巴布贴对ⅢB型前列腺炎前列腺液IL-10及TNF-α的影响

    杨晶;朱文雄;袁博;刘涛;贺菊乔;

    目的观察前列痛安巴布贴对ⅢB型前列腺炎前列腺液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前列痛安组40例、阳性对照组40例和阴性对照组10例,前列痛安组外用前列痛安巴布贴贴脐,阳性对照组外用前列安栓塞肛,阴性对照组外用空白巴布贴贴脐。治疗30 d,评价3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分及检测前列腺液中TNF-α及IL-10含量。结果前列痛安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两对照组(P<0.01),治疗后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中TNF-α及IL-10含量亦低于两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前列痛安巴布贴贴脐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其能有效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还可减少前列腺液中TNF-α及IL-10的含量。

    2015年02期 v.24;No.202 23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6 ]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与血脂相关性的探讨

    张玲;张太君;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与血脂关系及"痰湿"、"湿浊"、"血瘀"等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不同透析龄的患者共90例,分为新入透析组和透析年龄>1年组,通过制订系统调查问卷结合专家评价的方式,对入选患者进行证候调查;检测相应的血脂、肝肾功、血常规,总结其分布规律及联系。结果两组小部分患者出现血脂升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入组各时间点血脂大致正常,两组患者血脂差异经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入组患者规律透析后血红蛋白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肝功大致正常,各证型透析前肌酐水平大致相同,大部分患者无显著贫血,营养状态较好。各虚证、实证之间肝肾功能、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0例患者各中医证型血脂分布无差异,小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出现血脂轻度升高,且表现为低密度质蛋白(LDL)偏高、高密度质蛋白(HDL)偏低、三酰甘油(TG)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个结果可能与患者血透相对充分,低分子肝素、左卡尼丁等使用,病例数相对较少等相关。

    2015年02期 v.24;No.202 23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9 ]
  • 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高长春;林淑梅;徐国良;秦玲;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应用电子计算机对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4年第2期)、中国学术文献(CNKI)总库(1979年至2014年6月)、万方数字化期刊库(1981年至2014年6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至2014年6月),Pubmed(1966年2014年6月)、Embase(1966年至2014年6月)进行检索,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选择,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从中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应用软件Rev Man 5.3对提取的数据来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初步检索,有581篇文献入选,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18篇关于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研究入选。应用心绞痛缓解作为标准:χ2=6.70,df=17,P=0.99,合并OR=4.13,95%CI[3.10,5.50],Z=9.70(P<0.00001)。应用心电图改善作为标准:χ2=9.71,df=17,P=0.92,合并OR=3.22,95%CI[2.58,4.02],Z=10.31(P<0.00001)。各试验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缓解心绞病症状及改善心电图都是有效的,且临床应用安全。

    2015年02期 v.24;No.202 238-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5 ]
  • 丹参酮ⅡA改善脓毒症大鼠脑组织损伤和凋亡的实验研究

    刘芳;冯俊;周文秀;杨俊;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改善脓毒症大鼠脑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CLP),给予丹参酮ⅡA腹腔注射处理。分析治疗6~24 h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病理学变化、细胞凋亡率、促凋亡基因Bax、Fas、P53和Caspase-3和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1)脓毒症大鼠中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随着炎症反应的持续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而丹参酮ⅡA可以抑制脓毒症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的升高(P<0.05);(2)脓毒症大鼠中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随着炎症反应的持续呈逐渐恶化趋势(P<0.05);丹参酮ⅡA干预后,MDA和SOD的异常水平显著改善(P<0.05);(3)脓毒症组大鼠造模后6 h脑组织已出现病理学的异常改变,并随着炎症反应的持续呈逐渐加重趋势,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给予丹参酮ⅡA处理之后,病理学的异常改变得到明显的改善,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4)Bcl-2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随着炎症反应的持续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p53、Bax、Fas和Caspases-3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并随着炎症反应的持续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丹参酮ⅡA干预可以使上述蛋白和m RNA的异常表达水平部分恢复(P<0.05)。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改善脓毒症大鼠脑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机制是通过其抗炎(TNF-α、IL-1β)、抗氧化(MDA、SOD)的作用,并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53、Fas、Caspase-3)的表达来实现。

    2015年02期 v.24;No.202 24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7 ]
  • 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鲁召欣;宋永欣;闫志兴;王君;安朋朋;韩洁;姜志明;解建;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腑逐瘀方中药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日、第10日,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8%(P<0.05);且中医证候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血清中TNF-α、IL-6、IL-8均较对照组也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5年02期 v.24;No.202 247-248+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2 ]
  • 清热活血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高江宝;凌孟晖;张用华;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活血法治疗。结果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0%,高于对照组的66.70%(P<0.05)。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水平均出现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经治疗14 d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滞度、全血黏滞度均有改善(P<0.05);其中治疗者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hs-CRP、D-二聚体水平、全血黏滞度、血浆粘滞度、纤维蛋白原均较前改善,但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2015年02期 v.24;No.202 24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6 ]
  • 葛根芩连汤加减辨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研究

    张爱军;景高云;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辨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口服葛根芩连汤加减诊治,对照组患者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的状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2.50%(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状况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实验组腹泻、大便性状、腹部绞痛、便血、里急后重、肛门疼痛与口干乏力等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辨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能够显著降低各项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15年02期 v.24;No.202 25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2 ]
  • 养肺保元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白介素-2及白介素-10的影响

    邱念念;刘良丽;刘亿淑;吴俣;

    目的观察养肺保元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因子白介素-2及抑炎因子白介素-10的影响。方法将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家庭氧疗、支气管舒张剂、止咳化痰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肺保元膏,两组疗程均为3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IL-10数量上升更为明显,治疗效果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COPD稳定期患者FEV1%和FEV1/FV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提高(P<0.05);从两组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肺保元膏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因子白介素-2及抑炎因子白介素-10的水平,延缓肺功能的进行性下降,临床疗效显著。

    2015年02期 v.24;No.202 25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9 ]

综述

  • 腹部外科老年糖尿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路作者

    腹部外科老年糖尿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201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测试:哮喘

    路作者

    201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研究进展

    黄伟;李芹;

    <正>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严重并发症有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是该病致死的主要原因。该病是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l6)、埃柯病毒和EV71型等引起,其中EV71和Cox Al6引起HFMD最为常见[1]。目前HFMD仍然在儿童中占据较高的发病

    2015年02期 v.24;No.202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0 ]
  • 大黄鞣质对组织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铂;王兵;王勇强;曹书华;

    <正>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传统泻下类中药的代表药物[1],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湿退黄、逐瘀通经等功效[2-3]。大黄含有多蒽醌类、二蒽酮类、鞣质和多糖等,20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大黄鞣质具有降低血清尿素氮活性的作用[4],随后关于大黄鞣质活性的研究而不断展开。其中鞣质在大黄生药中含量多达30%,主要分为水解型和缩合型,其单体成分主要包括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和d-儿茶素(d-cate-

    2015年02期 v.24;No.202 286-2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8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34 ]
  • 浅析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任春;陆曙;

    <正>扩张型心肌病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该病常伴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出现的频度较高,预后不良,不少患者猝死[1]。西医主要从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预防栓塞和猝死方面着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2]。但由于该病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殊的防治方法,死亡率仍较高。中医学对扩张型心肌病有其独特的认识,在该病的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

    2015年02期 v.24;No.202 28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5 ]

临床观察

  • 眩晕症85例的分型论治观察

    张安富;游艳华;冉利;李万梅;秦敏;郑颖;付元林;李贵贤;

    目的观察分型论治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眩晕症患者辨属肝阳上亢18例,痰火内盛14例,痰湿内阻11例,气血亏虚8例,阴虚阳亢9例,阴阳两虚12例,气血瘀滞13例,分别予以对证施治。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有效,各证型间疗效相当。结论眩晕症辨证施治临床疗效满意。

    2015年02期 v.24;No.202 257+26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8 ]
  • 电针耳迷走神经点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朱伟坚;徐妍;周静珠;王茵萍;

    目的观察电针耳迷走神经点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在化疗开始前30 min缓慢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治疗组在和对照组使用相同药物的基础上同时采用针刺及电针双侧耳迷走神经点的治疗方法,每日2次,连续3 d。结果化疗后第1日和第2日两组病例控制恶心的有效率相当(P>0.05),在化疗后第3日治疗组病例控制恶心的有效率为74.07%,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5)。化疗后第1日两组病例控制呕吐的有效率相当(P>0.05),在化疗后第2日治疗组病例控制呕吐的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在化疗后第3日治疗组病例控制呕吐的有效率为8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耳迷走神经点联合盐酸帕洛诺司琼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等症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并且可以降低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率。

    2015年02期 v.24;No.202 29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4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09 ]
  • 健脾和胃合剂缓解胰腺癌伽玛刀放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傅敏;侯妍利;袁敏;胡陵静;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合剂缓解胰腺癌伽玛刀放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行伽玛刀放疗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伽玛刀放疗第1天起,实验组给予肌肉注射胃复安联合口服健脾和胃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胃复安治疗。观察伽玛刀放疗过程中和放疗结束后7 d内两组缓解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胃肠道反应总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和胃合剂具有益气健脾、和胃降逆之功效,能有效缓解胰腺癌伽玛刀放疗后胃肠道反应,改善患者食欲。

    2015年02期 v.24;No.202 294-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1 ]
  • 经筋层电针松解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

    丁荣富;黄仕荣;

    目的观察经筋层电针松解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筋层电针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组间、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月后,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筋层电针松解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有显著疗效,可明显缓解疼痛。

    2015年02期 v.24;No.202 29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17 ]
  • 耳穴压丸结合足底按摩/穴位贴敷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

    张霞;张新生;谢燕;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结合足底按摩/穴位贴敷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耳穴压丸结合足底按摩/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艾司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中医症状评分以及整体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时,观察组患者的PSQI指数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晨起困倦、心悸易惊、神疲倦怠、健忘、烦躁易怒、易汗出头痛眩晕、注意力不集中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时,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耳穴压丸结合足底按摩/穴位贴敷治疗有助于改善睡眠障碍和中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理想方法。

    2015年02期 v.24;No.202 298-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56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06 ]
  • 二联疗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中风病先兆证临床观察

    韩凤芹;王敬章;姚艳冰;耿惠;靳红微;

    目的观察二联疗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中风病先兆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外敷乳没磁朱软膏于耳门、听会穴,内服潜阳熄风汤配合心理疏导;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负面情绪、临床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治疗组负面情绪,临床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成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二联疗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中风病先兆证,能够帮助患者建立合理情绪,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稳衡血液成分,减少血脉伤害。

    2015年02期 v.24;No.202 30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2 ]
  • 针灸联合自拟补肾壮骨汤改善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观察

    刘晓伟;孙凌蓉;夏殷;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自拟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骨质疏松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维D2磷酸氢钙片、鲑鱼降钙素注射液、骨肽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加口服自拟补肾壮骨汤。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骨密度增加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75%(P<0.05);X光片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联合自拟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

    2015年02期 v.24;No.202 30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06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百日咳综合征临床观察

    陈慧;程燕;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百日咳患儿随机分为西医组(序贯使用阿奇霉素或抗病毒药)、西药+中药口服组(口服阿奇霉素和中药)、西药+中药贴治组(口服阿奇霉素和中药贴治)各52例,第1疗程5 d后停4 d,第2疗程3 d后停4 d,观察各组临床疗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西药+中药口服组总有效率为94.23%,西药+中药贴治组92.31%,西医组96.15%,3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中西医结合方法能明显缩短患儿痉咳期的时间,缓解患儿痛楚,并在卫生经济学效益上较西医组有一定优势,更加经济节约。而西药组+中药口服组与西药组+中药贴治组之间在缩短患儿痉咳期的时间和成本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儿童百日咳综合征在缩短病程、方便舒适、成本-效果比等方面较单纯使用西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

    2015年02期 v.24;No.202 306-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7 ]
  • 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配合握力球功能锻炼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苏方东;胡培植;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配合握力球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术后配合握力球功能锻炼,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共24例,术后随访3月,采用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24例病例均得到随访,其中优15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外固定支架配合克氏针治疗具有手术方法简便、固定确切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等突出优点,同时配合握力球功能锻炼可以起到督促患者的作用,临床疗效较好。

    2015年02期 v.24;No.202 308-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6 ]
  • 复元活血汤与早期综合护理联合预防肺挫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疗效观察

    李向莉;张振坤;周国云;李秀荣;朱会焕;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与早期综合护理联合预防肺挫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加服复元活血汤并实行早期预防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治疗与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相关住院指标以及并发症,观察组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联合复元活血汤能够有效预防肺挫伤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可尽快使患者的肺部功能恢复,降低肺挫伤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及其他高危并发症几率。

    2015年02期 v.24;No.202 310-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1 ]
  • 开心通灌颗粒治疗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临床观察

    李媛;庄康保;王娜;邹敏;李显雄;

    目的观察经验方开心通灌颗粒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对血流变学指标、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治疗组加用开心通灌颗粒,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hs-CRP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或P<0.01);两组患者血浆黏度、FIB、TG、TC、LDL-C和hs-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或P<0.01)。结论开心通灌颗粒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临床症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改善冠脉微循环,纠正脂质代谢紊乱,降低体内高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从而起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

    2015年02期 v.24;No.202 313-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推拿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袁筱岩;陈志昌;单杰;

    目的观察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治疗效果。方法 10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仅给予三字经派推拿,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同时配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2,3,4周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2,3,4周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症状改善率也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小儿CVA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2015年02期 v.24;No.202 31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78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04 ]
  • 萆薢黄柏饮与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疗效对比观察

    李建军;王为;

    目的比较萆薢黄柏饮与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痛风患者16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萆薢黄柏饮,对照组予以秋水仙碱口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萆薢黄柏饮治愈率明显高于秋水仙碱组,其对血尿酸的改善亦明显优于秋水仙碱组,且安全性高。结论萆薢黄柏饮治疗痛风疗效满意。

    2015年02期 v.24;No.202 317-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3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

    李飞鹏;

    目的观察老年支气管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130例患者按照临床试验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8%,高于对照组的83.08%(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FVE、FEV1、PEFR)均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疗效,能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肺功能。

    2015年02期 v.24;No.202 319-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0 ]
  • 强心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

    郭晓梅;刘艳军;李俊;

    目的观察强心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口服β受体阻滞剂、ACEI或利尿剂的同时,加用地高辛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心通脉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1)。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脑钠肽(BN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心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2015年02期 v.24;No.202 320-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8 ]
  • 高位低压灌肠法配合散剂外敷治疗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孙蔚;

    目的观察高位低压灌肠法配合散剂外敷对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芒硝外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加大黄高位低压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淀粉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第3日、5日、7日血清淀粉酶、IL-6、TNF-α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高位低压灌肠法配合芒硝外敷能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临床体征,具有抗感染及抑制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生成的作用。

    2015年02期 v.24;No.202 32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3 ]
  • 微波照射联合白冰方穴位贴敷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杨环玮;冯文杰;王淑英;王品;丁静;

    目的观察微波照射联合白冰方穴位贴敷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普米克令舒,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冰方穴位贴敷(天突、璇玑、双肺腧、双定喘)联合微波照射(双定喘),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FEV1、FEV1/FVC(%)及PEF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哮喘症状控制起效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照射联合白冰方穴位贴敷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疗效明确,安全可靠。

    2015年02期 v.24;No.202 325-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27 ]
  • 从阳明论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盛磊;金劲松;

    目的观察从阳明论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中药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疗程为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1);治疗组血尿酸(UA)、血沉(ESR),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从阳明论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确实可行,且疗效较好,佐证了痛风发于阳明的假说。

    2015年02期 v.24;No.202 327-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2 ]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经络)辨证分型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关系

    尚丽霞;梁振湖;张红蕾;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MS)中经络不同证型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探讨二者之间关系。方法106例IMS患者于入院始发状态下进行辨证分型,抽血采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等炎性因子的水平,比较不同证型间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IMS始发状态下各证型中风痰瘀阻证所占比例最高(43.40%),实证所占比例为78.30%,实证炎性因子水平高于虚证(P<0.01)。结论 IMS中实证炎性反应较虚证更为强烈,炎性因子可以作为辨证分型和愈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2015年02期 v.24;No.202 329-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29 ]
  • 针药联合治疗贝尔面瘫急性期临床观察

    蒋杏丽;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贝尔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1 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在轻度面瘫患者治疗有效率相当,但在中度、重度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别较大,尤其是遇到重度面瘫患者,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贝尔面瘫疗效可靠且安全,起效时间短。

    2015年02期 v.24;No.202 331-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37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42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观察

    章福宝;陶怡;宁静;

    目的观察中医自拟方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剂,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差别不大(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比黏度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余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自拟方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机体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用药安全可靠。

    2015年02期 v.24;No.202 33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6 ]
  • 生脉散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观察

    龚玲英;雷美琴;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生脉散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按照临床试验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西药组(30例)、生脉散联合组(33例)两组。西药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生脉散联合组采用西药联合生脉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以及随访半年、1年、2年后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脏大小变化情况。结果生脉散联合组总有效率为72.73%,高于西药组的56.67%(P<0.05);随访半年、1年、2年后生脉散联合组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生脉散联合组优于西药组(P<0.05),1年后的效果优于西药组同期(P<0.05)。治疗后收缩期左室内径(LVDs)、舒张期左室内径(LVDd)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生脉散联合组显著优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生脉散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明显,能提高患者后期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

    2015年02期 v.24;No.202 335-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1 ]
  •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

    沈涌;罗烈岚;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肿量、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治疗后,两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而对照组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率以及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并且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均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从而促进脑血肿吸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2015年02期 v.24;No.202 337-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36 ]
  • 四磨汤加味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喻镁佳;金中梁;吴红样;

    目的观察四磨汤加味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磨汤加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退热药、解痉止痛药使用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之80.56%(P<0.05);观察组患儿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发热症状消失时间相当(P>0.05);观察组使用退热药以及解痉止痛药的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磨汤加味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其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同时减少退热药以及解痉止痛药的使用剂量。

    2015年02期 v.24;No.202 339-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09 ]
  • 疏肝明目清热解毒法治疗急性全葡萄膜炎临床观察

    姚雅丹;

    目的观察疏肝明目清热解毒法治疗急性全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均接受全身及局部糖皮质激素和局部散瞳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中医疏肝明目清热解毒法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视力情况、并发症及激素副作用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69.39%和总有效率95.92%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8.98%、71.43%(均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情况较治疗前好转(P<0.05),且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和激素副作用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疏肝明目清热解毒法治疗急性全葡萄膜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急性全葡萄膜炎患者并发症和西药治疗副作用。

    2015年02期 v.24;No.202 34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2 ]
  • 养心汤治疗老年室性早博40例临床疗效观察

    潘冲;宓丹;

    目的观察养心汤治疗老年室性早博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心律平口服,实验组采用养心汤口服,疗程均为30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87.5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汤可以有效的治疗老年室性早搏,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5年02期 v.24;No.202 34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9 ]
  • 甲硝唑复合剂联合清胃散加味治疗急性根尖周脓肿临床观察

    段松海;

    目的观察甲硝唑复合剂联合清胃散加味治疗急性根尖周脓肿的效果。方法 13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复合剂进行根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胃散加味联合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94%及显效率65.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与46.97%(均P<0.05),两组治疗后牙龈肿痛、咀嚼痛、发热及口臭口苦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临床应用甲硝唑复合剂联合清胃散加味治疗急性根尖周脓肿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2015年02期 v.24;No.202 345-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0 ]
  •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心肾阳虚证)疗效观察

    潘爱珍;陈克芳;侯祥平;李建军;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给予标准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参附注射液静滴。观察治疗前、后l周的临床症状、心率、血压,测定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的浓度及心脏超声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62%和显效率53.13%均高于对照组的87.50%、46.88%(均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指数(CI)、每分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及射血分数(EF)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均P<0.01),而血浆中NT-Pro BNP值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显著,可升高CI、CO、SV及EF值,降低血浆中NT-pro BNP的浓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NT-pro BN水平,安全性好。

    2015年02期 v.24;No.202 347-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96 ]
  • 葶苈大枣泻肺汤对肺挫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lL-8水平的影响

    王健;孙滢;于克静;刘云月;

    目的观察葶苈大枣泻肺汤对肺挫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组80例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为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上配合加减葶苈大枣泻肺汤口服或鼻饲2周治疗。监测治疗前、治疗第7日、治疗第15日血浆TNF-α、IL-6、IL-8水平,记录氧和指数、前后呼吸频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在治疗第7日和治疗第15日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l 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第15日显著低于治疗第7日(P<0.05),治疗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氧合指数、呼吸频率、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有死亡病例。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显著降低肺挫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并改善患者顶后。

    2015年02期 v.24;No.202 349-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5 ]
  • 掌侧微创切口加Herbert螺钉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临床观察

    马志伟;孙波;王敏;

    目的观察腕舟骨骨折患者采用掌侧微创切口加Herbert螺钉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腕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掌侧微创切口加Herbert螺钉和西医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元活血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第3日、7日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程度分级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第3日、7日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肿胀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观察,均未出现骨不连、伤口感染、骨坏死等并发症,Mayo功能评定分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腕舟骨骨折患者采用掌侧微创切口加Herbert螺钉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对缓解疼痛、降低肿胀程度、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2015年02期 v.24;No.202 351-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09 ]
  •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马登超;李永;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0例SAP患者分为血必净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性基础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结果血必净组在治疗5、10 d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治疗10 d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28 d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中转手术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SAP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改善胰腺微循环,减轻胰腺病理损害。

    2015年02期 v.24;No.202 353-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27 ]
  • 防己茯苓汤对慢性心衰(心气阳虚证)患者干预的临床观察

    王妙;陆曙;

    目的观察防己茯苓汤对慢性心衰(CHF)(心气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化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防己茯苓汤,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尿量水平均有增加(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ei指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2 h后治疗组S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h、72 h,CO高于治疗组(P<0.05);72 h后C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防己茯苓汤对CHF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5年02期 v.24;No.202 35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13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薛乘风;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将带状疱疹6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开始结痂时间及全部脱痂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2015年02期 v.24;No.202 357-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08 ]
  • 中药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

    王淑英;丁静;冯文杰;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合并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3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给予补益肺肾化痰活血中药口服合并穴位贴敷加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加金水宝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年内的急发次数,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3年内急发平均次数分别为2.48次和3.88次。治疗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较前好转(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P<0.05)。结论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有减少患者3年内急发次数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作用。

    2015年02期 v.24;No.202 359-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28 ]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徐继宗;刘冬婷;尹谨;张帅;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肠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X线片液气平面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X线片液气平面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85.00%)及总有效率(9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80.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具有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有效率高等优点。

    2015年02期 v.24;No.202 361-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91 ]
  • 中药泡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期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朱坚;许建平;

    目的观察中药泡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病恢复期肩手综合征疗效。方法 9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泡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肿胀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和肿胀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2.07±0.56)分、(0.51±0.23)分、(51.21±7.85)分与对照组(3.45±1.02)分、(0.79±0.31)分、(36.54±6.5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泡洗联合康复训练可减轻中风恢复期肩手综合征患者肿胀和疼痛程度,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

    2015年02期 v.24;No.202 363-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17 ]
  • 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洪利生;孙丽岩;王京;韩玉华;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在心功能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BNP水平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及对血浆脑钠肽的影响疗效满意。

    2015年02期 v.24;No.202 365-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24 ]
  • 安神解郁汤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

    许慧;陈建宏;张慧明;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安神解郁汤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2周、4周、6周、8周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安神解郁汤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

    2015年02期 v.24;No.202 367-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4 ]

思路与方法

  • 广州登革热的中医诊疗思路

    柴瑞霭;刘清泉;

    <正>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安排,2014年9月下旬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中医医院刘清泉院长带队,赴广州第八医院同该院协作以中医思维的方法对2014年夏秋季广州出现的登革热,在院长张复春和急诊科主任潭行华的支持下分组进行调查分析,并深入病区对危重患者进行会诊。现将广州登革热的中医诊疗思路报告如下。1广州登革热病因特点2014年广州夏秋季流行的登革热,虽已是夏末入秋,但广州8~9月仍高温多雨,尤其8月份气候炎热,

    2015年02期 v.24;No.202 258+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4 ]

专家经验

  • 李莉主任医师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经验

    高磊;李莉;

    <正>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指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引起的一大类认知损害综合征,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VCI的直接原因,脑卒中是导致VCI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增高,VCI对中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及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也愈加严重。对于VCI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西药,而辨证使用中药治疗VCI则具有一定的优势。李莉主任医师系全国第5

    2015年02期 v.24;No.202 259-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8 ]
  • 陆金根教授治疗Ⅰ、Ⅱ度内痔便血的经验

    彭军良;陆金根;

    <正>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1]。Ⅰ、Ⅱ度内痔以保守治疗为主,Ⅲ、Ⅳ度内痔多采用手术治疗。陆金根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著名肛肠病专家,第5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承中医外科名家、全国著名中医外科学家顾

    2015年02期 v.24;No.202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5 ]
  • 符思教授治疗吐血经验

    占新辉;王微;王颖;符思;

    <正>符思教授为中日友好医院中医消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在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消化及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中医药辨证治疗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高脂血症、

    2015年02期 v.24;No.202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7 ]
  • 杨道文教授应用“杨氏利水定喘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经验

    张静颖;杨道文;

    <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学称之为"肺胀"、"咳嗽"、"喘证"、"痰饮"、"心悸"、"水肿"等。本病晚期急性发作常出现心力衰竭,西医主要为利尿治疗,但遇老年患者,病情繁杂,且后期西药利尿剂常效果不显,患者生活质量极差,中医此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利水平喘上,显示出明显优势。中日友好医院杨道文教授在工作中自创"杨氏利水定喘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杨教授经验介绍如下。

    2015年02期 v.24;No.202 269-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4 ]

证治探讨

  •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特点研究

    李聪;钟利群;刘国玲;程雪;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特点。方法应用《中风病辨证诊断量表》对95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证候诊断,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最常见的证候是痰证,其次是火热证,然后依次是血瘀证、风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最为少见;痰证常与火热证相兼出现,其次是痰证与血瘀证相兼出现;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常表现为数证相兼,以两证相兼最为常见,无论是作为独立证候还是与其他证候相兼出现,痰证均占较高的比例。结论痰证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上应对痰证予以重视。

    2015年02期 v.24;No.202 27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95 ]
  •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王颖辉;赵昕;远庚;刘畅;付征;齐文升;

    目的探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并探求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广安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36例,于入院24 h内的第1个清晨测定PCT,根据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PCT水平并归纳中医证型,比较不同证型间PCT水平的差异。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及PCT水平均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分型为阴阳两虚证患者病死率最高,阴阳两虚证患者PCT水平与痰热闭肺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PCT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痰湿瘀滞证患者PC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中医辨证分型为阴阳两虚证患者PCT水平较高。

    2015年02期 v.24;No.202 273-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33 ]
  • 从肝论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辨治体会

    杨淑莲;

    <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特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病属中医学"血证"、"紫癜"、"衄血"等范畴。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血液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将其统一命名为"紫癜

    2015年02期 v.24;No.202 275-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85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21 ]

实验报告

  • 健脾止泻散对脾虚泄泻小鼠PMΦ吞噬功能、血清LZM含量的影响

    陈玲;王娜;

    目的探讨脾虚泄泻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菌酶含量变化的规律,揭示脾虚泄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中药制剂(健脾止泻散)治疗脾虚泄泻小鼠,观察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学依据。方法以幼龄ICR系小鼠为实验研究对象,用番泻叶水浸液灌胃建立脾虚型泄泻动物模型,用健脾止泻散治疗,对其进行大便性状、饮食量、体质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酶含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脾虚自然恢复组的小鼠大便稀薄,饮食量、体质量明显降低,同时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酶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脾虚自然恢复组相比,健脾止泻散明显改善了脾虚泄泻小鼠的大便性状,饮食量和体重明显增加,同时提高了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菌酶含量水平(P<0.01)。结论脾虚泄泻小鼠存在免疫功能的低下,通过健脾止泻散治疗不仅改善了脾虚泄泻小鼠的整体状况,而且提高了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菌酶含量,从而进一步证明健脾止泻散是治疗脾虚泄泻的有效方剂。

    2015年02期 v.24;No.202 278-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9 ]
  • 培土生金法对脾虚证反复呼吸道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白井林;刘薇薇;张同园;

    目的观察对脾气虚证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小鼠血清Ig A、脾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分泌的影响,探讨培土生金法干预脾气虚证RRTI小鼠免疫系统的机制。方法用苦寒泻下法建立脾气虚证RRTI小鼠模型,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处理,用药8 d后,眼球取血,脱颈椎处死小鼠,无菌取脾脏,加PBS液研磨后离心取上清液。结果培土生金法可提高脾虚证RRTI小鼠血清Ig A、脾细胞IL-2、IL-4、IFN-γ分泌水平(P<0.05)。结论培土生金法可以提高脾气虚证RRTI小鼠血清Ig A、脾细胞IL-2、IL-4、IFN-γ分泌水平,改善脾气虚证RRTI小鼠免疫作用。

    2015年02期 v.24;No.202 28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23 ]

临证经验

  • 暴喘临证辨治探析

    张东伟;陈岩;

    <正>暴喘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突然急性发作的严重的呼吸功能不全,是喘证的危重证候。古既有"喘急"、"肺气喘急"及"喘急死证"等表述,临床常表现为呼吸频数,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重,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不能平卧,面青唇紫,或烦躁不安,或神情萎靡、昏昧、痉厥等,甚至由喘致脱。《灵枢·天年》篇中就有"喘息暴疾"的记载,《直指方》中对暴喘发生有"诸有笃病,正气欲绝之时,邪气盛行,多壅逆而为喘"的记载,《医

    2015年02期 v.24;No.202 369-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3 ]
  • 临床急诊中痧证误诊案例3则辨析

    陈伟杰;卢益中;江松平;

    <正>痧证是以突然头晕、头痛、脘腹胀满或绞痛,胸闷不适,欲呕不呕、欲泻不泻,甚则四肢挛急,突发昏仆,唇甲青紫,或肘窝、颈前两旁青紫痧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病证[1]。其病因一般多认为是感受外来邪气、机体经络血脉失和所致,北方称"青筋",浙江一带多称"痧气"[2]。其病情复杂,变化多端,而采取刮痧等处理能很快缓解症状,民间应用非常广泛。关于痧病近年来各种媒体上也多有描述,有的医院甚至还开设有痧证

    2015年02期 v.24;No.202 371-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重用黄芪救治狼疮性肾炎患者1例

    张会文;

    <正>1病例资料患某,女性,25岁,因"皮疹伴双膝关节疼痛4年,加重伴咳嗽1周"于2013年4月1日由门诊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收入我院。患者4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及躯干部皮疹伴双膝关节疼痛、双手关节晨僵、脱发、畏光及双手、双足雷诺现象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诊断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经对症治疗好转,此后患者一直间断服药治疗(具

    2015年02期 v.24;No.202 372-373+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5 ]

护理

  • 基于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

    吴凌云;蒋雨玲;唐世琪;

    目的研究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睡眠质量现状,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患者预后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住院治疗与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常规的住院治疗与出院指导基础上,给予一系列的社区干预活动,比较3个月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脑卒中发生率与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平均得分为(6.44±3.04)分,干预后PSQI平均得分为(5.58±2.20)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可降低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C水平、脑卒中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睡眠质量(P<0.05),研究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C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睡眠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睡眠较差,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TIA患者TC水平,脑卒中风险,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2015年02期 v.24;No.202 374-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