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

研究报告

  • 补肾益髓方及其拆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和脊髓中β-APP和MAP-2表达的影响

    安辰;王永强;师一民;赵晖;李明;齐放;张秋霞;陈振振;樊永平;王蕾;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BSYS)方及其拆方补肾(BS)和化痰活血(HTHX)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和脊髓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作用。方法 56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MO)、醋酸泼尼松组(PA)、梓醇组(CA)、补肾益髓组(BSYS)、补肾组(BS)和化痰活血组(HTHX),每组8只。对照药给予PA(6 mg/kg),CA(40 mg/kg);BSYS、BS和HTHX组分别以3.02 g,1.44 g和1.57 g生药/kg给药。NC及MO组以等量蒸馏水代替。每日1次,连续灌胃40 d。小鼠发病第25日(急性期)和第40日(缓解期)取脑和脊髓,采用免疫荧光(IF)法检测β-APP表达,免疫组化(IHC)法检测MAP-2的表达。结果发病第25日和第40日,MO组小鼠脑β-APP表达较NC组显著上调(P<0.001),而MAP-2表达则较NC组明显下调(P<0.01或P<0.001),与MO组比较,各治疗组(PA、CA、BSYS、BS和HTHX组)均可明显下调β-APP蛋白表达(P<0.05或P<0.01),上调MAP-2表达(P<0.05或P<0.01)。其中发病第25日小鼠脑β-APP表达PA组效果优于CA、BS及HTHX组(P<0.05)。各组小鼠脊髓内β-APP、MAP-2表达变化趋势与脑相似。结论 BSYS方及其拆方均能减轻轴突损伤及促进其修复,尤以BSYS全方更为显著。

    2016年04期 v.25;No.216 565-56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6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7 ]
  • 益气养阴汤对放射性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相关体液免疫功能影响

    张燕;赵迪;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益气养阴汤对放射性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相关体液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6例放射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实验组在同期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用益气养阴汤。患者于治疗前、后及疗程分别采集并测定血清CRP及体液免疫中C3的浓度。根据放射性肺炎的急性放射性损伤(RTOG)分级标准将56例患者进行分级。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均可见不同程度下降,而实验组经益气养阴汤处理后血清CRP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实验组血清CRP值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经放射性肺炎的RTOG分级标准将患者进行分级后,可知血清CRP值与放射性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g G、Ig A、Ig M的浓度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益气养阴汤治疗后,补体C3浓度显著升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两组的差异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放射性肺炎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汤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肺炎患者炎症反应水平,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016年04期 v.25;No.216 569-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25 ]
  • 炎调方抑制LPS诱导人肺泡上皮细胞炎症因子释放机制研究

    施荣;王倩;韩丹;熊旭东;

    目的体外观察炎调方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内毒素(LPS)诱导的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中炎症因子的释放。方法采用炎调方药物血清方法,观察其对A549细胞的作用效果及其机制。MTT法观察细胞存活率;双抗体夹心酶联合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细胞中白介素-8(IL-8)和前列腺素E_2(PGE_2)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环加氧酶2(COX2)和NF-κB的表达;运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与炎调方联合运用,观察NF-κB信号通路对COX2的调控作用。结果 LPS明显抑制了A549细胞增殖,炎调方药物血清(炎调方药物血清)能缓解LPS的细胞毒性;炎调方药物血清明显降低了LPS诱导的IL-8、PGE_2和COX2释放和表达。炎调方药物血清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COX2表达。结论炎调方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LPS的细胞毒性和炎症因子释放。

    2016年04期 v.25;No.216 572-574+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7 ]
  • “调神益智”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连清;刘伟超;王伟光;刘仁斌;

    目的观察"调神益智"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调神益智"针刺治疗,两组都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针刺组与对照组的总显效率分别为96.25%和87.50%,针刺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都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针刺组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也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眩晕评分为(1.28±0.45)分和(2.34±0.54)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25±1.34)分和(4.28±1.23)分(P<0.05),同时针刺组治疗后的眩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黏度与红细胞压积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针刺组的血浆黏度与红细胞压积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神益智"针刺治疗颈性眩晕能有效缓解眩晕症状,提高总体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加快椎-基地动脉血流与降低血液黏度有关。

    2016年04期 v.25;No.216 575-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61 ]
  • 针灸治疗青光眼的选穴规律

    曾祥新;孙忠人;吕晓琳;尹洪娜;孙琦;王迪;李佳诺;

    目的总结近15年针灸治疗青光眼的选穴规律。方法笔者通过检索CNKI 2000年至今的关于针灸治疗青光眼的相关文献,对其中的选穴、配穴以及归经进行了统计、归纳和分析,并对其中规律进行了总结和讨论。结果本研究中青光眼涉及11条经脉,5个奇穴和2个特定穴,其中每条经脉的选穴个数占本经穴位数量比例最大为肝经(21.4%),其次为脾经(14.3%);胆经(11.4%);心包经(11.1%),通过数量统计得出治疗青光眼的所有经脉以及奇穴、特定穴的主穴总频数为117次,配穴总频数为39次,主配穴总频数为156次,其中奇穴的主穴频数占所有经脉以及奇穴、特定穴主穴总频数百分比最高(27.4%),其次为膀胱经(18.8%);胆经经(15.4%);胃经(10.3%),肝经的配穴频数占所有经脉配穴总数百分比最高为(20.5%),其次脾经(15.4)、奇穴、胆经、大肠经(均为12.8%),主配穴频数占所穴位总数百分比以奇穴(23.7%)位列第一,第二是胆经(14.7%),第三是膀胱经(14.1%),第四是肝经(12.2%)。共统计主穴23个,配穴15个,其中主穴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个依次分别为:睛明穴17次(14.5%);球后穴14次(12.0%);太阳穴13次(11.1%)。配穴使用频次较高者为:合谷穴和太冲穴5次(12.8%);足三里、风池、三阴交、太阳穴均4次(10.2%),主配穴总频次前五名为:睛明穴和太阳穴均为17次(11.0%),风池15次(9.6%),球后穴11次(9.0%),合谷12次(7.7%),太冲穴11次,(7.1%)。结论选穴最多的是奇穴,膀胱经次之,睛明穴为运用频次最高腧穴其次为球后穴和太阳穴,一般遵局部取穴,辩证取穴和特定穴的选穴规律。

    2016年04期 v.25;No.216 579-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51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7 ]
  • 黄芪保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郑义;张培影;孙蓉蓉;李志刚;李先池;

    目的观察黄芪保心汤对盐酸阿霉素致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5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6只和造模组49只,造模组使用阿霉素腹腔注射8周后,36只DCM成模大鼠分为:中药组给予黄芪保心汤5 m L/kg灌胃,西药组予卡托普利50 mg/kg,联合组予卡托普利和黄芪保心汤联合给药,造模组作为模型组不予处理,对照组和造模组正常喂饲。4周后再次行心脏彩超观测心室重构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脑钠素(BNP)、基质裂解素2(ST2)的含量,测定左室质量分数(LVMI),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天狼猩红苦味酸(SR)染色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结果与造模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均有显著差异(P<0.05),BNP、ST2水平均有降低(P<0.01),LVMI及CVF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黄芪保心汤可以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及延缓心室重构进程,联合西药效果更加显著。

    2016年04期 v.25;No.216 583-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67 ]
  • 鱼金葶颗粒对AE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IL-8、TNF-α的影响

    宋欠红;樊睿;苏玉杰;李云华;朱虹江;陈丽娟;叶勇;

    目的观察鱼金葶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匀浆中细胞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病理组织分析。方法将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鱼金葶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对照组。采用烟雾吸入加脂多糖灌肺复合因素建立AECOPD大鼠模型。应用鱼金葶颗粒干预。采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IL-8、TNF-α的含量。结果鱼金葶高剂量、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肺组织匀浆IL-8、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金葶颗粒对AE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匀浆中IL-8、TNF-α有明显的干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IL-8、TNF-α的水平。

    2016年04期 v.25;No.216 588-589+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加减银翘散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于莹;张功;黄海量;吕征;仇大伟;韩涛;汤继芹;

    目的评价以银翘散为主方加减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全文数据库(WAN FANG)、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国内中文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5年间公开发表过用银翘散治疗手足口病的随机或半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通过Rev Man5.1软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及Meta数据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16项研究,其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CI值)为1.19[1.14,1.23];症状及体征积分中退热时间、口腔及手足疱疹消退时间的积分比较的MD(95%CI)数值分别为-1.10[-1.25,-0.94]、-2.15[-2.33,-1.97];住院时间积分比较MD(95%CI)数值为-1.30[-1.55,-1.06];不良反应的RR(95%)数值为0.14[0.03,0.76]。结论银翘散加减方治疗手足口病与西药相比,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在症状体征改善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但其所纳入的临床研究质量相对偏低,尚需高质量研究对其进行进一步证实。

    2016年04期 v.25;No.216 590-593+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4 ]
  • 腹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肌疲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关炜;尚芳;王洋;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辅助呼吸肌运动评分、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氧合指数、血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即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1)两组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2)两组辅助呼吸肌运动评分、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肺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0/F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差异更明显(P<0.01)。但两组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气分析: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血氧饱和度(Sa O2)治疗后均较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后Pa O2、Sa O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Pa CO2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加用腹针可明显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且能改善呼吸肌运动及肺通气功能,缓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情况,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6年04期 v.25;No.216 594-597+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60 ]
  • 基于文献对病毒性脑炎用药规律研究

    刘志勇;赵丽娜;孟毅;李三景;

    目的在系统收集60年来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文献的基础上,探索病毒性脑炎(病脑)中临床用药规律,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病毒性脑炎用药认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检索CBM,CNKI和中医,收集有关疾病的病脑文献资料信息,整理病脑中药、中成药、西药及中成药联合应用规律,使用SPSS19.0统计描述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病毒性脑炎临床用药规律,中药以黄芩、黄连、板蓝根、生石膏等清热解毒药最为常用;中成药柴石退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安宫牛黄丸、清开灵注射液等应用居多;西药以利巴韦林注射液、干扰素等抗病毒药为基础,在与营养神经药物、抗病毒药物、激素类药物等联合应用,以上西药经常与安宫牛黄丸、犀角地黄丹、痰热清注射液等中成药联合应用。结论经统计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病脑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2016年04期 v.25;No.216 598-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1 ]
  • 连豆清脉方对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预防作用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朱红俊;陆曙;苏伟;龚少愚;陈浩;周春刚;刘钰龙;谈晓东;

    目的研究连豆清脉方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预防作用,以及对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通路中Toll样受体-4(TLR-4)、NF-κB、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10只、空白预防组(空预组)10只、模型组10只、辛伐他汀预防组(辛预组)10只、连豆清脉方预防组(连预组)10只;后4组大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早期AS模型,同步采用连豆清脉方、辛伐他汀,分别对大鼠AS模型进行预防性干预。并对主动脉血管壁厚度、组织PARP-1阳性细胞表达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 RNA表达、血清NF-κB水平检测计算。结果 1)光镜下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厚度存在差异(P<0.01),连预组和辛预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厚度明显薄于模型组(P<0.01),但是和空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大鼠左心室组织PARP-1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ARP-1阳性细胞表达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连预组和辛预组PARP-1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是明显高于空预组(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2)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 RNA表达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连预组和辛预组TLR-4 m 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连预组低于空预组(P<0.05)。大鼠血清NF-κB水平各组间存在差异(P=0.001);其中连预组NF-κB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与空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豆清脉方可预防高脂饮食导致的AS形成;其机制与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PARP-1、TLR-4、NF-κB等环节有关。

    2016年04期 v.25;No.216 601-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3 ]
  • 葶苈子水提液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5表达的影响

    张朝晖;徐小云;瞿星光;邹文博;李灵丰;曾超;姚玲;钟建华;

    目的观察葶苈子水提液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5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18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葶苈子治疗组(治疗组)共3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后4 h处死大鼠。计量24 h尿量,收集血液样本,测定血气分析,摘取肺脏,称重并计算肺系数,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并采用免疫电泳法测定通道蛋白5(AQP5)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治疗组肺湿重、肺系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肺湿重、肺系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肺湿重、肺系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量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葶苈子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24 h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a O2、Pa CO2、p H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Pa O2、Pa CO2、p H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观,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双肺充血水肿、肺外周可见片状炎性渗出、体积明显增大,肺泡呈粉红色,气管内有粉红色分泌物溢出,或见血性胸水;模型组100倍镜下示肺泡广泛水肿及片状炎细胞浸润,局灶性出血,结构轮廓几乎丧失,部分肺泡受压萎陷。肉眼观,治疗组较模型组大鼠双肺肿胀减轻,肺表面光滑,弹性可;光镜下治疗组肺泡可见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肺泡结构及轮廓显示不清,但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肺泡内水肿液明显减少,仅见炎细胞浸润。电泳结果示,模型组APQ5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葶苈子治疗组可明显上调APQ5蛋白表达。结论葶苈子有改善急性肺损伤的效果,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改善水通道蛋白5含量或者活性有关。

    2016年04期 v.25;No.216 606-608+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1 ]
  • 益气养阴通络法对兔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皮功能的影响

    王奎英;刘彤;杨莺;

    目的探讨具有益气养阴通络功效的通脉颗粒防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耳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脉颗粒组(中药组)、阿托伐他汀组(西药组),各12只。正常组未经手术及用药,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用球囊导管剥脱兔腹主动脉内膜行手术造模。模型组术前及术后未用药;中药组于术前1 d开始给予通脉颗粒灌胃给药,连续用药3周;西药组于术前1 d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连续用药3周。3周后采血检测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Western方法检测兔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可明显增加血浆NO,降低ET-1;中药组、西药组可增加VEGF蛋白表达,减少b FGF、TGF-β1蛋白表达(均P<0.05)。结论通脉颗粒能够促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及内膜修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ET-1,升高血浆NO,增加VEGF,减少b FGF、TGF-β1蛋白表达有关,初步具有防治PIC术后再狭窄的作用。

    2016年04期 v.25;No.216 609-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6 ]
  • 丹参酮Ⅱ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治疗作用

    梁江红;罗蕊丽;冷小飞;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7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达那唑组,丹参酮小、中、大剂量组。将大鼠自体子宫内膜组织经皮下移植于模型组、达那唑组及丹参酮ⅡA小、中、大剂量组右侧腹部,制作大鼠EM动物模型。造模后丹参酮小、中、大剂量组用丹参酮ⅡA灌胃治疗14 d,达那唑组灌达那唑,对照组及模型组灌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测定大鼠尾静脉血清雌二醇(E2)、白介素-2(IL-2),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Rα)及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量。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子宫内膜组织VEGF蛋白及VEGF m RNA,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HIF-1αm RNA等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中、大剂量组血清IL-2、E2均降低,异位子宫内膜组织ERα、PCNA、VEGF蛋白及VEGF m RNA表达量表达均下调(P<0.05)。结论丹参酮ⅡA抑制大鼠子宫异位内膜生长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祛瘀、活血调经的药性及下调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上VEGF蛋白及VEGF m RNA表达,抑制移植的子宫内膜组织血管新生,降低IL-2、E2分泌,减轻血管内皮炎症反应造成的组织纤维化增生有关。

    2016年04期 v.25;No.216 612-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7 ]
  • 清末民初医家“三张”治疗脑出血学术思想探析及其影响

    刘利娟;童东昌;周德生;

    张士骧、张山雷、张锡纯为清末民初三大医家,三者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对"脑出血"的认识不断深入,阐述了脑出血的病因病机及遣方用药原则。本文将"三张"对该病认识的异同做了全面的叙述,为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2016年04期 v.25;No.216 616-618+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0 ]
  • 针刺夹脊穴及督脉穴对急性脊髓损伤神经传导通路影响的研究

    陈荣良;杜伟斌;全仁夫;

    目的探讨针刺夹脊穴及督脉穴对急性脊髓损伤神经传导通路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兔80只,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针刺穴位组、甲基强的松龙(MP)疗法组,每组16只,造模成功后进行MR检测鉴定。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不予任何治疗。针刺组、MP冲击疗法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脊髓中度损伤模型后,针刺组给予夹脊穴及督脉穴电针治疗,采用连续脉冲,频率2 Hz,输出电流0.6~1 m A,每次30 min,每日1次,共7次;MP疗法组造模后即按30 mg/kg首剂静注1次,1 h后即开始应用按5.4 mg/kg计算23 h总量,分4次静脉注射。1周后对各组兔子进行一般行为,神经功能,损伤截段HE染色,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评价和对比。结果在精神状况、反应能力、活动度方面,术后7 d时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动物均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针刺穴位组较MP疗法组、模型对照组恢复状况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Reuter评分无变化,假手术组术后7 d恢复到术前水平;模型对照组、MP疗法组、针刺穴位组术后7 d Reuter评分均降低,针刺穴位组与模型对照组、MP疗法组比较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脊髓损伤7 d后,HRP呈蓝黑色表达于脊髓灰质中,相较于模型组,针刺组与MP组明显使受损脊髓组织表达更多,但可能是时间原因,仍无法达到假手术组水平,提示针灸对脊髓神经通路的再通是有一定作用的;与此同时,针灸组与MP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HRP阳性表达强度的光密度值与HE染色结果吻合。结论针刺能明显改善急性脊髓损伤的神经和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为调节红核神经元细胞,使得损伤截段神经通路修复而产生作用。

    2016年04期 v.25;No.216 619-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87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92 ]
  • 疏肝和胃方对胃食管反流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TRPV1表达的影响

    曹会杰;刘春芳;程艳梅;张秀莲;王宏伟;朱生樑;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对胃食管反流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内脏敏感因子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机理。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行贲门肌切开术加幽门半结扎术制备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并分别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免疫组化法及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QPCR)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1受体及TRPV1 m 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西药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RPV1阳性表达明显增高(P<0.05);中药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TRPV1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背根神经节组织中TRPV1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两组背根神经节组织中TRPV1 m 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可能通过抑制TRPV1过度表达来发挥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

    2016年04期 v.25;No.216 623-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23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1 ]
  • 姜黄素对脓毒症大鼠小肠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张良;王永春;朱文娟;

    目的探索姜黄素对脓毒症大鼠小肠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姜黄素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盲肠结扎穿孔方法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刺穿盲肠外,其余操作同脓毒症组,姜黄素治疗组模型建立后1 h腹腔注射姜黄素(二甲亚砜作为溶剂),假手术组及脓毒症组注射同样剂量的二甲亚砜。于手术后24 h、48 h处死大鼠,测定小肠黏膜组织的含水量;小肠黏膜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单磷酸腺苷(AMP)含量;观察并比较各组小肠黏膜上皮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姜黄素治疗组的小肠组织水肿程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较脓毒症组明显降低(P<0.05);姜黄素治疗组的小肠黏膜ATP、ADP含量较脓毒症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AMP含量明显下降(P<0.05);小肠黏膜上皮组织病理学提示姜黄素治疗组的组织损伤明显轻于脓毒症组。结论姜黄素对脓毒症大鼠小肠组织水肿和能量代谢的抑制状态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2016年04期 v.25;No.216 627-629+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5 ]

薪火传承

  • 叶柏教授从肺脾论治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经验

    林燕萍;叶柏;

    笔者有幸跟叶师学习,依据叶师临床经验,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法方药等方面总结了其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2016年04期 v.25;No.216 630-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99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3 ]
  • 赵坤教授辨治小儿难治性喘证学术思想初探

    金继超;陈天翼;

    赵坤教授治疗小儿难治性喘息首辨阴阳、宗气、肾气之盛衰,次辨风、痰、瘀等病理因素之新旧、轻重。治疗上重视六经五脏一体观,以治肺为主,兼顾脾、肾等。

    2016年04期 v.25;No.216 633-634+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2 ]
  • 纪文岩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心血管病的临床经验

    刘璐;崔淑菲;李瑞霞;纪文岩;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出自《伤寒论》的一首经典名方,属小柴胡汤类变方,历代医家对此有诸多研究。纪文岩老师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结合运气理论及本方辛开苦降、寒热并用的组方特点,通过枢转气机,宣化痰饮治疗少阳肝胆抑郁、太阴脾虚痰凝证的心血管方面疾病,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6年04期 v.25;No.216 635-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7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7 ]
  • 季建敏教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经验探析

    黄晶晶;季建敏;

    季建敏主任医师从事血液科相关疾病诊疗工作2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难治性疾患。笔者现将季老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经验总结如下:异病同治,重辨病机;以阴平阳秘,调整阴阳为总纲;以止血为缓急之策,强调止血而不留瘀。文末附上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相关性疾病病案2则,以资临床医生参考。

    2016年04期 v.25;No.216 637-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证治探讨

  • 从“瘀阻肠角”论治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探析

    李颖;吕章明;李桃桃;颜新;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腹痛、腹泻为主症的自发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病因复杂,发病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气滞瘀阻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病机因素,从理气化瘀之本入手,兼顾脾胃正气,可以达到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2016年04期 v.25;No.216 640-64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4 ]
  • 基于筋骨力学平衡探讨提拉旋转斜扳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临床思考

    范志勇;吴山;李振宝;赖淑华;郭汝松;田强;林应强;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是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中的难点。笔者通过分析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过程中筋与骨力学平衡的中西医理论,提拉旋转斜扳法的操作技巧及生物力学效应,从筋骨力学失衡角度分析提拉旋转斜扳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思路及相关临床思考。

    2016年04期 v.25;No.216 642-643+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7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76 ]
  • 少阳病与感染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王博超;王东强;张万祥;李志军;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常由重症感染引起,进而以炎性介质释放为始动因素,导致多脏器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对于MODS的治疗,目前西医方面仍以支持治疗为主,缺乏有效手段。而《伤寒论》中少阳病与其在病因、易得人群、病理机制、临床症状、治疗原则等多方面相似。因此将《伤寒论》中的少阳病与多脏器功能不全进行对比,进而将少阳病的治法引入到MODS的治疗中,可以为MODS的治疗引入新的思路。

    2016年04期 v.25;No.216 644-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3 ]
  •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泻下法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常雯茜;徐占兴;

    加强患者肠道管理是临床治疗重症肺炎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有重要的意义。而中医药在肠道管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理论根源,并有着一定的临床应用基础。故本文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其历代的发展应用及现代医学实验等对肺肠的关系进行了多方位的剖析,明确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基本治法,确立了泻下法在重症肺炎中应用的基本依据。进而从泻下法治疗肺疾的历史渊源、应用目的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系统阐释了泻下法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并重点提出了中药灌肠是该应用中的典型代表,是"从肠论治"重症肺炎中最主要的手段。为泻下法在重症肺炎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更好指导医疗临床实践。

    2016年04期 v.25;No.216 647-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25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65 ]
  • 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导吐及解毒治疗

    程小娟;张荣珍;

    中医学认为,少量饮酒可以防病治病,有益健康,而过量饮酒易造成酒精中毒,耗气血、损伤脏腑,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早期迅速排出毒物,减少酒精的吸收,对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导吐"及"解毒"治疗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提供更多途径。

    2016年04期 v.25;No.216 650-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0 ]
  • 理气健脾法为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体会

    刘书红;尹亚东;

    笔者通过西医学和传统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的梳理,认为UC最基本的病机是肝气郁结、脾胃虚弱。久泄伤阴,阴损及阳,久病入络,则会产生诸多变证。所以治疗上应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基本方法,结合临床辨证调整药物配伍,治疗效果是满意的。

    2016年04期 v.25;No.216 653-654+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8 ]

实验报告

  • 甲氨蝶呤与雷公藤多苷片联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铁宁;张桂芝;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与雷公藤多苷片联用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方法 50只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40只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模型,然后分为模型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甲氨蝶呤与雷公藤多苷片进行治疗,用药后每隔3 d评估其关节炎指数和肿胀度,治疗7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 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在用药第24日、36日和48日各治疗组大鼠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并且联合治疗组大鼠在用药第24日、36日和48日的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肿胀度显著低于甲氨蝶呤组和雷公藤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所有造模组大鼠关节液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关节液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联合治疗组大鼠关节液中IL-6的水平降低程度显著高于甲氨蝶呤组和雷公藤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所有造模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TGF-β1 m RNA表达均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VEGF、TGF-β1 m 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联合治疗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TGF-β1m RNA表达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甲氨蝶呤组和雷公藤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RA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促进RA大鼠症状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关节液中TNF-α和IL-6水平和抑制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TGF-β1 m RNA表达有关。

    2016年04期 v.25;No.216 655-657+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75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46 ]

文献分析

  • 近30年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用药规律分析

    魏保沛;胡丰良;余翔;陈丹;黄丹丹;王蕊;龚秀丽;

    目的通过临床用药频次分析总结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中医病因病机和用药特点,以探讨该综合症中药治疗规律。方法通过对1985年1月至2015年1月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诊治IBS-D的文献进行检索,统计分析所选文献中的治法和药物,总结各病因病机和药物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结果 IBS-D病因病机共有4种,其中脾虚肝郁为最常见,占81.47%;用药共209味,按功能归为36类,进一步合并为18大类,其中补虚药、解表药、理气药和利水渗湿药排名前四,使用频次共占60.67%。结论中药治疗IBS-D有一定规律可循,本研究可为今后该病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

    2016年04期 v.25;No.216 658-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1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9 ]

医籍研析

  • 从《寓意草》探析喻昌治痢思想

    周雯;薛文轩;吴承艳;

    喻昌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其治验丰富,学术独到,晚年著有《寓意草》一书。本文通过对该书记载的痢疾医案进行探析,发现喻氏治痢不仅辨病机,审虚实,采用"逆流挽舟""通因通用""流者塞之"等法,而且善用经方,师古不泥古,用药轻灵圆活。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后世在临床上学习及借鉴。同时,喻氏辨证立法治痢的思路对现代医学治疗细菌性痢疾一类的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6年04期 v.25;No.216 661-662+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 ]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诊治中风特色浅析

    黄淼鑫;李雅婧;李鑫辉;杨梦;许福丽;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共载医案32则,记录和体现了叶天士诊治中风病的学术思想。叶氏认为肝肾亏虚、阳化内风是中风病的根本病机,创立了"阳化内风"学说,以涵养肝肾,补虚养阴为治疗大法,为后人治疗中风病留下了诸多精辟的理论法则及方药。本文通过对中风篇所载医案进行分析,从中探求叶天士诊治中风的思路、处方用药规律和治疗特色。

    2016年04期 v.25;No.216 663-664+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3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7 ]
  • 急症脐疗法的古代应用

    卢承顶;田思胜;张永臣;

    脐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被广泛运用于包括急症在内的中医临床各科疾病。古代常用的急症脐疗方法包括直接灸脐法、隔物灸脐法、熨脐法、药物敷贴法、脐部按摩法、浴脐法、脐部拔罐法等。脐疗法的作用机理与脐的特殊生理和解剖结构有关。但就现在急症脐疗法的研究而言,相应文献整理总结仍属空白。笔者希望今后对急症脐疗法相应的文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挖掘,总结适宜病症,提炼适合现代临床的治法,来更好的应用于现代临床急症。

    2016年04期 v.25;No.216 665-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2 ]

综述

  • 活血化瘀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概述

    冯容;陈永斌;

    急性脑梗死(ACI)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属中医"中风"等范畴,瘀血为其重要致病因素,活血化瘀疗法能消散体内瘀血,使新血复生、血脉畅通,与现代医学"改善循环""促血管新生等相通,是治疗ACI的有效方法。以下将从中医及西医两方面对活血化瘀疗法进行概述。

    2016年04期 v.25;No.216 668-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57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48 ]
  • 中西医治疗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临床研究进展

    黄伟;李芹;周文;刘丽;

    <正>白血病对化疗药物敏感,进行强烈的化疗有可能取得最大的效果,虽然可最大限度地杀灭白血病细胞、提高白血病的疗效,但同时也会带来严重的骨髓抑制的不良后果,进而导致严重感染,处理不当后果较为严重,且有可能导致化疗相关性死亡。白血病口腔溃疡是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患者有明显的烧灼样的疼痛,口腔溃疡常会让患者疼痛难忍,影响进食,儿童口腔黏膜病的发病率会更高,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1]。目前用于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

    2016年04期 v.25;No.216 672-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2 ]
  • 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中医治疗进展

    赵希云;张晓刚;宋敏;曹林忠;张宏伟;王振;

    近年来中医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主要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原则,并倡导动静结合、内外兼治等的指导方针,形成以分期辨证论治用药为准则,全面综合治疗的医疗体系,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理筋手法、穴位注射、刺络拔罐、中医理疗、中医综合疗法等特色治疗。

    2016年04期 v.25;No.216 675-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048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58 ]
  • 高血压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平肝补肾药物干预探讨

    诸虹;王昕;郝纪婷;常诚;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指在血管性因素的基础上继发的认知功能损害,高血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始发因素。本文从高血压导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以及平肝补肾药物的干预进行探讨。

    2016年04期 v.25;No.216 678-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清热化痰活血方对冠心病PCI术后炎症反应影响研究进展

    张志辉;龚少愚;

    炎症反应是冠心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病理因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不能从根本上去除冠心病的炎症病理,术后仍具有较高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目前,术后单纯西医标准治疗并不能完全抑制炎症反应。近来,诸多中医家认为,痰瘀热毒是PCI术后炎症反应的重要病机。许多研究表明,联合应用清热、化痰、活血中药更能有效抑制冠心病PCI术后炎症反应,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清热化痰活血方对冠心病PCI术后炎症反应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6年04期 v.25;No.216 682-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5 ]
  • 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杨宇;夏建龙;陈刚;杨挺;蔡平;

    <正>脊髓型颈椎病(CSM)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及突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导致脊髓受压、缺血,继而出现脊髓功能障碍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项部疼痛、上肢酸胀、疼痛、麻木、无力感,严重者可出现上肢肌力下降,握拳困难,手指精细动作减弱,行走不稳、易摔跤以及肢体的触痛觉减退或过敏,胸腹部的束带感。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一般为人群的10%~15%,男性

    2016年04期 v.25;No.216 685-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82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55 ]

临床观察

  •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ICU脓毒症患者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毛诗昊;江荣林;王灵聪;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ICU脓毒症患者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ICU脓毒症患者伴肠功能障碍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大承气汤,并每日2次保留灌肠,共7 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每日3次,疗程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肠内营养耐受率、DOA及D-乳酸浓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第5日的肠功能评分别为(0.486±0.313)分和(0.635±0.3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第7日的肠功能评分别为(0.216±0.354)分和(0.425±0.3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第7日的肠内营养耐受率分别为85.42%和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7日的DAO活性剂D-乳酸浓度分别为(2.02±0.17)U/m L、(1.09±0.13)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第7日的(2.48±0.35)U/m L、(1.28±0.18)mg/L(P<0.05)。两组患者药物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8%和1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ICU脓毒症患者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6年04期 v.25;No.216 68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69 ]
  • 化浊毒方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无溶栓机会患者的临床观察

    张国良;史春林;陈建权;张海生;刘冬梅;刘大水;王玉超;

    目的观察化浊毒方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无溶栓机会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对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及出院时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的72.50%(P<0.05),出院时病残程度0级、1级、2级、3级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4级、5级、6级、7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化浊毒方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无溶栓机会患者临床预后。

    2016年04期 v.25;No.216 691-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运动康复处方联合补肾活血方对急性期髋部骨折髋关节功能、骨生物力学和骨密度的影响

    王伯华;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运动康复处方对急性期髋部骨折髋关节功能、骨生物力学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已行髋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120例急性期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治疗组给予运动康复处方联合补肾活血方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骨生物力学指标、骨密度并应用SF-36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骨生物力学指标、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骨生物力学指标、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中生理职能、生理机能、活力及躯体疼痛4个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运动康复处方可改善急性期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骨生物力学指标,增加骨密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2016年04期 v.25;No.216 693-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0 ]
  • 射频等离子体针刀联合臭氧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贾杰海;乔晋琳;丁宇;张静;付本升;崔洪鹏;向东东;杜薇;

    目的观察射频等离子体针刀联合臭氧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腰椎术后综合征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射频等离子体针刀联合臭氧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治疗。统计计算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下降,ODI评分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6、12个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60.71%(P<0.05)。结论射频等离子体针刀联合臭氧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2016年04期 v.25;No.216 696-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0 ]
  • 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脊柱椎体骨折康复过程中骨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冯艳琴;姚忠红;秦雪琴;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脊柱椎体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椎体骨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102例,对照组电针夹脊穴,配合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穴电针刺激20 min,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穴位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采用图像分析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骨折椎体骨密度,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患者血清VEGF、VEGF m RNA阳性表达,比较总有效率,评价穴位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脊柱椎体骨折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图像分析显示治疗组患者骨密度明显提高,血清VEGF及VEGF m RNA阳性表达均明显增强,总有效率90.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2%(均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对增加骨钙沉积、促进骨折椎体骨痂形成及椎体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的合成分泌,促使骨折椎体局部组织血管内皮新生,增加局部骨折组织血液供应,调节椎间盘组织细胞代谢并维持平衡等具有明显的作用。

    2016年04期 v.25;No.216 699-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5 ]
  • 虫类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刘继强;刘继琴;徐秋;

    目的观察虫类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前者采用常规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加用虫类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虫类中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

    2016年04期 v.25;No.216 702-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化瘀通腑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韦刚;李海强;李勇;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化瘀通腑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并加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化瘀通腑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恢复的时间,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首次排大便时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5 d和10 d后的中医症状积分,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白细胞介素-10(IL-10)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化瘀通腑法可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反应,消除肠道功能障碍,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016年04期 v.25;No.216 704-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50 ]
  • 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倪浩斌;张萃艺;王华政;

    目的观察中医化痰通络法与针灸醒脑开窍法联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1周后、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量表Barthel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量表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2周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82.50%(P<0.05)。结论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满意,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2016年04期 v.25;No.216 707-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80 ]
  • 润肺益肾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丁念;卢丽君;刘陈;甘盼盼;谢苗苗;贺贤丽;

    目的观察润肺益肾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进行药物与非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润肺益肾饮口服,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监测治疗前后肺功能,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中的相关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别记录两组治疗期间急性加重患者数。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L)]、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呼吸症状、疾病影响、活动能力评分及总评分水平差别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症状、疾病影响、活动能力评分及总评分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生活质量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急性加重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与用药有关的肝肾功能异常和其他毒副反应。结论润肺益肾饮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呼吸道症状,阻止肺通气功能下降,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2016年04期 v.25;No.216 709-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1 ]
  • 自拟活血健脾解毒方治疗冠心病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王正椋;姜玉红;刘天易;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健脾解毒方治疗冠心病并发急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和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血健脾解毒方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心脏彩超检测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末径(LVSEd)、左房内径(LAd)等心功能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3.00%(P<0.05)。治疗前两组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心悸、恶心呕吐及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心悸、恶心呕吐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LVDEd、LVSEd、LAd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LVDEd、LVSEd、LAd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BUN、Cr及Ccr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BUN、Cr及Ccr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BUN和Cr下降,Ccr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健脾解毒方治疗冠心病并发急性肾衰竭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心肾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2016年04期 v.25;No.216 712-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2 ]
  • 针刺联合委中穴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王世友;钱海良;章新玲;江旭;杜若;程志昆;张建;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委中穴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LI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7例予以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56例予以针刺联合委中穴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6.67%(P<0.05)。结论针刺联合委中穴放血治疗LIDH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6年04期 v.25;No.216 715-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7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功血临床观察

    苏东方;李莉;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对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血清雌二醇(E2)和促卵泡生成素(FSH)、TNF-α与IL-2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都明显降低,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E2与FSH值都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和IL-2值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TNF-α和IL-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功血能有效促进子宫内膜厚度的降低,提高血清E2与FSH的表达,降低血清TNF-α和IL-2的表达,从而提高总体治疗疗效。

    2016年04期 v.25;No.216 717-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2 ]
  • 自拟泄热祛瘀方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高静;赵雨馨;

    目的观察自拟泄热祛瘀方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单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泄热祛瘀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的77.50%(P<0.05)。两组治疗后CSS评分和GC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SS评分和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自拟泄热祛瘀方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改善意识障碍症状,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2016年04期 v.25;No.216 720-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1 ]
  • 消风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荨麻疹(风湿证)的临床观察

    徐洁;

    目的观察消风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荨麻疹(风湿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 98例急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消风散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对比分析两组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评分与皮损症状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的89.59%(P<0.05);两组瘙痒症状评分与皮损症状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风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荨麻疹(风湿证)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2016年04期 v.25;No.216 722-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3 ]
  •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合并持续负压引流术促进小腿中下段软组织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临床观察

    刘涛;蒋振兴;李森;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负压引流下小腿创面的愈合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 4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每次持续负压引流术(VSD)后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每次VSD术后予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创面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和可行2期手术闭合创面时间。结果治疗组第1次拆除VSD时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2期手术闭合创面时间、创面细菌计数、患者治疗过程中Mc Gill疼痛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能促进VSD负压引流创面的肉芽组织生长,缩短行2期手术(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闭合创面时间,减少患者感染和缓解疼痛,是小腿中下段开放性创面可选用的有效可行方法。

    2016年04期 v.25;No.216 724-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8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李小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带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理化检查客观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2016年04期 v.25;No.216 726-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2 ]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

    曹丽艳;赵维欣;刘雪梅;

    目的观察分析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痰热清注射液入液静滴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62%优于对照组的79.58%(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40.88±26.32)h、咳嗽消失时间(70.18±33.61)h、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8.25±0.15)h均分别优于对照组的(75.36±35.45)h、(99.07±22.17)h、(72.69±0.94)h(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或皮肤瘙痒等,给予停药或对症处理,未见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CAP安全有效。

    2016年04期 v.25;No.216 728-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8 ]
  • 清热通痹除湿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李振平;

    目的观察清热通痹除湿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血沉、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86例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清热通痹除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两组疗程均为2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血沉、血尿酸,治疗后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IL-1β、CRP、TNF-α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沉、血尿酸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沉、血尿酸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之74.42%(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清热通痹除湿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沉、血尿酸,且安全可靠。

    2016年04期 v.25;No.216 730-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7 ]
  • 头体针刺合用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李师臣;张蕾;窦峰诠;

    目的观察头体针刺合用辅助西医内科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内科药物治疗,而针刺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头体针刺合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Barthel指数(BI)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BREF)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结果针刺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MA、BI评分和WHO QOLBREF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同时针刺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体针刺合用辅助西医内科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可有效增强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2016年04期 v.25;No.216 73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3 ]
  • 自拟通腑泻热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于国强;石绍顺;李明飞;

    目的观察自拟通腑泻热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行机械通气自拟通腑泻热方治疗及抗感染、化痰、减轻肺水肿等相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口服本院自拟方剂通腑泄热方,早晚各1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Murray肺损伤评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56%,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aO_2、PaO_2/FiO_2、PaO_2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urray肺损伤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虽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自拟通腑泄热方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指数,减少肺损伤评分,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安全性较好。

    2016年04期 v.25;No.216 734-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1 ]
  • 应用内热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陈艳红;孙涛;陈敏;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依据治疗点及肌肉附着点进行内热针治疗,每日1~2次。对照组选取治疗点、曲池、肘劳穴进行电热针治疗,每日1~2次。疗程均为2周。足疗程后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握力指数测定、肘关节功能等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前明显改善,而对照组仅肘关节功能评分较前有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握力指数、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足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结论内热针可以有效改善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的电针治疗。

    2016年04期 v.25;No.216 736-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1 ]
  • 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痰瘀证)56例临床观察

    王京军;阎晓悦;崔译心;

    目的观察应用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稳定血压、脑细胞保护剂等基础治疗,并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 L静脉点滴,治疗组加用益气化痰通络方,疗程14 d;比较两组气虚痰瘀证候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中医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应用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痰瘀证可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2016年04期 v.25;No.216 739-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5 ]
  • 自拟化痰清热方联合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范荣伟;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清热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ECOPD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加联合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化痰清热方。7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患者的血气分析、实验室指标、肺功能以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进炎症的吸收(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之90.00%(P<0.05)。结论自拟化痰清热方联合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2016年04期 v.25;No.216 741-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1 ]
  • 肾康注射液与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对比观察

    陈鹏;陈垂海;陈兴强;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比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RFⅣ期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标准的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静脉滴注肾康注射液,对照组予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症状改善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67%(P<0.05),但总有效率相当(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Ccr及症状改善明显(P<0.05或P<0.01)。治疗前后,两组共发生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约4.62%。其中观察组1例和对照组2例,均与研究药物无关,并且为轻度,继续用药后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对比血必净注射液治疗CRFⅣ期具有较好的疗效。

    2016年04期 v.25;No.216 74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64 ]

临证体会

  • 浅议祛邪反应

    韩裕璧;王甜甜;张福利;

    祛邪反应是疾病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因此正确认识祛邪反应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介绍了如何认识祛邪反应,如何区分祛邪反应与不良反应、心理反应。应对祛邪反应,要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变化,在辨证准确基础上坚定治疗,加之良好的沟通,获得患者积极配合,就会取得疗效。并详述导师张福利教授处理祛邪反应的典型病案,以期增加医者相关经验,提高临床疗效。

    2016年04期 v.25;No.216 746-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4 ]
  • 缪刺法结合拔罐治疗肌肉拉伤2例

    曲宪双;刘立安;戴淑青;崔晨华;

    <正>肌肉拉伤一般都是由于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根据肌肉-肌键是否完全断裂,肌肉拉伤可分为部分断裂和完全断裂2大类,以部分肌纤维断裂较为多见,部分肌纤维断裂的症状体征常不典型,易发生于大强度离心运动后,可表现为局部疼痛和肿胀,收

    2016年04期 v.25;No.216 748+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1 ]

护理

  • 整体护理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肝动脉介入移植术围术期的作用

    刘梅讯;谭利;龙海燕;雷凤琴;彭贵海;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HNC)干预对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肝动脉介入移植术围术期的疗效。方法将AC失代偿期患者58例,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HNC组)与传统护理组(TN组),各29例。分别被实施HNC干预、TN干预。结果两组入院当天状态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介入移植术当天、术后第4周末、出院当天HNC组状态焦虑评分均低于TN组(P<0.05);两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比较,HNC组术后第4周末,腹胀、纳差、乏力、腹水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0%(29/29)、96.68%(28/29)、93.15%(27/29)、89.72%(26/29);TN组术后第4周末腹胀、纳差、乏力、腹水的有效率分别为62.15%(18/29)、58.64%(17/29)、65.52%(19/29)、55.25%(16/29)。两组比较,各症状与体征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NC组出院时健康教育覆盖率、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与住院天数分别为100.00%(29/29)、93.10%(27/29)、3.45%(1/29)、(44±4.29)d;TN组出院时健康教育覆盖率、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与住院天数分别为79.31%(23/29)、75.86%(22/29)、10.34%(3/29)、(48±4.66)d。两组比较,教育覆盖率、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与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为HNC组穿刺点局部血肿、发热、肝区疼痛不适以及全身酸痛发生率分别为3.45%(1/29)、6.90%(2/29)、10.34%(3/29)、10.34%(3/29);TN组分别为13.79%(4/29)、17.24%(5/29)、20.69%(6/29)、24.14%(7/29)。两组比较,HNC组穿刺点局部血肿、发热、肝区疼痛不适以及全身酸痛发生率均低于TN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以通过降低AC失代偿期患者行自体BMSCs介入移植术围术期的负性心理,改善其症状与体征以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疗效与护理质量。

    2016年04期 v.25;No.216 749-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6 ]
  • 下载本期数据